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二二八紀念碑23°35′54″N 120°32′08″E / 23.598361°N 120.535631°E
古坑二二八紀念碑,位於臺灣雲林縣古坑鄉崁腳村台3線旁,為唯一在死難者骨骸出土處興建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 由來![]() 1947年3月12日,張榮宗與斗南、朴子及北港等地的等72位青年前往古坑方向對抗中華民國國軍[1]。據前梅山鄉農會總幹事吳則叡說,當時正要參與小梅、樟湖之戰民兵在崁腳過河時,因第2輛車拋錨便下去推車,就遭國軍掃射[2]。當時19歲的村民劉丁雄回憶他看到3輛卡車疾駛而過,隨後槍響,便與妹妹便躲在草叢,一小時候槍聲停止,發現40多具遭刺的男性屍體[3]。據事後統計,反抗軍陣亡46人[2]。死者還包含當地1位牽牛路過的農夫[2][4]。 事件發生數小時後,梅山鄉公所就來挖洞埋葬屍體[3]。因該處旁邊才是墓地,地主唯恐被任意占用、造墳,特別以3塊石頭在掩埋處以為辯識[2]。見證的村民劉靜男說,村內老一輩交代當地不能再下葬新墳[3]。1956年國軍向簡姓地主強徵土地以興建崎頂靶場[5],軍方就將兩處埋屍地點毀去[6]。 建碑![]() 1992年,張榮宗女兒張秋梧至古坑為廖大林助選時,聽聞當地村民提起二二八事件反抗兵集體埋葬在崁腳村竹林,便想她父親可能在當地失蹤[7]。1996年2月28日前夕,古坑耆老簡辛江向政府陳情說事發處附近的路段車禍頻傳,民眾盼政府能在該地修建碑等以作安撫[8]。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便於次年11月18日挖掘,共挖出13具屍骨、百多發子彈、1具牛骨和1頂鋼盔[4]。遺骸與牛骨都遷葬到崎坪坵示範公墓的特別區[2]。1998年2月13日,又挖到2具屍骨[4]。 2000年11月14日,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胡錦標與古坑鄉長謝淑亞,在原埋藏處主持古坑二二八紀念碑揭碑儀式[9]。該碑為全臺灣唯一在死難者骨骸出土處興建的二二八紀念碑[6][9],與大型的雲林縣二二八紀念碑都在台3線旁[1]。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