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楼 (青岛)
36°3′58″N 120°18′57″E / 36.06611°N 120.31583°E “三座楼”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湖北路9号、11号、13号的三座建筑,约建于1904-1905年,最初为德占时期地产公司祥福洋行所建设的公寓楼,其中西侧的1号楼为祥福洋行创办者希姆森的住宅。三座建筑保存至今,外貌变化较大。 历史约1904至1905年,德国人阿尔弗雷德·希姆森(Alfred Siemssen)创办的祥福洋行地产公司在皇储街(Kronprinzenstraße,今湖北路)的2街区(原称Q街区)建设了三座公寓楼,其中东侧的3号楼最早建成,约1904年已完成主体建筑,其次为2号楼和1号楼。此三座公寓平行于南侧M、N街区开发更早的公寓(“四座楼”),在德占时期中文手绘地图被俗称为“三座楼”。其中1号楼是希姆森一家的住宅[1],其他两座用于出租、出售。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后,祥福洋行地产被全部没收,希姆森一家迁居天津[2]。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这三座建筑为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保留财产。1949年后,3号楼(湖北路9号)曾为中共青岛市市南区委所在地[3]。现1号楼(湖北路13号)为民居,2号楼(湖北路11号)为市南区人民武装部办公楼,3号楼为中共市南区委老干部局、市南区老年大学所在地[2][4]。希姆森后人曾到访湖北路13号希姆森旧宅[1]。 建筑特色建成之初的“三座楼”沿湖北路一字排开,其中1号楼正立面为非对称布局,2、3号楼采用对称布局,墙面均为浅色抹灰墙面。1号楼中部建有宽大的曲线山墙,边缘以细腻的浮雕装饰,一层设弧形内阳台,二层西侧设露台,东侧则为敞廊。2号楼体量较小,面宽仅4间,中央为内阳台。3号楼面宽10间,亦建有内阳台,形成立面虚实变化。三座建筑里面划分与装饰各具特色,形成了富有变化、韵律感的街道景观。因历史上多次改造,如今三座楼外貌与原貌差别较大。[2] 图集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