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人最初是由公爵(軍事領導)及reguli(國王)所領導的。薩利昂法蘭克人的墨洛溫家族統一了法蘭克人,征服了大部分的羅馬高盧,并在507年打敗西哥特人。克洛維一世的兒子們征服了勃艮第人和阿勒曼尼人,佔領了普羅旺斯,并把巴伐利亞人和圖林根人置於他們的保護下。8世紀時,卡洛林王朝取代了墨洛溫王朝。至9世紀末,卡洛林家族在其眾多領地內的統治亦被其他王朝所取代。
製作法蘭克人統治者的時間線很難追溯,因為根據日耳曼人的慣例,領地常在領袖死後由其兒子分割,因此法蘭克王國的國土在統治者的兒子們之間頻繁地分割。然而,領土最終通過婚姻、條約或征服重新統一。法蘭克王國又最終重新統一。經常有多個法蘭克國王統治著不同的領土,隨著時間的推移,領土的劃分也不是很一致。
隨時間的推移,西法蘭克構成了法蘭克王國的心臟;中法蘭克成為北部的洛塔林吉亞王國,南部的意大利王國,西部的普羅旺斯王國;東法蘭克演變為德意志王國。
法蘭克人的王(Rex Francorum)這概念在11、12、13世紀世紀逐漸消失。因此這表只加至卡佩王朝的卡佩王室絕嗣,支系瓦卢瓦家族安茹伯爵菲利普腓力六世之後的君主可見法国君主列表。
早期統治者
早期的統治者名單是殘缺不全的,因此留下許多空白。
- 格诺鲍德(Genobaud),287年-289年在位
- 阿斯卡里克(Ascaric),306年-307年在位
- 梅洛盖斯(Merogais),306年-307年在位
- 马洛鲍德斯(Mallobaudes),355年-380年在位
- (四世纪的)格诺鲍德(Genobaud),380年-390年在位
- 松诺(Sunno),380年-400年在位
- 马尔科梅尔(Marcomer),410年-426年在位
- 法拉蒙德(Pharamond),马尔科梅尔的兒子,法兰克人的传奇之王,410年-426年在位
- 克洛迪奥(Chlodio),法拉蒙德的兒子,420年-448年在位
- 提乌德莫尔斯(Theudemeres),里科莫尔斯的兒子,421年-428年在位
- 厄盖迪乌斯(Aegidius),457年-464年在位
- 瘸子西戈伯特(Sigobert the Lame),483年-507年在位,被兒子克洛多里克所殺
- 杀父母的克洛德里克(Chloderic the Parricide),瘸子西格伯特的兒子,507年-508年在位,由克洛維一世廢黜
墨洛温王朝
墨洛溫王朝是法蘭克人王朝和中世紀法蘭克王國的第一個王朝,“法兰西”或“法国”(法語:France)的名称来自萊因河西部部落的法兰克人(拉丁語:Franci)。墨洛温王朝的国王最初仅仅是部落的首领,今人所知法兰克人最早的首领是法拉蒙德,西羅馬帝國開始瓦解時,擴展地盤。克洛维一世是其中第一个真正登上王位的首领,在克洛維一世的帶領下佔領了高盧東北,並接收了羅馬的管理機構。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 克洛迪奧(Clodio),是法拉蒙德的兒子,迪斯帕古姆及图尔奈的國王,426年-447年在位
- 墨洛维(Merovech),克洛迪奧的兒子,图尔奈的國王,447年-458年在位
- 希尔德里克一世(Childeric I),墨洛維的兒子,图尔奈的國王,458年-481年在位
- 克洛维一世(Clovis I),希爾德里克一世的兒子,图尔奈的國王,481年-511年在位,后来團結了大多數法蘭克及羅馬高盧人
所有以下也許與某一程度上與克洛維有關的人最終在509年之前被去除了:
法蘭克人的國王
墨洛溫王朝是法蘭克人王朝和中世紀法蘭克王國的第一個王朝,“法兰西”或“法国”(法語:France)的名称来自萊因河西部部落的法兰克人(拉丁語:Franci)。墨洛温王朝的国王最初仅仅是部落的首领,今人所知法兰克人最早的首领是法拉蒙德,西羅馬帝國開始瓦解時,擴展地盤。克洛维一世是其中第一个真正登上王位的首领,在克洛維一世的帶領下佔領了高盧東北,並接收了羅馬的管理機構。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全体法蘭克人的國王
|
肖像
|
名称
|
出生日期
|
统治开始时间
|
统治结束时间
|
逝世日期
|
与前任的关系
|
|
克洛维一世 (Clovis Ier)
|
466年
|
509年
|
511年 11月27日
|
希尔德里克一世之子
|
