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列表包含自1996年以來歷史上市值最大的一些公司。只有自由流通量超過15%的公司會被收錄,不收錄投資公司。[1]
每季度統計時點為該季度最後一天。第一季度為3月31日,第二季度為6月30日,第三季度為9月30日,第四季度為12月31日。2000至2005年統計時點為每年的3月31日,1996至1998年統計時點為每年9月30日。
2021年
排名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1 |
美国 |
蘋果 ▼2,050,000[2]
|
美国 |
蘋果 ▲2,286,000[2]
|
美国 |
蘋果 ▲2,339,000[2]
|
|
蘋果
▲2,913,000
|
2 |
美国 |
微軟 ▲1,778,000[3]
|
美国 |
微軟 ▲2,040,000[3]
|
美国 |
微軟 ▲2,119,000[3]
|
|
微軟
▲2,525,000
|
3 |
美国 |
亞馬遜 ▼1,558,000[4]
|
美国 |
亞馬遜 ▲1,735,000[4]
|
美国 |
Alphabet ▲1,777,000[5]
|
|
Alphabet
▲1,922,000
|
4 |
美国 |
Alphabet ▲1,395,000[5]
|
美国 |
Alphabet ▲1,680,000[5]
|
美国 |
亞馬遜 ▼1,664,000[4]
|
|
亞馬遜
▲1,691,000
|
5 |
美国 |
脸书公司 ▲838,720[6]
|
美国 |
臉書 ▲985,920[6]
|
美国 |
臉書 ▼956,890[6]
|
|
特斯拉
▲1,061,000
|
6 |
中國 |
腾讯 ▲766,970[7]
|
中國 |
騰訊 ▼721,460[7]
|
美国 |
特斯拉 ▲776,850[8]
|
|
Meta
▼935,640
|
7 |
美国 |
特斯拉 ▼641,110[8]
|
美国 |
特斯拉 ▲654,780[8]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619,950[9]
|
|
英伟达
▲732,920
|
8 |
中國 |
阿里巴巴集团 ▼615,010[10]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637,280[9]
|
臺灣 |
臺積電 ▼579,030[11]
|
|
波克夏·哈薩威
▲668,630
|
9 |
臺灣 |
臺積電 ▲613,410[11]
|
臺灣 |
臺積電 ▲623,160[11]
|
中國 |
騰訊 ▼574,460[7]
|
|
臺積電
▲623,930
|
10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590,050[9]
|
中國 |
阿里巴巴 ▲615,140[10]
|
美国 |
英伟达 ▲517,900[12]
|
|
騰訊
▼559,900
|
2020年
排名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1 |
美国 |
微軟 ▼1,200,000[3]
|
美国
|
蘋果 ▲1,576,000[2]
|
美国 |
蘋果 ▲1,981,000[2]
|
美国 |
蘋果 ▲2,254,000[2]
|
2 |
美国 |
蘋果 ▼1,113,000[2]
|
美国
|
微軟 ▲1,551,000[3]
|
美国 |
微軟 ▲1,592,000[3]
|
美国 |
微軟 ▲1,682,000[3]
|
3 |
美国 |
亞馬遜 ▲970,590[4]
|
美国
|
亞馬遜 ▲1,432,590[4]
|
美国 |
亞馬遜 ▲1,577,000[4]
|
美国 |
亞馬遜 ▲1,634,000[4]
|
4 |
美国 |
Alphabet ▼799,180[5]
|
美国
|
Alphabet ▲979,700[5]
|
美国 |
Alphabet ▲999,570[5]
|
美国 |
Alphabet ▲1,185,000[5]
|
5 |
中國 |
阿里巴巴集团 ▼521,740[10]
|
美国
|
臉書 ▲675,690[6]
|
中國 |
阿里巴巴 ▲795,400[10]
|
美国 |
臉書 ▲776,590[6]
|
6 |
美国 |
脸书公司 ▼475,460[6]
|
中國
|
騰訊 ▲620,920[7]
|
美国 |
臉書 ▲746,100[6]
|
中國 |
騰訊 ▲683,470[7]
|
7 |
中國 |
腾讯 ▲471,660[7]
|
中國
|
阿里巴巴 ▲579,740[10]
|
中國 |
騰訊 ▲646,790[7]
|
美国 |
特斯拉 ▲668,080[8]
|
8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40,830[9]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32,570[9]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509,470[9]
|
中國 |
阿里巴巴 ▼628,650[10]
|
9 |
美国 |
Visa ▼357,020[13]
|
美国
|
Visa ▲412,710[13]
|
美国 |
Visa ▲425,510[13]
|
臺灣 |
臺積電 ▲565,280[11]
|
10 |
美国 |
嬌生 ▼345,700[14]
|
美国
|
嬌生 ▲370,590[14]
|
臺灣 |
臺積電 ▲420,440[11]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544,780[9]
|
2019年
排名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1 |
美国 |
微軟 ▲904,860[3]
|
美国 |
微軟 ▲1,028,000[3]
|
美国 |
微軟 ▲1,062,000[3]
|
美国 |
蘋果 ▲1,305,000[2]
|
2 |
美国 |
蘋果 ▲835,670[2]
|
美国 |
亞馬遜 ▲928,540[4]
|
美国 |
蘋果 ▲1,012,000[2]
|
美国 |
微軟 ▲1,203,000[3]
|
3 |
美国 |
亞馬遜 ▲874,710[4]
|
美国 |
蘋果 ▲911,240[2]
|
美国 |
