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圣多玛中学
古晋圣多玛中学(英語:St. Thomas' Secondary School)是马来西亚的一所男子中学(中六学级开放给女性入学),也是砂拉越最早创办的英文学校,成立于1848年。[1]1848年6月29日,当麦陀鹅主教夫妇抵达古晋时,就从这里开始履行传教任务,建立学校,设置诊所,也雇用了一位来自德国的工匠兴建了一座美丽的教堂。[2] 历史一群由牧师兼医生弗朗西斯·托马斯·麦陀鹅(Francis Thomas McDougall)领导的英国圣公会传教士于1848年6月29日抵达砂拉越。 1848年9月,拉惹授予传教团一块位于镇东的土地。家庭学校于1849年迁至该地,并逐渐发展为两所分别位于古晋的圣公会学校,圣多玛学校(男校)和圣玛丽学校(女校)。 1886年8月13日,詹姆斯·布鲁克 (James Brooke) 拉惹为主建筑揭幕。 1927年11月30日,新礼堂开幕并举行了祝福仪式。 1929年9月10日,四栋寄宿楼由司法专员博伊德法官宣布启用。 弗朗西斯·霍利斯 (Francis Hollis) 后来成为纳闽、文莱和砂拉越的主教,从1928年至1938年任该校校长。 1930年首次参加剑桥初级证书考试,1935年开始参加学校证书考试。 1941年12月19日,古晋被日本空军轰炸。五天后的平安夜,日本陆军登陆古晋,并于圣诞节占领了学校场地,这段时间可能是学校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 在澳大利亚军队于1945年9月11日登陆的前几天,大多数日本军队撤离了古晋,学校建筑被遗弃。 在日本投降后的三周内,圣多玛学校和圣玛丽学校重新开办为男女合校,但到1946年1月9日,两所学校再次分开。 1947年5月1日,修复后的主建筑由砂拉越皇室殖民地总督查尔斯·阿登·克拉克爵士 (Sir Charles Arden Clarke) 正式揭幕。 战后第一次剑桥初级证书考试于1947年在圣玛丽学校礼堂举行,共有21名考生成功通过。 1952年初,学校分为小学和中学。 1982年开始,由于新实施的教育改革,马来语成为了教学媒介。大多数教会学校的所有权也从基督教传教士转移到政府,作为交换,政府提供了资金或补助金,以维持学校的存在,为未来的师生提供支持。 2008年12月16日,圣多玛中学与吉隆坡维多利亚书院、沙巴诸圣中学和咖啡山姑娘堂学校一起被选入 'Premier Schools of Malaysia' 纪念邮票和首日封中。 知名校友
学校景观
参考文献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