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館
《南京照相舘》[註 3](英語:Dead To Rights)是2025年中國歷史劇情片,由申奧執導,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等主演。影片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一群平民在戰亂中躲進照相館避難,並冒險揭露日軍暴行的故事[1]。 劇情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郵差阿昌(劉昊然 飾)為求生存,冒充照相館學徒,在侵華日軍翻譯王廣海(王傳君 飾)的威脅下被迫為日軍攝影師伊藤(原島大地 飾)沖洗照片,包括日軍脅迫民眾拍攝的「親善照」。期間,他收留了多名中國軍民,使照相館成為臨時避難所。面對日軍暴行,阿昌冒險協助難民逃離,並將記錄屠殺罪證的膠捲公諸於世,而当时日本陆军省《报纸登载事项许可与否的判定要领》将“使人感到有虐待俘虏之嫌的”照片判定为“不许可”[2][3]。 演员
故事原型本片照相馆的原型为今估衣廊附近的华东照相馆,该馆学徒罗瑾(大屠杀发生时仅15岁)1938年初在冲洗日军军官送来的胶卷时,发现底片上的日军屠杀画面[5],遂冒死冲洗上述底片并制成相册。罗瑾因生活所迫进入位于毗卢寺的汪精卫国民政府警卫旅直属通讯队集训后曾将相册藏于毗卢寺厕所内,1941年被同在毗卢寺参加培训的吴连凯发现并藏起[6]。 1946年,在日本投降后已改名为“吴旋”的吴连凯得知南京市临时参议会正为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征集证据,将藏身多年的罪证相册呈递至南京市临时参议会,该相册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后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7]。1995年6月,罗瑾与吴旋在南京重逢[8]。 製作與發行本片导演申奥2023年与电影《志愿军》编剧张珂交流、回顾南京电影制片厂1987年电影《屠城血证》后决定“在这个时代再拍一遍”,遂联系《屠城血证》版权方南京电影制片厂[註 4]买下改编版权[9],对“将罪证胶片带出南京”的故事进行溯源,以构建创作基础[10][11]。在电影《孤注一掷》余热未散时,申奥便率领原创作班底投入《南京照相馆》的创作[9]。 在拍摄初期,剧组只设定了“屠杀照”一条故事线,但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多数被发表的照片为日军强迫中国民众拍摄的“亲善照”以及日本军官在南京著名建筑前拍摄的留影,剧组遂将“亲善照”与“屠杀照”并列为影片两条主线[10]。拍摄过程中,剧组对大量残暴镜头进行了留白处理,且因“不愿让历史上受害的女性再次受伤”,在表现日军对中国女性的暴行时删减了首版剧本中对准受害者的描写,转而采用了以更加隐晦的手法间接呈现的方式[9][11][12]。 影片由中影集團等多家公司聯合出品,原定2025年8月2日上映,後提檔至7月25日,並於7月19日至20日進行全國點映。截至7月20日,點映及預售票房突破3000萬元人民幣。截至7月28日(正式上映第4天)20时,该片总票房突破5亿元人民币[9][11]。 参见
注释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