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池
![]() 不忍池(日语:不忍池/しのばずのいけ Shinobazu no ike)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台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的天然池塘。 地理不忍池位于上野恩賜公園南端,周长约2公里,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北接上野动物园西園,东鄰京成上野站,南與西臨不忍通。 現在的不忍池中央有座祭祀辯才天的辯天島(中之島)。池被步道土堤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被蓮覆蓋的蓮池、可划船的船池、飼養鸕鶿的鵜池。
名字的由来根据弁天岛上建造的石碑,不忍池的名字来源于上野台地与本乡台地(向岡)之间的地名「忍丘」(日语:忍ヶ丘/しのぶがおか)。 变迁![]() ![]() 不忍池是古石神井川切開武藏野台地東端流入沿海低地的開口處,河流東岸為上野台地(也稱「上野之山」),西岸為本鄉台地(東京大學所在的台地。南連神田山(駿河台))。 繩文時代,此地是東京湾的海灣。之後海岸線逐漸後退,逐漸變成湖。 1625年,江戶幕府對應西方的比叡山延曆寺,在此地建立寛永寺。開祖的慈眼大師天海將不忍池比為琵琶湖,在湖中打造如竹生島的弁天島(中之島),並設立弁天堂。最初弁天島是只能透過船隻往來的島,但在1672年增建往東的石橋後,行人可步行前往。 1868年(慶應4年),此地爆發彰義隊之戰(上野戰爭),是戊辰戰爭中唯一在江戶的戰爭。[4] 明治時代初期以前,當時的不忍池與現在形狀不同。當時北側有藍染川(谷田川)注入。往弁天島的兩側皆為住家。1872年(明治5年)4月,此地設立不忍天龍町。[5]上野之山被指定為公園後,1875年不忍池也劃入公園。此時不忍池面積約18公頃,是1989年的1.7倍。[6]1884年,共同競馬會社因在此地建設競馬場進行填池,不忍池變為現在的形狀。 1907年,因應東京勸業博覧會,於不忍池建設觀月橋。 1929年,築堤工程將池分為4塊。1931年,開始提供租船服務。現在的鵜池在當時被分為兩座池。戰後曾有一段期間,不忍池部分被用來作為水田(不忍田圃),之後曾有改建棒球場的提案,但在1949年決議保留不忍池後維持至今。1967年9月,地下鐵千代田線建設工程意外造成約3萬噸不忍池水流入隧道。1990年至1994年,東京都建設局在此設置層流多循環系統、曝氣噴水幫浦、生物氧化處理膜等以改善水質。 自然鸟类在不忍池有数十种鸟类,包括迁徙鸟类和固定鸟类,并且在最多的时候可以超过10,000只鸟。其中最多的是凤头潜鸭、红头潜鸭、针尾鸭。 鱼类有许多种类的鱼。外來鱼有乌鳢、黄鳝、罗非鱼。原生的有鲫鱼、麦穗鱼、泥鳅、沼虾、长臂虾等。特别多的是鲤鱼。 植物每年夏天,南部的池塘里长满了荷,几乎完全覆盖了整个池塘。 其他2006年6月,在池塘中发现了非本地的鳄鱼、鳄龟,它们有可能正在繁殖,从那时起,当局就发布了鳄鱼和鳄龟的警告。 文学作品石碑不忍池上的弁天岛有许多独特的石碑而闻名,有以下石碑(顺时针排列)。
另外,在不忍池周围还有以下石碑。
周边设施交通其他
照片
註釋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