克洛維一世統一了所有法蘭克人建立的小王國以及大部分的羅馬高盧,征服了羅馬帝國在蘇瓦松的殘餘勢力和圖盧茲的西哥特王國。他的首都位於巴黎,與蘇瓦松、蘭斯、梅茨、奧爾良一起成為了主要城市。克洛维一世死後,王國被四個兒子繼承,分到為蘇瓦松王國、巴黎王國、奧尔良王國和蘭斯王國四個王國。
蘇瓦松王國
|
巴黎王國
|
奧尔良王國
|
蘭斯王國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
克洛泰尔一世 (Clothaire Ier) 511年-558年
|
|
希尔德贝尔特一世 (Childebert Ier) 511年–558年
|
|
克罗多米尔 (Clodomir) 511年–524年
|
|
提乌德里克一世 (Thierry Ier) 511年—534年
|
|
提乌德贝尔特一世 (Thibert Ier) 534年—548年
|
|
希尔德贝尔特一世 (Childebert Ier) 524年—558年
|
|
圖德巴得 (Thibaut) 548年—555年
|
|
克洛泰尔一世 (Clothaire Ier) 555年—558年
|
全体法蘭克人的國王
|
肖像
|
名称
|
出生日期
|
统治开始时间
|
统治结束时间
|
逝世日期
|
与前任的关系
|
|
克洛泰尔一世 (Clothaire Ier)
|
497年 11月29日
|
558年 12月23日
|
561年 11月29日
|
克洛维一世之子
|
克洛泰尔一世最終繼承了所有法蘭克人的王國。但克洛泰尔一世死後,王國再次分給了四個兒子繼承:
蘇瓦松王國 (後為紐斯特里亞王國)
|
巴黎王國
|
奧尔良王國 (後為勃艮第王國)
|
蘭斯及梅茨王國 (後為奧斯特拉西亞王國)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
希尔佩里克一世 (Chilpéric Ier) 561年—584年
|
|
查理伯特一世 (Caribert Ier) 561年—567年
|
|
貢特拉姆 (Gontran) 561年—592年
|
|
西吉贝尔特一世 (Sigebert Ier) 561年—575年
|
|
希尔德贝尔特二世 (Childebert II) 575年—595年
|
|
希尔佩里克一世 (Chilpéric Ier) 567年—584年
|
|
希尔德贝尔特二世 (Childebert II) 592年—595年
|
|
提乌德贝尔特二世 (Thibert II) 595年—612年
|
|
克洛泰尔二世 (Clotaire II) 584年—613年
|
|
提乌德里克二世 (Thierry II) 595年—613年
|
|
提乌德里克二世 (Thierry II) 612年—613年
|
|
克洛泰尔二世 (Clotaire II) 584年—613年
|
|
西吉贝尔特二世 (Sigebert II) 613年
|
|
西吉贝尔特二世 (Sigebert II) 613年
|
克洛泰尔二世擊敗了奧斯特拉西亞的布倫希尔德和她的孫子,重新統一王國。
全体法蘭克人的國王
|
肖像
|
名称
|
出生日期
|
统治开始时间
|
统治结束时间
|
逝世日期
|
与前任的关系
|
|
克洛泰尔二世 (Clotaire II)
|
584年 6月
|
613年 10月10日
|
623年
|
629年 10月18日
|
希尔佩里克一世之子
|
但是,在623年為了安抚奧斯特拉西亞人自治的力量,並且保護邊界,他任命他的兒子達格貝尔特一世為他們的國王。他的兒子兼繼任者,達格貝尔特一世,效仿這次舉動,在629年任命同父異母的弟弟查理伯特二世為治所位於圖盧茲的阿基坦的次級國王,在634年他又任命兒子西吉贝尔特三世為奧斯特拉西亞的國王。
蘇瓦松王國、巴黎王國、奧尔良王國
|
蘭斯及梅茨王國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
克洛泰尔二世 (Clotaire II) 623年—629年
|
|
達格貝尔特一世 (Dagobert Ier) 623年—629年
|
紐斯特里亞王國、勃艮第王國、奧斯特拉西亞王國
|
阿基坦王國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
達格貝尔特一世 (Dagobert Ier) 629年—632年
|
|
查理伯特二世 (Caribert II) 629年—632年
