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英語:Shanghai Institute of Immunity and Inf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前身为2004年10月11日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英語:Institut Pasteur of Shangha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研究所致力于重大传染病研究,2005年7月开始运行,2007年7月23日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2020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将上海巴斯德所正式纳入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序列[2]。2023年3月8日,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将中断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撤出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领导工作。2023年7月26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相关人员表示改名对研究进展影响不大。[3][4][5] 历史巴斯德所时期2004年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签署合作共建上海巴斯德所,同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揭牌成立,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上海出席了揭牌仪式。[6] 2005年7月开始运行,23日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 2020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将上海巴斯德所正式纳入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序列。 2022年12月,巴斯德研究所决定改与中国科学院的伙伴关系。[6] 2023年3月8日,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将中断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撤出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领导工作。[3] 免疫感染所时期2023年7月26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4]研究所设有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发育与健康研究中心等学术单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研究组29个,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设有生物学、基础医学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研究所在职职工140人,博士后22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20人;在学研究生263人,其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籍173人(博士95人、硕士57人、留学生21人),联培生60人。[1] 2023年7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生物医学创新高峰论坛举行,邀请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教授巴里·马歇尔(英語:Barry James Marshall)等5位资深专家学者主题报告。[7] 研究机构
研究方向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