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曄

刘文晔(449年—510年代),平原郡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人,南北朝北魏官员。南朝宋兖州刺史刘休宾与崔氏所生之子。

450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刘文晔与母亲在外祖父崔邪利的任职地鲁郡(今山东省曲阜市)时,崔邪利归降北魏,刘文晔母子也随之进入北魏。刘文晔志向高远,博览群书,轻财重义。太和年间,因伯父刘乘民之子刘闻慰叛魏投而受牵连,刘文晔与弟弟刘文颢、刘季友一同被判处流放到北边,后得到魏孝文帝的特别赦免,返回平城。孝文帝巡幸方山时,刘文晔在路边大声呼喊,请求面见孝文帝。得到召见后,他慷慨陈词,请求朝廷奖赏亡父的功绩。在提及同为归降者的崔僧祐为例时,虽被陆叡高闾批评,但刘文晔对此进行了反驳。孝文帝认可了他的诉求,刘文晔被授予都昌县子的爵位,后任协律中郎,又转任羽林监。魏宣武帝时期,刘文晔被任命为高阳郡(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太守延昌年间去世,被追赠平远将军、光州刺史谥号贞。他的儿子刘元继承爵位,曾任员外郎、襄威将军、青州别驾[1][2]

参考資料

  1. ^ 魏书》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2. ^ 北史》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