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濁流文學獎 |
---|
 |
国家/地区 | 中華民國(臺灣) |
---|
主办单位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財團法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 |
---|
吳濁流文學獎,原為「台灣文藝雜誌社」創辦人吳濁流1964年成立的「台灣文學獎」。1969年時吳濁流捐款退休金新臺幣十萬元成立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以基金利息提供獎金,將其改名為「吳濁流文學獎」。其宗旨在於鼓勵青年作家文學創作,推動台灣文學。吳濁流在〈我設立文學獎的動機和期望〉一文賦詩:「誓將熱血挽狂瀾,七十光陰一指彈;寄語萬千諸後秀,一心一德振文壇。」
吳濁流文學獎原僅有「小說獎」,1971年設立「吳濁流新詩獎」與「吳濁流漢詩獎」[1],1972年到1974年該會曾頒發三屆的「漢詩獎」。
吳濁流文學獎評選作品以每年發表在《台灣文藝》之創作小說及創作新詩為主要對象,評定出「正獎」及「佳作獎」。1984年時擴及《文學界》、笠詩刊等其他報刊雜誌,1991年後擴大評選,舉凡本土性文學作品均可為候選作品,並接受台灣筆會會員及本土性文學刊物編輯人之推薦。
1977年時由鍾肇政主編,將前八屆的得獎作品二十五篇收入《吳濁流文學獎作品集》。
2020年,新竹縣縣長楊文科接任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董事長後決定,把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連續19年舉辦的吳濁流文藝獎併入吳濁流文學獎內共同舉辦,合併後的獎項名稱保留為「吳濁流文學獎」,並將原先在台北市的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總部遷回新竹縣。合併後的吳濁流文學獎也提高獎金、增設徵獎組別(現代詩、兒童文學、散文、短篇小說,2021年新增客語詩)。
歷屆台灣文學獎
第一屆:1966年
第二屆:1967年
第三屆:1968年
第四屆:1969年
歷屆吳濁流文學獎
「台灣文學獎」自1970年起,改稱為「吳濁流文學獎」。以下作品未標出處為發表於《台灣文藝》的作品。
第一屆:1970年
小說獎:
第二屆:1971年
小說獎:
第三屆:1972年
小說獎:
漢詩獎:曾財庭
第四屆:1973年
小說獎:
- 正獎:江上〈有一個死〉
- 佳作:張秀民〈交叉線〉〈今夜下著雨〉、司徒門〈跛腳天助和他的牛〉
新詩獎:
漢詩獎:高友直
第五屆:1974年
小說獎:
新詩獎:
漢詩獎:鄭國貞
第六屆:1975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七屆:1976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八屆:1977年
小說獎:
新詩獎:
- 正獎:從缺
- 佳作:趙迺定〈我裝著適意的吸著紙煙〉、簡良安〈根〉
第九屆:1978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十屆:1979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十一屆:1980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十二屆:1981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十三屆:1982年
小說獎:
新詩獎:
- 正獎:非馬〈非馬詩四首〉
- 特別獎:北影一〈祇因有雙腳〉
第十四屆:1983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十五屆:1984年
小說獎:
- 正獎:鍾鐵民〈大姨〉(《文學界》第6期)
