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海
李山海(1539年7月20日—1609年8月23日),字汝受(여수),號鹅溪(아계),终南睡翁(종남수옹),竹皮翁(죽피옹),枾村居士(시촌거사),本贯韩山李氏,朝鲜王朝的政治家,作家,诗人。諡文忠。丽末鲜初儒臣李穑的七世孙,朝鮮王朝前期的死六臣之一白玉軒李塏的从孙、《土亭秘诀》的著者土亭李之菡的侄子。 李山海在1590年-1592年,1600年-1602年两次任領議政。朝鮮中期两班朋党東人党的领袖,东人分裂为南人(柳成龙等为首,稳健派)与北人時李山海作为激进派成为了北人党的领袖。擅长写文章,被称作“东史八文章”(李山海、崔岦、李纯仁、宋翼弼、崔庆昌、尹卓然、白光勋、河应临,八位朝鲜王朝时期的汉文学家)之一。[1] 生平![]() (陶淵明的作歸去來辭) 李山海是1558年参加进士试合格, 1561年文科式年试合格。1562年升任弘文馆正字,修撰官,1564年为司谏院正言,1565年为吏曹佐郞, 1567年担任明朝访问使臣的接伴使(负责陪同的官员),1567年担任吏曹正郞,1570年任直提学和救荒摘奸御史。1571年为司谏院(主管谏议和弹劾官员)大司谏,1572年吏曹参议,1575年再任命为大司谏,1579年在大司谏任上被西人党的领袖尹斗寿、尹根寿兄弟和弹劾罢免。1580年出任刑曹判书(六曹的长官,相当于部长)。 1580年东人党就是否处死西人党领袖郑澈的问题分裂。李山海作为激进派,强烈要求杀死郑澈。東人党内部开始分裂,并最终分为南人北人两派,李山海为北人党的党首。1581年司宪府大司宪歷吏曹判书任,1584年加弘文馆大提學。 1585年在議政府左赞成(左副總理),1588年在議政府右議政,1589年升任左議政,1590年升任領議政(首席總理,尚书令)。1592年壬辰倭乱发生时,因为首先倡导弃守汉城、逃亡开城而被弹劾罢职。[2]政府逃亡平壤后,西人党再度弹劾已经被召回朝廷的李山海,被发配平海郡。1600年,62岁的李山海再任領議政,1601年获封爵位鹅城府院君(아성부원군)。 著作图书
作品詩
逸闻
參見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