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美少女系列
![]() 光之美少女系列(プリキュアシリーズ),是從2004年開始放送,由朝日放送[註 1]、ABC動畫公司[註 2]、東映動畫(HDTV)和ADK共同製作的兒童向變身英雄日本動畫作品。 評價《光之美少女系列》,是星期日早上在朝日放送和朝日電視台播映的動畫(朝日放送製作星期日早上8時30分動畫),以2004年(平成16年)的第一作《光之美少女》作為系列的開始,以後超過20年播出至今(現在為2025年(令和7年)的《Idol光之美少女你與我》)。此系列的主要觀眾階層雖是幼稚園到初中的女生,不過設定上跟以往的魔法少女動畫有很大差別,所以亦吸引到一群青少年觀眾收看。除了以東映製作的動畫為主外,也有遊戲與漫畫連載等其他改編媒體。 該系列長年都是3至8歲的日本女孩中最受歡迎的動畫系列。在萬代每月調査的「萬代兒童問卷報告」,和毎年6月定期發布的「兒童喜愛哪個角色?」問卷中都顯示,系列在開始播放後的六年間,一直佔據調查的第三名。(2004年女子第四)在年齡層方面,「3到5歲女童」的部分自2004年以來一直維持在第一位,「6到8歲女童」的部分在2004年及2006年以來也一直保持第一位[4]。 簡稱除特別指明外,下列要項若須提及作品名稱,將以以下簡稱代替:
故事風格
其他系列特徵精靈世界所傳頌地「傳說中的戰士」及變身資格者雖然每部系列作中精靈世界對光之美少女傳說的敘述有所不同,但簡單來說,就是接受被迫害的精靈的請求而成為了光之美少女的普通女孩,在打倒邪惡的敵人後拯救整個世界或異世界。 系列作中基本上將光之美少女設定為「傳說中的戰士」,但「填充幸福」開始未再提及此稱號,甚至「公主」、「魔法使」、「食尚甜心」各自將光之美少女設定成「傳說中的光之美少女公主」、「傳說中的魔法使」、「傳說中的甜點師」,直到「星光閃亮」才重新啟用此稱號,在「美妙寵物」中,則將光之美少女定義為「傳說中的救世主」。 另外,「HUG」第36話中,曾經將所有光之美少女統稱為「傳說中的少女」。 光之美少女的變身者大多以國中二年級階段的少女居多(也有少數由其他年級、高中生或小學生乃至大學生擔任,甚至更少數由成年女性或男性擔任)[5],甚至可能會因劇情的關係出現了由妖精或其他動物變身的人類、異世界或外國的公主、仿生人(女性外觀的仿生人)、外星人、人魚、異世界人(有關細節等,請參閱本節中的「光之美少女一覽」章節,有關更詳細的配置文件的章節,請參閱每個系列條目)。前述以外的人類都是日本出身、「5」系列的春日野麗 / 檸檬天使[註 8]、「星光閃亮」的天宮愛蓮娜[註 9]和「開闊天空」的虹之丘真白[註 10]是混血兒。另外人數部分至少2人,最多6人,大部分世代會在故事中途出現追加成員[註 11]。 下一代主角先登場以及過去角色的出現
劇場電影
變遷鷲尾天時代(2004~2008)2004年,播放《光之美少女》,後期多稱為「初代」或「無印」。雖然預期的主要觀眾是小女孩,但由於此作有許多嶄新嘗試,如將兩位女主角的顏色設定為「黑與白」、由女性主演的肉搏戰等等,使作品在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間都很受歡迎,成為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本作同時獲得了該年的東京國際動畫展電視部門優秀作品獎。由於本作初期只定為試驗性質的半年作品,所以前半段和後半段的製作精細度有著明顯的分別。 2005年,播放接續前作的《光之美少女 Max Heart》,在「能賣到50億日圓就等於大成功」的日本女童玩具市場中,以萬代公司製造的玩具創下超過100億日圓收入的佳績,顛覆了玩具業界的常識。平均收視率亦從前作的7.3%升上7.9%,以更成熟的角色形象博得歡迎。不過作品的故事模式亦變得單一,出現人物和必殺技不足以支撐全年的問題。不過人氣表現仍然成功讓東映願意投資製作兩部電影動畫,亦因著商業上處於摸索階段,而出現少數風格較陰暗的電影故事。 