- 特別獎:李喬〈泰母山記〉
- 佳作:吳錦發〈燕鳴的街道〉、莘歌〈畫像裡的祝福〉
新詩獎:
- 正獎:宋澤萊〈福爾摩沙許諾〉
- 佳作:曾貴海〈高雄〉(《笠》)
第十六屆:1985年
小說獎:
- 正獎:吳錦發〈叛國〉(《文學界》第10期)
- 佳作:林雙不〈大學女生莊南安〉、鄭俊清〈黑色地域的呼喊〉
新詩獎:
- 正獎:陳鴻森〈比目魚〉(《笠》第119期)、曾貴海〈眼鏡〉(《笠》第120期)
- 佳作:吳俊賢〈下棋〉(《笠》第122期)
第十七屆:1986年
小說獎:
- 正獎:田雅各〈最後的獵人〉
- 佳作:林雙不〈番鴨子群〉、曾心儀〈作品之二〉(《文學界》第17期)
新詩獎:
- 正獎:利玉芳〈貓〉(《笠》第127期)
- 佳作:黃樹根〈AIDS〉(《文學界》第17期)
第十八屆:1987年
小說獎:
- 正獎:林雙不〈小喇叭手〉
- 佳作:洪中周〈進年兄的故事〉、張瑞麟〈佳落水枯了〉(《文學界》第18期)
新詩獎:
- 正獎:林豐明〈蜥蜴斷尾〉、〈零件組曲〉
- 佳作:王麗華〈這是自由的國度〉
第十九屆:1988年
小說獎:
- 正獎:黃娟〈相輕〉
- 佳作:張瑞麟〈無名氏〉(《文學界》第23期)、雪眸〈寒夜人未冷〉(《文學界》第24期)、文惠〈金德吾兒〉
新詩獎:
- 正獎:王麗華〈給他一個回不去的故鄉〉、〈他們對著我的窗口演講〉(《笠》第140期)
- 佳作:林盛彬〈過境〉(《笠》第140期)
第二十屆:1989年
小說獎:
- 正獎:許振江〈金蠅島〉(《文學界》25)
- 佳作:陳燁〈天窗〉(《文學界》27)、苦苓〈連長劉國軍〉(《文學界》25)
新詩獎:
- 正獎:龔顯榮〈天窗〉
- 佳作:陳晨〈魚罐頭〉〈戰爭之夜〉(《笠》144)、吉也〈我的近代史〉(《笠》144)
第二十一屆:1990年
小說獎:
- 正獎:陳燁〈天牆〉
- 佳作:雪眸〈但夜更長了〉(《文學界》28)、周梅春〈那一段空白〉(《文學界》28)
新詩獎:
第二十二屆:1991年
小說獎:
- 正獎:履彊〈情節〉(《自立晚報》1990.10.5—7)
- 佳作:雪眸〈十字架上〉(《台文》120)、王家祥〈眩奇人生〉(《民眾日報》1990.7.7-10)
新詩獎:
- 正獎:陳謙〈如果有人問起〉及其他6首(《笠》159等)
- 佳作:張芳慈〈花市〉及其他5首(《笠》160等)、海瑩〈去看海〉外一首(《笠》158等)
第二十三屆:1992年
小說獎:
- 正獎:舞鶴〈逃兵二哥〉(《文學台灣》1)
- 佳作:柯里〈華盛頓廣場故事〉(《台文》124)、林輝熊〈故事的故事〉(《台灣時報》1991.11.11)
新詩獎:
- 正獎:李敏勇〈死亡紀事〉(《自立晚報》1991.11.8)
- 佳作:琹川(洪嘉君)〈主婦日記〉(《笠》166)、江自得〈柺杖〉(《笠》
第二十四屆:1993年
小說獎:
- 正獎:雪眸〈悲劇台灣〉(《文學台灣》4)、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荷拉阿雷〉(《自立晚報》副刊)
新詩獎:
- 正獎:白家華〈群樹的呼吸〉(《笠》172)
- 佳作:張翠華〈蟑螂之死〉(《笠》170)
第二十五屆:1994年
小說獎:
- 正獎:楊照〈家族相簿〉(《文學台灣》5.6.7.期)
- 佳作:邱亞才〈酒徒老境〉(《台灣時報》1993.10.18-19)
新詩獎:
- 正獎:沈芝亭〈首都的革命者〉(《笠》176)
- 佳作:張芳慈〈輪迴〉(《文學台灣》5)、陳晨〈日記篇〉(《笠》174)、平川〈流自冬季血管的詩〉(《台灣時報》1993.6.1)
第二十六屆:1995年
小說獎:
- 正獎:林韻梅〈後山歌聲〉系列
- 佳作:黃秋芳〈華印的兩個女人〉
新詩獎:
- 正獎:馮青〈合我們意念的島嶼〉
- 佳作:紀明宗〈冬天,我們愛〉、方群〈你說,我離家到底有多久?〉
第二十七屆:1996年
小說獎:
- 正獎:廖鴻基,作品<三月三樣三>(收錄於《討海人》)
- 佳作:潘弘輝
新詩獎:
第二十八屆:1997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二十九屆:1998年
小說獎:霍斯陸曼伐伐,作品〈獵人〉(收錄於《黥面》)
新詩獎:
