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皮尔斯
保羅·安東尼·皮爾斯(英語:Paul Anthony Pierce,1977年10月13日—),生于加利福尼亞州奥克蘭,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由於他經常於球賽最後一刻絕殺對手,因此被俠客·歐尼爾稱之為「The Truth」(真理)[1]。 保羅•皮爾斯於1998年NBA選秀為波士顿凯尔特人選中,生涯前十五年全獻給塞爾提克,並成為塞爾提克的招牌明星,生涯10次入選NBA全明星賽,並成為四次NBA最佳陣容的成員。2007年,皮爾斯與凱文·賈奈特和雷·阿倫組成了「三巨頭」,共同帶領凯尔特人在2008年和2010年打入NBA總決賽,並奪得2008年NBA總冠軍。皮爾斯場均得到22分獲選為NBA總決赛MVP。 2013年7月,皮爾斯與隊友凱文·賈奈特、傑森·泰瑞一同被交易至布魯克林籃網。2014年,皮爾斯與華盛頓巫師簽下合約,但僅僅一個賽季皮爾斯轉為效力洛杉磯快艇,回到了故鄉洛杉磯,並在快艇與前教練道格·里弗斯重逢。直至2017年,皮爾斯在快艇度過了兩個賽季。 2017年7月18日,皮爾斯與波士顿凯尔特人簽下一日合約,讓其能以綠衫軍的一員退役。 2021年9月11日,皮爾斯入選籃球名人堂。同年10月21日,入選NBA75大球星。 早年生涯保罗·皮尔斯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的单亲家庭,後來跟着母亲搬到了英格爾伍德。皮爾斯还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他的母亲蘿倫·霍希(Lorraine Hosey)接了两份护理工作并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皮爾斯的母亲非常鼓励三个儿子進行任何他們所熱衷的運動,哥哥贾马尔·霍希(Jamal Hosey)在高中时便是校队球星并获得了怀俄明大學的奖学金,另一個哥哥史帝夫·霍希(Steve Hosey)在皮尔斯12岁那年参加了美国职棒选秀并在首轮便被旧金山巨人选中。 高中生涯皮爾斯在加利福利亞州洛杉磯英格爾伍德就讀英格爾伍德高中,在學校參加校隊比賽。1995年參與麥當勞全美明星賽,參與者包括了未來NBA球員凯文·加内特、文斯·卡特、斯蒂芬·马布里、昌西·比卢普斯、谢里夫·阿布杜-拉希姆以及安托萬·賈米森。皮爾斯也成了洛杉磯湖人球迷,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為湖人隊打球。[2] 2012年1月31日,皮爾斯被評為全美最佳麥當勞35強之一。[3] 大學生涯皮爾斯在1995年至1998 年期間在堪薩斯大學度過了三年時間,主修犯罪學。作为大学新生,皮尔斯在第一个赛季便坐稳了先发位置,场均得到11.7分和5.3个籃板。当大一赛季结束时,他与昌西·比卢普斯共同被评为年度12最佳新人。 1997年及1998年,皮爾斯連續兩年奪得12大联盟的最有價值球員。在大學時代他輕易越過體型瘦削的對手。当堪萨斯大学再次錯失奪冠機會之后,皮尔斯通过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自己将參加1998年NBA選秀,原本選秀順位在沙盤推演時被看好,結果被凯尔特人在第一轮第十顺位選中,成為了NBA球員。 職業生涯波士顿凯尔特人(1998-2013)新秀賽季![]() 1998年的选秀大会上,手握首轮第十号选秀权的凯尔特人选中了来自堪萨斯大学的保罗·皮尔斯。1999年2月5日,皮尔斯首次在NBA亮相,對上多倫多暴龍,皮尔斯攻下19分,9篮板,5助攻。