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丹麦的达格玛)
瑪麗亞·費奧多羅芙娜皇后(俄語:Императрица Мария Федоровна,拉丁化:Imperatritsa Mariya Fyodorovna,丹麥語:Kejserinde Maria Feodorovna;1847年11月26日—1928年10月13日)原名丹麥的瑪麗·索菲·弗蕾德里克·達格瑪公主(俄羅斯語:Принцесса Дании Мария Софи Фредерик Дагмар,丹麥語:Princesse Marie Sophie Frederikke Dagmar af Danmark)是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三世的妻子,並於1881年3月13日直至1894年11月1日丈夫去世期間擔任俄羅斯帝國皇后。她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和路易絲王后的第四個孩子和第二個女兒。長子尼古拉二世是俄羅斯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 革命及流亡1917年,俄罗斯爆发二月革命。3月15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当时在基辅的她,前往位于现今白俄罗斯的莫吉廖夫会面,这一次的会面是他们母子俩最后一次见面。在会面之后,她再次回到了基辅,她很快地意识到了基辅所发生的变化,并不再需要她的存在。她的家人们下,她与家人搭乘火车前往克里米亚避难。 在克里米亚的一所皇宫住了一段时间后,他收到了儿子尼古拉二世、媳妇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及他们的孩子被谋杀的消息。然而,她却公开否认这个消息。1918年7月18日,也就是沙皇一家被杀害的隔一天,皇后玛丽亚收到了“尼基”信史所带来的信,“一个感人的人”告诉了她儿子及他的家庭在叶卡捷琳堡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没有人能帮助或解放他们——只有上帝!我的主救救我可怜的倒霉的尼基,帮助他度过艰难的考验!”她在她日记中写到,她并且安慰自己说“我相信他们都离开了俄罗斯,现在布尔什维克试图隐瞒真相。”她坚定地坚持这一信念,直到她去世。真相对她来说太痛苦了,无法公开承认。从那以后,她给儿子及其家人的信几乎全都丢失了。但在幸存下来的一封信中,她写信给尼基:“你知道我的思念和祈祷永远不会离开你。我日日夜夜想着你,有时心里难受,我相信我再也无法忍受了。但上帝是仁慈的。他会给我们力量来应对这场可怕的考验。” 玛丽亚的女儿奥丽加·亚历山德罗芙娜进一步评论了此事:“但我确信,在她去世前几年,我母亲在内心深处已经坚定了自己接受真相的决心。 尽管俄罗斯君主制在1917年就被推翻了,但皇太后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皇后起初拒绝离开俄罗斯。直到1919年,在她的姐姐——英国王后亚历山德拉的催促下,她才勉强的离开俄罗斯,从克里米亚,穿过黑海、地中海逃往伦敦。乔治五世派出了马尔伯勒号去接她的阿姨。陪同她的还有17位罗曼诺夫王室成员,并包括她女儿謝妮亞·亞歷山德羅芙娜女大公及其的五个儿子,并包含六条狗及一只金丝雀。 ![]() 在马耳他殖民地的短暂逗留,他们转搭纳尔逊勋爵号前往英国。在英国,她与姐姐亚历山德拉住在了一起。她们俩在馬爾博羅大樓及桑德灵厄姆府住过一段时间,玛丽亚作为被废黜的太后,是二号人物,而他姐姐是一位受民众爱戴、尊重及受欢迎的太后。她最后选择回到她的出生地——丹麦王国。起初,她住在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阿马林堡宫的一个翼楼中。最后她选择了她与姐姐亚历山德拉合买的位于哥本哈根附近的维多尔府。 在哥本哈根,有着许多的俄罗斯流亡王室成员,他们将玛丽亚皇后继续视为皇后及皇太后,并经常向他请求帮助。1921年举办的全俄罗斯君主会议向她提供了俄罗斯王位临时代理权。但她却以“没有人看到尼基被杀”拒绝了,因此她认为他的儿子还有可能活着。此外,她还向尼古拉·索科洛夫提供经济援助,研究沙皇一家的死亡情况,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见过面。奥丽加·亚历山德罗芙娜女大公向巴黎发送了电报,取消了会面。因为她当时已经是一位老妇人了,她可能会难以接受她所听到的事实。 死亡及埋葬婚姻与子女![]() 1864年夏,德格瑪与俄罗斯皇储尼古拉订婚。次年,皇储尼古拉在法国巴黎病逝。1866年,公主嫁给尼古拉的弟弟亚历山大,即未来的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公主亦改称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二人的父系祖先可以追溯到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婚后有4子2女:
祖先
頭銜、稱號、榮譽和徽章![]() ![]() 頭銜及稱號
榮譽
徽章瑪麗亞·費奧多羅芙娜皇后使用的皇家徽章是以自己丈夫的徽章和父親的徽章組成的,象征著兩家聯姻。上面的皇冠是俄羅斯皇冠。徽章上還有這聖安德烈勛章和聖凱瑟琳勛章。
參考文獻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