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決賽
|
項目 |
類型 |
冠軍 |
亞軍 |
決賽 |
勝率
|
單打 |
大滿貫 |
20 |
11 |
31 |
0.65
|
夏季奧運會 |
0 |
1 |
1 |
0
|
ATP年終賽 |
6 |
4 |
10 |
0.672
|
ATP大師賽1000賽 1 |
28 |
22 |
47 |
0.56
|
ATP巡迴賽500賽 |
24 |
7 |
31 |
0.77
|
ATP巡迴賽250賽 |
25 |
9 |
34 |
0.74
|
總計 |
103 |
54 |
157 |
0.66
|
雙打 |
大滿貫 |
0 |
0 |
0 |
0
|
夏季奧運會 |
1 |
0 |
1 |
1.00
|
ATP年終賽 |
– |
– |
– |
–
|
ATP大師賽1000賽 1 |
1 |
2 |
3 |
0.33
|
ATP巡迴賽500賽 |
3 |
1 |
4 |
0.75
|
ATP巡迴賽250賽 |
3 |
3 |
6 |
0.50
|
總計 |
8 |
6 |
14 |
0.57
|
總計 |
111 |
60 |
171 |
0.65
|
1) 正式名稱為 "超九" (1996–1999),"網球大師系列賽" (2000–2003),"ATP大師系列賽" (2004–2008),"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 (2009–) 2) 因開賽前退賽,2014年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的決賽成績不算入勝率
|
這是瑞士男子網球運動員羅傑·費德勒的生涯統計。所有數據來自於ATP巡迴賽和國際網球聯合會網站。[1][2]
大满贯
冠軍(20)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2003
|
温布尔登
|
草地
|
菲利浦西斯
|
澳大利亚
|
7–65、6–2、7–63
|
2004
|
澳网
|
硬地
|
萨芬
|
俄羅斯
|
7–63、6–4、6–2
|
2004
|
温布尔登 (2)
|
草地
|
罗迪克
|
美國
|
4–6、7–5、7–63、6–4
|
2004
|
美网
|
硬地
|
休伊特
|
澳大利亚
|
6–0、7–63、6–0
|
2005
|
温布尔登 (3)
|
草地
|
罗迪克
|
美國
|
6–2、7–62、6–4
|
2005
|
美网 (2)
|
硬地
|
阿加西
|
美國
|
6–3、2–6、7–61、6–1
|
2006
|
澳网 (2)
|
硬地
|
巴格达蒂斯
|
塞浦路斯
|
5–7、7–5、6–0、6–2
|
2006
|
温布尔登 (4)
|
草地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0、7–65、62–7、6–3
|
2006
|
美网 (3)
|
硬地
|
罗迪克
|
美國
|
6–2、4–6、7–5、6–1
|
2007
|
澳网 (3)
|
硬地
|
冈萨雷斯
|
智利
|
7–62、6–4、6–4
|
2007
|
温布尔登 (5)
|
草地
|
纳达尔
|
西班牙
|
7–67、4–6、7–63、2–6、6–2
|
2007
|
美网 (4)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7–64、7–62、6–4
|
2008
|
美网 (5)
|
硬地
|
穆雷
|
英國
|
6–2、7–5、6–2
|
2009
|
法网
|
紅土
|
索德靈
|
瑞典
|
6–1、7–61、6–4
|
2009
|
温布尔登 (6)
|
草地
|
罗迪克
|
美國
|
5–7、7–66、7–65、3–6、16–14
|
2010
|
澳网 (4)
|
硬地
|
穆雷
|
英國
|
6–3、6–4、7–611
|
2012
|
温布尔登 (7)
|
草地
|
穆雷
|
英国
|
4–6、7–5、6–3、6–4
|
2017
|
澳网 (5)
|
硬地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4、3-6、6-1、3-6、6-3
|
2017
|
温布尔登 (8)
|
草地
|
契利奇
|
克羅埃西亞
|
6-3、6-1、6-4
|
2018
|
澳网 (6)
|
硬地
|
契利奇
|
克羅埃西亞
|
6–2、65–7、6–3、3–6、6–1
|
亞軍(11)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2006
|
法网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1–6、6–1、6–4、7–64
|
2007
|
法网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3、4–6、6–3、6–4
|
2008
|
法网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1、6–3、6–0
|
2008
|
温布尔登
|
草地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4、6–4、65-7、68–7、9–7
|
2009
|
澳网
|
硬地
|
纳达尔
|
西班牙
|
7–5、3–6、7–63、3–6、6–2
|
2009
|
美网
|
硬地
|
德尔波特罗
|
阿根廷
|
3–6、7–65、4–6、7–64、6–2
|
2011
|
法网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7–5、7–63、5–7、6–1
|
2014
|
温布尔登
|
草地
|
祖高域
|
塞爾維亞
|
67–7、6–4、7–64、5–7、6–4
|
2015
|
温布尔登
|
草地
|
祖高域
|
塞爾維亞
|
7–61、610–7、6–4、6–3
|
2015
|
美網
|
硬地
|
祖高域
|
塞爾維亞
|
6–4、5–7、6–4、6–4
|
2019
|
温布尔登
|
草地
|
祖高域
|
塞爾維亞
|
65–7、6–1、64–7、6–4、123–13
|
年終總決賽
冠軍(6)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2003
|
美國休斯敦
|
硬地
|
阿加西
|
美國
|
6-3, 6-0, 6-4
|
2004
|
美國休斯敦
|
硬地
|
休伊特
|
澳大利亚
|
6-3, 6-2
|
2006
|
中國上海
|
室內硬地
|
布莱克
|
美國
|
6-0, 6-3, 6-4
|
2007
|
中國上海
|
室內硬地
|
费雷尔
|
西班牙
|
6-2, 6-3, 6-2
|
2010
|
英國倫敦
|
室內硬地
|
拿度
|
西班牙
|
6-3, 3-6, 6-1
|
2011
|
英國倫敦
|
室內硬地
|
特松加
|
法國
|
6-3, 6-76, 6-3
|
亞軍(4)
大師賽
單打
冠軍(28)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2002
