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卡斯尔 (新南威尔士州)
纽卡斯尔(英語:Newcastle),是澳大利亚第七大城市,且是新南威尔士州第二大城市和历史第二悠久的城市。全城围绕著一个庞大的海港而建,纽卡斯尔是位于亨特河口,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在使用的港口之一,距离悉尼约2.5小时的车程。纽卡斯尔港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码头,煤炭出口占港口吨位吞吐总量的90%以上,每年处理超过1億公吨煤炭,大部分出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3]。南郊有澳大利亚最大的滨海湖——麦觉理湖(Lake Macquarie),北部是以冲浪闻名的斯蒂芬斯港(Port Stephen's),西部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产酒圣地-獵人谷(Hunter Valley)。纽卡斯尔机场 在北方Stockton Beach。 城市内拥有全澳排名前十大的紐卡素大學[4]。体育运动方面,城市拥有一支澳大利亚足球甲级联赛球队——纽卡斯尔噴射機。 ![]() ![]() 歷史原住民歷史傳統上,紐卡素和下亨特地區(Lower Hunter Region)都是阿瓦巴卡(Awabakal)與沃里米(Worimi)族人的聚居地[5],他們稱此地區為馬盧比巴(Malubimba)[6]。 ![]() 歐洲人定居1797年9月,海軍上尉約翰·肖特蘭(John Shortland)為首個探索這地區的歐洲人。他在追捕數個從悉尼灣偷船的罪犯期間,意外發現這地區[7],及後以時任新南威爾士總督約翰·亨特(John Hunter)的名字將之命名[8]。他回程後向上級報告,該處有深水港,而且煤礦含量豐富。往後兩年,在該處採掘的煤礦成為新南威爾士州首批出口貨物[8]。 因為被送往採礦的都是最危險的罪犯,作為他們所犯罪行的嚴厲懲罰,紐卡素亦沾上了煉獄(hellhole)的惡名[8]。至19世紀初期,亨特河河口已經經常被各種各樣的人們到訪,包括煤礦工人、樵夫和更多逃脫的罪犯。時任新南威爾士總督菲利普·吉德利·金(Philip Gidley King)決定更加積極地開採當地的天然資源,於1901年建立名為金鎮(King's Town)的囚犯營。這囚犯營只營運了數個月便關閉,至1804年重開,參考英國同名城市,並正式改名為紐卡素[6]。 紐卡素一直為囚犯流放地,至1822年,開放給民眾耕作為止[9]。 後流放時期從1823年最後一批囚犯被送到別處開始,紐卡素漸漸吸引到典型的拓荒者在此定居。紐卡素和亨特河輪船公司於1891年成立,並有定期航班往返紐卡素/莫珀斯和悉尼。紐卡素與其他澳大利亞城市亦有貨船往來[10][11]。 1920年代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紐卡素為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1942年6月8日清晨,日本皇軍的伊號第二十一潛艦砲擊紐卡素,受創的設施包括船廠、鋼鐵廠和其他民用建築[12]。 ![]() 紐卡素至今為依然是獵人谷地區的商業中心,從紐卡素港輸出的煤每年達95.8百萬噸,當中90.8百萬噸出口到外地,出口量冠絕全球[13]。 姊妹城市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