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耶·肖当
卡米耶·肖当(法語:Camille Chautemps,法語發音:[kamij ʃotɑ̃],1885年2月1日—1963年7月1日),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激进党政治家,三次出任法国总理。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对纳粹德国投降上所起作用而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被人形容为“智力丧失”(intellectually bereft)[1]。 生平卡米耶·肖当出生于政界显要之家,在从事法律事务上成就卓著,为激进社会党颇有影响力的党员。1919年当选为图尔市市长,同年当选为激进党议员,辞去市长职务。他升迁很快,1924-1926年年在爱德华·赫里欧、保罗·潘勒韦和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中左翼联合政府中任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1930年2月出任总理(为时仅数天)。1933-1934年再次担任总理,在1934年1月27日因被指控参与斯塔维斯基财政舞弊案件而辞职[2]。 1936年在莱昂·布鲁姆政府担任国务部长,在此期间,法郎贬值,政府财政仍然一团糟[3]。1937年6月肖当第三次出任总理,他继续国有化铁路建设和创建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他倾向于采用人民阵线的政策,但实际上淡化了前任布鲁姆政府的改革。任内他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给予已婚女性独立的金融和法律资格,可以进入大学,开设银行账户。1938年1月,肖当将社会党赶出政府[4],他的政府在3月10日倒台。 1938年4月到1940年5月肖当担任爱德华·达拉第政府和保罗·雷诺政府的副总理,他率先提议同德国谈判停战,辞职后第一个投靠菲利普·贝当元帅,在其维希政府中担任副总理,其后因公赴美后与贝当政府决裂。余生大部分定居美国。二战后,法国法院对他缺席审判,认为其与敌人合作而定罪。[5] 肖当第一届政府, 1930年2月21日-3月2日
肖当第二届政府, 1933年11月6日- 1934年1月30日
更换 肖当第三届政府, 1937年6月22日- 1938年1月18日
肖当第四届政府, 1938年1月18日- 3月13日
参考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条目包含来自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