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發射樣本火箭概念圖
火星樣本取回任務 (Mars sample-return mission, MSR)是一項計畫並部分執行中的采样返回 任務,旨在收集火星上的岩石和塵埃樣本並將其送回地球進行更加廣泛的分析。[ 1] [ 2]
目前主要的計畫提案有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和歐洲太空總署 (ESA)合作的任務 、中國國家航天局 (CNSA)的天問三號以及俄羅斯國家航太集團 (Roscosmos)的火星 - 土壤(Mars-Grunt)任務。截至 2022 年,NASA - ESA 計劃 仍處於設計階段,但毅力號 火星車目前已經在火星上收集樣本。
科學價值
自然史博物馆 中的火星隕石
將樣本送回地球後,可以進行比火星車上的儀器更加詳細的分析。NASA 總部科學副署長托馬斯·祖布臣(Thomas Zurbuchen)預計,此研究將在許多領域取得多項新發現。[ 3] 將來也可能會使用目前尚不存在或研發中的的儀器分析樣本。[ 4]
2006 年,火星探測計劃分析小組確定了 55 項與火星探測有關的重要調查。 2008 年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大約一半的調查“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由火星樣本取回任務解決”,使火星樣本取回任務成為“在整個調查清單中取得最大進展的單一任務”。 此外,據報導,如果沒有返回樣本,很大一部分調查就無法有意義地推進。[ 5]
此外,火星樣本的其中一個來源是火星隕石,它們是從火星噴出並進入地球的岩石。 截至 2019 年 4 月,在 61,000 多顆已知隕石中,有 266 顆隕石被確定為火星隕石。[ 6] 這些隕石被認為來自火星,是因為它們的元素和同位素組成類似於在火星上分析的岩石和大氣氣體。[ 7]
歷史
火星樣本取回任務的概念圖(1993年)
三十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從火星採回地質樣本。[ 8] 早期的概念之一是火星調查樣本收集 (SCIM) 提案,該提案涉將發送探測器在掠過火星上層大氣的過程中收集塵埃和空氣樣本,而無需著陸或繞軌。[ 9]
蘇聯 在 1975 年考慮了火星樣本返回任務 Mars 5NM ,但由於發射它的N1火箭 一再失敗,該任務被取消。計劃於 1979 年進行的另一項樣本返回任務 Mars 5M(Mars-79)也因復雜性和技術問題而被取消。[ 10]
美國的火星探索計劃是在 1993 年 9 月火星觀察者號 失敗後成立的,他們支持研發取回火星樣本的任務。[ 11]
1996 年,人們認為在火星隕石ALH84001 中發現了明顯的微化石,提出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這一假設最終被否決,但重新引起了人們對火星樣本返回的興趣。[ 12]
2006 年年中,國際火星探測工作組 (IMEWG) 授權成立國際火星樣本返回架構 (iMARS) 工作組,以概述國際贊助和執行的火星樣本返回任務的科學和工程要求。[ 5]
NASA 的火星探索計劃曾考慮在 2008 年之前返回樣本的任務概念,[ 13] 但在計劃審查後被取消。[ 14]
2001 年夏天,噴氣推進實驗室 (JPL) 向行業領導的團隊(波音 、洛克希德馬丁 和 TRW )請求任務概念和建議。之後也向某些大學航空工程系(麻省理工學院和密歇根大學)提出了類似的請求。2009 年 10 月,NASA 和 ESA 建立了火星探索聯合倡議,以推進 ExoMars 計劃,其最終目標是“在 2020 年代從火星返回樣本”。 [ 15] [ 16] ExoMars 的第一個任務計劃於 2018 年發射[ 4] [ 17] ,後續的任務是在 2020-2022 年的時間範圍內返回樣本。[ 18]
但在2011 年取消緩存漫遊車 MAX-C,後來 NASA 由於預算限制從 ExoMars 撤出,結束了任務。[ 19]
2011 年初,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 的行星科學十年調查 制定了 2013-2022 年期間的任務規劃優先事項,宣布火星樣本取回任務是該期間最優先的旗艦任務 。[ 20]
2012 年 9 月,NASA 宣布進一步研究將火星樣本帶到地球的幾種策略最早於 2018 年開始執行任務。[ 21] [ 22]
2018 年 7 月,NASA與空中巴士 公司簽訂合約,以生產“撿取樣本火星車”。
2018 年 4 月,NASA 和 ESA 簽署了一份同意書,該同意書可能為火星樣本返回任務提供基礎。[ 23] [ 24]
2019 年 7 月,提出了一種任務架構。[ 25] [ 26]
2020 年 4 月,提出了任務的更新版本。.[ 27]
2022 年 7 月 27 日,NASA 宣布任務中將不發射撿取樣本火星車,而使用隨樣本取回著陸器登陸火星,以機智號 為原型的樣本回收直升機。[ 28]
火星2020 的毅力號 火星車任務中的其中一個關鍵目標是為火星樣本取回任務做準備。[ 29] [ 30] [ 22] 毅力號於 2021 年 2 月 18 日降落在傑澤羅撞擊坑 ,它將收集樣本並將其儲存在 43 個樣本管中,以備日後取回。
計劃
NASA - ESA
NASA-ESA 計畫將使用三個任務取回樣本:[ 31] [ 32] [ 33]
樣本採集任務(毅力號)
樣本收集任務(樣本收集著陸器(Sample Retrieval Lander, SRL)+ 火星上升飛行器(Mars ascent vehicl, MAV) + 樣本轉移機械手臂 + 2 架機智號 级樣本回收直升機 )
返回任務(地球返回軌道器(Earth Return Orbiter, ERO))。
該任務希望了解火星是否曾孕育生命 。
中國
中国国家航天局 正计划在2028至2031年间实施名为天问三号 的火星樣本返回任務[ 34] [ 35] 。[ 36]
2021 年通過了一項計劃,該計劃建議通過一個樣本收集著陸器和一個火星上升飛行器來檢索樣本。該任務將於 2028 年 11 月用長征三號乙 發射。樣本將通過地球返回軌道器發送到地球並轉移到再入艙,這兩個探測器都將在 2028 年 11 月用長征五號 發射,並於 2031 年 9 月返回地球。[ 37] [ 38]
法國
多年來,法國一直致力於樣本取回。這包括用於返回樣本的外星樣本管理設施的概念,以及許多提案。[ 39] 他們致力於開發火星樣本返回軌道器,作為與其他國家聯合任務的一部分,該軌道器將捕獲並返回樣本。
日本
2015 年 6 月 9 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公佈了一項名為火星衛星探測器 (MMX) 的計劃,以從火衛一 或火衛二 取回樣本。[ 40] [ 41] 火衛一的軌道離火星更近,它的表面可能已經捕獲了火星的粒子。[ 42] 探測器計劃於 2024 年 9 月從地球發射,並於 2029 年返回地球。[ 43] 日本積極參與國際火星樣本取回任務。
俄羅斯
俄羅斯火星樣本返回任務的概念是火星-土壤任務。[ 44] [ 45] [ 46] [ 47] [ 48]
它將採用福布斯-土壤 的設計。[ 45] 包括一個軌道器和一個著陸器(但沒有移動能力),[ 49] 著陸器將使用機械臂從著陸器周圍收集樣本。[ 44] [ 50]
NASA - ESA 計劃圖集
10. MAV 釋放樣本艙供地球返回軌道器稍後拾取
參見
參考資料