|
|
阿基坦的希尔佩里克 (Chilperic of Aquitaine) 632年
|
所有法蘭克人的國王
|
肖像
|
名称
|
出生日期
|
统治开始时间
|
统治结束时间
|
逝世日期
|
与前任的关系
|
|
達格貝尔特一世 (Dagobert Ier)
|
604年
|
632年
|
634年
|
639年 1月19日
|
克洛泰尔二世之子
|
紐斯特里亞王國和勃艮第王國
|
奧斯特拉西亞王國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
達格貝尔特一世 (Dagobert Ier) 634年—639年
|
|
西吉贝尔特三世 (Sigebert III) 634年—656年
|
|
克洛维二世 (Clovis II) 639年—658年
|
|
克洛泰尔三世 (Clotaire III) 658年—661年
|
|
領養的希尔德貝特 (Childebert l'Adopté) 656年—661年
|
所有法蘭克人的國王
|
肖像
|
名称
|
出生日期
|
统治开始时间
|
统治结束时间
|
逝世日期
|
与前任的关系
|
|
克洛泰尔三世 (Clotaire III)
|
652年
|
661年
|
662年
|
673年 3月10日
|
克洛维二世之子
|
紐斯特里亞王國和勃艮第王國
|
奧斯特拉西亞王國
|
肖像
|
名称
|
肖像
|
名称
|
|
克洛泰尔三世 (Clotaire III) 662年—673年
|
|
希尔德里克二世 (Childéric II) 662年—675年
|
|
提乌德里克三世 (Thierry III) 673年
|
|
希尔德里克二世 (Childéric II) 673年—675年
|
|
提乌德里克三世 (Thierry III) 675年—679年
|
|
克洛维三世 (Clovis III) 675年—676年
|
|
达格贝尔特二世 (Dagobert II) 676年—679年
|
提乌德里克三世在679年被認可為全法蘭克的國王。從此以後,除了一段非常短暫的內戰,繼任的國王都是統治全法蘭克的。
所有法蘭克人的國王
|
肖像
|
名称
|
出生年份
|
统治开始时间
|
统治结束时间
|
逝世日期
|
与前任的关系
|
|
提乌德里克三世 (Thierry III)
|
654年
|
679年 12月23日
|
691年 4月12日
|
克洛维二世之子
|
|
克洛维四世 (Clovis IV)
|
682年
|
691年 4月12日
|
695年 3月
|
提乌德里克三世之子
|
|
希尔德贝尔特三世 (Childebert III)
|
683年
|
695年 3月
|
711年 4月23日
|
提乌德里克三世之子
|
|
達格貝尔特三世 (Dagobert III)
|
699年
|
711年 4月23日
|
715年 9月3日
|
希尔德贝尔特三世之子
|
|
希尔佩里克二世 (Chilpéric II)
|
672年
|
715年 9月3日
|
721年 2月13日
|
希尔德里克二世之子
|
|
克洛泰尔四世 (Clotaire IV)
|
685年
|
717年
|
719年
|
提乌德里克三世之子 位於奧斯特拉西亞的敵對國王
|
|
提乌德里克四世 (Thierry IV)
|
712年
|
721年 2月13日
|
737年 4月30日
|
达格贝尔特三世之子
|
|
查理·马特 (法兰克人的公爵、王國宫相兼攝政) (Charles Martel)
|
686年
|
737年 4月30日
|
741年 10月22日
|
埃斯塔勒的丕平之子
|
|
希尔德里克三世 (Childéric III)(714年—754年)
|
714年
|
743年 2月15日
|
751年 11月22日
|
754年
|
希尔佩里克二世之子
|
墨洛溫王朝圖表
511年–561年
|
蘇瓦松
|
奧爾良
|
巴黎
|
奧斯特拉西亞
|
509–511
|
克洛維一世 (全法蘭克人的國王)
|
511–524
|
克洛泰爾一世 (蘇瓦松國王, 511–561)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555–561) (奧爾良國王, 558–561) (巴黎國王, 558–561) (法蘭克人的國王, 558–561)
|
克羅多米爾 (奧爾良國王, 511–524)