但是皮尔斯的新秀赛季遭遇了缩水赛季,總共只打了48场比赛,场均能夠贡献16.5分6.4个篮板2.4次助攻1.7次抄截,其中得分篮板两项数据均列当年新秀第二位。入选了1998-99賽季NBA最佳新秀陣容第一隊。 2000-01赛季,皮尔斯作为全队唯一全勤球员,场均出场38分钟,以场均25.3分成为了当季球队得分王,列NBA第八位。自拉里·伯德以来,也是凯尔特人首位单赛季得分超过2000分的球员。 成為全明星2001-02赛季,自皮尔斯加盟塞爾提克之後,攻防兩端的能力有所提升,他與隊友安东尼·沃克组成了波士顿的双子星组合。首次帶領球队打出了49胜的战绩拿到東區第三名。在首轮面对費城七六人,皮爾斯在第六场拿下了46分的季后赛职业生涯最高分,帮助球队获胜,并一举杀到了东區决赛,面對傑森·基德率领的新泽西篮网。在这个系列赛的第三场比赛中,皮尔斯率领凯尔特人上演了NBA季后赛历史上最大的第四节逆转戏,他在第四节中砍下了全场28分中的19分,幫助凯尔特人得以在落后21分的情况下逆轉成功,並讓凱爾特人獲得了2-1的優勢。可惜凯尔特人最终还是输掉了这个系列赛。[4]。 2002-03赛季,皮爾斯再次帶領凱爾特人進入季後賽,但是遭到篮网4-0横扫,2003-04赛季,皮爾斯只用了436场比赛就拿下了10000分,创造了当时的NBA记录,皮爾斯平均每场贡献23分,6.5个篮板和3.6次助攻。但是季后赛遭到雷吉·米勒率領的印第安那溜馬4-0横扫,2004-05赛季,凱爾特人首轮再度败给了有米勒压阵的印第安那溜馬。2005-06赛季,皮尔斯打出了生涯最高的场均26.8分,凱爾特人取得了33胜49敗的战绩,但是該季卻没能進入季后赛。正當皮爾斯取得受人矚目的個人成功時紧接着的2006-07赛季,皮爾斯因遭遇傷病而僅出戰了47場。該季凱爾特人繳出了尷尬的24胜58敗戰績,位居东區垫底。 NBA總冠軍和總決賽MVP![]() 2007-08賽季,凱爾特人簽下了雷·艾倫和凱文·加內特兩大NBA明星球員,與皮爾斯組成“三巨頭”,隨後凯尔特人打出了66胜16敗的联盟最佳战绩。然而,凱爾特人最初在季后賽中表現的十分掙扎。在對上亞特蘭大老鷹的第一輪比賽中,凱爾特人血戰到第七場才獲勝。第二輪第七戰,皮爾斯把握住最關鍵的2罰,以4-3淘汰了克利夫蘭騎士。凱爾特人挺進東區決賽,並於六場比賽中擊敗了底特律活塞,這是皮爾斯生涯第一次打入總決賽。6月5日,在總決賽對上洛杉磯湖人的第一場比賽中,皮爾斯在第三節“受傷”,受伤的皮尔斯坐轮椅回到更衣室。然而数分钟后他就回归赛场,連投2顆3分,將比賽的氣勢扭轉,帮助球队98-88赢得第一場,第四场比赛,绿军一度落后24分,皮尔斯此后接管了比赛,率队逆转成功;第五戰,绿军在皮尔斯率领下落后19分时险些逆转比赛,皮尔斯全场交出了38分6个篮板和8次助攻的成績;第六戰,皮尔斯嚴密地防守科比,導致科比該场比賽22投7中,只取得22分3篮板1助攻。最終,塞爾提克以4-2擊敗湖人,皮爾斯獲得NBA总决赛MVP。 後期![]() 2008-09賽季,皮爾斯在整個賽季只錯過一場比賽,並帶領球隊進入季後賽。皮爾斯入選2009年NBA全明星賽,並首次被選為NBA年度第二隊。但是由於凱文·加內特受傷,凱爾特人在2009年NBA季后賽第二輪被奧蘭多魔術以4-3淘汰。 2009-10赛季,凱爾特人再次殺進總決賽對決洛杉磯湖人,但这一次双方激战7场,第七戰在领先13分的大好形势下被湖人翻盘,加上本場比賽第四節關鍵時刻的吹判幾乎全部導向湖人,在第四節足足比綠衫軍多了15次罰球機會,這才導致綠衫軍落败並与总冠军失之交臂,在2010年达拉斯全明星赛中,皮爾斯以20分的成绩拿下了NBA三分球大賽冠军。 2010年7月,保罗·皮尔斯和波士顿凯尔特人签订了一份为期四年价值6100万美元的新合同。11月3日對密爾沃基雄鹿的比賽中,皮爾斯取得職業生涯第20,000分,成為隊史第三位球員達到此目標的球員[5]。 