第三十屆:1999年
小說獎:夏曼·藍波安,作品〈黑色的翅膀〉
新詩獎:張芳慈,作品〈詩〉
第三十一屆:2000年
小說獎:高翊峰,作品以客語方式寫作的〈石竭媽媽〉
新詩獎:江文瑜,作品〈阿媽的料理〉等十首新詩
第三十二屆:2001年
小說獎:
新詩獎:李長青,作品〈道德的系譜〉
第三十三屆:2002年
小說獎:袁哲生,作品〈猴子〉
新詩獎:王宗仁,作品〈淡水鄞山寺巡禮〉
第三十四屆:2003年
小說獎:陳淑瑤,作品〈沙舟〉
新詩獎:陳玉玲,作品〈歌聲〉
第三十五屆:2004年
小說獎:周芬伶,作品〈影子情人〉
新詩獎:蔡秀菊,作品〈斯馬庫斯布落詩抄〉
第三十六屆:2005年
小說獎:甘耀明,作品〈匪神〉
新詩獎:呂美親,作品〈未亡人〉[2]
第三十七屆:2006年
小說獎:陳垣三,作品〈浦尾的春天〉
新詩獎:方耀乾,作品〈烏江恨〉等十首
第三十八屆:2007年
小說獎:莊華堂,作品〈多桑的祈禱〉
新詩獎:
- 正獎:從缺
- 佳作:康原,作品〈古城的身影〉
- 佳作:甘子建,作品〈玫瑰的名字等〉
第三十九屆:2008年
小說獎:セ寇‧索克魯曼,作品〈東谷沙飛傳奇〉
新詩獎:陳胤,作品〈台中歷史散步〉等
第四十屆:2009年
小說獎:謝里法,作品〈大將軍的七幅画像〉
新詩獎:周華斌,作品〈琴聲佮心聲〉
第四十一屆:2010年
小說獎:馮青,作品〈懸浮〉
新詩獎:顏艾琳,作品〈那個徐志摩的男人〉等
第四十二屆:2011年
小說獎:涂妙沂,作品〈米蘭婆婆的異想世界〉
新詩獎:瓦歷斯·諾幹,作品〈小學思堂〉等
第四十三屆:2012年
小說獎:
新詩獎:
第四十四屆:2013年
小說獎:
新詩獎:
- 正獎:顏雪花〈真相〉等10首
- 佳作:賴文誠〈詩的幾何學 - 關於情感〉等10首
第四十五屆:2014年
小說獎:
新詩獎:
- 正獎:李進文〈蔬果意味〉等10首
- 佳作:蔡麗雲〈遺言〉等10首
第四十六屆:2015年
小說獎:
新詩獎:
- 正獎:劉惠真〈分魍神牽者〉等10首
- 佳作:零雨〈綠饅頭〉等10首
第四十七屆:2016年
小說獎:
新詩獎:
- 正獎:鯨向海〈參拜者〉等10首(收錄於《A夢》)
- 佳作:吳懷晨〈山海經〉等10首(收錄於《浪人吟》)
第四十八屆:2017年
小說獎:
新詩獎:
- 正獎:靈歌〈遠山〉等10首
- 佳作:林盛彬〈陰影顛覆的聲音〉等10首
第四十九屆:2018年
小說獎:
新詩獎:
- 正獎:騷夏〈淤積的字〉等10首
- 佳作:林婉瑜〈萬聖節派對〉等10首
- 佳作:崔舜華〈口信〉等10首
第五十屆:2019年
小說獎:
- 正獎:顏敏如《我們,一個女人》(釀出版,2018年10月)
- 佳作獎:顧德莎《驟雨之島》(有鹿文化,2018年5月)
新詩獎:
- 正獎:隱匿<永無止境的現在> 等10首,收錄於《永無止境的現在》(黑眼睛文化,2018年12月)
- 佳作獎:王姿雯<白露>等10首,收錄於《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九歌,2018年12月)
- 佳作獎:林蔚昀<女人的肖像>等10首,收錄於《自己 和 不是自己的房間》(木馬文化,2018年 9月)
2020年
(今年起,吳濁流文藝獎與吳濁流文學獎合併舉辦。)
一、現代詩
- 首獎:何郁青〈聲音的來歷〉獎金新臺幣8萬元
- 貳獎:陳思嫻〈在圖書館,遇見……〉獎金新臺幣5萬元
- 參獎:莊育婷〈羊毛氈〉獎金新臺幣3萬元
- 佳作:曾元耀〈泰雅織布歌〉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李振豪〈已知用火〉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霍育琥〈沒有暴徒〉獎金新臺幣1萬元
二、兒童文學
- 首獎:陳秋玉〈我養了一片雲〉獎金新臺幣8萬元
- 貳獎:王美慧〈臭臉巫婆的微笑〉獎金新臺幣5萬元
- 參獎:嚴謐〈黑兒的秘密〉獎金新臺幣3萬元
- 佳作:張英珉〈修玩具的老醫生〉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范富玲〈里長伯的散步密語〉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何志明〈謊話島〉獎金新臺幣1萬元
