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246號
![]() 東京都千代田區三宅坂交差點 ![]() 静岡県沼津市上石田交差點 國道1號沼津繞道西行往國道246號的分岐點(35°07′12″N 138°53′06″E / 35.119986°N 138.884874°E) 國道246號(日语:国道246号)是一條自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開始,途經神奈川縣中部之後再連往靜岡縣沼津市的一般國道。雖然主要是以平面道路接串而成,由於國道246號大致承襲了自律令時代就開始存在的足柄道之路線遺跡,也是東海道的主線遺跡,無論是對東京或對全日本而言,都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與知名度。 概要國道246號連結東京都與神奈川縣,雖屬一般道路等級但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而與其起訖點接近的,則還有第一京濱、第二京濱兩條重要性不分上下的道路。不過,與主要連結沿海工業地帶的兩條京濱道路不同,國道246號主要連接的是靠近內陸地帶、以住宅區為主的區域。 在相同區段的替代運輸方面,包括東急田園都市線、小田急線與JR御殿場線等幾條鐵路線,與首都高澀谷線及東名高速兩條高速公路等級的封閉性道路,其路線皆與國道246號頗為鄰近。 由於國道246號的路線包含了赤坂至澀谷之間的青山通等東京市區內的重要街道,對東京居民而言是條耳熟能詳的道路,因此經常被當作歌曲、電影或書籍等創作品的命名,在各類作品中被提及,或是被當作影片或電視廣告的外景地點。 道路資訊依一般國道路線指定政令[1][注 1]公布之起終點與經過地如下。
歷史律令時代至戰國時代律令時代,畿內往東國走的是越過足柄峠的「足柄道」,大略接近現在國道246號路線[4]。不過,國道246號是源自江戶時代左右。延曆19年(800年)起的富士山噴發,造成火山灰堆積,足柄道無法通行,取而代之的是越過箱根峠的東海道[4]。最終,雖然足柄道恢復通行,但已回不到昔日的地位[4]。 江戶時代江戶時代,德川初代將軍家康整備五街道之一的東海道時,沿著足柄道整備了新的矢倉澤往還,作為東海道的脇往還。矢倉澤往還相當於現在國道246號的原形[5]。 享保年間,大山講盛行,大山成為山岳信仰的中心。眾多庶民前往位於丹澤山地南端的大山阿夫利神社參拜,發展出大山道(大山街道)[5]。該名現在仍保留於神奈川縣內的道路通稱,與該縣及東京都內的舊道名。 近現代大山街道在明治、大正時期成為地方道,1952年(昭和27年)一級國道制定時仍維持為都縣道[5]。當時的大山街道是田野中的窄小碎石路,加上東京 - 橫濱 - 沼津間已有繼承東海道的一級國道1號與15號,因此翌年1953年(昭和28年)亦未指定為二級國道路線[5]。1956年(昭和31年)指定二級國道第二期路線時,大山街道指定為「二級國道246號東京沼津線」[6][a]。在此之前的神奈川縣川崎市、橫濱市沿線,交通不便,多農業聚落,充滿田園氛圍。就在此時,平行的東名高速道路開始興建,東急集團也以田園都市線為中心進行開發[7]。沿線的東京都駒澤也成為1964年東京奧運體育場(駒澤奧林匹克公園)所在地[7]。 1965年(昭和40年)廢止一級、二級國道區分,整併為一般國道,「二級國道246號東京沼津線」改為「一般國道246號」[8]。沿線多土地、可進行道路改良的國道246號,被視為是擁堵嚴重、整修空間不大的國道1號繞道路線,開始進行道路改良整備[7]。隨著多摩田園都市開發,沿線急速宅地化,交通量大增,1974年(昭和49年)起興建東京、橫濱繞道。東京、橫濱繞道區間的舊道之後解除國道指定。 年表國道指定以前