2012年2月8日,在凯尔特人对上夏洛特山猫的比賽中,皮爾斯得到十五分,职业生涯总得分达到了21,792分,超越了拉里·伯德的21,791,成为凯尔特人队史得分榜第二名。 2012年5月,在凯尔特人对上費城七六人的比赛中,皮尔斯全场17次出手命中6球,罚球14次命中11球,拿下了24分12个篮板4次助攻和3次抢断,成为凯尔特人历史上第三位完成过单场5进攻篮板+罚球命中数达到10次以上的人,其他两位球员是丹尼斯·约翰逊和凯文·麦克海尔。 2012年12月20日,在凯尔特人以103-91的比分战胜骑士的比赛中,保罗·皮尔斯拿下了40分,成为凯尔特人历史上第一个超过35岁在非加时比赛中拿下40+得分的球员。算上有加时的比赛,皮尔斯也是第二个超过35岁且得分40+的球员,第一个是拉里·伯德。 2013年3月14日,保罗·皮尔斯生涯总得分超过查尔斯·巴克利,排名历史第20位。 2013年3月30日,皮尔斯在比赛中全场贡献了20分10篮板和10次助攻的三双,这是他赛季拿到的第三次三双,也是凯尔特人赛季拿到的第八个三双,这一数字位列所有球队中的首位。 布魯克林籃網(2013-2014)![]() 2013年6月28日,波士頓凱爾特人和布魯克林籃網達成了大交易。篮网送出杰拉德·华莱士、克里斯·約瑟夫、马尚·布鲁克斯、基斯·博甘斯以及未来3个首轮选秀权,换来凯文·加内特、保罗·皮尔斯和杰森·特里。皮尔斯說服加內特放棄他的不可交易條款(霸王條款),以便達成協議。 2013-14賽季,皮爾斯一共出場了75場比賽,先發了68場,場均能夠取得13.5分,4.6個籃板,2.4次助攻,投篮命中率为45.1%。2014年1月5日,籃網對上克里夫蘭騎士,皮尔斯生涯总得分超越了艾倫·艾佛森的24,368分。2014年3月16日,在篮网客场挑战華盛頓奇才的比赛中,皮尔斯生涯总得分追平了帕特里克·尤因的24,815分,升至历史第18位。 2014年4月12日,布鲁克林篮网主场迎战亚特兰大老鹰,在比赛第二节,保罗·皮尔斯生涯總得分突破25,000分大关,成为NBA历史上第18位完成这一壮举的球员,是现役球员中第四位完成这一壮举的球员(柯比·布萊恩特、德克·諾威斯基、凱文·賈奈特)。[6]2014年4月16日,布鲁克林篮网主场以98-109负于纽约尼克斯中,皮尔斯在比赛中得到了13分,他也成为NBA中唯一一个连续15个赛季单赛季得分均超过1000分的现役球员,历史上繼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卡爾·馬龍、约翰·哈夫利切克、埃尔文·海耶斯以及罗伯特·帕里什後第六位连续15个赛季得分1000+的球员, 華盛頓巫師(2014-2015)![]() 2014年7月17日,華盛頓巫師总裁正式宣布皮爾斯與華盛頓巫師簽署了為期兩年的1100萬美元的合同。在11月26日,華盛頓巫師對上亞特蘭大老鷹的比賽中皮尔斯得到14分,生涯总得分达到了25,202分,超越了杰里·韦斯特的25,192分,排在NBA历史總得分榜第17位。[7]兩週後,華盛頓巫師主场延長賽133-132击败波士頓凯尔特人,皮尔斯出场39分钟,得到28分7篮板,超越雷吉·米勒的25,279分,皮爾斯个人历史总得分来到了25,300分,晋升到历史第16位。 2015年1月15日,华盛顿奇才在客场105-99战胜芝加哥公牛。皮尔斯上场32分钟,12投7中得到全队最高的22分,另有6个篮板2次助攻。其中他命中两记三分球,皮爾斯职业生涯三分球命中总数来到了1989顆,超越了杰森·基德的1988顆,排在NBA历史第四位。1月24日,华盛顿奇才客场挑战波特兰开拓者,比赛进行到第三节还剩6分16秒时,保罗·皮尔斯在右侧45度角接队友约翰·沃尔助攻,投中个人本场第三记三分。这一球也是皮爾斯职业生涯常规赛所命中的第2000记三分,他也因此成为NBA历史上第四位投中至少2000粒三分的球员。