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954年—960年正月)是后周太祖郭威开始使用的年号(显德元年正月)。其后后周世宗郭荣在元年正月即位沿用(显德元年-六年);后周恭帝郭宗训即位后继续沿用(显德六年六月-七年正月),前后共计7年。[1]
南唐元宗李璟于958年五月(显德五年)开始用后周显德年号纪年(958年五月—960年正月)。[2]荆南貞懿王高保融用此年号至960年七月(954年—960年七月)。[3]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此年号(954年—960年正月)。[4]
改元
纪年對照表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中國
- 日本
- 天曆(947年-957年):村上天皇之年号
- 天德(957年-961年):村上天皇之年号
参考文献
-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143頁。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45頁。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57頁。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47頁。
- ^ 薛居正.
舊五代史周書四太祖本紀四. 维基文库. 「顯德元年春正月丙子朔,帝親祀圜丘,禮畢,詣郊宮受賀。車駕還宮,御明德樓,宣制:『大赦天下,改廣順四年為顯德元年。』」
- ^ 歐陽脩.
新五代史周本紀第十一. 维基文库. 「顯德元年春正月丙子朔,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後周紀二. 维基文库. 「〔顯德元年〕春,正月,丙子朔,帝祀圜丘,僅能瞻仰致敬而已,進爵奠幣皆有司代之。大赦,改元。」
- ^ 脫脫.
宋史本紀第一太祖一. 维基文库. 「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大赦,改元,定有天下之號曰宋。」
- ^ 徐松.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维基文库. 「太祖建隆元年正月五日,詔曰:『……宜改顯德七年為建隆元年,改國號為大宋。』」
深入閱讀
參看
|
---|
五代 | |
---|
十国 | 南吴 | 天祐907-919(唐朝) → 武义919-921 → 顺义921-927 → 乾貞927-929 → 大和929-935 → 天祚935-937 |
---|
南唐 | 昇元937-943 → 保大943-957 → 中兴958 → 交泰958 → 显德958-960(后周) → 建隆960-963 → 乾德963-968 → 开宝968-974(北宋) |
---|
吴越 | 天祐907(唐朝) → 天宝908-912 → 鳳曆913 → 乾化913-915 → 贞明915-921 → 龙德921-923(后梁) → 宝大924-925 → 宝正926-931 → 长兴932-933 → 应顺934 → 清泰934-936(后唐) → 天福936-944 → 开运944-946(后晋) → 會同947(遼朝) → 天福947 → 乾祐948-950(后汉) → 广顺950-953 → 显德954-960(后周) → 建隆960-963 → 乾德963-968 → 开宝968-976 → 太平兴国976-978(北宋) |
---|
马楚 | 天成927-930 → 长兴930-933 → 应顺934 → 清泰934-936(后唐) → 天福936-944 → 开运944-946(后晋) → 天福947 → 乾祐948-950(后汉) → 保大950-951(南唐) |
---|
闽(殷) | 開平909-911 → 乾化911-915 → 贞明915-921 → 龙德921-923(后梁) → 同光923-925 → 天成926-930 → 长兴930-932(后唐) → 龙启933-934 → 永和935-936 → 通文936-939 → 永隆939-944 → 天德943-945
其他势力 | 天福944(後晉) · 天福945(後晉) · 保大945-946(南唐) |
---|
|
---|
南汉 | 乾亨917-925 → 白龙925-928 → 大有928-942 → 光天942-943 → 应乾943 → 乾和943-958 → 大寶958-971
|
---|
前蜀 | |
---|
后蜀 | 長興934(後唐) → 明德934-937 → 广政938-965 |
---|
荆南 | 同光924-926 → 天成926-928(后唐) → 乾貞928-929(南吴) → 天成929-930 → 长兴930-933 → 应顺934 → 清泰934-936(后唐) → 天福936-944 → 开运944-946(后晋) → 天福947 → 乾祐948-950(后汉) → 广顺951-953 → 显德954-960(后周) → 建隆960-962(北宋) |
---|
北汉 | 乾祐951-956(後漢) → 天会957-973 → 广运974-979 |
---|
|
---|
西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