|
希爾德貝特一世 (巴黎國王, 511–558) (奧爾良國王, 524–558)
|
提烏德裡克一世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511–534)
|
524–532
|
|
532–534
|
534–548
|
提烏德貝爾特一世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534–548)
|
548–555
|
提乌德鲍德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548–555)
|
555–558
|
|
558–561
|
|
561年–634年
|
蘇瓦松或紐斯特里亞
|
奧爾良和勃艮第
|
巴黎
|
奧斯特拉西亞
|
561–567
|
希爾佩里克一世 (紐斯特里亞國王, 561–584) (巴黎國王, 567–584)
|
貢特朗 (奧爾良和勃艮第國王, 561–592)
|
查理貝爾特一世 (巴黎國王, 561–567)
|
西吉貝爾特一世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561–575)
|
567–575
|
巴黎分裂
|
575–584
|
希爾德貝爾特二世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575–596) (勃艮第和奧爾良國王, 592–596)
|
584–592
|
克洛泰爾二世 (紐斯特里亞國王, 584–629) (勃艮第國王, 613–629)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613–623) (法蘭克人的國王, 613–629)
|
|
592–596
|
|
596–612
|
提烏德里克二世 (勃艮第國王, 596–613)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612–613)
|
提烏德貝爾特二世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596–612)
|
612–613
|
|
613
|
西吉貝爾特二世 (勃艮第和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613)
|
613–622
|
|
623–629
|
|
|
達戈貝爾特一世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 632–634) (紐斯特里亞國王, 632–639) (法蘭克人的國王, 632–634)
|
629–632
|
|
阿基坦
|
查理貝爾特二世 (阿基坦國王, 629–632)
|
希爾佩里克 (阿基坦國王, 632)
|
632–634
|
|
634年–751年
|
紐斯特里亞和勃艮第
|
奧斯特拉西亞
|
634–639
|
達戈貝爾特一世 (前法蘭克人的國王, 632-634) (629–639)
|
西吉貝爾特三世 (634–656) 宮相: 阿達吉賽爾;蘭登的丕平;奧托;老格里摩爾德
|
639–656
|
克洛維二世 (639–657) 宮相: 埃加;厄奇諾德 (紐斯特里亞);弗洛查德 (勃艮第);拉多貝圖斯 (勃艮第)
|
656–657
|
希爾德貝爾特三世 (656–662) 宮相: 老格里摩爾德
|
657–658
|
克洛泰爾三世 (657–673) (法蘭克人的國王, 662-663) 宮相: 埃布羅因
|
658–662
|
662–663
|
|
663–673
|
希爾德里克二世 (663–675) 宮相: 沃爾福爾德
|
673
|
提烏德里克三世 (673) 宮相: 埃布羅因
|
673–675
|
|
675–676
|
提烏德里克三世 (復辟) (675–679) (法蘭克人的國王, 679-691) 宮相: 勒德修斯 (675); 埃布羅因 (675–680); 瓦拉托 (681); 吉斯勒馬爾 (682); 瓦拉托 (682–685); 伯查爾 (686); 諾德伯特 (687–695)
|
克洛維三世 (675–676) 宮相: 沃爾福爾德
|
676–679
|
達戈貝爾特二世 (676–679) 宮相: 沃爾福爾德