亞馬遜 ▼858,680[4]
|
美国 |
Alphabet ▲922,130[5]
|
4 |
美国 |
Alphabet ▲818,160[5]
|
美国 |
Alphabet ▼751,170[5]
|
美国 |
Alphabet ▲838,020[5]
|
美国 |
亞馬遜 ▲916,150[4]
|
5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93,750[9]
|
美国 |
臉書 ▲551,490[6]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508,530[9]
|
美国 |
臉書 ▲585,320[6]
|
6 |
美国 |
脸书公司 ▲475,730[6]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521,100[9]
|
美国 |
臉書 ▼508,050[6]
|
中國 |
阿里巴巴集团 ▲569,010[10]
|
7 |
中國 |
阿里巴巴集团 ▲472,940[10]
|
中國 |
阿里巴巴 ▼439,150[10]
|
中國 |
阿里巴巴 ▼435,400[10]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553,530[9]
|
8 |
中國 |
腾讯 ▲440,980[7]
|
中國 |
騰訊 ▼432,080[7]
|
中國 |
騰訊 ▼398,840[7]
|
中國 |
騰訊 ▲461,370[7]
|
9 |
美国 |
嬌生 ▲372,230[14]
|
美国 |
Visa ▲379,271[13]
|
美国 |
Visa ▲385,370[13]
|
美国 |
摩根大通 ▲437,230[15]
|
10 |
美国 |
Visa ▲353,710[13]
|
美国 |
嬌生 ▼370,300[14]
|
美国 |
摩根大通 ▲376,310[15]
|
美国 |
Visa ▲416,790[13]
|
2018年
排名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1 |
美国 |
蘋果 ▼851,317 |
美国 |
蘋果 ▲909,840[2] |
美国 |
蘋果 ▲1,091,000[2] |
美国 |
微軟 ▼780,520[3]
|
2 |
美国 |
Alphabet ▼715,404 |
美国 |
亞馬遜 ▲824,790[4] |
美国 |
亞馬遜 ▲976,650[4] |
美国 |
蘋果 ▼748,680[2]
|
3 |
美国 |
微軟 ▲702,760[3] |
美国 |
Alphabet ▲774,840[5] |
美国 |
微軟 ▲877,400[3] |
美国 |
亞馬遜 ▼735,900[4]
|
4 |
美国 |
亞馬遜 ▲700,672[4] |
美国 |
微軟 ▲757,640[3] |
美国 |
Alphabet ▲839,740[16] |
美国 |
Alphabet ▼728,360[16]
|
5 |
中國 |
腾讯 ▲507,990[7] |
美国 |
臉書 ▲562,480[6]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523,520[9]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99,590[9]
|
6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92,019[9] |
中國 |
騰訊 ▼478,580[7] |
美国 |
臉書 ▼473,850[6] |
美国 |
臉書 ▼375,890[6]
|
7 |
中國 |
阿里巴巴集团 ▲470,930[10] |
中國 |
阿里巴巴 ▲476,040[10] |
中國 |
阿里巴巴 ▼423,600[10] |
中國 |
騰訊 ▼375,110[7]
|
8 |
美国 |
脸书公司 ▼464,189[6]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63,980[9] |
中國 |
騰訊 ▼388,080[7] |
中國 |
阿里巴巴 ▼355,130[10]
|
9 |
美国 |
摩根大通 ▲377,410[15] |
美国 |
摩根大通 ▼354,780[15] |
美国 |
摩根大通 ▲379,440[15] |
美国 |
嬌生 ▼346,110[14]
|
10 |
美国 |
嬌生 ▼343,780[14]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50,270[17] |
美国 |
嬌生 ▲370,650[14] |
美国 |
摩根大通 ▼324,660[15]
|
2017年
排名
|
第一季度[18]
|
第二季度[19]
|
第三季度[20]
|
第四季度
|
1 |
美国 |
蘋果 ▲753,718 |
美国 |
蘋果 ▼749,124 |
美国 |
蘋果 ▲791,726 |
美国 |
蘋果 ▲868,880[2]
|
2 |
美国 |
Alphabet ▲573,570[5] |
美国 |
Alphabet ▲628,610[5] |
美国 |
Alphabet ▲664,550[5] |
美国 |
Alphabet ▲727,040[5]
|
3 |
美国 |
微軟 ▲508,935 |
美国 |
微軟 ▲528,778 |
美国 |
微軟 ▲568,965 |
美国 |
微軟 ▲659,910[3]
|
4 |
美国 |
亞馬遜 ▲423,031 |
美国 |
亞馬遜 ▲466,471 |
美国 |
亞馬遜 ▼459,435 |
美国 |
亞馬遜 ▲563,540[4]
|
5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10,880[9]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18,880[9]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51,840[9] |
美国 |
臉書 ▲512,760[6]
|
6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39,897 |
美国 |
嬌生 ▲357,310 |
中國 |
阿里巴巴 ▲436,850[10] |
中國 |
