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條目之 中立性有争议。其內容、語調可能 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18年12月12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
敦(Tun)是马来西亚联邦荣誉制度的一種稱號,乃是护国玛哈拉惹勋章(SMN)和联邦王冠效忠斯里勋章(SSM)佩戴者的头衔,是由最高元首册封的象征式终身荣誉身份[1],受封者多为首相、首相夫人、部长、大法官、州元首等重要人物(如马哈迪·莫哈末、嘉化·峇峇),數量限制是50人(「SMN」和「SSM」各25人)。[2][3]在古時候,「敦」是对王族或贵族男性的尊称,与「Tuan」有渊源,地位可与王子平起平坐。
「敦」的配偶(元配)称为「杜潘」(Toh Puan)[2][3],如马华公会第六任总会长林良实妻子杜潘王维娜,与吉打王冠斯里勋章(SPMK)佩戴者的配偶称号相同;[4]同时,与森美兰的「酋长夫人」及登嘉楼的「督潘」(两者同为「To' Puan」)的发音接近。在正式的社交礼节中,女性必须「从夫姓」才能冠上有关的称号,除非她的称号是来自于最高元首的册封,而不是延伸自丈夫的权利。由於马来西亚的《国民登记法令》並不强制女性在婚后冠上夫姓(除了所有的华人、少数的印度人和少数的马来貴族外,大多数的马来人、印度人和土著並沒有传统姓氏),所以这项细节常常被忽略,或沒有严格的遵守。
在理论上,「女敦」的丈夫除非有得到最高元首的册封,否則的話,並沒有任何的称号。但是,「敦」的受封者以男性居多,受封为「敦」的女性较少,最近被册封为「敦」的女性包括敦珍·阿都拉、敦恩頓·瑪末(追赠)和敦茜蒂哈斯玛,她们的丈夫都被册封为「敦」,且等级较高。或者如敦东姑麦润,因她身为联邦首席大法官而获封。
目前共有97名受封者(48名「SMN」和52名「SSM」,3人先后受封「SSM」和「SMN」),其中25名受封者仍在世(11名「SMN」和14名「SSM」)。
不包含荣誉勋章获得者(SMN(K))
不包含荣誉勋章获得者(SSM(K))
在世华裔敦(1名)
已逝华裔敦(9名)
- 敦陈祯祿-Tan Cheng Lock(KBE)[7]:马华公会第1任总会长(1949 - 1958),马华公会创会總會長,在1960年12月13日逝世,享壽77歲。
- 敦陈修信-Tan Siew Sin[8] :马华公会第3任总会长(1961 - 1974),馬來西亞第二任華裔財政部長,1988年3月17日,敦陈修信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壽72歲。
- 敦李孝式[9]-Henry Lee Hau Shik(KBE):马华公会首任副會長、首任马来西亚财政部长,创办《中国报》和兴业银行,马华公会的创办人之一,前中华总商会会长,在1988年6月22日離開人世,享壽87歲 [10]。
- 敦林苍佑医生[5]-Lim Chong Eu:马华公会第2任总会长(1958 - 1959),第二任槟城首长(1969 - 1990)、民政党创会主席,2010年11月24日逝世,享耆壽91歲。[11]
- 敦林有福-Lim Yew Hock:前新加坡首席部長,1958年8月颁授护国玛哈拉惹勋章(荣誉)(SMN(K)),1968年底遭谪除。
- 敦梁宇皋[12] -Leong Yew Koh:首任馬六甲州元首,1963年去世。
- 敦翁毓麟-Ong Yoke Lin:马华公會元老,1955年 - 1962年歷任郵電、交通、勞工及衛生部长;1962年 - 1972年出任馬來亞駐美國大使兼駐聯合國常任代表;1973年 - 1980年當選國會上議院議長,2010年7月1日壽終正寢於家中,享壽93年。[13]
- 敦林敬益-Lim Keng Yaik医生:前民政党党主席,曾任多届内阁部长,享壽73岁。
- 敦曾永森-Chen Wing Sum[14]: 马华元老,世界華人聯合會永遠名譽主席、前馬來西亞國會上議院主席、馬華公會前署理總會長,前首相署、國防部及鄉村發展部政務次長,廣西北流人。2024年7月26日逝世,享年92岁。
参考文献
另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