|
679–691
|
宮相: 丕平二世 (680–714)
|
691–695
|
克洛維四世 (法蘭克人的國王, 691–695) 宮相: 諾德伯特 (紐斯特里亞和勃艮第);丕平二世 (奧斯特拉西亞)
|
695–711
|
希爾德貝爾特三世 (法蘭克人的國王, 695–711) 宮相: 小格里摩爾德 (紐斯特里亞,);德羅戈 (勃艮第);丕平二世 (奧斯特拉西亞)
|
711–715
|
達戈貝爾特三世 (法蘭克人的國王, 711–715) 宮相: 小格里摩爾德 (紐斯特里亞和勃艮第, 695–714);丕平二世 (奧斯特拉西亞;679–714);提乌德鲍德 (714–716)
|
715–717
|
希爾佩里克二世 (法蘭克人的國王, 711–715) 宮相: 里根弗里德 (紐斯特里亞和勃艮第, 715–719);提乌德鲍德 (714–716);查理·馬特 (719–741)
|
|
717–719
|
克洛泰爾四世 (奧斯特拉西亞對立國王, 717–719) 宮相: 查理·馬特 (717–741)
|
719–721
|
|
721–737
|
提烏德里克四世 (法蘭克人的國王, 711–715) 宮相: 查理·馬特 (717–741)
|
737–743
|
空位期 查理·馬特 (攝政, 法蘭克人的公爵, 717–741) 宮相: 矮子丕平 (奧斯特拉西亞, 741–751);卡羅曼 (紐斯特里亞, 741–751)
|
743–751
|
希爾德里克三世 (法蘭克人的國王, 743–751) 宮相: 矮子丕平 (奧斯特拉西亞, 741–751);卡羅曼 (紐斯特里亞, 741–751)
|
加洛林王朝
虔诚者路易前
751年,丕平废黜了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继承了王位,创建了加洛林王朝。[参 1]
800年,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成为第一位法兰克人的皇帝。
肖像
|
名称[参 1]
|
统治开始时间
|
统治结束时间
|
与前任(们)的关系
|
头衔
|
|
矮子丕平 (Pépin le Bref) (714年—768年9月24日)
|
751年 11月22日
|
768年 9月24日
|
查理·马特的儿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
|
卡洛曼一世 (Carloman Ier) (751年6月28日—771年12月4日)
|
768年 9月24日
|
771年 12月4日
|
矮子丕平的儿子
|
|
查理大帝 查理一世 (Charles Ier le Grand) (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
|
814年 1月28日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罗马皇帝 (Imperator Romanorum) (800年—814年)
|
|
青年查理 (Charles le Jeune) (772年—811年12月4日)
|
800年 12月25日
|
811年 12月4日
|
查理大帝的儿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
|
路易一世 虔诚者 儒雅者 (Louis Ier le Pieux, le Débonnaire) (778年4月16日—840年6月20日)
|
814年 1月28日
|
840年 6月20日
|
查理大帝的儿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罗马皇帝 (Imperator Romanorum) (813年—840年)
|
法蘭克帝國的末代君主是路易,在830年代一次宮廷政變中,路易被他的兒子們扣押,喪失實權,而他的兒子們則在各自的領地中互相攻擊,最終在843年的《凡尔登条约》中,查理曼的三个孙子把帝国一分为三,法蘭克帝國自此結束。其中秃头查理(即查理二世)获得西部,建立西法兰克王国。许多历史学家把現代法國看作從西法蘭克發展而來,也就把843年西法兰克的建国年作为法国建国年。而東法蘭克則發展成神聖羅馬帝國和後來的德意志。
虔诚者路易的继承者
地图
|
阿基坦王国
|
西法兰克王国
|
中法兰克王国