國道指定以後
路線狀況東京都內青山通從起點的千代田區三宅坂,經赤坂、青山(表參道)至澀谷區澀谷(東京都道305號芝新宿王子線、明治通交點)的區間即為著名的「青山通」。大略為雙向各3 - 4車道,在港區赤坂見附交差點與外堀通、辯慶橋立體交會。 玉川通![]() 澀谷區明治通交點(澀谷署前交差點)至都縣界多摩川(新二子橋)的區間稱做「玉川通」,是城南地域的交通軸心。澀谷站前與明治通的交會點上方有1968年(昭和43年)完成的『猛獁象步道橋』與首都高速3號澀谷線高架[14]。地下有田園都市線通過,沿線為商業區。玉川通區間是雙向各3車道,但商店前有很多貨車和乘用車停留,加上等待的大型貨車停靠於路旁,實際上只有雙向各2車道能運作。通勤時段常有交通堵塞。玉川通也是東京都內二輪車交通量最多的道路[15]。 三軒茶屋交差點有世田谷通從右方分岔。世田谷區新町至瀨田交差點之間在現在的新道開通以前,是經由櫻新町、用賀。該舊道在1907年(明治40年)至1969年(昭和44年)有玉電(玉川電氣鐵道→東急玉川線)的併用軌道行駛。舊道現在稱作舊大山街道,新町至櫻新町站前現為世田谷區道、桜新町駅前一帶是瀨田交差點為東京都道427號瀨田貫井線。 戰後有段時間,雙向僅一車道,、玉電除部分區間外都行駛於併用軌道上,未設人行道,之後進行道路拓寬,大坂(目黑區青葉台。神泉町交差點 - 大橋間)、澀谷附近成為雙向各5車道。1969年(昭和44年)玉電廢止,1971年(昭和46年)利用部分車道與原玉電軌道部分用地興建首都高速3號澀谷線(澀谷 - 用賀間)。首都高速道路開通前,大坂可眺望富士山方向。首都高速道路從澀谷警察署前至用賀一丁目為止都架在國道246號上。 神奈川縣內![]() 都縣界 - 厚木市從新二子橋跨越多摩川後進入川崎市。作為川崎市、橫濱市等臥城的幹線道路,家電量販店等路邊式店舗林立。由於地勢起伏多,打造出連續的立體交會。此區段為雙向各2車道。雖然有江田站東與下長津田、東原(僅下行)等堵塞點,但立體交會設計依然發揮其功效。並行的東名高速道路與第三京濱道路可作為收費的國道246號繞道。接著在橫濱市青葉區市尾附近與東名高速道路橫濱青葉交流道接續[16]、,在町田市鶴間以鶴間高架橋(東名入口交差點上)與國道16號立體交會,並在國道16號附近與橫濱町田交流道接續[17]。有條支線是從上草柳交差點分岔至神奈川縣道40號橫濱厚木線相模大塚交差點,等同於大和厚木繞道的現道(現在已解除國道指定,由大和市管理)。 跨過相模川進入厚木市,在金田陸橋與來自橋本方向的國道129號匯合後(水引陸橋的陸橋部分為雙向各2車道(側道為雙向各1車道)),至船子陸橋為雙向各3車道。該區間由於有國道246號與國道129號的車流會合,白天交通量非常大,尖峰時刻有堵塞情形發生。國道129號在船子陸橋轉往平塚市方向,國道246號則沿陸橋側道往前。 厚木市 - 松田町與國道129號分離後為雙向各1車道。秦野市內由於多平面交會,路邊式店舗也多,地方居民與通過車流形成慢性交通堵塞。從伊勢原市到秦野市的善波峠,以及秦野市與松田町之間的四十八瀨川並行區間,居民與車流量皆少。 目前有規劃一條繞道從首都圈中央連絡自動車道圈央厚木交流道穿越伊勢原市山區至秦野市(厚木秦野道路)。