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
索布人 。
此條目介紹的是塞尔维亚的主体民族。关于塞尔维亚的国民,请见「
塞尔维亚人 」。
塞爾維亞人Срби Srbi 約1,000萬 *
塞爾維亞 5,360,239(2022年普查) 蒙特內哥羅 205,370(2023年)[ 1] 波黑 1,086,733(2013年)[ 2]
大洋洲
澳大利亞 94,997(2021年)
亞洲與非洲
阿联酋 約15,000(估計) 南非 約20,000(估計)
塞爾維亞語 主要信仰東正教 (塞爾維亞正教會 ) [ 10] 其他南斯拉夫人 ,特別是蒙特內哥羅人 與托拉克方言 使用者 註釋 * 總人口僅為估計值;為所有來源人口總和。
** 約有265,895人(即蒙特內哥羅人口的42.88%)以塞爾維亞語為母語。[ 11]
塞爾維亞族 [ 12] (塞爾維亞語 :Срби ,羅馬化: Srbi , 發音: [sr̩̂bi] ;英語:Serb),簡稱塞族 ,習慣上亦稱為塞爾維亞人 ,是南斯拉夫人 的一支。主要聚居在巴爾幹半島 和中歐。塞爾維亞族是塞爾維亞 的主要民族;蒙特內哥羅 ,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維納 的主要民族之一;也是克羅地亞 、北馬其頓 、斯洛維尼亞 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塞爾維亞族在羅馬尼亞 、匈牙利 、斯洛伐克 、阿尔巴尼亚 、斯洛文尼亚 、奥地利 具有官方承認的少數民族地位。
歷史
斯拉夫人遷入
早期斯拉夫人 ,特別是斯克拉維尼人 (Sclaveni)與安特人 (Antae),包括白塞爾維亞人 ,於6至7世紀間入侵並定居於東南歐 地區。 直到560年代末期,他們的活動以掠奪為主,從多瑙河對岸進行跨越,儘管當時以拜占庭 「foederati 」(同盟殖民地)的形式有部分斯拉夫人定居。 到6世紀末與7世紀初,大規模的斯拉夫人定居徹底壓倒了多瑙河 與薩瓦河 防線。
今日的塞爾維亞中部 當時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省分,軍事大道 (Via Militaris)便穿越此地。 該地在5至6世紀頻繁遭受外族 侵擾。 大量斯拉夫人與當地原住民(伊利里亞人 、色雷斯人 、達契亞人 、羅馬人 、凱爾特人 )的後裔混居並逐漸融合。[ 17]
來自白塞爾維亞 的白塞爾維亞人最初抵達希臘塞爾維亞地區 (今塞薩洛尼基附近),之後遷徙至第納里克山脈 與亞得里亞海 之間的地區定居。[ 18]
「拉什卡地區 」(Raška)是塞爾維亞人定居的核心地區,而塞爾維亞部落也拓展至今日的赫塞哥維納 與蒙特內哥羅 部分地區。[ 19]
斯拉夫人抵達巴爾幹前,主要從事農業,因此他們傾向選擇在羅馬時期即已開墾的地區定居。
中世紀
尼曼雅王朝 成員,是中世紀塞爾維亞 最重要的王朝
首批塞爾維亞人建立的國家為塞爾維亞 (780–960年)與杜克利亞 (825–1120年),主要由弗拉斯蒂米羅維奇王朝 與沃伊斯拉夫列維奇王朝 統治。[ 21] [ 22] 當時其他有塞爾維亞人居住的地區或公國包括帕加尼亞 、扎胡姆列 與特拉武尼亞 。
隨著11世紀末杜克利亞塞爾維亞政權的衰退,拉什卡 自其分離,並取而代之成為最強大的塞爾維亞國家。 親王斯特凡·尼曼雅 (1169–1196年在位)征服了科索沃 、杜克利亞 與扎胡姆列 等鄰近地區。尼曼雅王朝 統治塞爾維亞直至14世紀。尼曼雅的長子加冕者斯特凡 成為塞爾維亞首位獲得承認的國王,而其次子拉斯科 於1219年創建塞爾維亞正教會 ,死後被尊稱為聖薩瓦 。 今蒙特內哥羅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以及塞爾維亞中部的部分地區皆歸尼曼雅王朝所控制。[ 27]
接下來的140年間,塞爾維亞由諸多小公國逐步擴張至統一的塞爾維亞帝國 。儘管其政治上意圖挑戰拜占庭,但其文化模式仍維持拜占庭式。中世紀塞爾維亞的國力與影響力在斯特凡·杜桑 (1331–1355年在位)時期達到頂峰。他於1346年加冕為皇帝,其統治疆域包括馬其頓地區 、希臘北部、蒙特內哥羅以及幾乎整個現代阿爾巴尼亞 。 杜桑死後,其子斯特凡·烏羅什五世 繼位為皇帝。
