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組織[1]包括各國際運動聯合會、各國家奧會聯合會、教育/奧林匹克理想傳播/公平競爭、多種運動組織和活動/全民運動、身心障礙運動、運動醫學和科學、運動設備和設施、媒體 - 資訊、其他承認組織等多類領域組織,它們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認可和支持並有著共同利益和價值。
中文翻譯部分除重要組織會在中華民國法律[2][3]或行政規則[4]有中英對照外,其他大多數皆參考教育部體育署雙語詞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或中文維基百科既有條目名稱。
各國際運動聯合會
各國家奧會聯合會
教育/奧林匹克理想傳播/公平競爭
組織名稱 |
縮寫 |
中文翻譯 |
備註
|
International Olympic Academy |
AIO |
國際奧林匹克學院[14] |
|
International Pierre de Coubertin Committee |
CIPC |
國際皮耶·德·古柏坦委員會 |
以現代奧運創始人古柏坦男爵命名
|
Panathlon International |
PI |
多項運動總會[15] |
|
International Fair Play Committee |
CIFP |
國際公平競爭委員會 |
|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Sport and Dance |
ICHPER-SD |
國際健康、體育、休閒、運動、舞蹈總會[7] |
|
Pan-Iberic Association of Olympic Academies |
APAO |
泛伊比利亞奧林匹克學院協會 |
|
多種運動組織和活動/全民運動
身心障礙運動
運動醫學和科學
組織名稱 |
縮寫 |
中文翻譯 |
備註
|
European College of Sport Science |
ECSS |
歐洲大學運動科學會[29] |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on Violent Sport |
AICVS |
國際無暴力運動協會[30] |
|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port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
CIEPSS/ICSSPE |
國際運動科學暨體育教育審議會[27] |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ports Medicine |
FIMS |
國際運動醫學總會[21] |
|
運動設備和設施
組織名稱 |
縮寫 |
中文翻譯 |
備註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s and Leisure Facilities |
IAKS |
運動休閒設備協會[30] |
|
World Federation of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
WFSGI |
世界體育用品工業聯盟[31] |
|
媒體 - 資訊
組織名稱 |
縮寫 |
中文翻譯 |
備註
|
Agence France Presse |
AFP |
法國新聞社 |
|
Thomson Reuters |
|
湯森路透 |
|
International Sports Press Association |
AIPS |
國際體育記者協會[22] |
|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Cinéma et Télévision Sportifs |
FICTS |
國際體育電影與電視聯合會[32] |
|
The Associated Press |
AP |
美聯社 |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s Information |
IASI |
國際運動資訊協會[30] |
|
其他承認組織
參考資料
-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RECOGNISED ORGANISATIONS [承認組織]. [202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英语).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國民體育法施行細則. Article 2, 法規命令 of 2018-02-09.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3.4 3.5 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 Article 3, 法規命令 of 2019-12-16.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教育部辦理體育人士禮遇處理要點. Article 5, 行政規則 of 2013-05-24.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5.0 5.1 5.2 5.3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5. [202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18.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42.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國際及兩岸運動組.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 2018-12-1.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 2018-12-19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國際及兩岸運動組.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2019-5-2.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 2019-05-20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4. [202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35.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38.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34.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國際及兩岸運動組. 重要國際運動組織簡介. 2016-11-30 [202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36.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16.0 16.1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9.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7.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18.0 18.1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5.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30.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1.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21.0 21.1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3.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22.0 22.1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8.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43.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13.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25.0 25.1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14.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26.0 26.1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6.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27.0 27.1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2.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39.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29.0 29.1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16.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30.0 30.1 30.2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20.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45.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17.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 雙語詞彙: 46.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國際及兩岸運動組.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 2017-12-3.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 2017-12-25 [2020-03-13]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體育署國際及兩岸運動組.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2019-4-3.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 2019-04-29 [2020-03-1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