^ Chang, Kenneth. Bringing Mars Rocks to Earth: Our Greatest Interplanetary Circus Act - NASA and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plan to toss rocks from one spacecraft to another before the samples finally land on Earth in 2031 . The New York Times. 28 July 2020 [28 July 2020]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12-01).
^ Treiman, et al. – Groundbreaking Sample Return from Mars: The Next Giant Leap in Understanding the Red Planet (PDF) .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6-06-10).
^ NASA's Perseverance Rover Collects First Mars Rock Sample . NASA. September 6, 2021 [March 29, 2022]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6-01).
^ 4.0 4.1 Mars Sample-Return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05-18. NASA Accessed 2008-05-26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5.0 5.1 e International Mars Architecture for the Return of Samples (iMARS) Working Group. Preliminary Planning for an International Mars Sample Return Mission (PDF) . NASA. June 1, 2008 [29 August 2021]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05-23).
^ Meteoritical Bulletin: Search the Database . lpi.usra.edu. [2020-08-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10-06).
^ Treiman, A.H. The SNC meteorites are from Mars.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October 2000, 48 (12–14): 1213–1230. Bibcode:2000P&SS...48.1213T . doi:10.1016/S0032-0633(00)00105-7 .
^ Space Studies Boar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Vision and Voyages for Planetary Science in the Decade 2013–2022 .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ASA: 6‑21. 2011.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Jones, S.M.; et al. Ground Truth From Mars (2008) – Mars Sample Return at 6 Kilometers per Second: Practical, Low Cost, Low Risk, and Ready . Universities Space Research Association (USRA). 2008 [September 30, 2012] .
^ Harvey, Brian. Russian Planetary Exploration: History, Development, Legacy and Prospects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7: 238 [2022-05-23 ] . ISBN 978-0-387-46343-8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6-01).
^ Shirley, Donna.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Strategy: 1995–2020 (PDF) . NASA (JPL). [18 October 2012] .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Mars Program Gears up for Sample Return Mission . NASA.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6-21).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Newcott, William. Return to Mars.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 1998-08-01.
^ MarsNews.com :: Mars Sample Return . 27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 存档于27 February 2015).
^ NASA and ESA Establish a Mars Exploration Joint Initiative . NASA. 8 July 2009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10-28).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Christensen, Phil. Planetary Science Decadal Survey: MSR Lander Mission . JPL. NASA. April 2010 [2012-08-24 ] .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BBC – Science/Nature – Date set for Mars sample mission . 2008-07-10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10-13).
^ Mars Sample Return: bridging robotic and human exploration . European Space Agency. 21 July 2008 [2008-11-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10-07).