騰訊 ▲493,340[21]
|
7 |
美国 |
嬌生 ▲337,947 |
美国 |
臉書 ▲357,176 |
中國 |
騰訊 ▲405,007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89,490[9]
|
8 |
美国 |
脸书公司 ▲334,552 |
中國 |
阿里巴巴集团 ▲356,390[10] |
美国 |
臉書 ▲399,946 |
中國 |
阿里巴巴 ▲440,712[21]
|
9 |
美国 |
摩根大通 ▲313,761 |
中國 |
腾讯 ▲344,879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48,248 |
美国 |
嬌生 ▲375,360[14]
|
10 |
美国 |
富國銀行 ▲278,516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41,947 |
美国 |
嬌生 ▼347,497
|
美国 |
摩根大通 ▲371,050[15]
|
2016年
排名
|
第一季度[22]
|
第二季度[23]
|
第三季度[24]
|
第四季度[25]
|
1 |
美国 |
蘋果 ▲607,465 |
美国 |
蘋果 ▼517,069 |
美国
|
蘋果 ▲604,475 |
美国 |
蘋果 ▲617,588.49
|
2 |
美国 |
Alphabet ▲535,660[5] |
美国 |
Alphabet ▼475,320[5] |
美国 |
Alphabet ▲535,660[5] |
美国 |
Alphabet ▼531,970[5]
|
3 |
美国 |
微軟 ▲439,734 |
美国 |
微軟 ▼397,268 |
美国 |
微軟 ▲447,290
|
美国 |
微軟 ▲483,160.28
|
4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50,99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83,396 |
美国 |
亞馬遜 ▲393,030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404,390[9]
|
5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49,740[9]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45,860[9]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58,519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74,280
|
6 |
美国 |
嬌生 ▲300,604 |
美国 |
亞馬遜 ▲337,641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58,300[9]
|
美国 |
亞馬遜 ▼356,313.12
|
7 |
美国 |
通用电气 ▼295,546 |
美国 |
嬌生 ▲328,234 |
美国
|
嬌生 ▼320,836 |
美国 |
嬌生 ▼313,432.46
|
8 |
美国 |
亞馬遜 ▼281,888 |
美国 |
通用電氣 ▼280,927 |
美国
|
臉書 ▲297,548
|
美国 |
摩根大通 ▲308,768.42
|
9 |
美国 |
脸书公司 ▲259,192 |
美国 |
臉書 ▲263,930 |
中國 |
腾讯 ▲265,603 |
美国 |
通用電氣 ▲279,545.92
|
10 |
美国 |
富國銀行 ▼246,035 |
美国 |
AT&T ▲261,035 |
美国
|
通用電氣 ▼261,876 |
美国 |
富國銀行 ▼276,779.12
|
2015年
排名
|
第一季度[26]
|
第二季度[27]
|
第三季度[28]
|
第四季度[29]
|
1 |
美国 |
蘋果 ▲724,773.1 |
美国 |
蘋果 ▼722,576.9 |
美国 |
蘋果 ▼621,939 |
美国 |
蘋果 ▼598,344
|
2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56,548.7 |
美国 |
微軟 ▲357,154.4 |
美国 |
Google ▲407,870[5] |
美国 |
Alphabet ▲534,090[5]
|
3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56,510.7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47,868.1 |
美国 |
微軟 ▼347,432 |
美国 |
微軟 ▲449,799
|
4 |
美国 |
Google ▲345,849.2[30] |
美国 |
Google ▲336,014.5[5]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18,180[9]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23,750[9]
|
5 |
美国 |
微軟 ▼333,524.8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36,014.5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04,245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25,167
|
6 |
中國 |
中石油 ▲329,715.1 |
中國 |
中石油 ▼319,391.6 |
美国 |
嬌生 ▼257,637 |
美国 |
亞馬遜 ▲323,009
|
7 |
美国 |
富國銀行 ▼279,919.7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98,531.5 |
美国 |
通用電氣 ▼248,069 |
美国 |
通用電氣 ▲313,892
|
8 |
美国 |
嬌生 ▼279,723.9 |
美国 |
富國銀行 ▲289,591.3 |
中國 |
中国移动 ▲243,186 |
美国 |
嬌生 ▲287,153
|
