一號航空母艦 (1942年)
航空母舰I号(Flugzeugträger 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计划将运输船“欧罗巴”号[b]改装为航空母舰的项目。1941年5月战列舰“俾斯麦”号的沉没,以及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在1942年3月险些被鱼雷击中的事件,促使纳粹德国海军加速推进航母建造计划。“欧罗巴”号是被选中改装为辅助航空母舰的多艘舰船之一。根据设计方案,该舰计划搭载24架Bf 109T战斗机和18架Ju 87C“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作为舰载机。 改装计划于1942年5月开始,如果完成改装,该舰将成为德国最大的航空母舰,甚至比专门建造的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更长。然而,由于设计问题(包括严重的稳定性缺陷和结构强度不足)被证明无法修正,工程于1942年11月取消。这艘船最终未进行任何实际改造,战后被美军缴获并用作部队运输船。 背景和提案![]() 航空母舰I号是对运输船“欧罗巴”号的改装提案。该船于1928年8月16日下水,1930年3月19日投入北德意志-劳埃德航运公司的民用运营。自1939年起,该船被用作浮动军营;后由德国海军征用,计划参与“海狮行动”,但因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未能取得制空权,该行动被取消[4]。1941年5月战列舰“俾斯麦”号沉没,以及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于1942年3月险些被鱼雷击中后,德国海军确信需建造航空母舰。多艘舰船被选为改装对象,包括未完工的重巡洋舰“塞德利茨”号及多艘邮轮[5]。“欧罗巴”号改装为辅助航母的规划始于1942年5月[4]。 该舰本将比德国计划改装为辅助航母的其他任何舰船更快、更大。然而,随着改装方案设计的推进,诸多设计缺陷逐渐暴露。其速度与体量优势被多个严重实际问题抵消,包括因需将机库甲板嵌入主结构甲板而导致的结构强度不足、通常需通过增加舷侧凸起解决的稳定性问题,以及高燃料消耗率[4]。另一重大阻碍是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拒绝为德国海军提供足够舰载机与飞行员[6]。至1942年11月设计方案完成时,这些问题仍无法修正,项目因此终止[4]。最终该舰未进行任何实质性改造[7]。战后,“欧罗巴”号被美军缴获,更名为AP 177并作为运兵船服役,后移交法国恢复商业运营[4]。 设计一般特性和机械该舰水线长度为280米(920英尺),总长291.5米(956英尺)[8],比齐柏林伯爵级航母长约30米(98英尺)。其原始舰宽为31米(102英尺),但设计过程中为改善稳定性增加的舷侧凸起使舰宽增至37米(121英尺)。设计吃水深度为8.5米(28英尺),改装后预计增至10.3米(34英尺)。标准排水量为44,000公噸(43,000長噸;49,000短噸),最大排水量达56,500公噸(55,600長噸;62,300短噸)。舰体分为16个水密隔舱并配备双层底结构(双层底延伸范围占船体长度的比例未知)。飞行甲板长276米(906英尺)、宽30米(98英尺)。单层机库长216米(709英尺),前部宽25米(82英尺),后部宽30米(98英尺)。改装计划中未包含装甲强化措施[8]。 该舰由四组布洛姆-福斯齿轮传动涡轮机驱动四根推进轴,每轴配备直径5米(16英尺)的四叶螺旋桨。涡轮机由24台双头窄水管锅炉提供动力,锅炉工作压力为21个大气压。引擎额定功率为100,000匹軸馬力(75,000千瓦特),最高航速26.5節(49.1公里每小時;30.5英里每小時)。以最高速航行时,续航里程为5,000海里(9,300公里;5,800英里);若以19節(35公里每小時;22英里每小時)巡航,续航里程可增至10,000海里(19,000公里;12,000英里)。设计燃油装载量为6,500公噸(6,400長噸;7,200短噸),但实际燃料舱容量为8,500公噸(8,400長噸;9,400短噸)。该舰仅配备单舵。电力系统包含四台520千瓦柴油发电机和两台各100千瓦应急发电机,总输出功率2,280千瓦(电压230伏)。[8] 武器![]() 该舰计划装备十二门10.5厘米(4.1英寸) L/65高射炮,配备六座双联装炮塔,其中三座位于舰岛和烟囱前方,三座位于后方[c]。每门炮备弹400发,总弹药量4,800发。10.5厘米炮可发射两种弹药:58.4公斤(129磅)高爆弹和51.8公斤(114磅)燃烧弹,均使用11.46公斤(25.3磅) RPC/32发射药。火炮最大仰角80度,对空射程12,500米(13,700碼);以45度仰角攻击水面目标时,射程达17,700米(19,400碼)[9]。 该舰还计划装备二十门37毫米(1.5英寸)高射炮,同样配备双联装炮塔。这些火炮沿飞行甲板两侧布置,总弹药量40,000发。37毫米炮发射0.742公斤(1.64磅)高爆弹,射速约每分钟30发,炮口初速1,000米/秒(3,281英尺/秒)。火炮最大仰角85度,对空射程6,800米(7,400碼),但曳光弹有效射程限于4,800米(5,200碼)[10]。 该舰防空炮组另计划配备28至36门20毫米(0.79英寸)高射炮,采用标准四联装Flakvierling炮座,总弹药储备量达72,000发。这些火炮理论射速为每分钟480发(循环射速),实际射速限制在每分钟约200发。炮弹初速根据弹药类型在800至835米/秒(2,625–2,740英尺/秒)之间,火炮以85度仰角射击时有效射高为3,700米(4,000碼)[11]。 该舰设计搭载18架Ju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与24架Bf 109战斗机[4]。Ju 87计划采用“E”型变种——基于Ju 87D改进的海军化版本,经过改装以适应弹射起飞并配备拦阻装置[12]。Bf 109战斗机为“E”型的海军化版本(代号Bf 109T),其机翼较陆基型号更长以缩短起飞距离[13]。 脚注注释引文
参考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