^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alled key to planet exploration . NBC News . 22 August 2012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9-24).
^ - EXPLORING OUR SOLAR SYSTEM: THE ASTEROIDS ACT AS A KEY STEP . www.govinfo.gov.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3-01).
^ Wall, Mike. Bringing Pieces of Mars to Earth: How NASA Will Do It . Space.com. September 27, 2012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3).
^ 22.0 22.1 Mattingly, Richard. Mission Concept Study: Planetary Science Decadal Survey – MSR Orbiter Mission (Including Mars Returned Sample Handling) (PDF) . NASA. March 2010 [2022-05-2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9.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Rincon, Paul. Space agencies intent on mission to deliver Mars rocks to Earth . BBC. 26 April 2018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31).
^ Video (02:22) – Bringing Mars Back To Earth . NASA. 26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2-22).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Foust, Jeff. Mars sample return mission plans begin to take shape . SpaceNews. 28 July 2019.
^ Cowart, Justin. NASA, ESA Officials Outline Latest Mars Sample Return Plans . The Planetary Society. 13 August 2019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12-06).
^ Clark, Stephen. NASA narrows design for rocket to launch samples off of Mars . Spaceflight Now. 20 April 2020 [21 April 2020]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12-01).
^ NASA Will Inspire World When It Returns Mars Samples to Earth in 2033 . NASA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2022-07-27 [2022-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11).
^ Foust, Jeff. Mars 2020 rover mission to cost more than US$2 billion . SpaceNews. 20 July 2016.
^ Evans, Kim. NASA Eyes Sample-Return Capability for Post-2020 Mars Orbiter . Denver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 13 October 2015 [10 November 201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31 August 2017).
^ Foust, Jeff. NASA to delay Mars Sample Return, switch to dual-lander approach . SpaceNews . 27 March 2022 [28 March 2022] .
^ Future Planetary Exploration: New Mars Sample Return Plan . 8 December 2009 [2022-05-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3-31).
^ Mars sample return . www.esa.int. [2022-0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02) (英语) .
^ China considers more Mars probes before 2030 . news.xinhuanet.com. 10 October 2012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3-01).
^ Writers Beijing (AFP). China to collect samples from Mars by 2030: Xinhua . marsdaily.com. 10 October 2012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3-20).
^ Andrew Jones published. China to launch Tianwen 2 asteroid-sampling mission in 2025 . Space.com. 2022-05-18 [2022-05-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7-03) (英语) .
^ @EL2squirrel. China's second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is a Mars Sample Return mission: Earth Return Orbiter will be launched in 2028, another launch for Lander&Ascender, Earth Entry Vehicle will be return in 2031 pbs.twimg.com/media/ELo1S31UYAAcbMf?format=jpg&name=large (推文). 12 December 2019 –通过Twitter .
^ China is planning a complex Mars sample return mission . SpaceNews. 4 November 2021.
^ Counil, J.; Bonneville, R.; Rocard, F. The french involvement in Mars sample-return program. 34th COSPAR Scientific Assembly. 1 January 2002, 34 : 3166. Bibcode:2002cosp...34E3166C –通过NASA ADS.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 JAXA plans probe to bring back samples from moons of Mars . The Japan Times Online. 10 June 2015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04-24).
^ Torishima, Shinya. JAXAの「火星の衛星からのサンプル・リターン」計画とは . Mynavi News. June 19, 2015 [2015-10-0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12-02) (日语) .
^ 火星衛星の砂回収へ JAXA「フォボス」に探査機 . The Nikkei. September 22, 2017 [2018-07-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3) (日语) .
^ MMX Homepage (English vers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JAXA 2017
^ 44.0 44.1 Roscosmos – Space missions [失效連結 ] Published by The Space Review (page 9) on 2010
^ 45.0 45.1 Dwayne A. Day, November 28, 2011. ' Red Planet blues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 The Space Review. 2011-11-28 [2012-01-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4-19).
^ Kramnik, Ilya. Russia takes a two-pronged approach to space exploration . Russia & India Report. April 18, 2012 [2012-04-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4-22).
^ Russia To Study Martian Moons Once Agai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ars Daily , July 15, 2008.
^ Major provisions of the Russian Federal Space Program for 2006–2015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 spacecraft for Mars research and delivery of Martian soil to the Earth"
^ Brian Harvey; Olga Zakutnyaya. Russian Space Probes: Scientific Discoveries and Future Missions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1: 475 [2022-05-23 ] . ISBN 978-1-4419-8150-9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3).
^ ExoMars to pave the way for soil sample return . russianspaceweb.com. [2022-05-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9-18).
^ Kahn, Amina. NASA gives JPL green light for mission to bring a piece of Mars back to Earth . Los Angeles Times. 10 February 2020 [11 February 2020]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3).
^ Mission to Mars – Mars Sample Return . NASA. 2020 [11 February 2020]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10-24).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現役
已退役
未成功發射 未來
已取消計畫 探測
任务按发射日期排序;
† 未成功完成計畫目標;
‡ 表示在前往另一个目的地的途中利用行星作为
重力助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