三、散文
- 首獎-從缺
- 貳獎-從缺
- 參獎:左家瑜〈家〉獎金新臺幣6萬元
- 評審推薦獎:周淑貞〈騙〉獎金新臺幣3萬元
- 評審推薦獎:李東霖〈他們〉獎金新臺幣3萬元
- 評審推薦獎:黃庭鈺〈病房〉獎金新臺幣3萬元
- 評審推薦獎:梁逸歆〈白色冰箱〉獎金新臺幣3萬元
- 評審推薦獎:蔡其祥〈結想〉獎金新臺幣3萬元
- 評審推薦獎:高偉凱〈載著椒麻雞和滷排飯的馬鞍袋之歌〉獎金新臺幣3萬元
- 評審推薦獎:蔡宜穎〈頂上之家〉獎金新臺幣3萬元
- 評審推薦獎:林佳樺〈超級瑪利歐〉獎金新臺幣3萬元
- 佳作:夏意淳〈靜默的銳角〉獎金新臺幣1萬元
四、短篇小說
- 首獎:何郁青〈有狗消失的天空〉獎金新臺幣14萬元
- 貳獎:陳宏志〈出路〉獎金新臺幣8萬元
- 參獎:張喬雅〈遛鳥人〉獎金新臺幣6萬元
- 佳作:廖若松〈小黑〉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魏執揚〈小倩〉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徐麗娟〈日光安靜〉獎金新臺幣1萬元
2021年
一、現代詩
- 首獎:黃明峯 〈夢想的譀鏡〉獎金新臺幣8萬元
- 貳獎:游書珣 〈再說一個故事〉獎金新臺幣5萬元
- 參獎:田煥均 〈永遠的獵場〉獎金新臺幣3萬元
- 佳作:黃向澤 〈除戶手續〉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林淵智 〈傾斜之街〉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陳宏志 〈遇見一顆高麗菜〉獎金新臺幣1萬元
二、兒童文學
- 首獎:黃脩紋〈外星人〉獎金新臺幣8萬元
- 貳獎:郭如玉〈最後一位朋友〉獎金新臺幣5萬元
- 參獎:王文美〈睡公主〉獎金新臺幣3萬元
- 佳作:沈婉玲〈時間修復師〉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何志明〈想快點長大的小偉〉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邱慧雯〈怪奇馬戲團〉獎金新臺幣1萬元
三、散文
- 首獎:劉俊毅〈無菌區〉獎金新臺幣14萬元
- 貳獎:胡信良〈小米田〉獎金新臺幣8萬元
- 參獎:徐麗娟〈隱約的碎語〉獎金新臺幣6萬元
- 佳作:陳宏志〈父親來了〉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張弘政〈寫作池塘念作陂〉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楊治庭〈東坡肉〉獎金新臺幣1萬元
四、短篇小說
- 首獎:陳秋玉〈風中的吹糖人〉獎金新臺幣14萬元
- 貳獎:張英珉〈Sexy Tea〉獎金新臺幣8萬元
- 參獎:王仁劭〈鳥擊兩百呎〉獎金新臺幣6萬元
- 佳作:陳泓名〈螞蟻曾經在天空飛翔〉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朱賢哲〈破布〉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陳宏志〈一家人的晚上〉獎金新臺幣1萬元
五、客語詩
- 首獎:張捷明 〈糴稗仔〉獎金新臺幣10萬元
- 貳獎:王倩慧 〈更年期了後〉獎金新臺幣6萬元
- 參獎:吳餘鎬 〈就愛你一儕〉獎金新臺幣4萬元
- 佳作:黃碧清 〈耕作情,行四季〉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呂紹澄 〈緊爬 緊高〉獎金新臺幣1萬元
- 佳作:陳正炯 〈上大堀 下大堀〉獎金新臺幣1萬元
2022年
類別
|
獎項
|
作者
|
作品名稱
|
獎金
|
現代詩
|
首獎
|
吳品瑜
|
佇耳空翕豆菜
|
8萬元
|
貳獎
|
陳坤琬
|
力量—致美麗的詩人陳秀喜
|
5萬元
|
參獎
|
鄭委晉
|
無花
|
3萬元
|
佳作
|
林念慈
|
紙湖歲月
|
