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水電站
基輔水電站(烏克蘭語:Київська ГЕС,羅馬化:Kyivska HES)是在乌克兰基輔州维什霍罗德位於第聂伯河上的一座河流發電廠。一條長288米(945英尺)的大壩創建了基輔水庫,目的是水力發電和與大壩相關的水閘通航。該電站裡20台發電機中的第一台於1964年投入使用,最後一台於1968年投入使用。與基輔抽水蓄能電站一起,它創建了一個水力發電的綜合體。該水電站由烏克蘭水能公司運營,渦輪機由哈爾科夫工廠 Turboatom 生產,發電機則由哈爾科夫工廠“Elektrovazhmash”生產。 ![]() 建設史基輔水電站项目由领先的项目研究機構“UkrHydroProekt”開發。基輔水電站的建設始於1960年10月。施工由 Kremenchugs'budTrust 集體進行。在建設過程中,引入了許多新的組織和建設性解决方案。特别是由於使用了預制鋼筋混凝土,降低了建築成本,並在提高建築結構質量時缩短了工期。基輔水電站還引入了高頻安裝新技術[需要解释]大型混凝土結構的第一次。 時間線1960年 10-12月:组織施工現場,编織坑道 1961年 六月:第一座混凝土廠建成 七月:開始抽水 8月:第一立方米的混凝土被封闭在一個可通航的门户中 10月:左岸大壩開挖工作開始 1962年 1月:通過第聂伯河到輸電線路的過渡電壓為35kV 3月:水電挖掘工作開始 5月:水電站地基圍封第一立方米混凝土 1963年 4月:左岸大壩開始澆築混凝土斜坡 1964年 9月:船廠投產 11月:礦坑和第聂伯河立交橋洪水泛濫 12月:水電站首台機组投產 1965年 第2-4號單位開始運作 1966年 第5-10號單位開始運作 1967年 第11-16號單位開始運作 1968年 第17-20號單位開始運作 基輔水電站建設期間,進行了7,940萬立方米的地基工程;製作整體混凝土82.5萬立方米。 規格在後蘇聯國家中,基輔水電站首次使用了低壓水平胶囊水力装置。 基輔水力發電廠的獨特之處在於,在國内水力建設實践中,該水力發電廠首次與具有20條水道的混凝土溢洪道大壩相結合。 水電站寬51米、長285米的連體式,結構上按温度-泥沙缝劃分為5個區塊,每個區塊有4個水平胶囊單元。 基輔水電站水庫-渠道,河流类型,季節性調節有限。防護結構總長度為70公里;渠道壩最高標高為 22米。 主要水電站的結構包括:一座左右岸設施的水電站、一座110kV的開放式配電装置(GRP)、一座20條水道的組合式混凝土溢洪道。水力機組還包括右岸和左岸壩、右岸防護壩、壩-閘口與水電站建築物之間的插入、壩波分離、航道划船和左岸的無壓大壩和基輔通航門戶(今天屬於國營企業“Ukrvodshlyah”)。 一般來說,在水力發電站安裝了20台水平胶囊式機组,配備由哈爾科夫水輪機廠制造的PL/GK-600M型旋轉铲式水輪機和SGK-538/160-70型水平同步發電機。Electrotyazhmash”,今天的裝機容量(在進行水力機組改造後)為440MW。 位於發電場所流動部分的重叠部分:發電機的主要輸出、帶有調速器的油壓設備、泵等。 這些房屋的上層天花板帶有變形的金屬蓋,形成了溢出的門槛。從底部座位沿着建築物的整個表面。[需要解释] 参考文獻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