|
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萨芬
|
俄羅斯
|
6-1, 6-3, 6-4
|
2004
|
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亨曼
|
英國
|
6-3, 6-3
|
2004
|
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科里亚
|
阿根廷
|
4-6, 6-4, 6-2, 6-3
|
2004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罗迪克
|
美國
|
7-5, 6-3
|
2005
|
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休伊特
|
澳洲
|
6-2, 6-4, 6-4
|
2005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納達爾
|
西班牙
|
2-6, 64-7, 7-65, 6-3, 6-1
|
2005
|
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加斯凯
|
法國
|
6-3, 7-5, 7-64
|
2005
|
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罗迪克
|
美國
|
6-3, 7-5
|
2006
|
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布莱克
|
美國
|
7-5, 6-3, 6-0
|
2006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柳比西奇
|
克罗地亚
|
7-65, 7-64, 7-66
|
2006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加斯凯
|
法國
|
2-6, 6-3, 6-2
|
2006
|
馬德里大師賽
|
室內硬地
|
冈萨雷斯
|
智利
|
7-5, 6-1, 6-0
|
2007
|
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納達爾
|
西班牙
|
2-6, 6-2, 6-0
|
2007
|
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布莱克
|
美國
|
6-1, 6-4
|
2009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納達爾
|
西班牙
|
6-4, 6-4
|
2009
|
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1, 7-5
|
2010
|
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費殊
|
美国
|
65-7, 7-61, 6-4
|
2011
|
巴黎大師賽
|
室內硬地
|
特松加
|
法国
|
6-1, 7-63
|
2012
|
印地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伊斯内尔
|
美国
|
7-67, 6-3
|
2012
|
馬德里大師賽
|
藍土
|
貝爾迪赫
|
捷克
|
3-6, 7-5, 7-5
|
2012
|
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6-0, 7-67
|
2014
|
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費拿
|
西班牙
|
6-3, 1-6, 6-2
|
2014
|
上海大師賽
|
硬地
|
西蒙
|
法國
|
7-66, 7-62
|
2015
|
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7-61, 6-3
|
2017
|
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瓦林卡
|
瑞士
|
6-4, 7-5
|
2017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納達爾
|
西班牙
|
6-3, 6-4
|
2017
|
上海大師賽
|
硬地
|
納達爾
|
西班牙
|
6-4, 6-3
|
2019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伊斯內爾
|
美國
|
6-1, 6-4
|
亞軍(22)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2002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阿加西
|
美國
|
6-3, 6-3, 3-6, 6-4
|
2003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曼提拉
|
西班牙
|
7-5, 6-2, 7-68
|
2006
|
蒙地卡羅大師賽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2, 62-7, 6-3, 7-65
|
2006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0-7, 7-65, 6-4, 2-6, 7-65
|
2007
|
蒙地卡羅大師賽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4, 6-4
|
2007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塞尔维亚
|
7-64, 7-62, 6-4
|
2007
|
馬德里大師賽
|
室內硬地
|
纳尔班迪安
|
阿根廷
|
1-6, 6-3, 6-3
|
2008
|
蒙地卡羅大師賽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7-5, 7-5
|
2008
|
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7-5, 63-7, 6-3
|
2010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4, 7-65
|
2010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穆雷
|
英国
|
7-5, 7-5
|
2010
|
上海大師賽
|
硬地
|
穆雷
|
英国
|
6-3, 6-2
|
2013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纳达尔
|
西班牙
|
6-1, 6-3
|
2014
|