2006年,播放第三作《光之美少女Splash Star》,本作再次顛覆同類型系列動畫的慣例,將登場人物和舞台全作變更,但由於主角以及敵人的造型皆與第一代的有過多相似之處,令人感到誠意欠奉。不過此作的人物設定仍引起了許多話題,尤其是兩位由邪惡陣營倒戈的女孩,曾經牽起官方應否承認的廣泛討論。雖然收視在少女動畫中依然屬於高水準,但是明顯低於前二作,玩具的銷售量更大幅落後於同系列作品,只達到60億日圓。儘管在多年以後,亦有人希望可以為本作難得表現穩定的肉搏戰、色彩配置和主角轉換形態的先河等作出重新評價。本作片尾曲2的處理,亦是後來東映動畫為系列全力製作跳舞場面的雛形。 2007年,播放《Yes! 光之美少女5》,繼前作再次更換了登場人物和舞台,連設定一併翻新,由兩人組變成類似戰隊的五人團隊,變身以及必殺技必須合作發動的設定也被取消,像傳統的魔法少女一樣可以各自單獨變身及有屬於自己屬性的技能。同時,變身使用的道具首次與精靈角色脫勾;精靈的偽裝亦首次改成人類,進一步打入主角的生活圈子。美術設定也有很大的改變,如場景中出現歐洲風的街道和建築物。原文標題也取消了前半段的「兩人」(ふたりは),只保留日文的「プリキュア」,以表示製作群希望帶給觀眾一個全新的「光之美少女」,亦確立日後製作不用再特別固定人數。本作同時是首部朝日電視台於星期日早上8時半以HDTV播放的動畫,也是系列中首次出現女性反派首領的作品。 2008年,播放接續前作的《Yes! 光之美少女5 GoGo!》,主要的改變是把服裝、道具、敵人形象和幻想舞台等進行比第一代更徹底的翻新,製作預算亦因著前一部的商業成功而增加。同年,東映動畫計劃的紀念活動「光之美少女 5週年」開始進行,確認系列已達至一個重要里程碑,可以成為新一代日本國民的長壽作品。東映動畫亦首次製作了電視動畫以外的網上電台節目「網絡電台 可可&果果的CLUB」,在同年2月至12月開始放送,意圖讓較年長的觀眾群穩固下來。 梅澤淳稔時代(2009~2012)2009年,播放《FRESH光之美少女!》,由這代開始,大多數必殺技都要配置特定的具體武器才可發動,使形象更趨向傳統的魔法少女。整體風格方面,由於製作團隊和監製人員不同而有明顯改變,所以實質上開創不少先河,包括以三人為起始組合、中途加入新成員的劇情發展、3D-CG技術製作的片尾曲舞蹈場面[6]、更為個人化的武器等等,讓日後同系列的製作有所跟隨。此外,導演、系列構成與角色設計亦開始進行每代更替,希望能夠靈活運用製作人員的創意,保持角色和劇情進展的緊湊度和新鮮度。相對地,由上一代中期積極籌備的跨界電影All Stars系列,於本作開始前後同時推出,讓所有年代的光之美少女可以聚首一堂,時刻喚起一些成年觀眾的回憶,同時特別強調兩代交替的時刻。本作同時是系列中首次出現主角不在同一所學校就讀的作品。 2010年,播放《Heartcatch 光之美少女!》,本作除了宣傳劇情品質成熟改良外,時尚的要素也在主題中繼續呈現,特別是服裝方面。值得注目的是製作人員與小魔女DoReMi有所關連,除了美術風格與前作的差異,變身畫面的數碼效果更大幅提升。故事著重描寫主角內心的成長、感受,也再次將初始主角拉回二人;後來追加成員時不僅首度出現凡人形態為高中生的光之美少女,也有當代過去光之美少女一時登場的畫面,不再迴避系列之間有異的傳說歷史。本作更首次安排劇場版原創人物在本篇出現。本作對一眾角色的心靈有著迅速而又細膩的描寫,受到廣大年齡層的回響,也有目前同系列中最高的玩具銷售額,達至125億日圓。 2011年,播放《Suite 光之美少女♪》,本作品背景以音樂為主,此作的人數設定再次延續上一部的二人組光之美少女作為初始設定,加入新角色後首度出現變身前為小學生的光之美少女。故事上加入了「音樂」要素貫遍本作,主題上較其他同系列作品集中,變身及必殺技場面亦因著吸納上一代的好成績而締成歷代最華麗的製作。本作為系列開播以來首次在發售DVD的同時安排Blu-ray影碟,以12集為一卷。而受到東日本大震災影響,電影在籌備上曾經出現阻滯,最後需要放棄拼砌電影獨有的世界觀,製成一部與電視動畫有較強上文下理關係的作品。