自1350年代起,土耳其人 開始征服巴爾幹,引發與塞爾維亞的重大衝突,首次重要戰役為1371年的馬里查河戰役 , 塞軍在此戰中遭遇慘敗。 該戰役導致兩位塞族重要領袖戰死,同年斯特凡·烏羅什亦逝世,塞爾維亞帝國 遂分裂為數個封建領主統治的小政權。 此時巴爾謝維奇家族 掌控澤塔 ,布蘭科維奇家族 統治拉什卡 、科索沃 與馬其頓北部,而拉扎爾·赫雷貝利亞諾維奇 則掌握今日的塞爾維亞中部 與部分科索沃地區。 拉扎爾因與尼曼雅王朝成員通婚而被視為塞族的名義領袖。
1389年,塞爾維亞軍隊在科索沃戰役 中與鄂圖曼帝國 交戰,戰場位於普里什蒂納 附近的科索沃平原 。 戰鬥中拉扎爾 與蘇丹 穆拉德一世 皆戰死。 該戰役極可能以僵局收場,隨後塞爾維亞專制國 在斯特凡·拉扎列維奇 統治下短暫繁榮,並持續抵抗鄂圖曼,直至1459年淪陷。
近代早期
1459年塞尔维亚被土耳其人占领后,长期遭受外国的统治,许多塞尔维亚人移居奥匈帝国 伏伊伏丁那 地區。
1804年爆發了第一次塞爾維亞独立運動,1815年第二次起义后,塞尔维亚获得了自治权;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获得独立,加速了塞尔维亚民族的聚合过程。在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是战胜国之一,并从土耳其的统治下获得独立。1914年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 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发动进攻,开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現代
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塞尔维亚人和其他南部斯拉夫人联合成立了统一的国家,即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 )。奥匈帝国崩溃后,伏伊伏丁那同塞尔维亚统一。1941年4月法西斯德国入侵,同年7月,南斯拉夫共产党 举行武装起义。1945年11月建立南斯拉夫聯邦塞爾維亞共和国,同时塞尔维亚人民议会确认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实行自治。[ 31]
南斯拉夫 在1990年代初期解體。1992年塞爾維亞和黑山 兩國,重組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联盟)。1999年,塞爾維亞共和國在科索沃戰爭 中遭到北約 的轟炸 。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將國名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5月21日,黑山 透過公民投票 決定正式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亦宣佈獨立並且成為塞蒙聯邦的法定繼承國。2007年1月21日,塞爾維亞共和國舉行獨立後的首次議會選舉。
分布
1981年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族分布
大部分塞尔维亚族居住在前南斯拉夫的边界内。在塞尔维亚本土 ,塞尔维亚族占人口约90%,在伏伊伏丁那 ,塞尔维亚族占人口的63%。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族分别占塞族共和国 和布尔奇科特 区人口的88%和43%。在黑山,塞尔维亚族是第二大民族,占总人口约29%。
南斯拉夫戰爭 期間南斯拉夫境內由塞爾維亞人控制的地區
現代塞爾維亞族群在其本土與傳統居住地區,以及海外僑民社群 中的分布,是多種歷史與人口變遷過程的結果,受經濟移民 與1990年代南斯拉夫戰爭 (1991–1999)期間的強迫遷徙 等因素所影響。
巴爾幹
