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
愛馬仕(法語:Hermès,法語發音:[ɛʁmɛs])是法國奢侈品品牌,成立於1837年,專門研究皮革、生活飾品、家居擺設、香水、珠寶、手錶和成衣。自1950年代至今的徽標是一名公爵和馬車。納德傑·范內-齊布爾斯基(Nadège Vanhee-Cybulski)是現任創意總監。愛馬仕的總店位於法國巴黎,分店遍布於世界各地。 歷史![]() 愛馬仕是法國的公司,愛馬仕公司以此商標名稱立足於時尚品牌的領域。愛馬仕初始是以馬具產品工房創業,預見了汽車發展之後,馬車使用將會衰退,於是開始將事業的重心轉移到皮夾及手袋的生產,並且獲得成功。 現在使用的商標靈感是來自愛馬仕博物館當中,由 Alfred de Dreux 所畫的水彩畫而來,畫裡面一位小馬夫正在一輛維多利亞式的雙座馬車等待他的主人,愛馬仕創辦人從這幅畫得到了靈感,這幅畫也馬上成了香水 Caleche 的裝飾標誌。之所以刻意用這樣的圖案當作商標,固然是因為公司與馬車時代的淵源傳統,另一方面則是刻意突顯「愛馬仕的產品都是出於最高品質呈現的理念而製造,但如何表現出屬於自我的風格則端看顧客本身」。這意味著,沒有人的馬車就是愛馬仕的產品,真正能駕馭馬車(完美使用產品的),則是顧客自己。由此可看出愛馬仕產品內斂又不譁眾取寵的特質。 19世紀愛馬仕公司最早是1837年,由 Thierry Hermès(1801年-1878年)在巴黎創立的馬具製造公司。後來法國的拿破崙三世和俄國沙皇都成為他們的顧客[來源請求]。 Thierry 的孫子,也就是公司第三代的負責人 Émile-Maurice Hermès(1871年-1951年)將事業版圖朝向更多角化的經營。在1890年代開始,以製作馬具的技術為基礎,愛瑪仕製作出了最早的手提袋 Sac haut-à-croire。1927年推出手表。此後,服飾、首飾及裝飾品、香水,陸續開展擴大其生產部門。而所有產品的設計、製造及販售全部都由公司內部統籌規劃,一手包辦而不假他人之手。 20世紀1920年代,愛馬仕積極拓展手袋、旅行袋、手套、皮帶、珠寶、筆記本,以及煙灰缸、絲巾等生產路線。亦在美國紐約開了第一家海外專賣店,進入另一個里程碑。 自1937年第一條絲巾問世到現在,愛馬仕已推出超過900款絲巾。愛馬仕的標準絲巾尺寸是90x90公分見方,以75克的真絲製成,搭配方式變化多端:可作為手腕、肩、和頸部以及皮帶或手提袋上的裝飾品。 1950年代 Robert Dumas 的接掌後,更陸續推出了香水、領帶、西裝、鞋子、沐浴巾、瓷器、珠寶、男女服飾、手表和桌飾系列等新商品。 1975年取得 John Lobb 鞋廠授權後,其他包括靴子、織品、帽子的優秀品牌相繼被愛馬仕國際集團網羅。在愛馬仕的14種業務中,依重要性排列,皮革產品居首,接著是絲綢及成衣,製錶位列第四,然後才是香水,餐具,金銀器皿,水晶和珠寶等。 1975年在香港半島酒店設立了首家愛馬仕獨立店。 1997年,愛馬仕將自營精品店瞄準中國市場,在北京王府半島酒店開設了一家專門店。 21世紀![]() 今日愛馬仕已擁有多種各式產品旗下80多家子公司,從事生產批發零售與物流管理,並構成愛馬仕三大部分,即 Hermès Sellier(皮革用品),La Montre Hermès(手錶)及 Hermès Parfums(香水),並在全世界設有分公司。愛馬仕在全球擁有兩百家左右的專賣店、56個零售專櫃,為了維持一貫保有的愛馬仕品味與形象,所有產品的設計製作、對每家專賣店的格局設計,連陳列櫃都是在法國原廠訂製,才空運至各地,期望保持的是百年歷史的堅持。 2018年1月,愛馬仕香港將搬離自1975年在尖沙咀半島酒店設立的首家獨立店,遷往中環太子大廈,開設全新旗艦店[2]。 2018年,愛馬仕推出手機遊戲應用程式,遊戲概念來自傳統的擲馬蹄鐵遊戲[3]。 2018年4月,Hermès 參與到傢俱品牌為主的米蘭設計周。