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怡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
海怡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1](英語:South Horizons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鴨脷洲海怡半島第4期(御庭園)的地面,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出口設於怡南路。公共運輸交匯處附設巴士總站及專線小巴總站,該巴士總站隨路線不斷增加而不敷應用,有些還不能進站,要用鴨脷洲邨巴士總站/街站。 歷史
中巴挽回聲望中巴於1993年失去90線、92和96線及98線的經營權予城巴,城巴接辦後將大部分或所有班次提升為空調服務,因此開辦590線、592線、595線並提供全空調服務作競爭。本來中巴的營運策略開始見效,然而中巴於1995年失去592線的經營權予城巴,中巴因此而失去所有往返鴨脷洲與銅鑼灣的客源,加上當時鴨脷洲已成為城巴的橋頭堡,往後中巴服務水平更為低落。 2005年鴨脷洲巴士路線重組於2005年的巴士路線重組,影響海怡半島的巴士路線: 總站路線資料(巴士)提供海怡半島、鴨脷洲、香港仔來往薄扶林道、中上環及金鐘的巴士服務,回程並途經上環及西營盤,於1994年12月19日起投入服務,是城巴首條服務薄扶林道的巴士路線。因城巴搶新巴91線的客源,最初總站設於美康閣(第19座)。 於1994年11月28日投入服務,初因中巴搶城巴92線的客源,由海怡半島來往北角碼頭。1995年城巴接手後,改由海怡半島至西灣河碼頭,1997年4月14日改為海怡半島至筲箕灣,並繞經耀東邨。 於2012年8月20日投入服務,為城巴99線的輔助路線,提供海怡半島單向往東區的巴士服務。 過海隧道巴士171、171P線提供海怡半島、鴨脷洲邨、利東及黃竹坑來往九龍區的巴士服務,於1994年6月6日投入服務,由九巴及城巴合營。於2007年12月30日,總站由長沙灣延長至荔枝角。每當171P線提供服務時,此線往荔枝角方向會暫停服務。 171的特別班次,提供鴨脷洲(海怡半島、鴨脷洲邨)往西九龍區的巴士服務,中途不停利東、黃竹坑及灣仔堅拿道,袛於平日早上行走。 於1992年3月1日投入服務,初因中巴搶城巴96線的客源而經利東邨。於1995年交由城巴接手後,不再繞經利東邨。 提供來往海怡半島、鴨脷洲邨及香港仔的穿梭巴士服務,於1992年5月26日起配合海怡半島第1期入伙而投入服務。於1998年給予新巴接手。 提供來往灣仔、金鐘及中環的通宵巴士服務。 總站路線資料(專線小巴)特別總站路線資料(巴士)通宵巴士590S線提供海怡半島、鴨脷洲邨及黃竹坑來往灣仔、金鐘及中環的節日通宵巴士服務,於2014年12月25日(聖誕節)凌晨起投入服務,2004年起改為祇在農曆年初一及聖誕節凌晨提供服務。
提供海怡半島及鴨脷洲邨來往銅鑼灣的節日巴士服務,於1996年2月19日(農曆年初一)凌晨起投入服務,於農曆年初一、中秋節翌日、聖誕節及元旦凌晨提供服務。 通宵巴士N595線
提供來往海怡半島、鴨脷洲邨及香港仔的節日巴士服務,於1997年12月25日(聖誕節)凌晨起投入服務,於特別節日中秋節翌日、聖誕節、元旦日及農曆年初一凌晨提供服務 舊有總站路線資料(巴士)未能編排入總站路線資料(巴士)新巴91線(特別班次)新巴93線(特別班次)利用狀況因為巴士總站離海怡半島居民集中的海怡(西)較遠,所以較少人使用。 圖片集車坑分佈
參考資料及注釋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