根據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與蒙特內哥羅最新的人口普查,共有近700萬名塞爾維亞人生活於本土,即前南斯拉夫 地理範圍內。僅在塞爾維亞境內,就有約550萬人自認為是塞爾維亞族,占全國人口約83%。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則有超過100萬塞爾維亞人(主要集中於塞族共和國 ),為該國三大憲法民族 之一。克羅埃西亞 、蒙特內哥羅 與北馬其頓 的塞爾維亞人分別為約18.6萬、17.8萬與3.9萬人,皆享有集體族群權利;另有約9.6萬人居住於有爭議的科索沃 地區。[ 4] 斯洛文尼亞亦有小規模塞族少數群體,約3.6萬人。
在前南斯拉夫以外但屬其歷史遷徙區域內,塞爾維亞人在阿爾巴尼亞 、羅馬尼亞 (1.8萬人)、匈牙利 (7,000人)獲官方認定為少數民族;在捷克 與斯洛伐克 亦有社群存在。
海外族群
全球塞爾維亞僑民超過200萬人;某些來源估計可高達400萬人。[ 33] 在西歐,特別是在德國 、奧地利 、瑞士 、法國 、義大利 、瑞典 與英國 等地,有大量塞爾維亞人社群。在歐洲以外,則以美國 、加拿大 、澳洲 、南美洲 與南部非洲 為主要分布地。該僑民的形成多源於經濟或政治因素(如強迫遷移或驅逐)。
塞爾維亞人曾出現多波移民潮。第一波始於19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前夕,主因為經濟因素;大量塞人(多來自黑山 、赫塞哥維納 、達爾馬提亞 與利卡 等邊緣地區)移居美國。第二波出現在戰後,當時切特尼克 與其他反共人士逃往海外,主要前往美國 、澳洲 ,其次為英國 。第三波亦為規模最大者,起始於1960年代,當時數個西歐國家與南斯拉夫簽訂協議,允許勞工赴當地工作,持續至1980年代末;主要目的地為西德 、奧地利 與瑞士 ,其次為法國 與瑞典 。該世代僑民常被統稱為「gastarbajteri」(源自德語 gastarbeiter,即「客工」)。這波移民導致部分塞國地區人口稀少。[ 34]
1990年代後的移民潮則同時受政治與經濟因素驅動。南斯拉夫戰爭 導致大量居住於克羅埃西亞與波赫的塞人離開原居地。針對塞爾維亞的國際制裁 導致經濟崩潰,期間估計有約30萬人離境,其中約20%擁有高等教育背景。[ 35] [ 36]
語言
塞爾維亞族使用塞尔维亚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的标准形式之一。标准塞爾維亞語與同样基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什托方言 的标准克羅埃西亞語 、标准波斯尼亞語 以及黑山語 可互通 [ 37] 。
塞尔维亚是全欧洲唯一仍旧使用双文制 的国家,西里尔字母 和拉丁字母 均有使用,其中西里尔字母为该国官方文字[ 38] 。目前使用的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由塞尔维亚语言学家武克·卡拉季奇 于1814年设计[ 39] 。拉丁字母則由柳德維特·蓋伊 於1830年出版,其字母與卡拉季奇標準化的西里爾字母完全對應。[ 40]
除了通用的國際詞彙外,塞爾維亞語中的借詞大多來自希臘語 [ 41] 、德語 [ 42] 與義大利語 ,而匈牙利語 詞彙多出現在北部地區。
奧斯曼帝國征服塞爾維亞 時期開始了與奧斯曼土耳其語 的語言接觸,並在15世紀後逐漸加深。 除了土耳其語詞彙外,還透過其引入了大量阿拉伯語 (如 alat「工具」、sat「小時、鐘」)和波斯語 (如 čarape「襪子」、šećer「糖」)詞彙,統稱為「東方詞」(orijentalizmi )。 許多希臘語 詞也經由土耳其語傳入。 奧斯曼帝國亦帶來了新興學科、行業、技術與職業的詞彙。 基督徒農民從他們前往伊斯蘭文化城市旅行中也帶回了城市詞彙。 許多土耳其詞彙現已不再被視為外來語。
法語詞彙也大量存在,尤其是在軍事相關術語中。[ 42] 一個源自塞爾維亞語並在全球多種語言中通用的詞是「吸血鬼 」(vampir)。[ 46] [ 47] [ 48] [ 49]
注释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status”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参考文献
^ Popis 2023 (PDF) . Monstat. October 2024.