9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75,389.1 |
美国 |
嬌生 ▼270,260.8 |
瑞士 |
諾華 ▲240,373 |
美国 |
富國銀行 ▲281,770
|
10 |
瑞士 |
诺华 ▲267,897.0 |
美国 |
通用电气 ▲267,717.4 |
瑞士
|
雀巢 ▲233,361 |
美国 |
摩根大通 ▲245,126
|
2014年
排名
|
第一季度[31]
|
第二季度[32]
|
第三季度[33]
|
第四季度[34]
|
1 |
美国 |
蘋果 ▼478,766.1 |
美国 |
蘋果 ▲560,337.4 |
美国 |
蘋果 ▲603,277.4 |
美国 |
蘋果 ▲647,361.0
|
2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22,098.3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32,357.3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1,094.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91,481.9
|
3 |
美国 |
微軟 ▲340,216.8 |
美国 |
Google ▲358,347.3 |
美国 |
微軟 ▲381,959.7 |
美国 |
微軟 ▲382,880.3
|
4 |
美国 |
Google ▲313,003.9 |
美国 |
微軟 ▲344,458.8 |
美国 |
Google ▲361,998.4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70,652.6
|
5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08,090.6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12,216.7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340,055.0 |
美国 |
Google ▼329,768.5
|
6 |
美国 |
嬌生 ▲277,826.2 |
美国 |
嬌生 ▲295,980.1 |
美国 |
嬌生 ▲300,614.2 |
中國 |
中石油 ▲305,536.1
|
7 |
美国 |
富國銀行 ▲261,217.5 |
美国 |
富國銀行 ▲276,837 |
美国 |
富國銀行 ▲270,782.4 |
美国 |
嬌生 ▼292,702.8
|
8 |
美国 |
通用电气 ▼259,547.3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69,563.4 |
美国 |
通用電氣 ▼257,068.4 |
美国 |
富國銀行 ▲284,385.6
|
9 |
瑞士 |
罗氏 ▲258,542.1 |
美国 |
通用電氣 ▲263,529.6 |
瑞士 |
诺华 ▲255,326.4 |
美国 |
沃爾瑪 ▼276,807.4
|
10 |
美国 |
沃尔玛 ▼246,805.7 |
瑞士 |
羅氏 ▼256,322.8 |
瑞士 |
羅氏 ▼254,543.8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71,146.1
|
2013年
排名
|
第一季度[35]
|
第二季度[36]
|
第三季度[37]
|
第四季度[38]
|
1 |
美国 |
蘋果 ▼415,683.3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1,729.8 |
美国 |
蘋果 ▲433,099.6 |
美国 |
蘋果 ▲504,770.8
|
2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3,733.1 |
美国 |
蘋果 ▼372,202.3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78,716.2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42,142.8
|
3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256,801.8 |
美国 |
微軟 ▲288,488.8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280,001.5 |
美国 |
微軟 ▲312,297.3
|
4 |
中國 |
中石油 ▼254,618.7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276,548.5 |
美国 |
微軟 ▼277,220.9 |
美国 |
Google ▲310,079.1
|
5 |
美国 |
沃尔玛 ▲246,373.3 |
美国 |
沃爾瑪 ▼244,079.4 |
美国 |
嬌生 ▲244,298.5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292,396.0
|
6 |
美国 |
通用电气 ▲239,775.6 |
美国 |
嬌生 ▲241,170.9 |
美国 |
通用電氣 ▲243,290.4 |
美国 |
通用電氣 ▲283,589.8
|
7 |
美国 |
微軟 ▲239,602.3 |
美国 |
通用電氣 ▲239,787.2 |
美国 |
沃爾瑪 ▼240,773.3 |
美国 |
嬌生 ▲258,415.4
|
8 |
美国 |
IBM ▲237,724.7 |
美国 |
Google ▲238,688.6 |
美国 |
Google ▼237,479.4 |
美国 |
沃爾瑪 ▲254,622.8
|
9 |
瑞士 |
雀巢 ▲233,792.1 |
美国 |
雪佛龍 ▼229,402.6 |
美国 |
雪佛龍 ▲234,740.8 |
瑞士 |
羅氏 ▲241,368.0
|
10 |
美国 |
雪佛龍 ▲230,831.2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26,879.8 |
瑞士 |
罗氏 ▲232,495.2 |
美国 |
