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地铁
斯德哥爾摩地鐵(瑞典語:Stockholms tunnelbana)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系统。第一條綫路早於1950年啓用。直至今天,有100個車站正在營運,當中47個為地下車站,53個為地面或地上車站。線路方面,共有七條,並被分成三個以顏色區分的組別,分別為藍(10、11號線)、紅(13、14號線)及綠(17、18、19號線)線。每一組顏色內的線路均共用通過斯得哥爾摩市中心站的路軌。 全長108公里的地鐵系統均由斯德哥爾摩省透過斯德哥爾摩交通公司擁有,全線以合約專營權方式交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旗下MTR斯德哥爾摩有限公司 (MTR Stockholms AB) 營運,但受當地營運人員短缺及維修問題影響,提前在2024年3月2日結束營運,並移交予新營運商。 斯德哥尔摩地铁以其車站的裝飾聞名,號稱世界上最長的藝術長廊。當中有超過90個車站由超過150位藝術家以雕塑、祼露基岩、馬賽克、畫作、裝置藝術、版畫、浮雕等方法加以裝飾。 歷史地鐵開通前地鐵開通之前斯德哥尔摩已有斯德哥爾摩電車、羅斯拉根鐵路、薩爾特舍巴登鐵路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20世紀初斯德哥尔摩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開始電氣化,由於有軌電車運營商的運營許可即將到期,斯德哥尔摩市希望自行經營已具獲利能力的有軌電車系統,1915年成立斯德哥爾有軌電車公司[註 1],隨後陸續接管斯德哥尔摩的有軌電車。同時早在1910年就有建設地鐵通往孔斯霍尔门的建議提出,1920年代又有興建到恩谢德的地鐵建議提出。 1930年通往厄比的有軌電車開通,讓軌道交通地下化問題變得更加緊迫,1931年市議會決定建造南隧道,1933年南隧道開通,成為一條准地铁路線,是將斯德哥爾摩南郊的有軌電車改造成地鐵的第一步,1940年代數個準地鐵路段開通,這些準地鐵路段後來成為紅線及綠線的一部分。同一時期斯德哥尔摩郊区城市化也推動建設地鐵訴求。 地鐵開通建造地鐵的決定始於1941年,第一個正式的地鐵系統在1950年10月1日開幕,是以1933年建成的準地鐵南隧道線作為基礎,提升為地鐵標準,這條綫路從斯魯森站往南行至霍卡然根站,今日屬於綠線 (18號線)的一部分。隨後19號線於1951年開通,17號線則於1958年開通,3條路線都通過南隧道。同時綠線北段也在1952年之後陸續開通,1957年南北貫通運營。紅線與藍線則分別在1964和1975年開通。 线路斯德哥爾摩地鐵的路線分為綠線(Gröna linjen)、紅線(Röda linjen)和藍線(Blå linjen)。其中包含7種營運模式,分別是綠線開行的T17、T18及T19三種區間車,紅線開行的T13及T14兩種區間車,和藍線開行的T10及T11兩種區間車。 車站現有總共100個車站正在使用。當中一個,修姆令聶(Kymlinge)建成後卻從來沒有用於營運,另一個則已經停用及拆毀。因為斯卡普納克站擴建的關係,巴格莫森站的地面站體已經被拆毀,並另建了一個地下站體。 斯德哥爾摩地鐵因為它的裝飾品而聞名於世,更有「世界最長的藝術館」之美譽。當中幾個車站(特別是在藍線)特意將基石露出,不加以修飾,以作為車站天然的裝潢。在里斯內站,則以一幅塗滿月台兩邊,有關地球文明歷史的壁畫作為車站裝飾。 ![]()
技术車輛舊型列車