Hermès 所設計的「家居」展區中,以“All about colour”為主題。不同空間都以不同顏色為主,有着不同的感覺[4]。 2018年7月,Hermès 把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打造成大型的電影片場,由 Hermès 女裝世界藝術總監 Bali Barret、法國製片人兼策展人 Laure Falmmarion 以及女性成衣藝術總 Nadège Vanhee-Cybulsk 共同製作,把服裝發佈會變為一場電影發佈會[5]。 2018年9月,2019 春夏系列時裝展於巴黎隆尚馬場舉行,並以運動時尚風為主題,使用鮮明色彩[6]。 年度主題1987年,恰逢品牌150週年慶,從該年伊始,即開始確立每年訂定一個主題,為該年度品牌所欲傳達的精神,並且還會發行該年度的年度緞帶,以用來包裝商品。惟自2005年開始,該品牌為更深耕大中華市場,官方刊物《Le Monde d' Hermès》首度發行全中文版,而年度主題的中文名稱亦由愛馬仕公司統一公佈。
代表人物設計師
商標
軼事現在最具人氣的Hermès皮革包款分別是凱莉包(Kelly bag)和柏金包(Birkin bag)。 凱莉包最早在1935年即已開始販售,最早是以 Sac-à-croire 為產品名,原本這是一個附掛在馬鞍的附屬袋,之後改良成為適合仕女使用的產品,形狀略成梯形線條、雙袋扣、短半圓形提把。材質包括鱷魚皮、鴕鳥皮、豬皮和小牛皮。後來成為摩納哥王妃的女星的葛莉絲·凱莉,在懷著卡洛琳公主時,出席了一個公開場合[來源請求],被美國的「Life」雜誌拍攝到一張她以該款包包遮掩住微凸腹部的照片,該款包包因而聲名大譟,經過王妃的同意[來源請求],Sac-à-croire 遂於1955年正式改名 Kelly。凱莉包從鞣皮、選皮、染色、剪裁到縫合,全部以手工完成[來源請求]。在皮包內側,還會標示製造的工匠代碼,以後要送修、保養,就由同一個匠師來幫你服務[來源請求],並且會幫顧客縫上個人英文名字。這樣的製作流程與後續服務,使得成本高昂,且產量較低。 同樣與凱莉包具有超高人氣的手提袋是於1984年推出的一款柏金包。某次愛馬仕總裁杜邁在飛機上,鄰座巧遇英倫出生但走紅法國的女歌手珍·柏金(Jane Birkin,當時為 Serge Gainsbourg 之妻),因為常常到各地巡演,柏金希望能有一個方便她放嬰兒尿片及奶粉的袋子,以使她帶著女兒外出時,可以將這些東西全部放在一起減輕累贅。這個願望後來促成了柏金包的誕生。柏金包有軟硬兩種形式,並有三種尺寸選擇。適合登機旅行。(柏金包有內縫、外縫款式,配合各種皮革材質而有軟硬變化) 股东结构截至2016年12月底,爱马仕家族作为Émile Hermès SARL的合作伙伴及其家族成员,通过多家资产持有公司和直接持股,共同拥有爱马仕国际股份有限公司65.1%的股本,这使得该家族在净收入分配的投票权中占74.8%,在其他所有事项中的投票权占77.2%。[7]高端奢侈品集团LVMH在2010年下半年积累了20.21%的股份[8],并在同一日期持有13.08%的投票权,其中0.39%的股份为库存股,其余16.61%为自由流通股。[9]LVMH将发起对爱马仕的收购要约的猜测已多次被其主席贝尔纳·阿尔诺否认[10][11][12]。然而,业内一些人对此表示怀疑,例如苏黎世冯托贝尔投资银行的分析师雷内·韦伯声称:“阿尔诺不惧怕战斗,他的许多战斗对他和他的股东们来说都是成功的。他能否最终成功收购爱马仕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主要的爱马仕家族控股公司的主席贝特朗·皮埃奇批评了LVMH对爱马仕股份的收购,并呼吁该公司将其持股减少一半。[13] 爭議
参見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