^ Popis 2013 (PDF) . BHAS. June 2016 [30 June 2016]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30 June 2016).
^ Template:Croatian Census 2021
^ 4.0 4.1 Cocozelli, Fred. Ramet, Sabrina , 编. Ethnic Minorities and Politics in Post-Socialist Southeastern Europ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267. ISBN 978-1316982778 .
^ Slovenian census . 2011.
^ 斯洛文尼亞2002年普查.
^ North Macedonian census (PDF) . 2021.
^ 塞爾維亞與馬耳他有意加強雙邊關係 .
^ 挪威移民統計200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artin 1997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2011年蒙特內哥羅普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塞尔维亚民族、语言、宗教 . [2016-01-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5-14).
^ Fine 1991 ,第38, 41頁;Ćorović 2001 ,"Балканска култура у доба сеобе Словена"
^ Ćirković, Sima M. [[1] (http://www.mo-vrebac-pavlovac.hr/attachments/article/451/Sima%20%C4%86irkovi%C4%87%20SRBI%20ME%C4%90U%20EVROPSKIM%20NARODIMA.pdf ) Srbi među europskim narodima (excerpt)] (PDF) . Golden Marketing-Tehnička Knjiga: 26–27. 2008.
^ Kardaras, Georgios. Byzantium and the Avars, 6th–9th Century AD: Political, Diplomat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 BRILL. 2018: 96. ISBN 978-9-00438-226-8 .
^ Deliso, Christopher. Culture and Customs of Serbia and Montenegro. ABC-CLIO. 2008: 13. ISBN 978-0-31334-437-4 .
^ Morozova, Maria. Language Contact in Social Context: Kinship Terms and Kinship Relations of the Mrkovići in Southern Montenegro. Journal of Language Contact. 2019, 12 (2): 307.
^ Vance, Charles; Paik, Yongsun. Managing a Global Workforce. M.E. Sharpe. 2006: 379. ISBN 978-0-76562-016-3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塞尔维亚國家概況 . [2020-10-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2-24).
^ [Biz – Vesti – Srbi za poslom idu i na kraj sveta . B92. 30 April 2012 [17) April 2014] .
^ [[2] (https://www.bbc.com/serbian/cyr/srbija-61815453 ) 《歐洲風情的柳比切瓦茨》:什麼都有,唯獨沒有人]. BBC News на српском. 2022-06-16 [2022-07-12 ] .
^ [Serbia) seeks to fill the '90s brain-drainage gap . EMG.rs. 5 September 2008.
^ [Survey) S&M 1/2003 . Yugoslav Survey. [13 December 2013] .
^ 存档副本 (PDF) . [2016-12-17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4-07-15).
^ Ronelle Alexander. Bosnian, Croatian, Serbian, a Grammar: With Sociolinguistic Commentary . Univ of Wisconsin Press. 2006-08-15: 1–2 [2021-02-01 ] . ISBN 978-0-299-21193-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1).