印地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3-6, 6-3, 7-63
|
2014
|
蒙地卡羅大師賽
|
紅土
|
瓦林卡
|
瑞士
|
4-6, 7-65, 6-2
|
2014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特松加
|
法國
|
7-5, 7-63
|
2015
|
印地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6-3, 65-7, 6-2
|
2015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6-4, 6-3
|
2017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茲維列夫
|
德國
|
6-3, 6-4
|
2018
|
印地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德尔波特罗
|
阿根廷
|
6-4, 6-78-10, 7-62
|
2018
|
辛辛那提大師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4-6, 4-6
|
2019
|
印地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蒂姆
|
奧地利
|
6-3, 3-6, 5-7
|
雙打
冠軍(1)
亞軍(2)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搭檔
|
決賽對手
|
勝方比分
|
2002 |
印地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米爾尼( 白俄羅斯) |
諾爾斯( 巴哈馬) 內斯特( 加拿大) |
4-6, 4-6
|
2011 |
印地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瓦林卡( 瑞士) |
多爾戈波洛夫( 烏克蘭) 馬利斯 ( 比利時) |
4-6, 7-65, [7–10]
|
奧運會
銀牌(1)
年份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勝方比分
|
2012
|
倫敦奧運會
|
草地
|
莫瑞( 英國)
|
6-2, 6-1, 6-4
|
金牌(1)
生涯統計
單打
冠軍(103)
賽事系列
|
大滿貫賽事(20次冠軍)
|
ATP年終賽(大師盃)/ 世界巡迴總決賽(6次冠軍)
|
ATP大師系列賽/ 世界巡迴大師賽 1000(28次冠軍)
|
ATP黃金國際巡迴賽 / 世界巡迴賽 500 (24次冠軍)
|
ATP國際巡迴賽 / 世界巡迴賽 250(25次冠軍)
|
|
依場地性質分類
|
硬地 (71)
|
草地 (19)
|
紅土 (11)
|
室內地毯 (2)
|
|
|
次數
|
年份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勝方比分
|
1. |
2001 |
01月29日 |
義大利米蘭網球賽 |
室內地毯 |
朱利安·布特 |
6-4, 67-7,6-4
|
2. |
2002 |
01月7日 |
澳洲雪梨國際賽 |
硬地 |
胡安·伊格納西奧·切拉 |
6-3, 6-3
|
3. |
2002 |
05月13日 |
德國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馬拉特·薩芬 |
6-1, 6-3, 6-4
|
4. |
2002 |
10月7日 |
奧地利維也納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伊里·諾瓦克 |
6-4, 6-1, 3-6, 6-4
|
5. |
2003 |
02月10日 |
法國馬賽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約納斯·比約克曼 |
6-2, 7-66
|
6. |
2003 |
02月24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伊里·諾瓦克 |
6-1, 7-62
|
7. |
2003 |
04月28日 |
德國慕尼黑公開賽 |
紅土 |
亞爾科·涅米寧 |
6-1, 6-4
|
8. |
2003 |
06月9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尼古拉斯·基弗 |
6-1, 6-3
|
9. |
2003 |
06月23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馬克·菲利普西斯 |
7-65, 6-2, 7-63
|
10. |
2003 |
10月13日 |
奧地利維也納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卡洛斯·莫亞 |
6-3, 6-3, 6-3
|
11. |
2003 |
11月17日 |
美國ATP年終賽(大師盃) |
硬地 |
安德烈·阿加西 |
6-3, 6-0, 6-4
|
12. |
2004 |
02月2日 |
澳洲網球公開賽(澳網) |
硬地 |
馬拉特·薩芬 |
7-63, 6-4,6-2
|
13. |
2004 |
03月8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費利西亞諾·洛佩斯 |
4-6, 6-1, 6-2
|
14. |
2004 |
03月22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蒂姆·亨曼 |
6-3, 6-3
|
15. |
2004 |
05月17日 |
德國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吉列爾莫·科里亞 |
4-6, 6-4, 6-2, 6-3
|
16. |
2004 |
06月14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马尔迪·菲什 |
6-0, 6-3
|
17. |
2004 |
07月5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安迪·羅迪克 |
4-6, 7-5, 7-63, 6-4
|
18. |
2004 |
07月12日 |
瑞士古斯塔德網球賽 |
紅土 |
伊戈爾·安德烈耶夫 |
6-2, 6-3, 5-7, 6-3
|
19. |
2004 |
08月2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安迪·羅迪克 |
7-5, 6-3
|
20. |
2004 |
09月13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 |
硬地 |
萊頓·休伊特 |
6-0, 7-63, 6-0
|
21. |
2004 |
10月4日 |
