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档商品

「inferior good」的各地标准译名
中国大陸低档商品
港澳劣等物品、貧窮物品[1]
臺灣劣等財[2]
日本、韓國劣等財
(れっとうざい열등재)

劣等財(英語:inferior good),為一經濟學名詞,指當消費者實質所得增加後,需求會減少的財貨,如季芬財。如長途巴士(相對飛機)、快餐食品(相對餐廳)。劣等財為相對的,會依各人的所得水準而有所不同,一個人的劣等財對於另一個相對收入低很多的人而言可能是正常財

根據無異曲線,一個消費者購買一件財貨的數量可以增加、減少或不變。在圖中,財貨Y是正常財。因為當收入從預算線BC1升至BC2,Y的購買量由Y1上升至Y2。而財貨X則是劣等財。因為當收入上升,其購買量由X1下跌至X2。

参见

參考資料

  1. ^ 中學經濟科常用英漢辭彙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 2020 (中文(香港)). 
  2. ^ 高中公民與社會 - 劣等財. 翰林雲端學院. [2025-06-25] (中文(臺灣)).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