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噴發史![]() 富士山噴發史(日语:富士山の噴火史,ふじさんのふんかし)對富士山噴發的情況及變遷進行概說。 就高度和山體的大小而言,富士山是日本最大的火山。富士山在近10萬年間經歷了急速變大的過程,因此富士山可歸類為「年輕的火山」。現在看到的富士山是自約1萬年前開始噴發的新富士火山,在其下面還存在約70萬年前活動過的小御岳(日语:こみたけ)火山和約10萬年前到約1萬年前噴發過的古富士火山。 新富士火山以前的活动![]() 远古-10万年前:先小御岳火山、小御岳火山富士山周边地域数百万年前开始即有火山活动。约70万年前,位于现富士山位置的小御岳火山开始活动。同一时间位于小御岳东南方的爱鷹山也有火山活动。如今小御岳的火山口位于富士山北斜面5合目(標高2300m)位置。 10万年前-5000年前:古富士火山(星山期)小御岳火山活动停止後,在距今10万年前左右重新开始有火山活动,这一时期被称为古富士火山。古富士火山喷发时带来火山渣、火山灰和熔岩,这些物质沉降後形成了约3000米高的山体。 新富士火山古富士火山的熔岩流在經過了約4,000年的平穩期後,約5,000年前開始進入了新的活動時期,到現在為止的火山活動被稱為新富士火山。新富士火山的噴發有熔岩流、火山碎屑流、火山渣、火山灰、山体崩坏、側火山等各種現象發生,因而又有「噴發的百貨公司」之稱。新富士火山的火山灰多為黑色。在8世紀以後日本的古文獻中對富士山的活動進行了記載。 公元前1万5000年-公元前6000年:新富士火山旧期(富士宫期)富士宮期富士山山顶及山腹均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持续不断的带来玄武质熔岩,流动性较好的熔岩最远到达40km以外,由南麓喷出的熔岩最终流入骏河湾中。 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500年:(須走a、b、c、d期)a期(前6000年-前3600年):新富士火山旧期,富士黑土层形成[1]。 b期(前3600年-前1500年):新富士火山中期,现今圆锥形山体形成[1],山体基本上由玄武岩构成。 c期(前1500年-前300年):新富士火山旧新期前半,由山顶和山腹熔岩流出转为熔岩喷发,公元前1300年的喷发形成大室山和片蓋山。 d期(前300年-现在):新富士火山旧新期前半。古书共记载公元781年以来富士山16次喷发[2],其中有10次处于平安时代的800年-1083年间。 年表约3000年前绳文时代后期共喷发4次。 约2900年前富士山东斜面发生大规模山体坍塌,崩塌的泥石流东侧流入足柄平野,西侧流入骏河湾,历史上称之为御殿场泥石流。此次泥石流堆积范围约有三岛市面积大小(62km²)。现代估测坍塌总面积约为1.76平方千米[3]。 482年(清寧天皇三年)农历三月-四月喷发[4]。
781年 (天應元年)喷发 800年〜802年(延曆19年)农历三月十四-四月十八喷发:延暦大喷发
802年(延曆21年)
864年(贞观6年)864年6月-866年年初喷发:贞观大喷发
注:1里约650米
937年(承平7年)喷发。
999年 (長保元年)喷发。 1015年左右(长和3年)北麓(剑丸尾第1溶岩)及南麓(不動泽溶岩)同时喷发[5]。 1033年初 (長元5年末)喷发。 1083年(永保3年)喷发。 1435年及1436年初(永享7年)喷发。 1511年(永正8年)喷发。 1704年(元禄16年末〜17年初)鸣动。 ![]() 1707年 (宝永4年)最後一次爆發1708年(宝永5年)鸣动。 安政東海地震发生,地震後富士山顶出现异样的黑色乌云,8合目出现大量火焰[6]。 1923年(大正12年)喷气。 1987年(昭和62年)山顶出现有感地震。 2012年 (平成24年)2月10日,富士山3合目(山頂西北約6km)处的山腹被发现有喷气出现[7]。 參見参考資料腳註
文獻富士山 その自然のすべて 諏訪 彰編集 1992年同文書院 ISBN 4-8103-4047-3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