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商 (樂昌侯)王商(?—前25年),字子威,西漢涿郡蠡吾縣人,其為漢宣帝生母王翁須兄弟王武之子,王商容貌壯偉,為人寬宏莊重,在承嗣樂昌侯的爵位後,將父親所有的財產讓予同父異母的諸弟。漢元帝年間,擔任右將軍、光祿大夫等職,漢成帝繼位後,改任左將軍,並於建始四年升任丞相,任相期間與當時漢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不和,後來因家門內的私事,被太中大夫張匡彈劾免去丞相之位,三日後吐血去世,諡號「戾」[1][2]。 生平肅敬敦厚王商的父親名為王武,王武的哥哥叫做王無故,兄弟兩人都因為是汉宣帝的舅父而封侯,王無故被封為平昌侯,王武被封為樂昌侯[1]。 王商少年時任太子中庶子,以嚴肅莊敬、敦謙忠厚為朝臣所稱道,父親去世後,王商繼承侯位,推讓財產,將家財分給同父異母的弟弟們,自己什麼也不要,替父親守孝時哀傷悲痛,大臣因此舉薦王商,指出其品行可以勉勵群臣,他的義行足以使風俗醇厚,適宜擔任皇帝身邊的親近大臣,漢宣帝於是提拔王商為諸曹、給事中、中郎将,汉元帝年間,官至右将军、光祿大夫,當時定陶共王劉康深得漢元帝的寵愛,幾乎要取代太子劉驁的儲位,王商以外戚重臣的身分輔助皇帝處理政事,擁戴並護佑著太子,頗有功勞[1][2]。 持重止謠漢元帝駕崩後,太子登基是為汉成帝,漢成帝相當敬重王商,調任其為左將軍,當時漢成帝的舅父大司马大將軍王凤專權,行事驕橫,經常超越自己的權限做事,王商在議論中認為王鳳做事不公正,王鳳得知王商的議論,也疏遠了王商[1]。 建始三年的秋天,京城裡的民眾無故驚恐,說大水就要到了,百姓奔走,互相踐踏,老年人及身體衰弱者大聲哭喊,长安城內大亂,漢成帝親臨前殿,召見三公九卿,商議解決辦法,大將軍王鳳認為太后跟皇帝,以及後宮妃嬪可以乘船,讓官吏和民眾上長安城牆以躲避大水,群臣都聽從王鳳的建議,獨有王商說:「自古以來,無道的朝代,也沒有大水淹沒城郭的事,現今政治平和,世上也沒有戰爭,上下安定,有什麼原因使大水一日之間便到了呢?這必然是謠言,不宜命令官民上城,這僅是更加驚擾百姓。」漢成帝於是聽從王商,制止了躲避洪水的做法。不久之後,長安城中稍微安定,查問以後,果然是謠言,漢成帝因此相當欣賞王商的莊重堅守不動,多次稱讚他的議論,王鳳非常慚愧,後悔自己說錯了話[1][2]。 第二年,王商接替匡衡為丞相,增加食邑一千戶,漢成帝十分尊重和信任他,王商為人注重質樸,威嚴端莊,身高八尺多,身材魁偉,容貌遠超一般人,河平四年,匈奴单于來朝,由官員引導去未央宫白虎殿,丞相王商坐在未央宮廳堂中,單于上前,王商起身,離開座席與單于交談,單于仰頭看見王商的相貌,十分畏怯,慢慢後退才告別,漢成帝聽到這種情況後感嘆地說:「這才是真正的漢朝丞相啊!」[1][2]。 遭劾罷相起初,大將軍王鳳的姻親楊彤為琅邪郡太守,他的郡內發生災害占到郡面積十分之四以上,王商安排屬官前去查究,王鳳告訴王商說:「災害異變是上天的行事,不是人力所為的,楊彤一向善於做官,宜於以後再說,暫且不要追究。」王商不聽從,終究向漢成帝上奏請求免去楊彤的太守職務,結果奏章被擱置起來沒有下文,王鳳由於這件事更加怨恨王商,秘密尋找王商的過失,指使他人向漢成帝上奏章,說王商家中的隱私,漢成帝認為隱私之類的過失,不值得傷害大臣,王鳳堅持爭辯,漢成帝於是將此事交付司隶校尉去辦理[1][2]。 在此事之前,皇太后曾下詔詢問王商女兒的情況,想將他的女兒納為漢成帝的妃嬪,當時女兒有病,王商的意下也感到為難,便以女兒有病回覆,女兒便未入宮,到了王商因為閨門內的事受訊問,自知被王鳳所中傷,驚惶害怕,改變想法想進獻女兒以為援助,便通過新進得到漢成帝寵幸的李婕妤家告白此事,使之引薦其女[1]。 恰好這時發生日蝕,太中大夫蜀郡人張匡,這人奸佞巧詐,向漢成帝上書願意對近臣們陳述日蝕災禍,漢成帝交付朝中的左將軍史丹等詢問張匡,張匡回答說[1]:
於是,左將軍史丹向漢成帝上奏說:「王商位居三公,爵封列侯。親身受到皇帝詔書冊封為天下人的師表,不能遵守法律制度來輔助皇帝治理國家,卻邪曲不正,以諂媚的方式討好他人,以便進納他的私親,採用邪門外道來擾亂國家政事,作為大臣他不忠誠,欺矇皇帝犯下不道之罪,按《甫刑》的法來說,都是最重的刑罰,罪名是清楚的,臣請示皇上令谒者召王商去若盧獄」[1]。 漢成帝平素器重王商,深知張匡所說的話過於陰險,下令說:「不要治罪」,而王鳳固執地爭辯此事,漢成帝於是下詔書給御史大夫說:「本來,丞相是以自己的德行來輔助國家,主管群臣,使萬國和諧,從職務和職責來說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如今樂昌侯王商擔任丞相,出入朝廷已經五年,沒有聽到他進獻過什麼忠誠的言語,好的謀略,反而有不忠誠持邪道的罪過,陷於死刑大罪,先前王商妹妹內行不修,他家中的奴僕殺人,懷疑是王商指使,因為王商是朝廷重臣,所以壓下來不去徹底追究,現在有人說王商不因此而自我懺悔,反而怨恨,朕很傷心,考慮到王商與先帝有外親關係,不忍心送交法官處理,可赦免王商的罪行,令使者收繳王商的丞相印綬。」王商免相後三天,得病吐血而死,谥号為「戾」[1][2]。 身後之事王商逝世後,他的子弟親屬當駙馬都尉、侍中、中常侍、諸曹大夫郎吏的,都調出禁中補充外官缺員,不讓他們留在宮中擔任警衛執勤的工作,負責官員上奏說王商的罪過處理還沒有結束,請求取消其侯爵的封邑,有詔下來,令王商長子王安繼承樂昌侯的爵位,王安後來官升到長樂衛尉、光祿勳[1][2]。 而王商死後,接連幾年都發生日蝕、地震,正直的大臣京兆尹王章上密封的奏章而被漢成帝召見時,為王商辯冤說他忠誠正直沒有罪,是王鳳獨攬大權蒙蔽主上,王鳳知道後竟然利用法律處死王章,到了元始年間,王莽為安漢公,傾權朝野,誅殺那些不依附自己的人,樂昌侯王安被加以罪名,自殺而死,封國被廢除[1]。 評價參考文獻延伸閱讀[在维基数据编辑]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