1萬元
|
佳作
|
魏宇欣
|
瓜農說
|
1萬元
|
兒童文學
|
首獎
|
王美慧
|
鼠一鼠二博物館
|
8萬元
|
貳獎
|
邱慧雯
|
樟樹與她的房客們
|
5萬元
|
參獎
|
黃淑萍
|
時間錯亂鐘
|
3萬元
|
佳作
|
王宇清
|
奇諾的光
|
1萬元
|
佳作
|
洪雅齡
|
我想當媽媽
|
1萬元
|
佳作
|
張英珉
|
失物招領之屋
|
1萬元
|
散文
|
首獎
|
賴俊儒
|
昆蟲觀察日誌
|
14萬元
|
貳獎
|
陳珮珊
|
風島的花
|
8萬元
|
參獎
|
徐麗娟
|
半鹹甜
|
6萬元
|
佳作
|
林佾靜
|
指南街上的阿喜
|
1萬元
|
佳作
|
吳俊霖
|
靜物之聲
|
1萬元
|
佳作
|
陳永信
|
大厝內布袋戲
|
1萬元
|
短篇小說
|
首獎
|
嚴翊
|
醜
|
14萬元
|
貳獎
|
賴琬蓉
|
小恆的外套
|
8萬元
|
參獎
|
徐麗娟
|
某天黃昏
|
6萬元
|
佳作
|
劉元富
|
竹竿最後的盜壘
|
1萬元
|
佳作
|
陳宏志
|
山裡來的人
|
1萬元
|
佳作
|
邱劭寧
|
食戲酒
|
1萬元
|
客語詩
|
首獎
|
陳正炯
|
轉屋
|
9萬元
|
貳獎
|
鄭委晉
|
弦仔摎娘惹粄—新竹山口洋
|
5萬元
|
參獎
|
黃碧清
|
味緒
|
3萬元
|
佳作
|
張璧瑩
|
韶早𠊎做生日
|
1萬元
|
佳作
|
吳餘鎬
|
懷人
|
1萬元
|
佳作
|
黃雯琦
|
客家味
|
1萬元
|
2023年
類別
|
獎項
|
作者
|
作品名稱
|
獎金
|
現代詩
|
首獎
|
林端麟
|
迴聲
|
8萬元
|
貳獎
|
郭美吟
|
彩色的恆星——極光打擊樂團聽後感
|
5萬元
|
參獎
|
田煥均
|
困境
|
3萬元
|
佳作
|
賴文誠
|
為愛搖滾
|
1萬元
|
佳作
|
陳鼎斌
|
學著做人
|
1萬元
|
佳作
|
林郁茗
|
請別關閉這扇門
|
1萬元
|
兒童文學
|
首獎
|
王昭偉
|
外星人網紅
|
8萬元
|
貳獎
|
陳詩婷
|
就說不能放重物
|
5萬元
|
參獎
|
鄭丞鈞
|
力量最強的
|
3萬元
|
佳作
|
王俍凱
|
開砲吧
|
1萬元
|
佳作
|
賴琬蓉
|
小雨燕的擁抱
|
1萬元
|
佳作
|
楊婷雅
|
聖誕卡片老公公
|
1萬元
|
散文
|
首獎
|
張慈方
|
歇喘
|
14萬元
|
貳獎
|
陳昱良
|
長巷盡頭
|
8萬元
|
參獎
|
許瀅
|
凍
|
6萬元
|
佳作
|
李勇達
|
當初戀來牽車
|
1萬元
|
佳作
|
曾稔育
|
貍的送別
|
1萬元
|
佳作
|
劉又瑋
|
那些等待便當的日子
|
1萬元
|
短篇小說
|
首獎
|
徐瑋佑
|
河邊的公寓
|
14萬元
|
貳獎
|
陳凱琳
|
人走,茶涼
|
8萬元
|
參獎
|
賴俊儒
|
旗手
|
6萬元
|
佳作
|
夏意淳
|
她們的夏天
|
1萬元
|
佳作
|
嚴翊
|
色色發抖
|
1萬元
|
佳作
|
陳宏志
|
撒韻的心底事
|
1萬元
|
客語詩
|
首獎
|
何卿爾
|
愛光——致敬台灣第一位雕塑藝術家黃土水先生
|
9萬元
|
貳獎
|
彭心怡
|
剪一節日光,寫一條分你个詩
|
5萬元
|
參獎
|
胡文兆
|
壁角个時鐘
|
3萬元
|
佳作
|
鄭委晉
|
兩个故事——南美洲蔗田摎客家豆油
|
1萬元
|
佳作
|
黃碧清
|
阿爸个手
|
1萬元
|
佳作
|
吳餘鎬
|
飼飯
|
1萬元
|
2024年
類別
|
獎項
|
作者
|
作品名稱
|
獎金
|
現代詩
|
首獎
|
劉金雄
|
托瑪斯的回家路
|
10萬元
|
評審獎
|
江皆瑤
|
老曲盤
|
5萬元
|
優選
|
羅毓嘉
|
烏山頭
|
3萬元
|
優選
|
陳宏志
|
守夜
|
3萬元
|
兒童文學
|
首獎
|
陳詩婷
|
獅子頭白菜滷
|
10萬元
|
評審獎
|
林郁茗
|
冰封之北
|
5萬元
|
優選
|
張英珉
|
音癡鬼一家
|
3萬元
|
優選
|
鄭丞鈞
|
鄉下老鼠進城
|
3萬元
|
散文
|
首獎
|
陳翔羚
|
母親的那面牆
|
15萬元
|
評審獎
|
施昭如
|
蘭花劇
|
10萬元
|
優選
|
