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
改善本條目 或在
討論頁 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更新 。 (2023年10月24日 ) 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後請移除本模板。
玛加丽塔·西蒙诺芙娜·西蒙尼扬 [ 註 1] (俄语:Маргарита Симоновна Симоньян ,羅馬化 :Margarita Simonovna Simonyan ;1980年4月6日— ),俄羅斯 記者、媒體經理,俄羅斯政府的政治宣傳 人物。她是俄羅斯國家控制的宣傳機構[ 1] [ 2]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 (原名Russia Today)[ 3] 和國有國際新聞機構今日俄羅斯 的主編。[ 4]
2022年,西蒙尼扬因「破壞烏克蘭 領土完整、主權和獨立的行動和政策」而受到歐盟 制裁。[ 5]
早年
西蒙尼扬出生在俄罗斯南部城市克拉斯诺达尔 的一个亚美尼亚人 家庭[ 6] 。双亲是奥斯曼帝国 亚美尼亚难民后裔,其中父亲一方来自特拉布宗 ,1915年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 期间定居克里米亚 ,二战时期随上千名赫姆辛族亚美尼亚人 迁移 至乌拉尔山脉 地区,其父后来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首府葉卡捷琳堡 出生;母亲一方是19世纪末逃离土耳其哈米德大屠殺 来到索契 的亚美尼亚难民[ 7] 。西蒙尼扬一家在索契 阿德勒斯基城区 摩尔多瓦镇经营餐馆[ 8] 。
西蒙尼扬早年立志当记者,最初在当地的一家报社工作,后来在库班州立大学 学习新闻时转至当地电视台工作[ 2] 。1996年,西蒙尼扬参加美国国务院 资助的未来领导人交换生 计划,在新罕布什尔州 布里斯托 生活了一年[ 3] [ 9] 。在美国的那段时间里,她发现俄罗斯人和美国人“在文化、家庭观、生活方式、待人接物及幽默等层面有非常多共同点”[ 2] [ 10] 。
职业生涯
凭借着第二次车臣战争 及俄罗斯南部大洪水期间为地方电视台做的出色报道,西蒙尼扬获得“职业勇气”奖。2002年,担任国营电视台俄罗斯-1 地方记者。2004年报道别斯兰人质危机 [ 11] 。在人质事件中,西蒙尼扬属于第一批抵达现场的记者,亲眼见证334人(包括186名儿童)被杀害。后来接受采访时,她坦言“那是我经历过最糟糕的事情”,每每想起就会不停流泪。后来她搬到莫斯科,加入克里姆林宫记者团[ 2] [ 10] 。
西蒙尼扬是俄罗斯国家电视联盟的首任副主席,也是俄罗斯联邦公众院 的成员。2010年,首本著作《前进莫斯科》出版[ 3] [ 12] 。
今日俄罗斯总编
2010年4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 在总编西蒙尼扬的陪同下参观今日俄罗斯办公室
2005年,在新闻行业工作的第八个年头,西蒙尼扬以25岁之龄获任命为RT电视台 (时称今日俄罗斯)总编[ 13] 。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西蒙尼扬坦言自己的年龄经常让大家猜测自己是怎么当总编的。莫斯科媒体法律与政策研究院主任、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教授安德烈·里希特 认为西蒙尼扬借助广泛的人脉获得任命[ 13] 。作为克里姆林宫的忠实拥护者[ 14] ,西蒙尼扬与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关系密切[ 15] [ 2] [ 16] [ 17] 。
2005年12月10日,RT(时称今日俄罗斯)正式开播,初期记者团队规模达300人,其中约70人为驻外记者[ 18] 。西蒙尼扬经常向媒体解释RT的新闻及政治立场。开播初期,西蒙尼扬表示RT的使命是打造像英国广播公司 、有线电视新闻网 和欧洲新闻台 那样的“专业内容”,“体现俄罗斯对世界的看法”,“更为公正地展现俄罗斯的形象”[ 19] 。她向记者表示,政府不会规定他们要做什么内容,因为“宪法命令禁止政府审查”[ 1] 。后来她告诉《莫斯科时报 》,RT只有变得具备挑衅性的时候才会发展,因为争议对电视台的发展至关重要,强调RT从来不把提升莫斯科对外形象作为任务[ 20] 。然而西方媒体一直批评RT存在认知偏见。对此,西蒙尼扬表示:“客观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存在,只能是大家的声音尽可能接近真相而已”[ 21] 。
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 期间,西蒙尼扬解释了的RT报道立场。她表示,在所有英语频道中,RT是唯一一个从南奥塞梯的角度进行报道的。记者威尔·邓巴(Will Dunbar)不满电视台淡化俄罗斯的轰炸行动,愤然离开,指控电视台审查内容。对此,西蒙尼扬否认有审查,表示“我们从来不掩盖我们是俄罗斯电视台的事实,所以我们当然要从俄罗斯的角度了解这个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会做得比(其他电视台)还要真诚[ 10] 。”
2013年12月31日,西蒙尼扬兼任国营通讯社今日俄罗斯 总编,同时担任RT电视台和该社的总编职务[ 4] 。
2016年5月,西蒙尼扬被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 列入制裁名单,禁止入境乌克兰[ 22] 。
种族歧视奥巴马