本作同時是系列中第二次出現主角不在同一所學校就讀的作品。 2012年,播放《Smile 光之美少女!》,本作是系列第三代以來再次出現五人的組合模式,角色設計也同樣是由第三代的人員負責。此外,製作人強調本作品主題是要鼓勵日本人走出東日本大震災的陰霾,表現出正面的團隊精神。為此,本作很多內容演出都以誇張形式表現,作畫張數亦不停挑戰電視動畫製作的極限,在粉絲之間造就了不少話題。本作亦與《光之美少女Splash Star》一樣為後期未追加新成員的光之美少女系列作。同年的All Stars系列由「DX」轉為「New Stage」,意圖減少出演的聲優人數,讓戲份集中於交替兩代身上,結果在商業成績穩定下,被各方大肆批評沒有尊重開創系列的前數代。 柴田宏明時代(2013~2015)2013年,播放《DokiDoki! 光之美少女》,為本系列第十部作品。本作後期加入新角色後首度出現變身後身體長大的光之美少女。製作方面,本作找來的主要導演、故事構成和監管製作組的人員過往都未曾參與本系列,同時亦更新了音樂和片尾曲舞蹈場面之人員,而電視版的作畫人手的分佈和編排亦於同系列作品中顯得較短拙。相對地,劇場版在穩定水準下創下了系列單體電影作品的最高票房紀錄,而同年All Stars系列亦在積極檢討下進行較均勻的角色分配,讓每一代的成員都有機會發聲,成功挽回部分粉絲的信心。本作同時是系列中第三次出現主角不在同一所學校就讀的設定。本作播放期間的商業成績有所倒退,其中在萬代的女子玩具表現中遜於新登場的《偶像學園》,國內業績亦無法承繼過去6年超過100億日圓的佳績。 2014年,播放《填充幸福 光之美少女!》,為本系列十週年之作,於前34集的片頭曲開端會播放歷代光之美少女的紀念祝福語。設定上亦打破前例,將光之美少女和反派組織設定為眾所周知的存在,原先光之美少女必須隱藏身分的原由則以「禁止戀愛條例」取而代之。本作亦為系列中第二次出現主角常規化的轉換形態攻擊,而相關場面亦特別引入全3D-CG技術製作,同時是系列中第二次出現女性反派首領的作品,也是系列首次出現反派首領曾經是光之美少女的作品。然而,由於在主題設定方面發揮不佳,並碰上其他作品壟斷及攻佔玩具市場(如《妖怪手錶》、《星光樂園》、《偶像學園》等),導致本作同期商業成績僅高於系列最低的第二代(65億日圓)。不少內外人員都將本作主題不協調和製作資源時常緊絀的狀況歸咎於當期製作人柴田宏明,而他亦於系列下一作品被中途撤離。 神木優及內藤圭佑時代(2015~2018)2015年,播放《GO! 光之美少女公主》,為本系列第十代作品。本作是系列第二次出現以三人為起始的組合。3D-CG技術的運用在本作更趨成熟,普遍更自然地融合於歌曲動畫、本篇、變身和必殺技當中,亦銳意引入更多細節上的差異。本作同時是系列中第三次出現女性反派首領的作品,也是首次出現主角於寄宿制學校就讀及在海邊穿著泳裝登場的作品。此作中的光之美少女被稱為「傳說中的光之美少女公主」,是系列首次不使用共通稱號「傳說中的戰士」。另外,有別於過往系列作品只會上演一段故事,本作電影首度分割為三組長中短篇的故事作同時上映。而儘管本作評價大幅回升,整體商業成績還是無法重回過去的輝煌(66億日圓),惟有版權收入恢復的跡象讓東映及時說服一眾投資者不要放棄系列。而因應前作的失誤,東映動畫決定由本作開始將每年輪替擴展至製作人層面,並積極起用新人和使用梅花間竹的形式,保持新鮮感。第一代製作人鷲尾天亦於本作起以企劃人身份回歸,對系列製作方向作出一定指導。 2016年,播放《魔法使光之美少女!》,本作是自《填充幸福 光之美少女!》以來再度出現常規換裝,並再次以二人組合為初始基調。身體長大的特性亦得以擴展,並成為系列其中一個主軸。本作亦大膽採用主角聲優演唱片尾曲,創下系列先河;本作回復自《光之美少女:美樂天使》以來,主要變身以及必殺技必須合作發動的設定。本作魔法相關的場景設定也被認為與《哈利·波特》如出一轍。在此作中的光之美少女被稱為「傳說中的魔法使」。本作亦是系列首次在大結局中安排下一部作品主角提前登場的作品,並為及後作品所跟隨。 2017年,播放《光之美少女:食尚甜心》,本作主要取消了系列以往每集中均會進行肉搏戰的傳統設定,改為將對敵的戰鬥變為更加華麗,更側重以甜點材料的魔法表現力量。