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银行券 (韓語:조선은행권 ),正式貨幣名称为朝鲜圆 (韓語:조선 엔 ),是朝鲜日治时期 所使用的貨幣,並同时在满洲国 和关东州 中流通使用,基本單位為圓 (韓語:엔 ,羅馬化: en ),而1圓等於100錢 (韓語:전 ),而朝鲜银行券是特指由朝鮮銀行 印製並成為朝鮮日治 所使用的法定鈔票名稱,而至日治朝鮮的中後期則因為戰爭影響了鈔票的原物料的進口,因此朝鮮銀行在小面額輔幣部分選擇直接使用與日本相同的小面額日圓硬幣,並不再發行小面額的朝鮮銀行券,故當時的朝鮮半島上同時使用的貨幣除了朝鮮銀行券外還有來自日本的日圓小額面額的輔幣硬幣。
而因銀行券上的圖樣為日本七福神 之一的壽老人 ,形象取自金允植 ,故在中国东北被俗称為“老头票”。
朝鲜银行券和日圆 及臺灣銀行券 等值,是日本政府专门在朝鲜半岛上发行的货币。
朝鲜银行券的基本单位是圆 ,1圆等于100钱。
朝鲜银行券于1910年取代了大韩帝国圆 ,最終在1945年又分別被舊韩圆 和朝鲜圆 替代。
纸币
在1902年-1910年间,韓國的紙幣由第一勸業銀行 发行,稱為「株式會社第一銀行券」,面值包括10钱、20钱、50钱、1圆、5圆和10圆。其中10、20、50钱的纸币采用直式印刷。
1909年後,大韓帝國 在漢城府 成立了韓國銀行作為央行 ,并开始发行新式的银行券,稱為「韓國銀行券」。
而在日韓合併 后,韩国银行更名为朝鲜银行 ,韓國銀行券則改名為朝鮮銀行券,並定期发行1圆、10圆、5圆和100圆的货币,偶尔发行一些以钱为单位的纸币。此外有面值为1000圆的纸币,但是从未发行。
票样
錢
1916
面額
正面
背面
5錢(郵票貨幣)
10錢
20錢
50錢
1919
1937
圓
1911
面額
正面
背面
1圓(金圓券)
5圓(金圓券)
10圓(金圓券)
100圓(金圓券)
1932
1938
面額
正面
背面
100圓
1944
1945
面額
正面
背面
1圓
5圓
100圓
1000圓(未發行)
不適用
参见
參考文獻
朝鲜半岛货币
韩国
文
兩 1两=10錢=100分
圜 →5:1 1圜=100錢
朝鮮圓 [ w 1] →1:1 1圆=100钱
圓(南朝鮮朝鲜银行券) 1945-1950 →1:1 1圆=100钱
韩圆 1950-1953 →1:1 1圆=100钱
韓圜 1953-1962 →100:1 1圜=100钱
韓圓 1962→ →10:1 KRW • 1圆=100钱
朝鲜
圓(苏联红军) 1945-1947
朝鮮圓 1947-1959 →1:1 1圆=100钱
朝鮮圓 1959-2009 →100:1 1圆=100钱
朝鮮圓 2009→ →100:1 KPW • 1圆=100钱
年代
1633-1892
1892-1902
1902-1910
1910-1945
1945 →
流通硬幣
流通紙幣
韩国
₩1,000
₩5,000
₩10,000
₩50,000
朝鲜
₩5
₩10
₩50
₩100
₩200
₩500
₩1,000
₩2,000
₩5,000
已停用貨幣
高麗王朝
無文錢
乾元重寶背字東國
東國通寶
東國重寶
三韓通寶
三韓重寶
海東通寶
海東重寶
銀瓶
朝鲜王朝
朝鮮通寶
十錢通寶
常平通寶
大東銀錢
當五錢試鑄幣
乙酉年試鑄幣
太極徽章圖案試鑄幣
太極徽章圖案通用貨幣
李花章圖案銀本位硬幣
李花章圖案金本位硬幣
鷲圖案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