|
下勃艮第王国
|
意大利王国
|
巴伐利亚 / 洛塔林吉亚
|
东法兰克王国
|
|
路易一世 虔诚者 (Louis I the Pious) 罗马人的皇帝 法兰克人之王 (814-840)
|
|
丕平一世 (Pepin I) (817-838)
|
|
洛泰尔一世 (Lothair I) 意大利国王 (818-840)
|
路易二世 日耳曼人 (Louis II the German) 巴伐利亚国王 (817-840)
|
|
丕平二世 (Pepin II) (838-864) 对立国王
查理 孩童 (Charles the Child) (855-866)
|
|
路易一世诸子内战 (840–843);见凡尔登条约
|
查理二世 秃头 (Charles II the Bald) (843-877) 西法兰克国王
|
洛泰尔一世 (Lothair I) 罗马人的皇帝 意大利国王 (840-855)
|
路易二世 日耳曼人 (Louis II the German) 巴伐利亚国王 (817-840) 东法兰克国王(843-876)
|
|
洛泰尔二世 (Lothair II of Lotharingia) (855-869) 洛塔林吉亚国王
|
普罗旺斯的查理 (Charles of Provence) (855-863)
|
路易二世 (Louis II of Italy) 罗马人的皇帝 意大利国王 (855-875)
|
|
洛泰尔二世 和 意大利的路易二世
|
|
路易二世 口吃者 (Louis II the Stammerer) (866-877)
|
查理二世 和 日耳曼人路易
|
路易二世 (Louis II of Italy) 罗马人的皇帝 意大利国王 (855-875)
|
|
查理二世 秃头 (Charles II the Bald) 罗马人的皇帝 (875-877) 意大利国王 (875-877) 西法兰克国王 (843-877)
|
巴伐利亚的卡洛曼 (Carloman of Bavaria) (876-880)
|
路易三世 青年 (Louis III the Saxon) 萨克森国王 (876-882)
查理三世 胖子 (Charles III the Fat) 阿勒曼尼国王 (876-882)
|
|
路易二世 口吃者 (Louis II the Stammerer) 西法兰克国王 (877-879) 阿基坦国王 (866-877)
|
巴伐利亚的卡洛曼 (Carloman of Bavaria) 巴伐利亚国王 (876-880) 意大利国王 (877-880)
|
|
路易三世 (Louis III) (879-882) 卡洛曼二世 (Carloman II) (879-884) 西法兰克国王
|
普罗旺斯的博索 (Boso of Provence) (879-887)
|
查理三世 胖子 (Charles III the Fat) 阿勒曼尼国王 (876-882) 意大利国王 (880-887)
|
路易三世 青年 (Louis III the Saxon) 萨克森国王 (876-882) 巴伐利亚国王 (880-882)
|
查理三世 胖子 (Charles III the Fat) 阿勒曼尼国王 (876-882) 意大利国王 (880-887)
|
|
查理三世 胖子 (Charles III the Fat) 罗马人的皇帝 (881-887) 西法兰克国王 (884-888)
|
查理三世 胖子 (Charles III the Fat) 罗马人的皇帝 (881-888) 东法兰克国王 (882-887) 意大利国王 (880-887)
|
 AD 888
|
厄德 (Eudes) (888-898)
|
鲁道夫一世 (Rudolf I) 勃艮第国王 (888-912) (韦尔夫家族长系)
|
路易三世 瞎子 (Louis III the Blind) (887-933)
|
贝伦加尔一世 (Berengar I) (887-889)
|
阿努尔夫 (Arnulf of Carinthia) 东法兰克国王 (887-899) 洛塔林吉亚国王 (887-894)
|
圭多三世 (Guy III) (889-894) 兰贝托 (Lambert) (891-895)
|
阿努尔夫 (Arnulf of Carinthia) 罗马人的皇帝 (896-899) 意大利国王 (895-899)
|