雪佛龍 ▲240,223.4
|
2012年
排名
|
第一季度[39]
|
第二季度[40]
|
第三季度[41]
|
第四季度[42]
|
1 |
美国 |
蘋果 ▲559,002.1 |
美国 |
蘋果 ▼546,076.1 |
美国 |
蘋果 ▲625,348.1 |
美国 |
蘋果 ▼500,610.7
|
2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8,777.4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0,139.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22,127.5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94,610.9
|
3 |
中國 |
中石油 ▲278,968.4 |
中國 |
中石油 ▼257,685.8 |
中國 |
中石油 ▼253,853.3 |
中國 |
中石油 ▲264,833.4
|
4 |
美国 |
微軟 ▲270,644.1 |
美国 |
微軟 ▼256,982.4 |
美国 |
微軟 ▼249,489.8 |
澳大利亞 英国 |
必和必拓 ▲247,409.0
|
5 |
美国 |
IBM ▲241,754.6 |
美国 |
沃尔玛 ▲235,900.3 |
美国 |
沃爾瑪 ▲248,074.4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36,457.9
|
6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36,335.4 |
美国 |
IBM ▼225,598.5 |
美国 |
通用電氣 ▲239,791.2 |
香港 |
中國移動 ▲234,040.2
|
7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22,425.1 |
美国 |
通用電氣 ▲220,806.3 |
美国 |
IBM ▲237,068.4 |
美国 |
沃爾瑪 ▼228,245.4
|
8 |
香港 |
中国移动 ▲220,978.9 |
香港 |
中國移動 ▼219,481.3 |
美国 |
雪佛龍 ▲228,707.1 |
韩国 |
三星電子 ▲227,581.8
|
9 |
美国 |
通用电气 ▲212,317.7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17,048.2 |
香港 |
中國移動 ▲222,817.8 |
美国 |
微軟 ▼224,801.0
|
10 |
美国 |
雪佛龍 ▲211,950.6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11,196.0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22,669.6 |
荷蘭 英国 |
殼牌 ━ 222,669.6
|
2011年
排名
|
第一季度[43]
|
第二季度[44]
|
第三季度[45]
|
第四季度[46]
|
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17,166.7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0,884.5 |
美国 |
蘋果 ▲353,518.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6,272.1
|
2 |
中國 |
中石油 ▲326,199.2 |
美国 |
蘋果 ▼310,412.3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53,135.2 |
美国 |
蘋果 ▲376,410.6
|
3 |
美国 |
蘋果 ▲321,072.1 |
中國 |
中石油 ▼303,649.9 |
中國 |
中石油 ▼276,473.9 |
中國 |
中石油 ▲276,844.9
|
4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51,078.1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46,850.5 |
美国 |
IBM ▲208,843.5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36,677.0
|
5 |
巴西 |
巴西石油 ▲247,417.6 |
澳大利亞 英国 |
必和必拓 ▼233,626.5 |
美国 |
微軟 ▼208,534.9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28,168.1
|
6 |
澳大利亞 英国 |
必和必拓 ▲247,079.5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25,122.8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06,021.4 |
美国 |
微軟 ▲218,380.1
|
7 |
中國 |
中国建设银行 ▲232,608.6 |
美国 |
微軟 ▲219,251.9 |
香港 |
中国移动 ▲198,778.7 |
美国 |
IBM ▲216,724.4
|
8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26,128.7 |
瑞士 |
雀巢 ▲215,017.5 |
荷蘭 英国 |
殼牌 ▼197,061.1 |
美国 |
雪佛龍 ▲211,893.9
|
9 |
美国 |
雪佛龍 ▲215,780.6 |
巴西 |
巴西石油 ▼210,111.4 |
瑞士 |
雀巢 ▼191,115.6 |
美国 |
沃尔玛 ▲204,659.8
|
10 |
美国 |
微軟 ▼213,336.4 |
美国 |
IBM ▲207,781.4 |
美国 |
雪佛龍 ▼185,456.1 |
中國 |
中國移動 ▼196,148.4
|
2010年
排名
|
第一季度[47]
|
第二季度[48]
|
第三季度[49]
|
第四季度[50]
|
1 |
中國 |
