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 分類 二級行政區劃 位置 斯里蘭卡 數量 25(1984年2月) 人口 92,238–2,324,349 面積 699–7,179 km² 本级政府 區書記處 下級 分區書記處
區 ([දිස්ත්රික්ක] 错误:{{Lang-xx}}:无效参数:|transit=(帮助 ) 、[மாவட்டம்] 错误:{{Lang-xx}}:无效参数:|transit=(帮助 ) )是斯里蘭卡的二級行政區劃,由省 下轄。斯里蘭卡有9個省,並劃分為25個區。[ 2] 每個地區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區書記 負責管理。[ 3] [ 4] 區書記處的主要任務是協調中央政府和分區書記處的溝通和活動。地區書記處還負責推行和監督區級的發展計畫,協助轄下行政區開展活動[ 5] ,徵收稅捐以及協調地區的選舉。[ 6] 一個區可以下分為若干分區書記處 ,其又被細分為14,022個村。[ 7] 斯里蘭卡全國現有331個分區書記處。[ 8]
歷史
在阿努拉達普拉王國 時期,斯里蘭卡分為三個地區,這些地區又進一步細分為更小的單位,稱為「拉塔」(僧伽羅語 :රට 、坦米爾語 :ரட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區的數量增加,但二級行政區劃仍然是拉塔。之後,斯里蘭卡分裂為數個王國、外國殖民勢力控制部分地區,這種結構亦開始發生變化。科提王國 的領土下劃為四個「迪薩瓦」(disava ),其下再細分為四十個「科拉萊」(korale )。這些科拉萊有自己的官員以及少量的民兵。賈夫納王國 的行政結構與此類似,其轄內有四個省。
葡萄牙人在1505年抵達斯里蘭卡並控制部分地區 之後[ 11] ,他們大致保持了斯里蘭卡統治者所遵循的行政結構。。在荷蘭人統治斯里蘭卡 期間,他們控制的地區被劃分為三個行政區,並在其下設置「迪薩瓦」。。英屬錫蘭 時期最初延續此了這一制度,但在1796年至1802年的改革後,行政區劃改以民族組成進行劃分。1833年,科爾布魯克-卡梅倫委員會 的改革廢除了這一制度,並設立錫蘭立法委員會 取而代之,使該島在政治上和行政上的都成為單一單位。全島最初有5個省,後來擴大為9個省,其下再細分為21個區。這些地區由稱為政府代理人 或助理政府代理人的官員進行管理。
1955年,區取代省成為國家的主要行政單位。1961年4月設立了安帕賴區 [ 19] [ 20] ;1978年9月新憲法 通過後又設立了穆萊蒂武區 和加姆珀哈區 [ 21] ,也重新將該省作為主要行政區劃。[ 22] 最後一個設立的區是成立於1984年2月的基利諾奇區 。[ 23] 按照現行(1978年頒定)的憲法規定斯里蘭卡領土由25個行政區組成。斯里蘭卡議會 可通過決議對這些地區進行細分或合併。[ 24]
在25個區當中,阿努拉德普勒區 是面積最大的區,面積達7179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可倫坡區 ,面積699平方公里。可倫坡區同時也是人口最多且人口密度最高的區,人口約230萬,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超過3400人;穆萊蒂武區 則是人口最少且人口密度最低的區,人口9萬餘人,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不足40人。[ 25] [ 26]
列表
以下列表列出所有區的原文名稱、所屬省分、區首府、面積[ 25] 、人口[ 26] 、人口密度等資料。其中人口數據均來自2012年的斯里蘭卡人口普查[ 26] ;人口密度使用陸地面積計算(而非總面積);原文名稱則依序為斯里蘭卡的兩種官方語言 :僧伽羅語 和坦米爾語 。
區
原文
地圖
所屬省分
區首府
陸地面積(km2 )
內陸水域面積(km2 )
總面積(km2 )
人口 (2012)
人口密度
安帕賴區
අම්පාර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அம்பாறை மாவட்டம்
東部省
安帕賴
4,222
193
4,415
649,402
154
阿努拉德普勒區
අනුරාධපුර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அனுராதபுரம் மாவட்டம்
北中省
阿努拉德普勒
6,664
515
7,179
860,575
129
巴杜勒區
බදුල්ල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பதுளை மாவட்டம்
烏沃省
巴杜勒
2,827
34
2,861
815,405
288
拜蒂克洛區
මඩකලපුව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மட்டக்களப்பு மாவட்டம்
東部省
拜蒂克洛
2,610
244
2,854
526,567
202
可倫坡區
කොළඹ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கொழும்பு மாவட்டம்
西部省
可倫坡
676
23
699
2,324,349
3,438
加勒區
ගාල්ල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காலி மாவட்டம்
南部省
加勒
1,617
35
1,652
1,063,334
658
加姆珀哈區
ගම්පහ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கம்பஹா மாவட்டம்
西部省
加姆珀哈
1,341
46
1,387
2,304,833
1,719
漢班托特區
හම්බන්තොට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அம்பாந்தோட்டை மாவட்டம்
南部省
漢班托特
2,496
113
2,609
599,903
240
賈夫納區
යාපනය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யாழ்ப்பாணம் மாவட்டம்
北部省
賈夫納
929
96
1,025
583,882
629
卡盧特勒區
කඵතර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களுத்துறை மாவட்டம்
西部省
卡盧特勒
1,576
22
1,598
1,221,948
775
康提區
මහනුවර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கண்டி மாவட்டம்
中央省
康提
1,917
23
1,940
1,375,382
716
凱格勒區
කෑගල්ල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கேகாலை மாவட்டம்
薩伯勒格穆沃省
凱格勒
1,685
8
1,693
840,648
499
基利諾奇區
කිලිනොච්චි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கிளிநொச்சி மாவட்டம்
北部省
基利諾奇
1,205
74
1,279
113,510
94
庫魯內格勒區
කුරුණෑගල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குருநாகல் மாவட்டம்
西北省
庫魯內格勒
4,624
192
4,816
1,618,465
350
馬納爾區
මන්නාරම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மன்னார் மாவட்டம்
北部省
馬納爾
1,880
116
1,996
99,570
53
馬特萊區
මාතලේ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மாத்தளை மாவட்டம்
中央省
馬特萊
1,952
41
1,993
484,531
248
馬特勒區
මාතර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மாத்தறை மாவட்டம்
南部省
馬特勒
1,270
13
1,283
814,048
641
莫訥勒格勒區
මොණරාගල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மொணராகலை மாவட்டம்
