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肩投法![]() 斜肩投法,球界慣稱「四分之三投法」(three-quarters)是一種棒球投手的投球機制,其放球點介於高壓及側投之間,現今棒球投手大多數是採用斜肩投法來投球[1]。 四分之三投法的慣稱是來自於「three-quarters delivery」的意譯[2]。 簡介斜肩投法是所有的投法中相對上最符合人體工學及力學的方式,因為這是對人體的結構而言較為自然的投法;一般人在將手中的物品拋擲出的時候,大多是自然以左手十到十一點鐘方向之間(右手一至二點鐘方向間)的揮臂角度來丟出,此角度和斜肩投法雷同,故此機制也算是所有的投法中最簡單,且最容易上手的。 因應出手角度的不同細分,斜肩投法另有高角度斜肩投法(high three-quarters)及低角度斜肩投法(low three-quarters)等描述。 優劣這種投法的特色是控球相對上容易,投出的球路水平性及垂直性兼具,且因投球時肩部力量使用較少,對於肩部負擔較低,能在投球的續航力上取得較好的平衡。 斜肩投法是棒球初學者最適合練習的投法,由於斜肩投法是最接近運動人體工學的投法,使得動作容易協調,而且有助於培養基本動作,對未來若是改練高壓投法也有奠基性的作用。側投的動作基礎亦是如此(低肩側投由於是低肩投法為基,故關係較遠)。 但缺點是因為這種投法若揮臂時手肘低於肩膀的情形發生時,會給予手肘韌帶相當大的拉扯力道,因此罹患投手肘(俗稱「棒球肘」)、手肘內側韌帶撕裂傷的風險會較發生相同情形的高壓投法來得高;其次是使用這種投法的投手眾多,加上球路在高低的變化上較不如上肩投法所投出之相同球種,而增加打者有效擊球面的廣度,使得斜肩投法的球路容易被打者適應;第三是這種投球姿勢會降低垂直系球種的變化幅度。 另外一個缺點是斜肩投法的投手在投球的特性上,由於球路橫移及垂直變化均有水準,使得控球相對較為容易,但也因為球路較為水平、使用斜肩投法的投手眾多,使打者適應球路的時間相對較短,使得採斜肩投法的投手容易在第二輪打擊開始球路被突破的可能性較其它投法來得高。 球路特性斜肩投法球路在垂直及水平角度的特性兼具,因此這種投法的球威不易因為身材上的限制而受到影響,只要掌握指法、放球點的技巧就能進一步製造變化,因此受到各種身材條件的投手歡迎,唯身材較為高大的投手使用斜肩投法的投手球威方面會因為較為水平的球路而減損身材上的優勢,故身材高大的投手常會被會求改用高壓法投球。原則上,斜肩投法各種球路均能順利投出,唯指叉系、曲球系、變速系等垂直系球路的效果稍差。 球速方面,理論上由於斜肩投法在投球力道的使用較少,使球速應會較高壓法來得慢,也就是「犧牲些許球速來爭取橫移角度」,但現實上,速球派投手反而是以斜肩投法投球的為主。 使用現況與名人理論上,由於斜肩投法在投球力道的使用較少,使球速應會較高壓法來得慢,也就是「犧牲些許球速來爭取橫移角度」,但現實上,速球派投手反而是以斜肩投法投球的為主(粗斜體字為左投手) 美國職棒大聯盟現役
退役
日本棒球聯盟(1936-1949)
日本野球機構(NPB)退役
現役
中華職棒現役
退役
参考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