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异客
《异乡异客》(英語: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是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著名的作品之一。於1961年發表,1962年獲得雨果奖[1]。罗伯特·海因莱茵也從英國作家吉卜林故事集《叢林奇譚》獲得故事靈感[2]。 书名《异乡异客》出自《圣经》(出埃及记2:22)。这本书的原定标题是《一个叫史密斯的火星人》,也是小说结尾处一个角色开始编写的剧本的名字。 《异乡异客》赢得了1962年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并成为第一部进入《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榜单的科幻小说。2012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其评为“塑造美国的88本书”之一。[3] 劇情首次登陆火星的地球探险家全部遇难,只在火星上留下一个孤儿。二十五年后,第二支火星探险队将这个被火星人抚养长大的孩子带回了地球。按照地球法律,瓦伦丁·迈克尔·史密斯成为火星的拥有者。于是,从返回地球的那一刻起,他立即成为各大势力争夺的对象。但是,此时的迈克尔·史密斯对地球和人类一无所知。以火星人的眼光来看,他觉得这个新世界简直不可理喻,人与人之间充满尔虞我诈;这里没有爱,只有冷漠。所幸他遇到了一位出色的导师--作家朱巴尔·哈肖,哈肖像父亲一样引导着他,为他指出这个世界的荒谬,帮助他战胜蜂拥而来的“秃鹫”。迈克尔·史密斯迅速成长起来,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召唤这个世界,用爱战胜邪恶。他将成为一名先知,等待着他的是无数先知的宿命。[4] 出版历史《异乡异客》有两个主要版本:
海因莱因本人在1972年写给奥伯龙·泽尔-雷文哈特的一封信中表示,他认为较短的编辑版更好。他写道:“《异乡异客》从未被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审查。初稿几乎是出版版本的两倍长。我自己删减了它,以使其达到商业长度。但我没有删掉任何重要的东西;我只是尽可能地修剪了多余的词句。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尽管它很长,但读起来很快;这就是原因。……《异乡异客》的原始最长版本……真的不值得你费心,因为它始终是同一个故事——只是讲得不那么好。删减版显示了确切删掉了什么——没有什么值得阅读的。我学会了为低俗杂志写作,在那里按字数付费,而不是按篇幅付费;直到我开始为《星期六晚邮报》写作,我才学会了简洁的美德。” 此外,由于海因莱因在编辑商业发布的手稿时添加了材料,1991年出版的原始手稿缺少了一些首次出版时的内容。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