烏沃省
莫訥勒格勒
5,508
131
5,639
451,058
82
穆萊蒂武區
මුලතිවු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முல்லைத்தீவு மாவட்டம்
北部省
穆萊蒂武
2,415
202
2,617
92,238
38
努沃勒埃利耶區
නුවරඑළිය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நுவரெலியா மாவட்டம்
中央省
努沃勒埃利耶
1,706
35
1,741
711,644
417
波隆納魯沃區
පොළොන්නරුව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பொலன்னறுவை மாவட்டம்
北中省
波隆納魯沃
3,077
216
3,293
406,088
132
普塔勒姆區
පුත්තලම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புத்தளம் மாவட்டம்
西北省
普塔勒姆
2,882
190
3,072
762,396
265
拉特納普勒區
රත්නපුර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இரத்தினபுரம் மாவட்டம்
薩伯勒格穆沃省
拉特納普勒
3,236
39
3,275
1,088,007
336
亭可馬里區
ත්රිකුණාමළය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திருகோணமலை மாவட்டம்
東部省
亭可馬里
2,529
198
2,727
379,541
150
瓦武尼亞區
වවුනියා දිස්ත්රික්කය வவுனியா மாவட்டம்
北部省
瓦武尼亞
1,861
106
1,967
172,115
92
斯里蘭卡
ශ්රී ලංකා இலங்கை
不適用
不適用
62,705
2,905
65,610
20,359,439
325
參見
參考資料
^ 内務省 - 000056184 (PDF) .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 31.
^ At a Glance . Sri Lanka in Brief. Government of Sri Lanka . [2009-07-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07-07).
^ Vision & Mission . District Secretariats Portal. Minist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Home Affairs, Sri Lanka. [2009-07-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05-13).
^ Kilinochchi a brief look . Daily News (Sri Lanka) . 2009-04-27 [2009-08-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2-24).
^ About Us . Vavuniya District Secretariat. [2009-07-2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11-12).
^ Performs Report and Accounts—2008 (PDF) . District and Divisional Secretariats Portal—Minist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Home Affairs. [2009-07-29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10-03).
^ Identification of DS Divisions of Sri Lanka Vulnerable for food insecurity (PDF) . World Food Programme . [2009-07-21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03-04).
^ Grama Niladhari Administration Division . [2016-06-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9-14).
^ Hewavissenti, Panchamee. Episodes of colonised history . Sunday Observer (Sri Lanka) . 2008-02-03 [2009-07-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02-07).
^ Overview . Ampara District Secretariat. [2013-12-2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12-24).
^ Mohideen, M. I. M. Sinhalisation of East: A reply to Minister Champika Ranawaka . The Island (Sri Lanka) . 2007-12-27 [2020-11-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10-05).
^ Population by sex and district, census years (PDF) . Statistical Abstract 2011. Department of Census & Statistics, Sri Lanka.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11-13).
^ Schmiegelow, Michèle. Democracy in Asia . Palgrave Macmillan . 1997: 425 [2020-11-19 ] . ISBN 0-312-16495-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1-11).
^ Karalliyadda, S. B. Awakening Jaffna Uthuru Wasanthaya . The Nation (Sri Lanka) . 2013-06-09.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12-24).
^ Chapter 1: The People, The State and Sovereignty . The Constitution of Sri Lanka. Government of Sri Lanka . [2009-07-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5-31).
^ 25.0 25.1 Table 1.1: Area of Sri Lanka by province and district (PDF) . Statistical Abstract 2014. Department of Census and Statistics, Sri Lanka. [2020-11-19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11-13).
^ 26.0 26.1 26.2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of Sri Lanka, 2012 - Table A1: Population by district, sex and sector (PDF) . Department of Census & Statistics, Sri Lanka. [2020-11-19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4-12-2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