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鐵道 (1896年—1907年)
北海道鐵道(日语:北海道鉄道/ほっかいどうてつどう Hokkaidō Tetsudō */?)是日本一家曾存在於1896年至1907年之間的私營鐵路公司,北海道鐵道建设、經營目前函館本線函館到南小樽路段。1906年,日本頒佈《鐵道國有法》,隔年北海道鐵道被收歸國有,成為帝国铁道厅的一部份。 本條目內容包括北海道鐵道前身的函樽铁道。須注意北海道鐵道与建造千岁线及富內線的第二代北海道鐵道(1918年成立,1943年国有化)並非同一家公司。 历史![]() 北海道铁道是为了建设函館到小樽之间的铁路而成立,最初公司命名为函樽铁道 (函樽鉄道、かんそんてつどう),在1896年(明治29年)成立,[1]1900年更名为北海道铁道。北海道铁道自函馆、小樽两方向同时开始建设,1902年北海道铁道首通段函館(初代,后改名龟田站) - 本郷間,和兰島 - 然別開業。[3] 1903年6月开通本郷 - 森、然別 - 山道、和小樽中央 (现在的小樽站,部分紀錄稱曾改名為稻穗站[4]) - 蘭島区间。[5]11月开通森 - 長萬部 - 熱郛区间。1904年7月现在的函館站开业,同月山道 - 小澤间开通,山道站废站;同年10月熱郛 (一度更名为歌弃站) - 小澤间开通,同时小樽中央站改名高岛站,函館 - 高岛间全通。[3] 1905年8月1日高岛 - 小樽(现在的南小樽站)间开业,与北海道炭礦鐵道连接,北海道铁道开始与北海道炭礦鐵道、北海道官設鐵道进行连络运输 (需换乘);12月15日高岛站更名为中央小樽站。[6]1906年9月8日北海道铁道开行与北海道炭礦鐵道之间的直通列车,运行于函馆 - 札幌之间。 1906年在日俄戰爭衝擊下,鐵道國有化的呼聲提高,同年《鐵道國有法》頒布,北海道鐵道被列入其中,並在1907年7月1日收歸國有。[3]北海道鐵道所属路线后来成为今日函馆本线的一部分。 路线
函館 – 龟田 – 七飯 – 本郷 – 大沼 – 大沼公園臨時乗降場 – 赤井川 – 駒岳 – 森 – 石倉 – 野田追 – 山越 – 八雲 – 山崎 – 黑岩 – 國縫 – 紋別 – 長萬部 - 二股 – 蕨岱 – 黑松內 – 熱郛 – 目名 – 蘭越 – 昆布 – 新雪谷 – 比羅夫 – 俱知安 – 小澤 – 銀山 – 然別 – 仁木 – 余市 – 蘭島 – 鹽谷 – 中央小樽 – 小樽 参考资料
书籍
杂志
外部连结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