中石油 ▼329,259.7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291,789.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14,622.5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68,711.5
|
2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16,230.8 |
中國 |
中石油 ▼268,504.8 |
中國 |
中石油 ▲270,889.9 |
中國 |
中石油 ▲303,273.6
|
3 |
美国 |
微軟 ▼256,864.7 |
美国 |
蘋果 ▲228,876.8 |
美国 |
蘋果 ▲259,223.4 |
美国 |
蘋果 ▲295,886.3
|
4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46,419.8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11,258.7 |
巴西 |
巴西石油 ▲220,616.5 |
澳大利亞 英国 |
必和必拓 ▲243,540.3
|
5 |
美国 |
蘋果 ▲213,096.7 |
美国 |
微軟 ▼201,655.8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13,364.1 |
美国 |
微軟 ▲238,784.5
|
6 |
澳大利亞 英国 |
必和必拓 ▲209,935.1 |
香港 |
中國移動 ▲201,471.2 |
美国 |
微軟 ▲210,676.4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33,369.1
|
7 |
美国 |
沃尔玛 ▲209,000.7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197,356.8 |
香港 |
中國移動 ▲205,339.6 |
巴西 |
巴西石油 ▲229,066.6
|
8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200,620.5 |
中國 |
中国建设银行 ▲189,170.7 |
美国 |
波克夏·海瑟威 ▲204,792.0 |
中國 |
中國建設銀行 ▲222,245.1
|
9 |
美国 |
通用电气 ▲194,246.2 |
美国 |
沃爾瑪 ▼178,322.7 |
中國 |
中國建設銀行 ▲202,998.4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08,593.7
|
10 |
香港 |
中国移动 ▲192,998.6 |
美国 |
宝洁 172,736.5 |
澳大利亞 英国 |
必和必拓 ▲196,866.0 |
瑞士 |
雀巢 ▲203,534.3
|
2009年
排名
|
第一季度[51]
|
第二季度[52]
|
第三季度[53]
|
第四季度[54]
|
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36,527 |
中國 |
中石油 ▲366,662.9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29,725 |
中國 |
中石油 ▲353,140.1
|
2 |
中國 |
中石油 ▲287,185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41,140.3 |
中國 |
中石油 ▼325,097.5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23,717.1
|
3 |
美国 |
沃尔玛 ▼204,365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57,004.4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37,951.5 |
美国 |
微軟 ▲270,635.4
|
4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187,885 |
美国 |
微軟 ▲211,546.2 |
美国 |
微軟 ▲229,630.7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68,956.2
|
5 |
香港 |
中国移动 ▼174,673 |
香港 |
中國移動 ▲200,832.4 |
英国 |
滙豐 ▲198,561.1 |
美国 |
沃爾瑪 ▲203,653.6
|
6 |
美国 |
微軟 ▼163,320 |
美国 |
沃爾瑪 ▼188,752.0 |
香港 |
中國移動 ▼195,680.4 |
中國 |
中國建設銀行 ▲201,436.1
|
7 |
美国 |
AT&T ▼148,511 |
中國 |
中国建设银行 ▲182,186.7 |
美国 |
沃爾瑪 ▲189,331.6 |
澳大利亞 英国 |
必和必拓 ▲201,248
|
8 |
美国 |
嬌生 ▼145,481 |
巴西 |
巴西石油 ▲165,056.9 |
巴西 |
巴西石油 ▲189,027.7 |
英国 |
HSBC ▲199,254.9
|
9 |
荷蘭 英国 |
殼牌 ▼138,999 |
美国 |
嬌生 ▲156,515.9 |
中國 |
中國建設銀行 ▲186,816.7 |
巴西 |
巴西石油 ▲199,107.9
|
10 |
美国 |
宝洁 ▼138,013 |
荷蘭 英国 |
殼牌 ▲156,386.7 |
荷蘭 英国 |
殼牌 ▲175,986.1 |
美国 |
蘋果 ▲189,801.7
|
2008年
排名
|
第一季度[55]
|
第二季度[56]
|
第三季度[57]
|
第四季度[58]
|
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52,505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65,652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3,366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06,067