2020年11月30日,西蒙尼扬为RT电视台一段被狠批是种族歧视的片段辩护。在片段中,西蒙尼扬的男友蒂格兰·科萨扬 与一位涂黑脸 扮演前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的女演员出镜。西蒙尼扬在其中提到了奥巴马的著作《应许之地 》:“你觉得这本书是你的成就吗?”然后女演员回答:“当然啦。”西蒙尼扬又问:“是不是因为你的亲戚没有一个写过书?”女演员又回答:“因为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亲戚还没有出生”。西蒙尼扬揶揄:“你应该去当说唱歌手,而不是总统[ 23] [ 24] 。”这个片段出自西蒙尼扬和科萨扬共同编剧的节目《国际锯木厂》(International Sawmill)。事后,西蒙尼扬说这个片段是在反映科萨杨的美国血统[ 25] 。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2021年12月,西蒙尼扬在一场电视辩论表应该用一场小战争能终结七年的“大屠杀”(指顿巴斯战争 )[ 26] 。2022年1月,西蒙尼扬否认俄罗斯准备全面入侵乌克兰[ 27] 。然而到2022年2月中,她表示“既然俄罗斯必须要结束这场战争,那还要等什么?[ 28] ”2022年2月23日,西蒙尼扬因“积极宣传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 及顿巴斯 分离主义者的行为”,被欧盟列入制裁名单 ,冻结所有在欧盟的财产、禁止入境[ 5] [ 29] 。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后,西蒙尼扬高调支持入侵。她在推特上发文称“这是一场标准的阅兵式演练,今年我们一定能在基辅阅兵”,同时嘲笑她会被进一步制裁的人[ 30] 。针对俄罗斯境内的反战抗议 ,她表示“如果你对身为俄罗斯人感到羞耻,没关系,你可以不当俄罗斯人”[ 31] 。她还称“没人跟乌克兰人打仗!我们是在解放乌克兰!没人会轰炸和平的乌克兰城市![ 32] ”在3月26日独立电视台 的《真相就在你手中》节目中,西蒙尼扬多次提到未经证实的事件,包括乌克兰医生呼吁阉割俄罗斯囚犯、乌克兰“纳粹”准备按照种族挖掉孩子们的眼睛等[ 33] 。
爭議
评论亚美尼亚局势
2020年7月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武裝衝突 期间,西蒙尼扬以激烈言辞指责亚美尼亚当局逮捕前总统罗伯特·科恰良 、拒绝承认入侵克里米亚 ,不断挑衅俄罗斯,认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回应助长了亚美尼亚的“反俄情绪”。后来安全条约组织表示:“(西蒙尼扬)的观点完全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处的官方立场相反”[ 34] 。相关言论也受到亚美尼亚社会广泛批评[ 35] 。政治评论员谢尔盖·帕克霍缅科 批评西蒙尼扬想代表亚美尼亚人[ 36] 。
个人生活
西蒙尼扬前夫是记者兼制片人安德烈·布拉戈迪连科,育有一女玛丽安娜,2013年8月出生[ 37] 。2014年9月,西蒙尼扬为俄罗斯亚美尼亚裔导演蒂格兰·科萨扬 生下儿子巴格拉特[ 38] 。2018年,西蒙尼扬为科萨杨电影《克里米亚大桥:用爱制造!》编剧。目前两人已结婚[ 39] 。
西蒙尼扬精通俄语和英语。在2012年的采访中,她表示后悔没有学亚美尼亚语 。她的家人因为口音差异,不说亚美尼亚语[ 7] 。
荣誉
注释
參考資料
^ 1.0 1.1 Bicknell, Bob. Russian News, English Accent . CBS News. 2005-12-11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05-30).
^ 2.0 2.1 2.2 2.3 2.4 What Is Russia Today? .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2022-03-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1-25) (英语) .
^ 3.0 3.1 3.2 Margarita Simonyan biography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06-21., NewsExchange.org, accessed 20 September 2012.
^ 4.0 4.1 RT editor Simonyan to head Kremlin-backed news agency . BBC News. 2013-12-31 [2013-12-3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3-20).
^ 5.0 5.1 COUNCIL DECISION (CFSP) 2022/265 of 23 February 2022 amending Decision 2014/145/CFSP concerning restrictive measures in respect of actions undermining or threatening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sovereignty and independence of Ukraine . EUR-Lex. 2022-02-23 [2022-02-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5-31).
^ МАРГАРИТА СИМОНЬЯН . Echo of Moscow. 2013-03-04 [2013-10-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0-17).
^ 7.0 7.1 Armenians of the World-Margarita Simonyan . Shant TV. 2012-02-06 [2014-03-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8) (亚美尼亚语) .
^ 30 January 2014 tweet . Twitter. [2014-02-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12-08) (俄语) . Диар френдз , если вы уже в Сочи и хотите ОЧЕНЬ вкусно поесть, напоминаю про наш семейный ресторан 'Жарко!' - Молдовка, Костромская, 133.