兹温蒂博尔德 (Zwentibold) 洛塔林吉亚国王 (894-900)
|
阿努尔夫 (Arnulf of Carinthia) (887-899)
|
 AD 898
|
查理三世 糊涂王 (Charles III the Simple) 西法兰克国王 (898-922) 洛塔林吉亚国王 (911-922)
|
贝伦加尔一世 (皇帝) (915-24) 兰贝托 (896-898) 瞎子路易 (皇帝) (901-905) 鲁道夫二世 (922-926) 阿尔勒的于格 (926)
|
路易四世 孩童 (Louis IV the Child) 东法兰克国王 (899-911) 洛塔林吉亚国王 (900-911)
|
 AD 915
|
鲁道夫二世 (Rudolf II of Burgundy) (912-937)
|
查理三世 糊涂王 (Charles III the Simple) 洛塔林吉亚国王 (911-922)
|
康拉德一世 (Conrad I) (911-918)
|
罗贝尔一世 (Robert I) (922-923)
|
鲁道夫二世 (Rudolf II of Burgundy) 勃艮第和普罗旺斯国王 (933-937)
|
阿尔勒的于格 (Hugh of Italy) (926-947)
|
亨利一世 捕鸟者 (Henry I the Fowler) 德意志国王 (918-936)
|
拉乌尔 (Rudolph) (923-936)
|
奥托一世 大帝 (Otto I the Great) 德意志国王 (936-973)
|
 AD 947
|
路易四世 海外归来者 (Louis IV Transmarinus) (936-954)
|
康拉德三世 (Conrad I of Burgundy) (937-993) - 韦尔夫家族长系 -
|
洛泰尔二世 (Lothair II of Italy) (947-950)
|
洛泰尔 (Lothair) (954-986)
|
贝伦加尔二世 (Berengar II) (950-961) 阿达尔贝托二世 (Adalbert) (950-963)
|
|
奥托一世 大帝 (Otto I the Great) 罗马人的皇帝 (962-973) 意大利国王 (961-973) 德意志国王 (936-973)
|
奥托二世 (Otto II) 罗马人的皇帝 (973-983) 意大利国王 (980-983) 德意志国王 (961-983)
|
路易五世 无所事事者 (Louis V the Do-Nothing) (986-987)
|
奥托三世 (Otto III) 罗马人的皇帝 (996-1002) 意大利国王 (996-1002) 德意志国王 (983-1002) - 奥托王朝 -
|
于格·卡佩 (Hugh Capet) (987-996) - 卡佩王朝 -
|
|
法国君主列表
|
勃艮第国王列表
|
意大利国王列表
|
德意志君主列表
|
卡佩王朝
自9世紀開始,北歐諾曼人頻繁地入侵西法蘭克王國,巴黎屢遭洗劫。885年,諾曼人再次進攻巴黎,遭到強者羅貝爾之子巴黎伯爵厄德率領的巴黎軍隊的阻擊。由於厄德在巴黎保衛戰中聲威大震,887年被推選為西法蘭克國王。
卡佩王朝的开国君主于格·卡佩及其男系后代从987年开始统治法国直到1792年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推翻,历时800多年,而1814年至1848年更成功地复辟了两次(见法国波旁复辟)。1328年卡佩王朝的直系——卡佩王室绝嗣,之后其两大支系瓦卢瓦王室和波旁王室相继统治法国,但一般把它们与卡佩王朝的直系区别开来而分别叫做瓦卢瓦王朝和波旁王朝。本段仅列出卡佩王朝的直系——卡佩王室诸王。
肖像
|
名称
|
统治开始时间
|
统治结束时间
|
与前任(们)的关系
|
头衔
|
|
于格·卡佩 (Hugues Capet) (941年—996年10月24日)
|
987年 7月3日
|
996年 10月24日
|
罗贝尔一世的孙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
|
罗贝尔二世 虔诚者 英明王 (Robert II le Pieux, le Sage) (972年3月27日—1031年7月20日)
|
996年 10月24日
|
1031年 7月20日
|
于格·卡佩的儿子
|
|
于格 大帝 (Hugues le Grand) (1007年—1025年9月17日)