|
2 |
中國 |
中石油 ▼423,996 |
中國 |
中石油 ▲341,140.3 |
中國 |
中石油 ▼325,097.5 |
中國 |
中石油 ▼259,836
|
3 |
美国 |
通用电气 ▼369,569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57,004.4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37,951.5 |
美国 |
沃尔玛 ▼219,898
|
4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299,764 |
美国 |
微軟 ▲211,546.2 |
美国 |
微軟 ▲229,630.7 |
香港 |
中国移动 ▲201,291
|
5 |
香港 |
中国移动 ▼298,093 |
香港 |
中國移動 ▲200,832.4 |
英国 |
滙豐 ▲198,561.1 |
美国 |
宝洁 ▼184,576
|
6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77,236 |
美国 |
沃爾瑪 ▼188,752.0 |
香港 |
中國移動 ▼195,680.4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173,930
|
7 |
美国 |
微軟 ▼264,132 |
中國 |
中国建设银行 ▲182,186.7 |
美国 |
沃爾瑪 ▲189,331.6 |
美国 |
微軟 ▼172,929
|
8 |
美国 |
AT&T ▼231,168 |
巴西 |
巴西石油 ▲165,056.9 |
巴西 |
巴西石油 ▲189,027.7 |
美国 |
AT&T ▲167,950
|
9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20,110 |
美国 |
嬌生 ▲156,515.9 |
中國 |
中國建設銀行 ▲186,816.7 |
美国 |
嬌生 ▼166,002
|
10 |
美国 |
宝洁 ▼215,640 |
荷蘭 英国 |
殼牌 ▲156,386.7 |
荷蘭 英国 |
殼牌 ▲175,986.1 |
美国 |
通用电气 ▼161,278
|
2007年
排名
|
第一季度[59]
|
第二季度[60]
|
第三季度[61]
|
第四季度[62]
|
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29,567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72,519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513,362 |
中國 |
中石油 ▲723,952
|
2 |
美国 |
通用电气 ▼363,611 |
美国 |
通用電氣 ▲393,831 |
美国 |
通用電氣 ▲424,19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511,887
|
3 |
美国 |
微軟 ▼272,912 |
美国 |
微軟 ▲281,934 |
香港 |
中国移动 ▲327,937 |
美国 |
通用電氣 ▼374,637
|
4 |
美国 |
花旗 ▼252,857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66,141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279,269 |
香港 |
中國移動 ▲354,120
|
5 |
美国 |
AT&T ▲246,206 |
美国 |
AT&T ▲255,871 |
美国 |
微軟 ▼276,202 |
中國 |
中國工商銀行 ▲338,989
|
6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245,911 |
美国 |
花旗 ▲253,703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64,397 |
美国 |
微軟 ▲333,054
|
7 |
日本 |
豐田 ▼230,832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245,757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260,249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329,591
|
8 |
美国 |
美國銀行 ▼228,177 |
英国 |
BP ▲231,491 |
美国 |
AT&T ▲258,047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69,544
|
9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24,788 |
日本 |
豐田 ▼228,009 |
美国 |
花旗 ▼232,162 |
美国 |
AT&T ▼252,051
|
10 |
荷蘭
英国 |
殼牌 ▼214,018 |
美国 |
美國銀行 ▼216,963 |
美国 |
美國銀行 ▲223,066 |
中國 |
中國石化 ▲249,645
|
2006年
排名
|
第一季度[63]
|
第二季度[64]
|
第三季度[65]
|
第四季度[66]
|
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71,631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71,187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398,906 |
美国 |
埃克森美孚 ▲446,943
|
2 |
美国 |
通用电气 ▼362,527 |
美国 |
通用電氣 ▼342,731 |
美国 |
通用電氣 ▲364,414 |
美国 |
通用電氣 ▲383,564
|
3 |
美国 |
微軟 ▲281,171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246,341 |