^ Mojca Ramšak. Karadžić, Vuk Stefanović (1787–1864). Donald Haase (编).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Folktales and Fairy Tales: G-P.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8: 531. ISBN 978-0-313-33443-6 .
^ Comrie, Bernard; Corbett, Greville G. The Slavonic Languages . Taylor & Francis. 1 September 2003: 45. ISBN 978-0-203-21320-9 .
^ Јасна Влајић-Поповић, „Грецизми у српском језику: осврт на досадашња и поглед на будућа истраживања“ , 《南斯拉夫語言學者》,第65卷(2009),貝爾格勒,頁375–403。
^ 42.0 42.1 《外來詞與外來語詞典》 / 米蘭·武亞克利亞,貝爾格勒:普羅斯韋塔出版社(1954)(塞爾維亞語)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Grimm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W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Tresor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Dauzat 1938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資料
一手資料
Кунчер, Драгана. Gesta Regum Sclavorum 1 . Београд-Никшић: Историјски институт, Манастир Острог. 2009 [20 May 201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0 August 2020).
Moravcsik, Gyula (编). Constantine Porphyrogenitus: De Administrando Imperio 2nd revised. Washington D.C.: Dumbarton Oaks Center for Byzantine Studies. 1967 [1949] [7 March 2018] . ISBN 978088402021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 January 2023).
Pertz, Georg Heinrich (编). Einhardi Annales . Hanover. 1845 [20 May 201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Constantine VII Porphyrogenitus . De Ceremoniis Reiske, J. J. Impensis E. Weberi. 1840.
Scholz, Bernhard Walter (编). Carolingian Chronicles: Royal Frankish Annals and Nithard's Histories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0 [20 May 2019] . ISBN 047206186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Шишић, Фердо (编). Летопис Попа Дукљанина (Chronicle of the Priest of Duklja) . Београд-Загреб: Српска краљевска академија. 1928.
Thurn, Hans (编). Ioannis Scylitzae Synopsis historiarum . Berlin-New York: De Gruyter. 1973 [20 May 2019] . ISBN 978311002285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Живковић, Тибор . Gesta Regum Sclavorum 2 . Београд-Никшић: Историјски институт, Манастир Острог. 2009 [20 May 201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 May 2019).
二手資料
Albala, Ken. Food Cultures of the World Encyclopedia .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2011 [3 October 2020] . ISBN 978-0-313-37626-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Bataković, Dušan T. The Serbs of Bosnia & Herzegovina: History and Politics . Paris: Dialogue. 1996 [10 May 2019] . ISBN 978291152710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5 January 2023).
Bataković, Dušan T. (编). Histoire du peuple serbe [History of the Serbian People] . Lausanne: L'Age d'Homme. 2005 [10 May 2019] . ISBN 978282511958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3 January 2023) (法语) .
Bédé, Jean Albert; Edgerton, William Benbow. The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European Literature .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3 October 2020] . ISBN 978-0-231-03717-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Ćirković, Sima . The Serbs .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1405142915 .
Calic, Marie–Janine. The Great Cauldron: A History of Southeastern Europe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22 January 2020] . ISBN 978-0-67498-392-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Ćorović, Vladimir . Српски покрет 1848. године . Историја српског народа . Belgrade: Јанус. 2001 [1997] [1 October 202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6 June 2019) (塞尔维亚语) .
Cox, John K. The History of Serbia .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2. ISBN 9780313312908 .
Curta, Florin . The Making of the Slavs: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of the Lower Danube Region, c. 500–700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 May 2019] . ISBN 978113942888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Curta, Florin . Southea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500–1250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Cvetković, Vladimir. Casiday, Augustine , 编. The Orthodox Christian World . London: Routledge. 2012 [3 October 2020] . ISBN 978-1-136-31484-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Djordjević, Ljubica; Zaimi, Zenajda. Commentary: The Law on Protec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 in the Republic of Albania (PDF) . Journal on Ethnopolitics and Minority Issues in Europe. 2019, 18 (1): 53–69 [28 October 2020]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14 July 2020).