|
1017年 6月19日
|
1025年 9月17日
|
罗贝尔二世的儿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
|
亨利一世 (Henri Ier) (1008年5月4日—1060年8月4日)
|
1031年 7月20日
|
1060年 8月4日
|
罗贝尔二世的儿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
|
腓力一世 多情者 (Philippe Ier l' Amoureux) (1052年5月23日—1108年7月29日)
|
1060年 8月4日
|
1108年 7月29日
|
亨利一世的儿子
|
|
路易六世 胖子王 (Louis VI le Gros) (1081年12月1日—1137年8月1日)
|
1108年 7月29日
|
1137年 8月1日
|
腓力一世的儿子
|
|
菲利普 (Philippe) (1116年8月29日—1131年10月13日)
|
1129年 4月14日
|
1131年 10月13日
|
路易六世的儿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
|
路易七世 年轻者 (Louis VII le Jeune) (1120年—1180年9月18日)
|
1137年 8月1日
|
1180年 9月18日
|
路易六世的儿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
|
腓力二世 腓力·奥古斯特[1] (Philippe II Auguste) (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
|
1180年 9月18日
|
1223年 7月14日
|
路易七世的儿子
|
法兰克人之王 (Roi des Francs)
法兰西国王 (Roi de France)
|
|
路易八世 狮子王 (Louis VIII le Lion) (1187年9月5日—1226年11月8日)
|
1223年 7月14日
|
1226年 11月8日
|
腓力二世的儿子
|
法兰西国王 (Roi de France)
|
|
路易九世 賢人 (Saint Louis) (1214年4月25日—1270年8月25日)
|
1226年 11月8日
|
1270年 8月25日
|
路易八世的儿子
|
|
腓力三世 勇敢者 (Philippe III le Hardi) (1245年4月30日—1285年10月5日)
|
1270年 8月25日
|
1285年 10月5日
|
路易九世的儿子
|
|
腓力四世 美男子 (Philippe IV le Bel) (1268年4月28日—1314年11月29日)
|
1285年 10月5日
|
1314年 11月29日
|
腓力三世的儿子
|
法兰西和纳瓦拉国王 (Roi de France et de Navarre)
|
|
路易十世 吵架王 (Louis X le Hutin) (1289年10月4日—1316年6月5日)
|
1314年 11月29日
|
1316年 6月5日
|
腓力四世的儿子
|
|
约翰一世[2] 遗腹子 (Jean Ier le Posthume) (1316年11月15日—1316年11月20日)
|
1316年 11月15日
|
1316年 11月20日
|
路易十世的儿子
|
|
腓力五世 高大者 (Philippe V le Long) (1292年11月17日—1322年1月3日)
|
1316年 11月20日
|
1322年 1月3日
|
腓力四世的儿子 路易十世的弟弟
|
|
查理四世 美男子 (Charles IV le Bel) (1294年6月19日—1328年2月1日)
|
1322年 1月3日
|
1328年 2月1日
|
腓力四世的儿子 路易十世和腓力五世的弟弟
|
参见
註釋
參考資料
- ^ 1.0 1.1 Babcock, Philip.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 MA, USA: Merriam-Webster. 1993: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