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社會人民黨 (德語 :Christlich-Soziale Volkspartei ,縮寫CSV ),又常簡稱為人民黨 (德語:Volkspartei ,縮寫VP ),是一個曾存在於列支敦士登 的社會自由主義 政黨[ 1] 。該黨在高地 選區較為受歡迎,並支持與瑞士 加強聯繫,而不是奧地利 。政黨成立於1918年,是列支敦士登歷史上最早成立的兩個政黨之一,與列支敦士登進步公民黨 (FBP)同年成立[ 2] 。1936年,該政黨與列支敦士登國土服務團 合併,組成愛國聯盟 [ 3] 。
歷史
成立與政變
該黨的起源可追溯至律師及政治人物威廉·貝克 於1914年組織的反對派團體。當時他透過《上萊茵新聞報 》對當時由萊奧波德·冯·因霍夫男爵 領導的政府提出批評[ 4] [ 5] 。1918年2月,該黨正式成立,源自工會運動的分支[ 6] 。在1918年列支敦士登大選 中,基督教社會人民黨首次參選,並在議會 的12個議席中贏得5席[ 7] 。
1918年11月,該黨發動一場事實上的政變 ,迫使因霍夫政府辭職,人民黨成員馬丁·里特 領導的臨時執行委員會 接管政權,他亦成為首位本地出身的列支敦士登政府首腦[ 8] [ 9] [ 10] 。
政治理念與發展
人民黨主張推動民主改革及進步社會政策,同時亦支持君主立憲 制度[ 6] 。由於其民主取向及社會自由主義立場,加上政黨顏色,黨員常被反對者貶稱為「紅色分子」[ 1] 。
1922年大選 後,該黨首次掌權,由古斯塔夫·謝德勒 出任首相,威廉·貝克擔任議會議長 ,並一直執政至1928年大選 落敗為止[ 10] [ 11] 。1928年,謝德勒內閣 的主要成員挪用列支敦士登國家銀行 的資金用於各種投機交易,導致政黨陷入貪污醜聞 ,黨主席安東·華爾澤 更是貪污的核心人物,最終君主約翰二世 勒令政府總辭,並提前舉行選舉,該黨的公信力亦因此大受打擊[ 12] 。
1935年,人民黨與列支敦士登國土服務團 (LHD)組成聯盟,名為「國家反對派」,並提出引入比例代表制 的倡議[ 13] 。不過,1935年就選舉制度進行的公投 最終以微弱的票數差被否決[ 14] 。為在1936年大選 前整合反對派力量,人民黨與祖國服務團於1936年1月1日合併,成立愛國聯盟 [ 5] [ 13] 。兩黨的報章亦合併,人民黨黨報《列支敦士登新聞報 》解散,成立《列支敦士登祖國報 》[ 15] 。
選舉表現
參考資料
^ 1.0 1.1 Christlich-soziale Volkspartei . e-archiv.li. Liechtenstein National Archives. [22 February 2014] (German) .
^ History . 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 Government of Liechtenstein Marketing. [13 February 2014]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1 February 2014).
^ Parties in Liechtenstein 1921-1943 . Prince and People: Liechtenstein Civics. School Office of the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2007 [13 February 2014] (德语) .
^ Leipold-Schneider, Gerda. Beck, Wilhelm . Historisches Lexikon des Fürstentums Liechtenstein . 31 December 2011 [30 September 2023] (德语) .
^ 5.0 5.1 Marxer, Wilfried. Christlich-soziale Volkspartei (VP) . Historisches Lexikon des Fürstentums Liechtenstein . 31 December 2011 [10 October 2024] (德语) .
^ 6.0 6.1 Vincent E McHale (1983) Political parties of Europe , Greenwood Press, p609 ISBN 0-313-23804-9
^ Paul Vogt (1987). 125 Jahre Landtag. Vaduz: Landtag of the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 Quaderer, Rupert . Novemberputsch 1918 . Historisches Lexikon des Fürstentums Liechtenstein . 31 December 2011 [3 October 2023] (德语) .
^ Quaderer, Rupert . Ritter, Martin . Historisches Lexikon des Fürstentums Liechtenstein . 31 December 2011 [12 November 2011] (德语) .
^ 10.0 10.1 Mitglieder der Regierung des Fürstentums Liechtenstein 1862-2021 (PDF) . www.regierung.li. [15 February 2024]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16 February 2024).
^ Dieter Nohlen ; Philip Stöver.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Nomos. 2010: 1182. ISBN 978-3-8329-5609-7 (德语) .
^ Büchel, Donat. Sparkassaskandal . Historisches Lexikon des Fürstentums Liechtenstein . 31 December 2011 [18 May 2023] (德语) .
^ 13.0 13.1 Marxer, Wilfred. Nationale Opposition . Historisches Lexikon des Fürstentums Liechtenstein . 31 December 2011 [13 August 2024] (德语) .
^ Dieter Nohlen & Philip Stöver (2010)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 p1172 ISBN 978-3-8329-5609-7
^ Marxer, Wilfried. Liechtensteiner Vaterland . Historisches Lexikon des Fürstentums Liechtenstein . 2015 [15 January 2024] (德语)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