2015年2月3日,奇才主场迎战夏洛特黄蜂的比赛,皮尔斯职业生涯总得分超越名宿阿历克斯·英格利什,升至NBA历史总得分榜第15位。[8] 本賽季皮爾斯平均每場11.9分,為職業生涯最低。 2015年季後賽,皮尔斯的老将作用开始发挥,在东區半决赛对阵老鹰的系列赛中,東區半決賽的第三战,皮尔斯投入了压哨制胜球,直接带给了奇才胜利。東區半決賽第五戰,皮尔斯在比赛结束前8.3秒命中三分球,帮助奇才反超,但艾爾·霍福德此后上演了反绝杀。在東區半決賽第六戰,巫師以91:94落後於亞特蘭大老鷹,結果皮爾斯最後1.4秒投進追平的三分球,但裁判確認球離手的時候時間已經歸零不算投進,奇才遗憾负于老鹰,皮爾斯飲恨結束球季。 2015年6月27日,皮爾斯跳出了與華盛頓巫師的合同,成為一名自由球員。 洛杉磯快艇(2015-2017)2015年7月1日,皮爾斯與洛杉磯快艇签下了一份为期三年,总价值为1050万美金的迷你中产合同。並於10月28日在與沙加緬度國王的比賽中以快艇球員身分亮相,該場比賽快艇以111-104擊敗國王,皮爾斯替補出場取得了12分7籃板,皮爾斯開始面臨到外線投射能力下滑,防守端也因年齡漸長而顯得吃力的問題。隨著蘭斯·史蒂芬森取代自己擔任首發小前鋒,皮爾斯職業生涯首次開始作為一名替補球員。12月15日,快船客场105-103延長賽险胜活塞。比赛进行到第二节时,皮尔斯贡献一次抄截,职业生涯的总抄截数提升到了1725次,超越了埃尔文·约翰逊晋升至NBA历史第18位。 2016年2月6日,快船在客场挑战奧蘭多魔术,皮尔斯本场比赛先发出场。皮尔斯的生涯上场总数达到了1296场,追平了排在他前面的马克·杰克逊的1296场,排名历史第18位。 2016年9月26日,皮爾斯宣布2016-17賽季將是他的最後一個賽季。12月26日,快船對上湖人的比赛中,皮尔斯得到3个篮板,生涯總篮板数追平斯科蒂·皮蓬升至历史并列第78位。本场比赛也是他职业生涯常规赛出场第1329次,追平摩西·马龙升至历史并列第14位。 2017年2月6日,皮尔斯迎来生涯最后一次在老东家凯尔特人主场的比赛,皮爾斯擔任先發出战了5分钟,命中一记三分球,上演完美谢幕。4月11日,快船主场125-96大胜火箭。皮尔斯上场7分钟,得到10分5篮板1助攻,职业生涯总得分达到了26,397分,超越了约翰·哈夫利切克的26,395分,排名NBA历史第15位。快船隊以51勝31敗的成績結束了例行賽,並以西區第五種子身分進入季后賽。5月1日,快船在季後賽第一輪不敌爵士而落敗,皮尔斯也打完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宣布将退役,将正式结束19年的职业生涯。 2017年6月28日,皮爾斯被洛杉磯快艇放棄。 波士頓塞爾提克(2017)2017年7月17日,皮爾斯與波士頓塞爾提克簽署了一份一日合約,讓皮爾斯能以身為塞爾提克一份子之姿光榮退休,他向記者表示:「很榮幸能有機會再稱呼自己為波士頓賽爾提克人,這個球隊與城市選擇了我、讓我成為他們的一份子,我無法想像我用其他方式退休,我一生一世都是個綠血人。」 美國時間2018年2月11日(主場迎戰騎士的比賽),塞爾提克舉行皮爾斯的34號球衣退休儀式,將他的34號球衣高掛主場[9]。 成就/榮譽NBA獎項
大學
NBA紀錄
NBA 數據統計
例行賽
季後賽
國際賽皮爾斯是2002年世界籃球錦標賽美國籃球隊成員,九場比賽全為正選,平均每場取得19.8分,但美國隊成绩并不理想,在主场负于阿根廷,仅仅拿到第六名,是少有的未进四强的一次。皮尔斯原本是2006年世界籃球錦標賽成員之一,不過因為在NBA球季後進行小手術的關係,因而無法入選最終名單。 個人生活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