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的天空2之男燒衣
《旺角的天空2之男燒衣》(英語:Those Were the Days)[3][2],是一部1996年上映的香港時裝電影,其題材結合黑幫、靈異及愛情元素,由劉鴻泉執導[4],古天樂、張玉珊等主演[2]。片名取自同為三寶公司出品的電影《旺角的天空》[5][註 2],及南音曲《男燒衣》,此曲與本片均涉及男子祭祀逝去戀人的情節。 故事大綱澳門黑社會成員阿榮(古天樂飾)奉老大爛鬼發(張耀揚飾)之命,向貴利富(何家駒飾)施襲,以爭奪賭場地盤利益。完成任務的榮往香港暫避風頭,引起在紙紮店工作的鄰居阿珊(張玉珊飾)注意。珊之失明祖父方伯(羅家英飾)每天晨早練習南音,擾人清夢,不滿的榮登門投訴,卻受到方伯熱情款待,從此榮與珊一家漸多來往。某日榮之女友Candy(陳少霞飾)前來找榮,碰見榮與珊親近,醋意大發動手打珊,被榮趕走。[6][1][7][註 3] 榮被爛鬼發召回澳門,卻原來是圈套,發已與貴利富達成合作協議,允許富取榮性命以報受襲之辱,但榮最終逃回香港。珊遇見受傷嚴重的榮回家,為他悉心護理,兩人成為情侶。爛鬼發親自帶人往香港追殺榮,期間珊捲入打鬥,替榮擋下爛鬼發的一擊。榮駕電單車送珊到醫院[8],途中珊重傷不治。 珊死後,未知其死訊的方伯竟與榮說珊仍在家照顧自己[7],榮在紙紮店老闆娘蘭姨(羅蘭飾)的指點下,終能與珊的鬼魂相見。榮決定與珊舉行冥婚,Candy前來阻止[1],期間方伯坦言自己一直知道珊已成鬼魂,隨後鬼新娘珊魂歸地府。榮在街上燒衣祭祀珊後,前往找發報仇。最終榮與發同歸於盡,珊乘坐紙紮車,在紙紮童男童女伴隨下,接走榮的鬼魂。[8] 演員表
創作與製作背景1996年,香港電影圈正處於江湖(黑社會)題材的熱潮[9],同時也有寶耀公司從1993年的《七月十四》至1996年的《七月十三之龍婆》等一系列新風格靈異片的影響[8],結合兩者元素的本片在這種背景下出現。本片攝製期間的報道中,片名曾出現多個版本,包括《農曆七月男燒衣》[10]、《七月十四男燒衣》[7][註 2]。本片亦安排於農曆七月十四前後上映[7]:63。 導演劉鴻泉稱,當初是電影公司老闆讓他聽南音曲《男燒衣》,希望以此為題材拍成電影。[11] 選角本片選角多符合演員本身形象,如張耀揚演黑社會老大;以「龍婆」聞名的羅蘭演類似角色;粵劇老倌羅家英演南音演唱者。男主角古天樂具有漫畫英雄般的外型、有殺氣、眼神有靈氣,女主角張玉珊純潔斯文及陰氣較重,符合劉鴻泉心目中的要求。[7][11] 本片是張玉珊的電影處女作,也是她第一次拍接吻鏡頭;也是古天樂和陳少霞兩人第一次拍情慾鏡頭[7]:63[12]。劉鴻泉坦言起用新人是成本考慮。[11] 其他本片的成本約港幣四百多萬元。[11] 本片多在旺角砵蘭街取景,因要經常在夜間拍攝燒衣紙、衣紙飛揚的場面,而被附近居民投訴。[7]:63 發行本片於1996年8月24日[註 5]至9月13日在東方院線上映共21天[3][1],票房約港幣二百八十多萬元[3][1],遠低於成本。為黃百鳴創立三年多的東方院線結業前,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13]。本片與古天樂主演的另一部黑社會題材電影《龍虎砵蘭街》同期上映[註 6](而本片亦多在砵蘭街取景),它們為古天樂出道以來的第二及第三部主演電影作品[10]。 評價本片結合多種元素,評論多以其他電影作為比喻,如《陰陽錯》人鬼戀與《古惑仔》打鬥共冶一爐[6];《古惑仔》遇上《倩女幽魂》[4];《天若有情》加上《七月十四》[14]。《東周刊》[14]及《壹週刊》[8]當時的影評均認為本片具有著名西片《人鬼情未了》的風格,其中《壹週刊》的影評認為片中沒有《人鬼情未了》搓陶瓷黏土及鬼救人那樣的情節,高下立見。此外,兩周刊的影評均不欣賞以漒水清除紋身的情節,但對結尾男女主角鬼魂在紙紮隊伍伴隨中離去的一幕均予以好評,《壹週刊》的影評稱「陰森森中有絲絲淒迷」,《東周刊》的影評則指「營造出一種浪漫瑰麗的虛幻場面」。《東周刊》的影評又指本片未能將多種元素融合成自身的風格,「更流於生吞活剝的尷尬,也使全片顯得蕪雜和粗疏」,導演技巧不夠成熟,及演員演技不足都是原因。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影評人李焯桃和登徒以復古[9][15]及較貶義的老套[15]、過時[16]形容本片,黑社會元素像1980年代末至1990代初風格[16],靈異元素也像1980年代風格[9]。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