Fine, John Van Antwerp Jr. The Early Medieval Balkans: A Critical Survey from the Sixth to the Late Twelfth Century .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1 [1983] [20 May 2019] . ISBN 047208149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5 January 2023).
Fine, John Van Antwerp Jr. The Late Medieval Balkans: A Critical Survey from the Late Twelfth Century to the Ottoman Conquest .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1987] [20 May 2019] . ISBN 047208260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5 January 2023).
Fotić, Aleksandar. Serbia. Encyclopedia of the Ottoman Empire .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08a: 517–519 [25 October 2015] . ISBN 978143811025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4 January 2023).
Fotić, Aleksandar. Serbian Orthodox Church. Encyclopedia of the Ottoman Empire .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08b: 519–520 [25 October 2015] . ISBN 978143811025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4 January 2023).
Hoare, Marko Attila . The Partisans and the Serbs. Ramet, Sabrina P.; Listhaug, Ola (编). Serbia and the Serbs in World War Two. London, England: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201–224. ISBN 978-0-23034-781-6 .
Halpern, Joel Martin.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a Serbian Village . Columbia University. 1956.
Ivić, Pavle (编). The History of Serbian Culture . Edgware: Porthill Publishers. 1995 [7 March 2018] . ISBN 97818707323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Jelavich, Barbara . History of the Balkans: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1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a [7 March 2018] . ISBN 978052125249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3 January 2023).
Jelavich, Barbara . History of the Balkans: Twentieth Century 2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b. ISBN 9780521274593 .
Judah, Tim . The Serbs: History, Myth and the Destruction of Yugoslavia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5 October 2015] . ISBN 978-0-300-08507-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Judah, Tim. Kosovo: War and Revenge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5 October 2015] . ISBN 978-0-300-09725-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1 January 2023).
Katić, Tatjana. Tursko osvajanje Srbije 1690. godine . Beograd: Srpski genealoški centar, Centar za osmanističke studije. 2012 [10 May 201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5 April 2023).
Komatina, Predrag. Settlement of the Slavs in Asia Minor During the Rule of Justinian II and the Bishopric των Γορδοσερβων (PDF) . Београдски историјски гласник: Belgrade Historical Review. 2014, 5 : 33–42 [4 February 2022]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4 February 2022).
Miller, Nicholas J. Between Nation and State: Serbian Politics in Croatia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7. ISBN 9780822939894 .
Miller, Nicholas J. Serbia and Montenegro. Eastern Europ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 Lands, and Culture 3 .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2005: 529–581 [25 October 2015] . ISBN 978157607800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1 January 2023).
Nomachi, Motoki. " East" and "West" as Seen in the Structure of Serbian: Language Contact and Its Consequences (PDF) . Slavic Eurasian Studies. 2015, 28 [1 October 2023]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5 October 2023).
Pavlowitch, Stevan K. Serbia: The History behind the Name . London: Hurst & Company. 2002 [7 March 2018] . ISBN 978185065477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3 January 2023).
Pavlowitch, Stevan K. Hitler's new disorder: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Yugoslavia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7 March 2018] . ISBN 978023170050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 July 2023).
Sollars, Michael David; Jennings, Arbolina Llamas. The Facts on File Companion to the World Novel: 1900 to the Present . New York, NY: Infobase Publishing. 2008 [3 October 2020] . ISBN 978-1-4381-0836-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Živković, Tibor ; Bojanin, Stanoje; Petrović, Vladeta (编). Selected Charters of Serbian Rulers (XII-XV Century): Relating to the Territory of Kosovo and Metohia. Athens: Center for Studies of Byzantine Civilisation. 2000.