徐麗娟
|
父親的樹
|
6萬元
|
優選
|
王千瑜
|
鼠輩
|
6萬元
|
短篇小說
|
首獎
|
蘇筠雅
|
無樹的山徑
|
20萬元
|
評審獎
|
高肇政
|
魔高一丈
|
12萬元
|
優選
|
蔡幸秀
|
在風之中
|
8萬元
|
優選
|
張英珉
|
一些最後的風景補拍
|
8萬元
|
客語詩
|
首獎
|
蕭宥
|
火燒島
|
11萬元
|
評審獎
|
邱湘雲
|
刺繡—訪鳳林校長夢工廠
|
6萬元
|
優選
|
徐熏娸
|
摎海講祕密
|
3萬元
|
優選
|
何卿爾
|
腳跡——致敬一代空拍大師齊柏林先生
|
3萬元
|
相關文獻
- 文訊雜誌社編輯,《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記要(增訂本)》文建會,1995年6月2版。
- 陳信元主編、南華大學編譯出版中心編纂,《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民國81-84年)》文建會,1999年9月初版。
- 封德屏主編、文訊雜誌社編纂,《1996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文建會,1997年6月初版。
- 封德屏主編、文訊雜誌社編纂,《1997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文建會,1998年6月初版。
- 封德屏主編、文訊雜誌社編纂,《1998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文建會,1999年6月初版。
- 封德屏主編、文訊雜誌社編纂,《1999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10月初版。
- 杜十三總策劃、白靈、須文蔚等人主編,《2000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文建會,2002年4月初版。
- 鄭邦鎮總策劃、彭瑞金總編輯,《2003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文建會,2004年8月初版。
- 鄭邦鎮總策劃、彭瑞金總編輯,《2004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7月初版。
- 林瑞明總編輯,《2005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10月初版。
- 彭瑞金總編輯,《2007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初版。
- 彭瑞金總編輯,《2008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12月初版。
- 李瑞騰總編輯,《2009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2月初版。
- 李瑞騰總編輯,《2010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11月初版。
- 鍾肇政‧《吳濁流台灣文學作品集》‧鴻儒堂出版社‧1977年8月1日
- 張金牆碩士論文:《台灣文藝研究》附錄:《台灣文藝》年表(1964-1994)
參考資料
- ^ 文訊雜誌社/編著,《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記要(增訂本)》,台北市:文建會,1995年6月2版。
- ^ 吳濁流文藝營始業式7/30.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6).
中華民國文藝獎項列表 |
---|
臺灣戒嚴時期 (1949-1987) | |
---|
解嚴後迄今 (198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