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益宗田益宗(445年—517年),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军事人物,出身于光城蛮(西阳蛮)。 生平田益宗身高八尺,处事果断有谋略,容止出众。世袭四山蛮帅之位,依附于南朝宋。沈攸之叛乱时,他因参与平定叛乱有功而成为将领,担任南朝齐临川王的防阁。太和十七年(493年),派遣使者通过张超向北魏归降。太和十九年(495年),被任命为员外散骑常侍、都督光城弋阳汝南新蔡宋安五郡诸军事、冠军将军、南司州刺史,封光城县开国伯。新蔡郡设立东豫州后,田益宗担任东豫州刺史,不久改封为安昌县伯。太和二十年(496年),攻打齐朝司州的龙城戍,被戍主朱僧起击败。太和二十二年(498年),获授征虏将军。景明元年(500年),齐朝军主吴子阳率军进攻三关,田益宗派光城郡太守梅兴之率领四千士兵,进军至阴山关以南八十多里处,依托长风城迎击吴子阳,将其击败。景明二年(501年),齐朝建宁郡太守黄天赐在赤亭筑城,派部将黄公赏驻守漴城,与长风城对峙。田益宗命安蛮郡太守梅景秀互为掎角,出兵攻打,击败黄天赐等人,夺取了两座城池。田益宗上表请求攻打义阳,得到魏宣武帝的批准。景明四年(503年),北魏镇南将军元英攻打南朝梁义阳,田益宗派儿子田鲁生率领八千士兵,截断梁军的粮道,烧毁了囤积的粮食。梁朝戍主赵文举率军前来征讨,被田鲁生击败,赵文举及小将胡建兴、古皓、庄元仲等人被俘,运粮船也被全部烧毁。后来梁朝宁朔将军杨僧远率领两千士兵来攻,逼近蒙笼,田益宗命田鲁生与戍主奇道显迎击,将其击败,随后获授平南将军。此外,田益宗还与宇文福一同抵御梁军进攻,加授安南将军。永平元年(508年),白早生在豫州发动叛乱,乐口以南的郢州、豫州各城均被攻陷,仅剩田益宗镇守的义阳。梁武帝萧衍想招降田益宗,许诺封其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五千户郡公,田益宗没有接受。北魏能重新夺回郢州、豫州,田益宗功不可没。 田益宗晚年,因无休止地掠夺而使士兵和百姓困苦不堪,贿赂之风蔓延到子孙辈,部下叛乱的流言不断。宣武帝对此深感忧虑,派中书舍人刘桃符前去劝谕。宣武帝因田鲁生在淮南横行霸道而追究其责任,想将他召回,田鲁生却不肯前往洛阳。延昌年间,宣武帝决定将田益宗调任使持节、镇东将军、济州刺史,为防他不接受任命,派李世哲和刘桃符率军进驻广陵。田益宗的儿子田鲁生、田鲁贤等人逃到关南,引来梁军,光城以南地区落入梁朝之手。李世哲击败田鲁生后,重新设置郡戍,将田益宗召入洛阳。田益宗获授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加授散骑常侍,改封为曲阳县开国伯。他因怨恨刘桃符,上书诽谤,未被宣武帝采纳。熙平元年(516年),田益宗再次请求担任东豫州刺史,并请求招回叛逃南朝的儿子田鲁生、田鲁贤,未获灵太后批准。熙平二年(517年),田益宗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被追赠征东大将军、郢州刺史,谥号庄。[1][2][3] 子女
参考文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