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俄语:Материализм и эмпириокритицизм,羅馬化:Materializm i empiriokrititsizm)是弗拉基米尔·列宁于1909年出版的哲学著作。该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作品,在苏联高等教育机构中作为必修课程的一部分,被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1]列寧認為,人類的感知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的外部世界。[2] 列寧闡述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根本哲學矛盾如下:“唯物主義是承認‘客觀存在的物體’或存在於思想之外的物體;觀念和感覺是這些物體的副本或影像。相反的學說(唯心主義)則說:這些物體在思想之外不存在;它們是感覺的聯繫。”[3] 背景這本書的全名是《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對一個反動哲學的批評意見》,是列寧在1908年2月至10月被流放到日內瓦和倫敦期間寫成的,並於1909年5月由Zveno Publishers在莫斯科出版。原始的手稿和準備材料已經失落。[4] 這本書的大部分是列寧在日內瓦寫的,只有一個月是列寧在倫敦寫的,他在那裡訪問了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以獲取現代哲學和自然科學材料。這本書的参考文献超過200個。[4] 1908年12月,列寧從日內瓦移居到巴黎,直到1909年4月才開始糾正校對。一些段落被編輯以避免沙皇審查。在沙皇俄羅斯,這本書出版十分困難。列寧堅持迅速分發這本書,並強調其出版涉及“不僅文學,而且嚴肅的政治義務”。[4] 這本書是對他在布爾什維克黨內的政治對手亞歷山大·博格丹諾夫的三卷著作《經驗主義-唯物論》(1904年至1906年)的反應和批評。1909年6月,在巴黎的一次布爾什維克黨的小型會議上,博格丹諾夫被擊敗並被驅逐出中央委員會,但他仍在黨的左翼中擁有重要地位。他參與了俄國革命,被任命为社会主义社会科学院的主任。[來源請求] 1920年,《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俄语中重新出版,并由弗拉基米尔·涅夫斯基撰写了攻击博格丹诺夫的导言。随后,它出现在20多种语言中,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获得了规范地位。[來源請求] 章节概要
列宁、彻尔诺夫和巴扎罗夫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约瑟夫·狄慈根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评论了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列宁试图定义“物质”和“经验”,并探讨了自然界中因果关系和必然性的问题,以及“自由和必然性”和“思维经济原则”。
列宁处理了左右康德批判,探讨了内在主义哲学、博格丹诺夫的经验唯物主义,以及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兹对“符号论”的批判。
列宁讨论了“物理学危机”“物质已经消失”的论点。在这个背景下,他谈到了“物理唯心主义”,并指出(在第260页上):“哲学唯物主义必须承认唯一的物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即在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列宁讨论了博格丹诺夫、苏沃洛夫、恩斯特·海克尔和恩斯特·马赫等作者。 在第四章的附录中,列宁回答了这个问题:“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哪个方面批判康德主义?” 参见参考文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