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山建設力量
慈雲山建設力量(英文:Tsz Wan Shan Constructive Power)是於2015年成立的香港地區組織,以慈雲山為主要服務地區。簡稱慈建力。慈雲山建設力量由一些黃大仙區居民因2014年末發生的雨傘革命而啟發,透過高登討論區號召創立此組織[1],抗衡一直被建制派佔多數的區議會議席。[2]2021年9月22日宣佈解散。 歷史命名由於慈雲山建設力量名稱與建制派相似,不少人誤以為慈雲山建設力量是建制派組織,發言人澄清,命名為「慈雲山建設力量」的原因,是認為「建設」並非建制派專利,而該組織由慈雲山居民自發,才可真正了解居民需要,希望為社區帶來真的建設力量。 反網絡23條2015年12月5日,包含慈雲山建設力量在內的12個傘後組織組成聯盟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將於2015年12月9日於立法會二讀的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中,豁免條款須使用更為開放的「用戶衍生 UGC」或「公平使用 Fair Use」;民事豁免須加上「豁免凌駕合約條款」(Contract override)的條文;以及須清楚列明「不誠實使用電腦罪」不適用於版權法。除非草案修訂後符合以上的要求,否則泛民議員須投下反對票[3]。 區選工程2015年中在部署區議會選舉時,慈雲山建設力量並沒有參加泛民區選的協調機制,指跟泛民在議題上或許有合作空間,但「不會在選舉作出協調,亦不會搞泛民的地盤」,更進一步解釋「唔搞泛民」的意思,例如建制派自動當選選區,泛民知道必定大敗所以主動放棄角逐,這些選區他們亦會派人參選。組織提倡推動以市民為本、由下而上的社區發展方向。[4] 最終慈雲山建設力量2名參選人,分別於正愛對陣民建聯陳曼琪得到2048票,及慈雲東對陣民建聯何漢文得到1548票落敗。 慈雲山建設力量於2016年重組並繼續於慈雲山服務。 2019年區議會選舉慈雲山建設力量當時有兩名社區主任岑宇軒博士[5]、張嘉宜女士,分別於正愛及鳳德選區服務。[6] 岑宇軒博士及張嘉宜女士於10月4日宣布參加2019年區議會選舉,並成功當選。 2021年辭職風波 岑宇軒博士及張嘉宜女士於7月初宣布辭去區議員職務,結束18個月議員生涯。 停止運作慈雲山建設力量於2021年9月22日於社交平台宣佈,即時解散慈雲山建設力量。 選舉區議會選舉
選舉結果
外部連結參見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