此作中的光之美少女被稱為「傳說中的甜品師」。本作亦是目前系列內光之美少女變身者人數(我方成員)最多的作品,人物設定涵蓋之廣讓其同時成為系列中第二次出現高中生成員,及第四次出現主角不在同一所學校就讀的作品。自本作起,官方設立了youtube頻道「光之美少女公式」[7],有關光之美少女相關的影像將會上傳至該頻道。而隨著上一代主演聲優演唱獲得好評,官方嘗試拓展音樂的周邊,首次安排主演聲優群與演唱歌手共同登上夏季演唱會《Animelo Summer Live》舞台和舉行獨立音樂演唱會。另外自本作啟播後的春季劇場版,基本上不再讓全系列作的光之美少女成員登場,而是最新作加上前兩部系列作的成員來進行故事。 2018年,播放《HUG! 光之美少女》,為系列的第15部紀念作品。以本作為主的年度商業成績自《Smile 光之美少女!》以來再次突破百億,讓系列於其他兒童向作品持續弱勢下重奪昔日輝煌。有別於《填充幸福 光之美少女!》各方面準備粗疏,東映於召集著名製作人員和整合內容支線方面都付出更多努力,主張「回歸光之美少女系列的原點」,包括肉搏戰,亦在每集標題及招式設定上帶有致敬前作的意味[註 19]。本作故事以「守護孩子的母親」為主,亦是呼應系列多部作品不同的「養育」和「傳承」要素。人物方面,本作是自《GO! 光之美少女公主》以來,第三度出現三人的初始組合,亦是第三部出現小學生成員的作品;本作亦首次同時追加兩名新成員,並首次由仿生人變身[註 20] 以及非日式姓名的成員。而為了將第15部紀念作推向高潮,本作破天荒讓全明星的故事及製作規模搬入電視螢幕,以突破系列單集最高幀數的作畫演出第36集及第37集;原有單獨電影的檔期亦改為全明星在3D為主的製作下共演,並為7年來再度讓全部光之美少女的成員獻聲,被官方形容為極有可能後無來者的安排。本作音樂方面亦特別安排其中1集的片尾曲為特殊ED,及在完結篇時沒有片頭曲。本作亦成為光之美少女系列最後一部在平成時代播放結束的作品。 令和時代(2019~)2019年,播放《星光閃亮☆光之美少女》,本作將迎接令和時代,也是光之美少女系列作首次出現外星人和第三勢力變身、古銅色肌膚的光之美少女的作品,更是首次以宇宙和星座為題材,敵人主要用的雜兵刺客物質程度降低。本作為系列首度實行光之美少女一邊唱歌一邊變身。本作同時是系列中第四次出現女性反派首領、第二次完結篇時沒有片頭曲的作品。而因著東映動畫製作人團隊人事變動,管理層決定製作人從本作起由梅花間竹改為年度更替,模式更接近其他東映動畫管理的長壽作品。 2020年,播放《元氣魔法♥光之美少女》,本作是光之美少女系列第一部在令和時代開播的電視作品,亦是多年來女性參與主創陣容比例最高的一代。本作對多年精靈可化為變身道具的設定作出延伸,讓變身道具同時可作武器使用,因此可說是系列首次出現精靈直接變成武器參與戰鬥的作品,本作主題曲動畫亦首度安排主創及首集以外之成員主力製作,對傳統強調動畫師身兼多職的東映動畫而言為少有的安排。此外由於開播時遇上「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故以「醫療」為主題的本作也被很多人視為對應時局之作,但也導致本作第13集及後續集數的播出時間被迫延期至6月28日,同樣被迫延期的還有原定於春季上映的劇場版《Miracle Leap》,此部電影延期至同年10月31日上映,而本作的單獨劇場版更是被延期到2021年3月20日才上映。 2021年,播放《熱情閃耀!光之美少女》,受上季以來疫情影響,本作成為該動畫時段自系列開始乃至本動畫時段自1999年(小魔女DoReMi)以來,未能在2月第一個星期日開始的作品,也是系列中第五次出現女性反派首領的作品,更是系列中首次出現由美人魚變身成光之美少女的作品,還是系列首個未有跨界電影的作品。本作亦是系列首次在大結局其ED有延續故事結尾的作品。 2022年,播放《美味Party♡光之美少女》,本作是繼《光之美少女:食尚甜心》後再度以「料理」作為故事題材,並重新恢復在2月第一個星期日開始播放的傳統,更是系列中首次出現由旁白負責講述故事進程的作品。