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義大利語: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約1525年—1594年2月2日)[1],為意大利文艺复兴後期的作曲家,也是十六世紀羅馬樂派(英语:Roman School)的代表音樂家[2][3]。由於帕莱斯特里纳在教會音樂中有很深的造詣,因此稱為「教會音樂之父」,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是文艺复兴時期複音音樂的經典[2]。
帕莱斯特里纳於1594年因胸膜炎死于罗马。按照当时习俗,他的遗体在其逝世当天就被下葬。他的棺木上铭刻了「Libera me Domine」(上主,請拯救我)[9]。有三个合唱团一起在其葬礼上演唱了圣歌。[10]
音乐
帕莱斯特里纳曾创作了大量作品,主要是声乐作品,弥撒曲、经文歌等尤为著名,其中也有許多無伴奏合唱的作品。被确认为他所创作的弥撒曲有105首,另有10首尚有疑问。此外,他还写有375首经文歌、68首奉献经、约80首赞美诗、35首圣母颂歌、约50首的意大利语宗教性牧歌以及耶利米哀歌和连祷等。[7]
他最著名的作品《教宗才祿弥撒(英语:Missa Papae Marcelli)》,曾被后人认为是为了劝说教会放弃对复调音乐的限制而作的。帕莱斯特里纳的创作对天主教教堂音乐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11]。
由帕莱斯特里纳的弥撒曲可以看出他不同時間作品風格的演變[2]。巴哈特別喜歡他的Missa sine nomine,在編寫B小調彌撒曲時研究了這首弥撒曲[12]。大部份帕莱斯特里纳的弥撒曲都是在1554年到1601年出版的十三本作品集中,最後的七本是在帕莱斯特里纳死後才出版[2][13]。
^一份颂词说他的年纪为68岁,格罗夫辞典据此推断他的出生日“大约在1525年2月3日至1526年2月2日之间”(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 s.v. "Palestrina, Giovanni Pierluigi da" by Lewis Lockwood, Noel O'Regan, and Jessie Ann Owens)。
^ 2.02.12.22.32.4Jerome Roche, Palestrina (Oxford Studies of Composers, 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ISBN 0-19-314117-5.
^Christoph Wolff, Der Stile Antico in der Musik Johann Sebastian Bachs: Studien zu Bachs Spätwerk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68), pp. 224–225.
^ 13.013.113.2James Garrat, Palestrina and the German Romantic Imagin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14.014.114.214.3John Bokina, Opera and Politics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129–131.
^Knud Jeppesen, Counterpoint: The Polyphonic Vocal Style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trans. Glen Haydon (with a new foreword by Alfred Mann;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39, repr. New York: Dover, 1992).
Article "Palestrina, Giovanni Pierluigi da", i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ed. Stanley Sadie. 20 vol.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80. ISBN 1-56159-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