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日記
《獄中日記》(越南語:Nhật ký trong tù/Ngục trung nhật ký),是越南共產黨領導人物胡志明的漢文詩集。1942年8月,胡志明在中國廣西被重慶國民政府所捕,先後被關押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地的監獄達一年餘,至1943年9月獲釋,其間寫下百多首漢文詩,反映他的獄中生活及愛國、樂觀精神。在後世,《獄中日記》被視為研究胡志明思想、中越關係的參考材料。 寫作背景![]() 《獄中日記》是1942年8月至1943年9月期間,印度支那共產黨(即越南共產黨)領袖胡志明在中國廣西被國民政府關押獄中時創作而成。1942年8月,因越南已受日本支配,胡志明為進行抗日行動,前往中國,欲聯繫越南抗日人員,但進入邊境時被重慶政府拘捕。此後,胡志明被輾轉押送到廣西十三個縣三十個監獄,從詩中可知包括了靖西、天保、隆安、同正、南寧、來賓、柳州、桂林等地[1],因監獄條件惡劣,衣食不足,使他牙齒脫落,頭髮變白,形容憔悴。但雖如此,胡志明仍對越南獨立運動抱樂觀態度,深信自己「身体在獄中,精神在獄外,欲成大事業,精神更要大」[2],於是在「囚中無所為」的時候「聊借吟詩消永日」[3],創作出漢文詩百多首[注 1],以反映他的經歷及心理狀況。[4] 胡志明的獄中詩,抄錄在一本淺綠色封面的日記本上,封面畫有一雙戴著手銬的手,並寫有「獄中日記」四個大字,是為留存後世的《獄中日記》。[5] 篇幅
詩作風格據中國大陸學者王曉平的分析,《獄中日記》的詩,無視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格律體制要求,也不完全按照現代詩的寫法,而是胡志明以自己認為能夠寫出自身感受的方式,意到言止,在語言上接近現代白話詩,某些句子還帶有中國五四時期的新詩味道。[7] 此外,胡志明在獄中生活卻能寫出漢詩百多首,與他的詩作靈感及取材有閞。據王曉平分析有如下幾點。 一是它多用白話口話,隨時以幽默的語言寫下坐牢的感受。[8]例子如《世路難》裡稱:
二是胡志明從每天發生在監獄裡的事件提取詩材,將之與外面現實聯繫起來,寫出整個社會的黑暗與不合理,復以平淡樸素的語言加描畫。[8]例子有《賭》裡寫道:
三是胡志明從枯燥無聊的囚徒生活中尋找詩情,寄望勝利和未來,顯示其鬥志不衰,豪情不減。[7]例子有《早》裡的詩句:
後世評價在後世學界,都視《獄中日記》為研究胡志明思想理念的重要材料。越共學者指出本書「飽含著一位偉大革命戰士崇高的思想感情中的『鋼鐵』內涵」。[12]在中國大陸,史学界認為它是越南、中國現代關係史的珍貴史料和國際主義、愛國主義詩篇[13],可從中了解胡志明的革命信念、世界觀和方法論。[14]文學界學者王曉平形容包括《獄中日記》在內的胡志明、潘佩珠漢文詩,都是「越南漢文學落幕前的壯歌」。[15]臺灣作家楊碧川認為,它能令讀者「從中讀到一位革命家的偉大心靈,並了解當時中國獄政的黑暗面」[16]。 流傳及出版情況胡志明《獄中日記》詩稿的原件,被收藏在越南革命博物館保存,從1959年起,越南國家文學院開始進行整理工作,1960年翻譯《獄中日記》成越南語,同年有越南外文出版社(中文本)和越南文學出版社(中越文對照本)分別出版,這兩個版本均收錄了100首詩。其後,越南國家文學院又作補充翻譯的工作,重新考訂和公開之前未發表的獄中詩。1983年越南文學出版社推出新版本的《獄中日記》,收錄了113首。1990年,越南國家文學院繼續補充翻譯,由越南文學出版社出版134首詩版本的《獄中日記》。1995年,越南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胡志明文學選集》,也收錄了《獄中日記》及其他36首漢文詩。[17]漢喃研究院的網站內,可閱讀全部的《獄中日記》。[18] 在中國大陸,早在1960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獄中日記”詩抄》,當中收錄胡志明獄中詩100首,其後曾有再版。[19]2003至2004年間,學者黃錚根據越南方面的研究成果,編注《胡志明漢文詩抄·注釋·書法》,當中收錄133首獄中詩[注 7]和其他36首漢詩,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在臺灣地區,作家楊碧川著作《胡志明與越南獨立》裡,附有一部份《獄中日記》的詩作。[21] 2015年越南黎春德评注编辑的《胡志明汉字诗全集》出版,将《狱中日记》全文收录,2017年该书在中国大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注釋
引用來源
參考書目及網絡資源
相關條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