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 |
---|
大明翰林院修撰 |
籍貫 | 山東日照縣 |
---|
字號 | 字弱侯,號漪園、澹園 |
---|
諡號 | 文端(安宗追諡) |
---|
出生 | 嘉靖十九年庚子十一月二十六日
|
---|
逝世 | 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1]
|
---|
|
|
焦竑(1540年—1619年),字弱侯[2],號澹園,又號漪園,世稱澹園或漪園先生、焦太史。南京旗手衛人,祖籍山东日照。明代状元、政治人物、史学家。
生平
焦竑出生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前後。[3] 他自幼刻苦向學,博极群书。[4]他的老師是耿定向。[2]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應天府鄉試舉人。萬曆十七年(1589年),焦竑在會試中被錄取,在殿試以一甲狀元之名次被錄取,並被授與翰林院修撰官職。[5][2][6]
他在萬曆年間擔任太子朱常洛之講官,並編撰蒙學讀本《養正圖解》[2],以勸導太子延續封建道統。《養正圖解》後在清朝受乾隆帝、嘉慶帝、光緒帝等統治者推崇。[7] 由於在擔任太子教師後,屢屢直言批評時事等,他惹來不少同僚之厭惡,如張位、郭正域等。[2]
他也在萬曆年間擔任主考官時,使徐光啓錄取為舉人。[8]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他在擔任順天鄉試主考官時因故被檢舉,後貶至福寧州擔任同知。後來,他又在大計中被降等,於是辭官。[2]
他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包含儒家經典、歷史文獻、野史、短篇論說文章等,为明代自杨慎以后最为博学的一个人。[9]他擅長於寫作古文。[2]
他在公開講述傳授個人思想時,以羅汝芳為參考對象,同時與耿定向、李贄等人保持友好關係。[2]
明熹宗時期,為感念他與明光宗皇帝講學,恢復他的官職。弘光帝時期,他被賜予諡號文端。[2]
著作
焦竑早年有文名,交遊廣泛,有为“士林祭酒”、“一代儒宗”之称。[10] 尤其与异端人物如李贽、汤显祖、袁宏道、陶望龄等來往密切,特別是与李贽過從甚密,“笃信卓吾之学”。[11] 他与李贽“相率而为狂禅,贽至于诋孔子,而竑亦至崇扬墨,与孟子为难”。[12] 焦竑繼承王陽明及耿天台、羅近溪等人的思想而有所發展,反對蹈空崇虛,是晚明泰州学派重要學者。焦竑善寫古文,家中藏書豐富[13],又勤於著書。著有《國朝獻徵錄》120卷、《熙朝名臣实录》27卷、《逊国忠节录》4卷、《国史经籍志》6卷、《玉堂丛语》8卷、《皇明人物考》6卷、《京学志》8卷、《词林历官表》3卷、《焦氏藏書目》2卷、《澹園集》49卷及《續集》27卷、《老子翼》、《莊子翼》、《楞嚴經精解評林》、《楞伽經精解評林》、《圓覺經精解評林》及《法華經精解評林》等。此外尚有《焦氏筆乘》6卷和《续笔乘》8卷等。
家族
曾祖焦武,南京旗手衛副千户。祖父焦昱。父亲焦文傑,號後渠。
参考资料
- ^ 黄汝亨《寓林集》卷一五《祭焦弱侯先生文》:“万历己未冬十一月,前翰林院修撰弱侯焦先生捐馆舍……先生素无疾,强饭,每与予对食,脱粟或数盂。面奕奕有光,似未衰者。行年八十,士大夫方歌颂为寿,夜衔杯而晓闻易箦,洒然于始终去来之际,何其顺化也。”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明史 : 列傳第一百七十六 文苑四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2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中文(臺灣)).
- ^ 焦竑的生年有三種說法。據钱大昕《疑年录》說焦氏生于嘉靖十七年(1539)。第二,据《明状元图考》说他登第时为五十一岁推断其生於嘉靖十八年。其三,生于嘉靖十九年(1540)的說法可參考容肇祖年谱、李剑雄年谱。
- ^ 《明史·文苑·焦竑传》载:“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澹园集》卷十三:“某自髫年发愤向学,岂第为世俗梯荣计,实吾父督教甚严,不忍怠弃,欲因之稍稍树立,不愧家声耳。”
- ^ 《萬曆十七年己丑科進士履歷》:焦竑,漪園,書三房,辛丑十一月二十六日生。南京旗手未籍山東日照人,甲子鄉試,會試七名,廷試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壬辰主考,丁酉調福寧州同,己亥京察降,丙午降廣東都事,卒。
- ^ 焦竑及其國史經籍志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ndltd.ncl.edu.tw. [202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9).
- ^ www.fractal-technology.com. 《养正图解》. 故宫博物院. [202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 ^ 徐光啟的故事. scitechvista.nat.gov.tw. [202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9) (中文(臺灣)).
- ^ 《明史·焦竑传》載:“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四库全书总目》称:“明代自杨慎以后,博洽者无过于竑。”
- ^ 徐光启称述说:“吾师澹园先生,粤自早岁,则以道德、经术标表海内,巨儒宿学,北面大宗,馀言绪论,流传人间,无不视为冠冕舟航矣。”(《澹园续集》序)
- ^ 《明儒学案》卷三五
-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5,子部杂家类存目二《焦弱侯问答》提要。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三》方以智《通雅》条评:“明之中叶,以博洽著称者杨慎……次则焦竑,亦喜考证。而习与李贽游,动辙牵缀佛书,伤于芜杂。”
- ^ 《澹生堂藏书训》记其“金陵焦太史弱侯,藏书两楼,五楹俱满。余所目睹,而一一皆经校雠探讨”。黄宗羲在《天一阁藏书记》中写到“余在南中,闻焦氏书欲卖,急往讯之,不受奇零之值,二千金方得为售主……”;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焦竑》写道:“委宛羽陵方蔑如,广寒清暑殿中储。校竑但惜无臣向,《七略》于今未有书。”
參考书籍
參見
相關條目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應天鄉試榜 |
---|
中式舉人 135名 | |
---|
|
萬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67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77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