斯德哥爾摩地鐵的列車最初是由兩個人操作的。司機只負責駕駛,車門由一名所謂的列車警衛負責。1965年引入了單人操作,這意味著司機既要操作車門,又要駕駛列車。自1980年以來,單人操作已應用於所有列車。在地鐵開通以前使用有軌電車運營,1950年綠線開通後投入C1~C3列車,1964年紅線開通投入C4、C5列車,1970年代增加C6型,1975年藍線開通投入C7~C9列車,C6也在藍線使用。 1970、80年代部分C1~C3列車翻新改造為C12、C13列車,並增加C14、C14z和C15列車。1990年代C6和C12~C15翻新為C6H和C12H~C15H。C1~C15各類型可以混編,又被統稱為Cx列車。從外觀上看,C1~C5型車和C6~C15型車有明顯的區別,C1~C5的擋風玻璃尺寸較小,而C6~C15的擋風玻璃較大。C1~C4的塗裝是綠色,C5是銀色,藍線開通後從C6開始使用藍色塗裝,除了C12、C13、部分C15列車為綠色塗裝。 Cx列車最高速80km/h,每節車廂載客量156人,8節編組載客量1248人。[2]各型號中C1最早於1983年停用,之後各型號陸續退役,目前僅剩C6H、C14和C15作為補充列車使用,在週一至週六白天的紅線和周一至週五的藍線運行,Cx列車預計2024年以前由新型C30列車完全取代。[3]一些C13列車被保留用於牽引吹雪車,但不提供客運。另外2輛C6動力車廂和4輛C8列車被改造為薩爾特舍巴登鐵路C16與C10/C11列車,至今仍在使用。 新型列車
1996年SL引入新型C20型列車,C20由ABB 戴姆勒-賓士運輸製造[註 2],屬於龐巴迪Movia系列列車,無法與Cx列車混編,C20三節車廂為一單元,車廂間連通,共生產271個單元,營運時三個單元重聯為9節編組使用,每個單元載客量414人,全列載客量1242人,設計最高速90km/h。[4]目前C20列車正在翻新,預計2023年全部翻新,升級後的列車將在綠線和藍線使用,紅線將完全由更新的C30運營。[5]另外編號2000的單元於2003年製造,使用复合材料,使列車更輕、內部更寬敞,載客量達到449人,被給予C20F的型號,與其他C20相比最大差異在於車身,C20F為光滑的,C20底部有波浪凸起,C20F只製造一組,目前與其型號混用。[6][7] 2018年6月,首列C30型列車交付[3][8]。C30由龐巴迪製造,[註 2]屬於龐巴迪Movia系列列車,C20四節車廂為一單元,車廂間連通,SL共訂購96個單元,2個單元重聯為8節編組使用,可編為48列列車,每個單元載客量636人,8節編組載客量1272人,設計最高速度90km/h。[9]SL於2013年5月授予龐巴迪C30列車訂單,2018年6月交付,2020年8月11日開始在紅線營運。[10]C30將投入40列在紅線使用,另外8列在藍線使用,[11]預計2024年完成交付,Cx列車將完全被取代,紅線的C20也將停用,改為在藍、綠線使用。[3] 基礎設施斯德哥爾摩地鐵紅、綠線使用650V直流電,藍線使用750V直流電;紅線和藍線的最高限速為80公里/小時,綠線的最高限速為70公里/小時,綠線限速較低的原因是由於轉彎半徑比其他線路小。 涂鸦1980年代中期以来,斯德哥尔摩地铁饱受涂鸦的困扰,有的列车不得不在被涂鸦后的状态下持续运营数周,有的车站上的涂鸦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能清除。但是现在,列车如果被涂鸦后会马上停止运行,车站的涂鸦也会在数日之内得以清除。年间耗费在清理这样涂鸦上的费用高达1亿瑞典克朗以上(2006年为1.15亿瑞典克朗[12])。 未來計畫2013年11月SL公布斯德哥尔摩地铁擴張計劃包括:[13]
2017年SL公布另一條新線,並沒有指定顏色,該路線從和平之家廣場站向南,到艾尔夫舍。目前尚在進行調查。[19] 参见註釋线网图
参考文献網站
其他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