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南部和东部统计区

塞尔维亚南部和东部
Јужна и источна Србија
Južna i istočna Srbija
塞尔维亚统计区
   塞尔维亚南部和东部统计区的位置
   塞尔维亚南部和东部统计区的位置
坐标:43°19′09″N 21°53′46″E / 43.3192°N 21.8961°E / 43.3192; 21.8961
国家塞尔维亚
成立时间2010年5月
最大城市尼什
面积[1]
 • 总计26,245 平方公里(10,133 平方英里)
人口(2018年)
 • 總計 1,505,732人
 • 密度57.4人/平方公里(149人/平方英里)
民族(2011)
 • 塞尔维亚族89.11%
 • 羅姆人(吉普赛人)3.66%
 • 弗拉赫人(弗拉希人)2.1%
 • 保加利亞人0.99%
 • 其它4.14%
行政区9个

塞尔维亚南部和东部统计区 (塞爾維亞語Јужна и источна Србија羅馬化:Južna i istočna Srbija) 是塞尔维亚五個統計区之一。根据地域统计单位命名法,它也是一个二级统计区(NUTS 2)。它成立于2010年,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该统计区内总人口为1,563,916人。

历史

2009年,国民议会通过了《领土平等发展法》,将塞尔维亚划分为七个统计区[2]。最初决定在目前塞尔维亚南部和东部统计区被分为了两个统计区:东部统计区Источни регион / Istočni region)和南部统计区Јужни регион / Južni region)。该法于2010年4月7日进行了修订[3][4]。统计区的数量因此减少至5个,南部统计区和东部统计区合并为塞尔维亚南部和东部统计区。

行政区

塞爾維亞南部和東部統計區包括9個行政區

面积 (km²) 人口
(2011年人口普查)
行政中心
波杜纳夫列区 1,250 199,395 斯梅代雷沃
布拉尼切沃区 3,865 183,625 波扎雷瓦茨
博爾区 3,510 124,992 博爾
扎耶查爾区 3,623 119,967 扎耶查爾
尼沙瓦区 2,727 376,319 尼什
皮羅特区 2,761 92,479 皮羅特
托普利察区 2,229 91,754 普羅庫普列
亚布拉尼察区 2,770 216,304 萊斯科瓦茨
普奇尼亞区 3,520 159,081 弗拉涅
资料来源:塞尔维亚统计局

经济

尼什市中心,塞尔维亚东部的金融中心

塞尔维亚南部东部统计区是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只有尼什波扎雷瓦茨的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遭受破坏的地区包括巴布什尼察貝拉帕蘭卡博伊尼克博西萊格勒弗拉迪欽漢戈盧巴茨扎古比察庫爾舒姆利亞庫切沃萊巴內梅德韋賈斯夫爾利格蘇爾杜利察 特爾戈維什泰茨爾納特拉瓦[5]

2017年该地区GDP为66.4亿欧元,占塞尔维亚GDP的13.8%。人均GDP为4249欧元。[6]

城/镇

萊斯科瓦茨市中心
尼什的大学大楼

该地区最大的城镇分别是:

城/镇 市区人口


(2011年人口普查)[7]

总人口

(2011年人口普查)

尼什 187,544 260,237
斯梅代雷沃 64,175 108,209
萊斯科瓦茨 60,288 144,206
弗拉涅 55,138 83,524
波扎雷瓦茨 44,183 75,334
皮羅特 38,785 57,928
扎耶查爾 38,165 59,461
博爾 34,160 48,615
普羅庫普列 27,333 44,419
斯梅代雷沃帕蘭卡 23,601 50,284
阿萊克西納茨 16,685 51,863
大普拉納 16,088 40,902

人口统计

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塞尔维亚南部和东部统计区的人口为1,563,916人。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尼什,市区人口约为26万。其他城市中心是斯梅代雷沃萊斯科瓦茨扎耶查爾弗拉涅,有超过50,000人居住在城市区域。该地区受到人口减少的严重影响。最严重的情况是加金漢茨爾納特拉瓦拉扎尼特爾戈維什泰等城市,以及保加利亚人居住的季米特洛夫格勒博西萊格勒。人口减少的一个例子是茨爾納特拉瓦,1948年有13,614人,而2011年只有1,663人。[8]

阿爾巴尼亞人抵制2011年的人口普查[9][10]。据估计,有50000名阿爾巴尼亞人生活在普雷舍沃布亞諾瓦茨梅德韋賈等城市。他们占普雷舍沃人口的90%,布亞諾瓦茨的50%,梅德韦贾的15%。这些城市的人口出生率为正。

根据人口普查,尼什的人口相比较于2002年增长了[11]

参考来源

  1. ^ Региони у Републици Србији (PDF). stat.gov.rs. Statistical Office of Serbia. 16 October 2019 [2019-10-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0-02) (塞尔维亚语). 
  2. ^ Sedam regiona za ravnomerniji razvoj, Politika, 2009-06-05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塞尔维亚语) 
  3. ^ Uvrede, optužbe, alkotest i regioni, B92, 2010-04-07 [201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塞尔维亚语) 
  4. ^ ., emportal, 2010-02-04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塞尔维亚语) 
  5. ^ 23 devastated areas in Serbia. RTS. 2013-07-19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7). 
  6. ^ Regional GDP (PDF). 2016 [2021-0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7). 
  7. ^ 存档副本.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7). 
  8. ^ SANU: Jug Srbije sve prazniji, potrebne sistemske promene. Južne vesti. 2019-03-25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9. ^ Rightists and Greeks Denounce Albania Census. Balkan Insight. 2011-10-05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美国英语). 
  10. ^ Ethnic Albanians and Bosniaks to Boycott Serbian Census. Balkan Insight. 2011-09-30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9) (美国英语). 
  11. ^ City of Niš. Energy Cities.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2) (英语). 

外部链接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