美国 |
微軟 ▲272,679.0 |
美国 |
微軟 ▲293,537
|
4 |
美国 |
花旗 ▼238,935 |
美国 |
花旗 ▲239,862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254,634.3 |
美国 |
花旗 ▲273,691
|
5 |
英国 |
BP ▲233,260 |
美国 |
微軟 ▼237,688 |
美国 |
花旗 ▲246,727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271,482
|
6 |
美国 |
美國銀行 ▲211,706 |
英国 |
BP ▲233,151 |
美国 |
美國銀行 ▲242,451 |
中國 |
中国工商银行 ▲254,592
|
7 |
荷蘭 |
殼牌 ▲211,280 |
荷蘭 |
殼牌 ▲224,925 |
荷蘭 |
殼牌 ▼216,368 |
日本 |
豐田 ▲241,161
|
8 |
美国 |
沃尔玛 ▲196,860 |
美国 |
美國銀行 ▲219,504 |
英国 |
BP ▼215,623 |
美国 |
美國銀行 ▼239,758
|
9 |
日本 |
豐田 ▲196,731 |
英国 |
滙豐 ▲201,854 |
英国 |
HSBC ▲209,774 |
荷蘭 |
殼牌 ▲225,781
|
10 |
俄羅斯 |
俄羅斯天然氣 ▲196,339 |
美国 |
沃爾瑪 ▲200,762 |
美国 |
輝瑞 ▲206,785 |
英国 |
BP ▲218,643
|
2005年
排名
|
公司名
|
總部
|
主要產業
|
市值(百萬美元)
|
1 |
通用电气 |
美国 |
綜合企業 |
▲382,233
|
2 |
埃克森美孚 |
美国 |
石油 |
▲380,567
|
3 |
微軟 |
美国 |
軟體 |
▼262,975
|
4 |
花旗 |
美国 |
銀行 |
▼234,437
|
5 |
BP |
英国 |
石油 |
▲221,365
|
6 |
沃尔玛 |
美国 |
零售 |
▼212,209
|
7 |
殼牌 |
荷蘭 |
石油 |
▲210,630
|
8 |
嬌生 |
美国 |
医疗卫生 |
▲199,711
|
9 |
輝瑞 |
美国 |
醫療衛生 |
▼195,945
|
10 |
美國銀行 |
美国 |
銀行 |
▲178,765
|
2004年
排名
|
公司名
|
總部
|
主要產業
|
市值(百萬美元)
|
1 |
通用电气 |
美国 |
綜合企業 |
▲299,336
|
2 |
微軟 |
美国 |
軟體 |
▲271,911
|
3 |
埃克森美孚 |
美国 |
石油 |
▲263,940
|
4 |
輝瑞 |
美国 |
医疗卫生 |
▲261,616
|
5 |
花旗 |
美国 |
銀行 |
▲259,191
|
6 |
沃尔玛 |
美国 |
零售 |
▲258,888
|
7 |
美國國際集團 |
美国 |
保險 |
▲183,696
|
8 |
英特尔 |
美国 |
硬體 |
▲179,996
|
9 |
BP |
英国 |
石油 |
▲174,648
|
10 |
滙豐 |
英国 |
銀行 |
▲163,574
|
2003年
排名
|
公司名
|
總部
|
主要產業
|
市值(百萬美元)
|
1 |
微軟 |
美国 |
軟體 |
▼264,003
|
2 |
通用电气 |
美国 |
綜合企業 |
▼259,647
|
3 |
埃克森美孚 |
美国 |
石油 |
▼241,037
|
4 |
沃尔玛 |
美国 |
零售 |
▼234,399
|
5 |
輝瑞 |
美国 |
医疗卫生 |
▼195,948
|
6 |
花旗 |
美国 |
銀行 |
▼183,887
|
7 |
嬌生 |
美国 |
醫療衛生 |
▼170,417
|
8 |
殼牌 |
荷蘭 |
石油 |
▼149,034
|
9 |
BP |
英国 |
石油 |
▼144,381
|
10 |
IBM |
美国 |
軟體,硬體 |
▲139,272
|
2002年
排名
|
公司名
|
總部
|
主要產業
|
市值(百萬美元)
|
1 |
通用电气 |
美国 |
綜合企業 |
▼372,089
|
2 |
微軟 |
美国 |
軟體 |
▲326,639
|
3 |
埃克森美孚 |
美国 |
石油 |
▲299,820
|
4 |
沃尔玛 |
美国 |
零售 |
▲273,220
|
5 |
花旗 |
美国 |
銀行 |
▲255,299
|
6 |
輝瑞 |
美国 |
医疗卫生 |
▼249,021
|
7 |
英特尔 |
美国 |
硬體 |
▼203,838
|
8 |
BP |
英国 |
石油 |
▼200,794
|
9 |
嬌生 |
美国 |
醫療衛生 |
▲197,912
|
10 |
殼牌 |
荷蘭 |
石油 |
▼189,913
|
2001年
排名
|
公司名
|
總部
|
主要產業
|
市值(百萬美元)
|
1 |
通用电气 |
美国 |
綜合企業 |
477,406
|
2 |
思科 |
美国 |
網絡設備 |
304,699
|
3 |
埃克森美孚 |
美国 |
石油 |
286,367
|
4 |
輝瑞 |
美国 |
医疗卫生 |
263,996
|
5 |
微軟 |
美国 |
軟體 |
258,436
|
6 |
沃尔玛 |
美国 |
零售 |
250,955
|
7 |
花旗 |
美国 |
銀行 |
250,143
|
8 |
沃达丰 |
英国 |
电信 |
227,175
|
9 |
英特爾 |
美国 |
硬體 |
227,048
|
10 |
殼牌 |
荷蘭 |
石油 |
206,340
|
2000年
排名
|
公司名
|
總部
|
主要產業
|
市值(百萬美元)
|
1 |
微軟 |
美国 |
軟體 |
▲586,197
|
2 |
通用电气 |
美国 |
綜合企業 |
▲474,956
|
3 |
NTT DOCOMO |
日本 |
电信 |
▲366,204
|
4 |
思科 |
美国 |
網絡設備 |
▲348,965
|
5 |
沃尔玛 |
美国 |
零售 |
▲286,153
|
6 |
英特爾 |
美国 |
硬體 |
▲277,096
|
7 |
日本電信電話 |
日本 |
電信 |
▲274,905
|
8 |
埃克森美孚 |
美国 |
石油 |
▲265,894
|
9 |
朗讯 |
美国 |
電信 |
▲237,668
|
10 |
德国电信 |
德国 |
電信 |
▲209,628
|
參見
參考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