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
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内的高校专业博物馆,主要收集、收藏、展示并研究地质标本。博物馆由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开办、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代管。 历史沿革1958年福州大学建校之初即建立了地矿专业。经数十年的沿革后,地矿专业在2007年6月被划入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联合创办的紫金矿业学院。2012年6月,紫金矿业学院利用地矿专业50余年来积存的标本设立了地矿陈列室,并向全校人员、周边中小学生开放。[2][3] 2016年6月,紫金矿业集团为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捐赠的一幢学院楼——紫金楼揭幕启用,其中一层被福州大学专门建设为地矿博物馆,原地矿陈列室的藏品先后迁入其中。在经历了一系列迁入、补充与布置展览的工作后,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于2017年学院成立10周年之时正式宣布对外开放地矿博物馆[2][3]。2019年9月16日,福建省文物局完成对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的备案工作,使之成为福建省首个备案的高校专业博物馆[4]。 展览规模福州大学紫金楼,5层为博物馆展厅所在。 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正门。 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内藏6000余件展品,展出的展品逾1500件[5],这些展品有来自福州大学建校之初厦门大学所移交而来的标本,有本校师生在科研过程中采集到的标本,有利用政府、企业所支持的经费购置的标本,亦有来自校友、社会人士所捐赠的标本。[2][3] 博物馆展陈面积近2000平方米,其中800平方米为室外展区,1200平方米为室内展区[5],其中501室为主展厅,依照展品的分类、地层年代、矿物形态、物理性质和晶体形态等特征,分为四个展区——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展、古生物展、矿物展和岩石展,对藏品进行系统性的展示与介绍,其中较为重要的藏品有古生物化石菊石、海百合,中国国内出土的黄铁矿、雄黄、红宝石,出土于塞尔维亚博尔市的高硫化型铜金矿石等[2][3];502室为珍贵标本厅,建成开放于2019年6月23日,内展出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貓眼石、翡翠、欧珀和琥珀等134件价值较大的玉石展品[2][6]。 图集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