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棒壘球總會世界排名
世界棒壘球總會世界排名(英語:WBSC World Rankings)是專為棒球、壘球與五人制棒球國家代表隊設計的排名制度。這些代表隊來自世界棒壘球總會(WBSC)——即全球棒壘球運動的主管機構。排名依據各隊參與國際賽事的成績而定,成績越優異的隊伍排名越高。該制度採計分制,根據WBSC認可的國際賽事結果發放積分。現行制度會評估球隊過去4年的表現,其中國際大型賽事的權重高於次級的國際賽與洲際賽事。 目前WBSC公布的5項世界排名包括:男子棒球、女子棒球、女子壘球、男子壘球以及五人制棒球[3]。 歷史2009年1月,國際棒球總會(IBAF)首度依照排名順序公布其會員協會的名單,藉此作為比較各代表隊相對實力的依據。雖然排名主要聚焦於各會員國的男子成人隊,但目前的評分也納入了追蹤期間內於IBAF主辦之「AAA級」(18歲以下)青棒錦標賽與「AA級」(16歲以下)青少棒錦標賽的比賽成績。隨著IBAF在2013年與壘球項目合併為WBSC,該聯盟也開始負責排名國際男子與女子壘球代表隊的事務。自2015年起,WBSC世界排名也成為決定參加世界棒球12強賽之12支參賽隊伍的依據。 男子項目棒球男子棒球前五名
2023年11月,共有80多個國家或地區進入排名[4]。 排名進步最多
壘球
女子項目壘球女子壘球前五名
2023年11月,共計66個國家或地區進榜[6]。 排名進步最多
棒球
在國際奧會宣布將棒球自2012年奧運項目中刪除後,國際棒球總會開始積極推動女子棒球的發展,藉此在未來申請棒球重返奧運時,能納入女子項目以提升可行性。為了整合棒壘兩項運動,國際棒球總會與國際壘球總會於2013年合併,成立了世界棒壘球聯盟(WBSC)[8]。 女子棒球最初的世界排名,是根據過去幾屆女子棒球世界盃的成績計算而來。儘管其評分方式與男子類似,主要的差異在於女子排名會納入最近三屆賽事的成績,而男子僅計算最近兩屆。此外,排名會根據比賽時間遠近加權,越近期的成績,其積分權重越高[9]。 五人制棒球五人制棒球是一項男女混合參與的運動,每隊需有5名上場球員,且其中至少需包含任一性別的球員各2人。
計算方法2016年新制各名次可得積分為等差級數,假設參賽球隊總數為 N,該賽事最高積分為 H、最低積分為 L,則
根據以上公式,第 n 名可獲得積分
舊制對每一項世界棒壘球總會認可的賽事,目前的計算系統係將點數依照最終名次分配給會員國,而不計及比賽期間的勝負場數及每場得失分數[11]。這與其他主要的國際運動排名系統略有不同,例如板球的「國際板球對抗錦標」,係同時採計各場比賽成績與錦標賽名次;而足球的「國際足總世界排名」,則僅採計各場比賽成績。 每場錦標賽參與各隊所得點數如下表:
^ 注解*: - 若參賽隊伍超過32隊,則僅有前32名得以分配點數。(也就是第5名至第31名均衡分配,而第32名得1點。) 第4名(殿軍)以後均衡分配點數的用意,是希望適度平衡不同參與規模的比賽。例如同樣獲得第6名,在有20隊參加的比賽中,其價值應該大於只有8隊參加的比賽,因此透過此一方法所獲得點數會比較高一些。以下的公式用來計算第4名以後相鄰名次的點數差距: 下表以幾種比較常見的參賽隊數為例,列出相關名次可獲得點數:
點數決定之後,還要乘以反映該項比賽重要性的加權倍數。自2012年起,國際棒球總會進行國際棒球賽事之整合,並將各項比賽加權倍數進行調整,目前採用倍數如下: 其他各大洲賽事及資格賽,以及其他由國際棒總認可之國際賽事,將依照參賽各隊中包括多少前一年度為世界排名前10名之隊伍決定加權倍數: ^ 注解#: - 如果一項錦標賽因對方失格而獲勝,則自動使用 0.25× 加權倍數。 哈連盃、港口盃、世界棒球挑戰賽等各國自己主辦的邀請賽於2012年起已不再計入點數系統。兩國家代表隊間(不含國家隊與職棒隊間)辦理的友誼賽事另給予點數如下:
在每一個錦標賽結束並計點完畢後,國際棒球總會將為各相關會員國加入新點數,並移除超過4年以上的比賽點數,才會產生最新排行榜並公佈之。 積分系統2016年新制WBSC自2016年起調整積分計算公式並重新計算近年賽事。
舊制男子
女子
爭議WBSC世界排名一直以來備受爭議,主要批評集中於其計分方式及其對各國實力的失真呈現[12]。 現行制度對世界棒球12強賽的優勝者極為偏重,冠軍可獲得高達1380分,遠高於世界棒球經典賽冠軍僅有的1150分。這一作法引發爭議,因為被公認為世界頂尖球員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現役球員並不參與世界棒球12強賽[13]。因此,這種制度對於擁有大量大聯盟球員的國家,如美國與多明尼加共和國,明顯不利。實際上,儘管多明尼加曾奪下經典賽冠軍,且擁有全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多大聯盟現役球員,他們卻從未進入世界排名前五。 此外,目前的排名系統還將U-12世界盃棒球賽等青少年賽事納入同一計分體系[14]。批評者認為,這樣的作法使得世界排名無法真實反映成年男子隊的表現,因為這些青少年賽事與成年層級的競技水準並不直接相關。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