道路在秦野市菖蒲八澤入口交差點附近與新東名高速道路新秦野交流道接續。 松田町 - 縣界![]() 國道246號在足柄上郡松田町籠場與國道255號分離。JR御殿場線東山北站一帶道路狹小,常有慢性交通堵塞,但在2012年12月山北繞道(向原地區)完成後,恢復與前後區間同寬。通過清水橋後,至縣界聞指為雙向各2車道。另,清水橋前雖然路寬有四車道,但中間都是護欄與油漆區。 靜岡縣內![]() 靜岡縣內在昭和50年代起,裾野市部分區間、駿東郡小山町部分區間開始進行道路拓寬與裾野繞道等新道、繞道整備。至1990年代,沼津市內 - 駿東郡長泉町內 - 裾野市內的整備持續進行(特別是駿東郡長泉町內 - 沼津市內的舊道與新道路線大幅變更)。 2005年,裾野市內 - 沼津市內(靜岡縣道83號沼津交流道線的結點)完成4車道拓寬,2006年度完成御殿場市內(御殿場警察署前) - 小山町內(生土)4車道拓寬,除了小山町內山區以外,幾乎全區間都為雙向各2車道構造。相對於沒有繞道的伊勢原 - 秦野區間,車流明顯順暢。 裾野繞道沿線在近年入駐許多郊外型餐廳與大型零售店。此外,御殿場市內部分區間有國土交通省提通道路資訊的路側放送。 在進入國道246號終點沼津市後,與通往東名高速沼津交流道的靜岡縣道83號沼津交流道線匯合,由於沿線有許多面向伊豆觀光客的餐飲店,因此有沼津美食街道之稱。 2007年8月,與沼津交流道線交會的沼津交流道南交差點完成立體化,而連接該交差點與國道1號共榮町交差點的市道也正式啟用。往靜岡方向的車流更加順暢,靜岡縣道83號沼津交流道線的堵塞也稍有緩解。與此相反,新的問題是,從成為國道1號新節點的京榮町交差點開始,在尖峰時段的交通擁堵十分明顯。 2009年7月,東名高速道路沼津交流道往伊豆方向的東駿河灣環狀道路部分開通。該路線在長泉交流道與裾野繞道接續,成為裾野市區與長泉地區往沼津交流道的新路線,同樣可和緩靜岡縣道83號沼津交流道線的車潮。 通稱、繞道![]()
重複區間道路設施隧道
道之驛道路廣播
地理在東京都心至靜岡縣沼津市的一般國道中,從丹澤山地與箱根山之間,沿著足柄峠附近的酒匂川穿過神奈川、靜岡縣界的國道246號,位於越過箱根峠的國道1號北側。相較於東海道(國道1號),本路線較為迂迴,但地勢高低差較小,安全性較高[4]。由於在東京都心部沿線有國家政府、立法機關聚集的永田町,以及赤坂、青山、澀谷等辦公商區與時尚重鎮。加上貫穿世田谷至川崎、橫濱的高級住宅區,使得國道246號成為著名且具重要性的道路[4]。而與東名高速道路及東急田園都市線並行的國道246號,在東急集團進行多摩田園都市大規模開發下,沿線從昭和至平成時期快速發展[23]。 此外,東急田園都市線大部分路線、相鐵本線大和至海老名間、小田急小田原線海老名 - 新松田間、JR御殿場線松田站 - 大岡間、首都高速3號澀谷線與東名高速道路等大略都在國道246號旁。特別是東急田園都市線的澀谷區道玄坂至世田谷區新町一丁目區間就在國道246號下方,而其直通的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永田町站至澀谷區宮益坂也從道路下方通過。 通過自治體交會道路
峠
周邊山岳周邊河川周邊河川
周邊湖泊沿線交通機關沿線交通機關
文化創作國道246的高知名度與對東京的重要性,讓它成為最常被各類作品提及的日本道路之一。以下列出的是部分以國道246為名或與其有關的作品或事物:
註釋
備註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