Живковић, Тибор . Словени и Ромеји: Славизација на простору Србије од VII до XI века (The Slavs and the Romans) . Београд: Историјски институт САНУ, Службени гласник. 2000 [3 October 2020] . ISBN 978867743022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Živković, Tibor . Јужни Словени под византијском влашћу 600–1025 (South Slavs under the Byzantine Rule 600–1025) . Београд: Историјски институт САНУ, Службени гласник. 2002 [3 October 2020] . ISBN 978867743027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Живковић, Тибор . Црквена организација у српским земљама: Рани средњи век (Organization of the Church in Serbian Lands: Early Middle Ages) . Београд: Историјски институт САНУ, Службени гласник. 2004 [3 October 2020] . ISBN 978867743044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Живковић, Тибор . Портрети српских владара: IX-XII век (Portraits of Serbian Rulers: IX-XII Century) . Београд: Завод за уџбенике и наставна средства. 2006. ISBN 9788617137548 .
Živković, Tibor . The Golden Seal of Stroimir (PDF) . Historical Review (Belgrade: The Institute for History). 2007, 55 : 23–29 [7 March 2018]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4 March 2018).
Živković, Tibor . Forging unity: The South Slavs between East and West 550–1150 . Belgrade: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Čigoja štampa. 2008 [7 March 2018] . ISBN 978867558573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Živković, Tibor . De conversione Croatorum et Serborum: A Lost Source . Belgrade: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2012 [30 December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3 February 2021).
A ́goston, Ga ́bor; Masters, Bruce Alan. Encyclopedia of the Ottoman Empire. Infobase Publishing . 2010. ISBN 9781438110257 .
Riley-Smith, Jonathan .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1. ISBN 9780192854285 .
Rodriguez, Junius P.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ABC-CLIO . 1997. ISBN 9780874368857 .
Kia, Mehrdad. Daily Life in the Ottoman Empire. ABC-CLIO . 2011. ISBN 9780313336928 .
Yeomans, Rory . The Utopia of Terror: Life and Death in Wartime Croatia . Boydell & Brewer. 2015 [3 October 2020] . ISBN 978158046545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Kallis, Aristotle . Genocide and Fascism: The Eliminationist Drive in Fascist Europe. Routledge. 2008. ISBN 9781134300341 .
Bartulin, Nevenko. The Racial Idea in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Croatia: Origins and Theory. BRILL. 2013. ISBN 9789004262829 .
Charny, Israel . Encyclopedia of Genocide: A-H. ABC-CLIO. 1999. ISBN 9780874369281 .
Blagojević, Miloš. Srbija U Doba Nemanjica: Od Knezevine Do Carstva: 1168-1371: Ilustrovana Hronika . TRZ "Vajat," IRO "Beograd," 1989. 1989 [30 June 202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7 September 2023).
Levy, Michele Frucht. " The Last Bullet for the Last Serb": The Ustaša Genocide against Serbs: 1941–1945. Nationalities Papers. 2009, 37 (6): 807–837. S2CID 162231741 . doi:10.1080/00905990903239174 .
Dulić, Tomislav. Mass killing in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Croatia, 1941–1945: a case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2006, 8 : 255–281. S2CID 242057219 . doi:10.1111/nana.12433 .
Payne, Stanley G. The NDH Stat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otalitarian Movements and Political Religions. 2006, 7 (4): 409–415. S2CID 144782263 . doi:10.1080/14690760600963198 .
歷史
行政區劃
列表 其他主題 1 科索沃地區自1999年 科索沃戰爭 結束後即脫離了塞爾維亞共和國實際管轄,並且成為了聯合國 的保護地,各方於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問題展開談判。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佈獨立。在此列出塞爾維亞共和國對科索沃地區的行政區劃,現行請參考「科索沃行政區劃 」。2 除了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外,其餘地區通稱「中塞爾維亞」,該地區沒有相應的行政建制。
正教會和東方正統教會基督徒族群
印歐 亚非语系 格鲁吉亚 突厥 乌拉尔 楚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