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G·湯普森級海洋研究船
托馬斯·G·湯普森級海洋研究船是一款服役於美國海軍的海洋研究船,該級共四艘,除一艘移交至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外,其餘三艘皆還隸屬於美國海軍。 發展美國海軍於1987年5月27日向造船業發布了新型海洋研究船的招標公告。[1] VT Halter Marine在1988年6月贏得了建造湯瑪斯·G·湯普森號的合約,原始合約價格為2090萬美元。首級艦托馬斯·G·湯普森在密西西比州莫斯波因特建造,[2] 1989年3月29日鋪設龍骨,1990年7月27日下水,由華盛頓大學海洋學榮譽退休教授朵拉·亨瑞(英語:Dora Henry)博士主持命名儀式。[3]1991年7月8日,該船完工並交付海軍研究辦公室。[4][5][6] 托馬斯·G·湯普森級全長274英尺(84米),舷寬52.5英尺(16.0米),滿載吃水19英尺(5.8米)。[7]船體採用鋼板焊接結構,滿載排水量3051長噸(3100噸),總噸位3095噸,淨噸位928噸。[8] 該船巡航速度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最大速度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配備六台柴油發電機(三台1500千瓦和三台750千瓦),為兩台3000馬力的直流電動機提供動力,驅動兩個360度全迴轉方位推進器,配備四葉定距螺旋槳。船首還裝有一套360度全迴轉Tees White Gill泵噴船首推進器,由單獨的1100馬力直流電動機驅動。控制系統將推進器和首側推整合為動態定位系統,工程師可根據不同航速需求選擇最省油的發電機組合。該船燃油艙容量28萬美制加侖,以15節航速可續航1.2萬海里。 船上通常配備21名文職船員、2名海洋技術人員和最多36名科學家。[9] 為支持科研活動,船上設有4000平方英尺的乾濕實驗室空間,配備多波束測繪聲納等感測器,以及多台起重機和絞車用於投放各類儀器。船尾A型架是船上最大的起重機,額定靜載荷15噸。 華盛頓大學通過競標獲得該船的營運權。海軍研究辦公室在1987年6月5日發出招標邀請,其中一項特殊要求是中標方需歸還一艘早期AGOR-3級海洋研究船以便海軍退役。這一條件實際上將競標者限制在華盛頓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質觀測站三家機構。1987年11月,海軍研究辦公室宣布選擇華盛頓大學營運當時尚未命名的AGOR-23號船,1988年6月正式簽署合約。 該級三艘艦皆隸屬於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並根據大學-國家海洋學實驗室系統分發到不同研究機構以供使用,首級艦托馬斯·G·湯普森號由華盛頓大學操作;二號艦羅傑·雷維爾號劃入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三號艦亞特蘭提斯號則由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進行操作。四號艦羅納德·布朗號則在建成後便服役於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軍官團,該艦不僅是海洋暨大氣總署軍官團10多年來的第一艘新艦,也是唯一能進行全球遠洋研究部署的船隻。[10] 同級艦
補充參考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托馬斯·G·湯普森級海洋研究船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