由於受2022年3月6日东映动画株式会社网络遭到「第三方入侵」事件的影響,该社采取了停止部分内部系统和限制外部访问等措施[8],導致本作的动画制作进度受到影响,原定于2022年3月13日播出的本作第6话停播並改為重播本作第4话,3月20日至4月3日連續3周則改為播放劇場版《HUG!光之美少女♡光之美少女 All Stars Memories》,4月10日重播本作第5话,第6话及之後话数於4月17日開始复播,因此本作成為首部非因冠狀病毒疫情而延遲播放一個月以上的光之美少女系列作品,此外本作是系列第二次沒有跨界電影系列作品。 2023年,播放《開闊天空!光之美少女》,為系列的第20部紀念作品,更是系列中首次出現由水藍色擔任且並非來自日本的主角光之美少女,同時本作也首度引入男性以及成年的光之美少女。本作繼《元氣魔法♥光之美少女》之後睽違三年再次出現跨界劇場版作品,同時也是繼《HUG! 光之美少女》之後睽違五年再次出現「All Stars」系列作品。同時也是從開播到完結(包括光之美少女 All Stars F劇場版,以及往後的劇場版),沒有任何強化形態的一代。本作亦是系列首次在大結局為不只延續故事結尾,同時最終回ED也不是後期片尾曲的作品。 同年10月,播放《光之美少女Splash Star》及《Yes! 光之美少女5 GoGo!》的續作《希望之力~成年光之美少女'23~》。 2024年,播放《美妙寵物 光之美少女》,更是首次以犬系動物角色來擔任主役,並且首度由蠟筆小新角色客串的光之美少女作品,並且犬組光之美少女亦在蠟筆小新第1233集時客串演出。本作亦與《光之美少女Splash Star》、《Smile 光之美少女!》一樣為後期未追加新成員的光之美少女系列作。 2025年,播放《魔法使光之美少女!》的續作《魔法使光之美少女!!~MIRAI DAYS~》,同年亦播放《Idol光之美少女你與我》。本作亦第二次同時追加兩名新成員。 作品內容電視主系列動畫至今歷年作品每年標題都不同,惟第一、二作與第四、五作的存在延續的關係,分別為第一代和第三代的故事。每一代的製作班底亦會隨著設定翻新而有不同。 主要播放本系列的日本國內電視台是朝日電視台、朝日放送和全日本新聞網旗下頻道。 此外,外語配音版本也在30多個國家播出和發行,包括東南亞、中東(伊朗、巴勒斯坦與敘利亞)、歐洲和東亞(主要是韓國、台灣及香港)。 (請注意,日本以外的廣播和發行因各地不同而異,因此請參閱每個條目了解詳情。)
延伸動畫
劇場版舞台劇角色列表以下大部分成員是根據官方發布遊戲《プリキュア つながるぱずるん》作為闡述的基準。
註釋其他影片由Marvelous(以前的Marvelous Entertainment-> Marvelous AQL)以及CD發布。 官方商店常設店舗
閉店店舗 期間限定店舗 銷售成績在2004至2007年間有1621.3億日圓(為第六高),至2018年6月達到7207.3億日元(8.074億美元),總計83.9億美元。劇埸銷售統計也是達到日本動畫第八位(238,002,588美元),而目前最高銷售額的系列作品是《Heartcatch 光之美少女!》,至於目前最低銷售額的系列作品則是《美味Party♡光之美少女》。
相關事件剖腹產議題在《HUG! 光之美少女》第35集因提到剖腹產,引發不少討論,當天在推特出現兩個熱門關鍵字:「#precure」和「#帝王切開」(帝王切開是剖腹產的日文),而讓全日本的媽媽感動不已,而一些日本媽媽也分享自己剖腹產的經歷,希望不要再認為剖腹產是失敗者。[34] 支援菲律賓貧困地區修建圖書館2018年10月,光之美少女宣布為菲律賓貧困地區修建圖書館的企劃合作,為菲律賓的孩子帶來笑容和夢想,計畫邀請了三位菲律賓薩馬島的孩子前往日本東映動畫製作公司,讓他們了解動畫如何製作出來,還採訪當地的孩子講述他們自己的夢想,東映也十分樂於參予這個企劃的宣傳,讓該動畫的理念在現實中實現。[35] 腳註註釋
來源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