^ 20 years of FLEX (PDF) . Future Leaders Exchange. 2012 [2014-10-03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4-10-06).
^ 10.0 10.1 10.2 Rowland, Kara. Russia Today: Youth served . The Washington Times. 2008-10-27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6-04).
^ Zagorodnov, Artem. Today's woman who needs to be heard . The Moscow Times. 2008-09-25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7-09).
^ Margarita Simonyan book event photographs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3-02-23., Ria Novosti media library.
^ 13.0 13.1 Heyman, Stephen. A Voice of Mother Russia, in English . New York Times. 2008-05-18 [2014-03-2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8).
^ Elder, Miriam. WikiLeaks founder Julian Assange's TV show to be aired on Russian channel . The Guardian. 2012-01-25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3-02).
^ Barry and Schwirtz, Ellen and Michael. Arrests and Violence at Overflowing Rally in Moscow . New York Times. 2012-05-06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6-18).
^ Walker, Shaun. Why the Russian revolution is being televised at last . 2011-12-14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1-14).
^ Osborn, Andrew. Russia's 'CNN' wants to tell it like it is . The Age. 2005-08-16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6-12).
^ Evans, Julian. Spinning Russia . Foreign Policy. 2005-12-01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10).
^ RIA Novosti launches a TV channel, Russia Today . Sputnik International. 2005-06-07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2-28).
^ von Twickel, Nikolaus. Russia Today courts viewers with controversy . Russia Beyond. 2010-03-23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21).
^ The Guardian view on Russian propaganda: the truth is out there . Guardian. 2015-03-02 [2015-03-0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6).
^ Порошенко ввел санкции к главам российских СМИ: Эрнст, Симоньян, Гусев . 俄罗斯共青团员报. 2016-05-27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6-01) (俄语) .
^ O'Grady, Siobhán; Dixon, Robyn. Pro-Kremlin TV ridicules Obama with blackface skit . The Washington Post. 2020-11-30 [2022-01-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12-15).
^ Obama Blackface Skit on Kremlin-Funded TV Sparks Outrage . The Moscow Times. 2020-11-30 [2022-01-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6).
^ Haroun, Azmi. Russian state TV broadcaster features racist segment of an actress in blackface doing a portrayal of Obama . Business Insider. 2020-12-01 [2022-03-1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8).
^ Aksenov, Pavel. No time for war: Russians see no chance of conflict . BBC. 2021-12-21 [2022-02-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7).
^ Vladimir Putin's attack on Ukraine also damages Russia . The Economist. 2022-02-19 [2022-02-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7-05).
^ Harding, Luke. ' Dumb and lazy': the flawed films of Ukrainian 'attacks' made by Russia's 'fake factory' . The Guardian. 2022-02-21 [2022-02-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2-21).
^ Rettman, Andrew. Russian media darlings hit by EU sanctions . EU Observer. 2022-02-24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3-19).
^ Farhi, Paul. ' Dumb and lazy': the flawed films of Ukrainian 'attacks' made by Russia's 'fake factory' . The Washington Post. 2022-02-26 [2022-02-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6-04).
^ Popov, Maxime. Russia's Anti-War Lobby Goes Online . The Moscow Times. 2022-02-26 [2022-02-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2-28).
^ Sanctioned Russian TV Host Cries About Losing His Italian Villa . Yahoo News. 2022-02-27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7).
^ Coalson, Robert. ' Military Brainwashing': Russian State TV Pulls Out The Stops To Sell Kremlin's Narrative On The War In Ukraine . RFE/RL. 2022-03-29 [2022-04-0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14).
^ Elliott, Raffi. Armenian forces repel yet another Azerbaijani assault in Tavush . The Armenian Weekly. 2020-07-22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8).
^ Russia Today, Sputnik head accuses Armenian gov't of being anti-Russian . 2020-07-19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9).
^ Сергей Пархоменко, Суть событий . 莫斯科迴聲. 2020-07-24 [2022-04-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7-25).
^ Alperina, Susanna. Маргарита Симоньян родила дочь Марьяну . Rossiyskaya Gazeta. 2013-08-12 [2014-03-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12-01) (俄语) .
^ Елена ЛАПТЕВА, Сайт «Комсомольской правды». Тигран Кеосаян и Маргарита Симоньян назвали сына Багратом . kp.ru. 2014-09-27 [2018-03-1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12-01).
^ Crimea bridge backdrop for Russian 'propaganda' rom-com . France 24. AFP. 2018-11-06 [2020-04-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6-02).
^ " Консультант Плюс" -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о РФ: кодексы, законы, указы,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я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ормативные акты . lib.consultant.ru. [2018-03-17 ] . [失效連結 ]
^ LLC, Helix Consulting. President Sargsyan met in Moscow with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of public and cultural circles of the Armenian community - Press releases - Updates -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the official site] . www.president.am. [2017-09-2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21) (英语) .
^ СМИ: 300 журналистов получили от Путина награды за Крым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3-2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