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他的維克多納 (Saint Victorinus of Pettau,也被稱為Victorinus Petavionensis 或 Poetovionensis[ 1] ,簡稱維克多納),又名普圖伊 的維多利諾斯(英語:Victorinus of Petovium) 是一個早期西方天主教的拉丁文作家,大約於270年間活躍,並在羅馬皇帝戴克里先迫害 之時殉道,約卒於303或304年。他在普圖伊 (斯洛文尼亞語 :Ptuj;德語 : Pettau;拉丁語 :Poetovio)的上潘諾尼亞 任主教,曾經寫過一些基督教 聖經 的註釋書。
生平
維克多納很可能生於東西羅馬帝國邊界的希臘或人口相當混雜的普圖伊 ,他的希臘語說得比拉丁語好,這也解釋了耶柔米為何認為他的拉丁文作品的內容比文體更出色。[ 2] 他是第一位用拉丁文解釋聖經的神學家,也是彼他巿的主教;耶柔米 和赫爾維丟 (Helvidius)都曾經引用過他作品的內容。[ 3]
維克多納的作品以釋經為主,除了駁斥他所處時代的異端的論文以外,還著有包括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以賽亞書 、以西結書 、哈巴谷書 、傳道書 、雅歌 、馬太福音 和啟示錄 等書卷在內的聖經的註釋,不過現存的只有啟示錄的註釋書[ 4] 、短文《論世界的創造》[ 5] 和一部分《馬太福音註釋》的殘篇。[ 6]
維克多納受俄利根 的影響頗深。[ 7] 在耶柔米 所寫的基督教會作者名錄中,維克多納佔了一席位。耶柔米虽知道維克多納被千禧年前論 的思想所影響,但有時也會引用他的意見(可參見耶柔米所寫的註釋書,以下相關經文的段落:傳道書 四章十三節[ 8] 以西結書 廿六章)。[ 9] 根據耶柔米的說法,維克多納於304年時殉道。[ 10]
與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初耶柔米 所給的正面評價相反,六世紀的集拉法令(Gelasian Decree)譴責維克多納的作品並認為它們不可信。這本律令選集是五世紀的教宗哲拉旭一世 的作品,裏面有一份由基督教異端 編撰或被分裂主義者的著作列表,是他認為不應該使用的,當中包括維克多納的作品。[ 11]
每年的11月2日,天主教會 和東正教會 都会記念維克多納。十七世紀之前,有時候其他人會把他和拉丁的修辭學者蓋烏斯·馬略·維克多納混淆。
啟示錄的註釋
維克多納寫了一本《啟示錄 》的註釋書,這本書是在大概260年(在瓦勒良 逼害基督徒不久以後)寫的,五世紀時出版過一個經耶柔米 編修的版本,而未經編修的原始手稿於1918年才被尋回。克勞迪奧·阿勞 這樣評述這本註釋書:「在解釋上以寓意解經為主,作者對數秘術 有明顯的興趣。」約翰尼斯·卡斯滕 則評到:「他似乎沒有詳細註解整卷書的內容,而單單滿足於為其中一些選章釋義。」[ 12]
現代學者对這本書很感兴趣,因為它讓人知道古代的人如何理解《啟示錄 》。維克納多視《啟示錄 》內那四隻歌頌上帝的動物為四卷福音書 ,他也認為《啟示錄 》第四章中所記載的「廿四位坐在寶坐上的長老」分別是指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十二長老和十二位使徒;他也同意那位「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的巴比倫大淫婦 代表羅馬城和她對基督徒的逼害,而第十三章中所描述的獸代表著統治者尼祿 。因為尼祿在維克多納的時期過身,維克多納相信後面的經文指向一個尼祿的復生,並相信這尼祿將會在猶太人的幫助下從東方進攻。[ 13]
著作
《論世界的創造》(On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 5]
《啟示錄註釋》(Commentary on the Apocalypse) [ 4]
參考資料
^ 根據一些劣質的手抄本,也誤把他稱為Victorinus Pictaviensis 。曾經有一段頗長的時間,他被誤以為屬於法國的天主教普瓦捷總教區(Diocese of Poitiers)。
^ Clugnet, Léon. "St. Victorinus. "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ol. 15.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2. 10 August 2018
^ 威廉.溫理克編,李安琴譯:《啟示錄》,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台北:校園書房,2011),頁xvii。
^ 4.0 4.1 Victorinus. Roberts, Alexander; Donaldson, James; Coxe, A. Cleveland , 编. CHURCH FATHERS: Commentary on the Apocalypse (Victorinus) . New Advent. 由Robert Ernest Wallis翻译. Buffalo, NY: Christian Literature Publishing Co. 2021 (1886) [1886年出版] [2022-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1-07) –通过New Advent.
^ 5.0 5.1 Victorinus. Roberts, Alexander; Donaldson, James; Coxe, A. Cleveland , 编. CHURCH FATHER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Victorinus) . New Advert. 由Robert Ernest Wallis翻译. Buffalo, NY: Christian Literature Publishing Co. 2021 (1886) [2022-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0-29) –通过New Advent.
^ 威廉.溫理克編,李安琴譯:《啟示錄》,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台北:校園書房,2011),頁619。
^ Otto, Bardenhewer; Shahan, Thomas J. Patrology : the lives and works of the fathers of the church . archive.org. Freiburg im Breisgau ; St. Louis, Mo. : B. Herder. 2015-03-19 (1908) [2022-10-21 ] –通过archive.org (英语) .
^ Jerome Commentary on Ecclesiastes . Patristic Bible Commentary. 由Robin McGregor翻译. [2022-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1) –通过Patristic Bible Commentary.
^ Wilson, H.A., "Victorinus",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Biography , (Henry Wace, ed.), John Murray, London, 1911 . [2022-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6-08).
^ Butler, Alban. "St. Victorinus, Bishop Martyr", The Lives of the Saints , 1866 . [2022-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1-03).
^ Davis, Glenn (编).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non of the New Testament . The Decretum Gelasianum. 2010 [2022-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5-14).
^ Quasten, Johannes. Patrology , Vol. 2, Thomas More Pr; (1986), ISBN 978-0870611414 , p. 413
^ Ehrman, Bart . Who Knew? Our Oldest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Revelation . The Bart Ehrman Blog: The History & Literature of Early Christianity. 2021-10-12 [2021-10-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0-2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