泰國網球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安迪·羅迪克 |
6-4, 6-0
|
22. |
2004 |
11月22日 |
美國ATP年終賽(大師盃) |
硬地 |
萊頓·休伊特 |
6-3, 6-2
|
23. |
2005 |
01月8日 |
多哈卡達公開賽 |
硬地 |
伊万·柳比西奇 |
6-3, 6-1
|
24. |
2005 |
02月20日 |
荷蘭鹿特丹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伊万·柳比西奇 |
5-7, 7-5, 7-65
|
25. |
2005 |
02月27日 |
阿聯杜拜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伊万·柳比西奇 |
6-1, 66-7,6-3
|
26. |
2005 |
03月20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萊頓·休伊特 |
6-2, 6-4, 6-4
|
27. |
2005 |
04月3日 |
美國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2-6, 64-7,7-65, 6-3, 6-1
|
28. |
2005 |
05月15日 |
德國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里夏尔·加斯凯 |
6-3, 7-5, 7-64
|
29. |
2005 |
06月12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馬拉特·薩芬 |
6-4, 66-7, 6-4
|
30. |
2005 |
07月3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安迪·羅迪克 |
6-2, 7-62, 6-4
|
31. |
2005 |
08月21日 |
美國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安迪·羅迪克 |
6-3, 7-5
|
32. |
2005 |
09月11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 |
硬地 |
安德烈·阿加西 |
6-3, 2-6, 7-61, 6-1
|
33. |
2005 |
10月2日 |
泰國網球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安迪·穆雷 |
6-3, 7-5
|
34. |
2006 |
01月7日 |
卡達公開賽 |
硬地 |
加埃爾·蒙菲爾斯 |
6-3, 7-65
|
35. |
2006 |
01月29日 |
澳洲網球公開賽(澳網) |
硬地 |
马科斯·巴格达蒂斯 |
5-7, 7-5, 6-0, 6-2
|
36. |
2006 |
03月19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詹姆斯·布莱克 |
7-5, 6-3, 6-0
|
37. |
2006 |
04月2日 |
美國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伊万·柳比西奇 |
7-65, 7-64, 7-66
|
38. |
2006 |
06月18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托马什·贝尔迪赫 |
6-0, 65-7 6-2
|
39. |
2006 |
07月9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6-0, 7-65,62-7, 6-3
|
40. |
2006 |
08月13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里夏尔·加斯凯 |
2-6, 6-3, 6-2
|
41. |
2006 |
09月10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 |
硬地 |
安迪·羅迪克 |
6-2, 4-6, 7-5, 6-1
|
42. |
2006 |
10月8日 |
日本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蒂姆·亨曼 |
6-3, 6-3
|
43. |
2006 |
10月22日 |
西班牙馬德里大師賽 |
室內硬地 |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
7-5, 6-1, 6-0
|
44. |
2006 |
10月29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地毯 |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
6-3, 6-2, 7-63
|
45. |
2006 |
11月19日 |
中國ATP年終賽(大師盃) |
室內硬地 |
詹姆斯·布莱克 |
6-0, 6-3, 6-4
|
46. |
2007 |
01月28日 |
澳洲網球公開賽(澳網) |
硬地 |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
7-62, 6-4, 6-4
|
47. |
2007 |
03月3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米哈伊尔·尤日尼 |
6-4, 6-3
|
48. |
2007 |
05月20日 |
德國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2-6, 6-2, 6-0
|
49. |
2007 |
07月8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7-67, 4-6, 7-63, 2-6, 6-2
|
50. |
2007 |
08月19日 |
美國辛辛那堤大師賽 |
硬地 |
詹姆斯·布莱克 |
6-1, 6-4
|
51. |
2007 |
09月9日 |
美國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 |
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7-64, 7-62, 6-4
|
52. |
2007 |
10月28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亞爾科·涅米寧 |
6-3, 6-4
|
53. |
2007 |
11月18日 |
中國ATP年終賽(大師盃) |
室內硬地 |
大卫·费雷尔 |
6-2, 6-3, 6-2
|
54. |
2008 |
04月20日 |
葡萄牙公開賽 |
紅土 |
尼古莱·达维登科 |
7-65, 1-2 (對手中途退賽)
|
55. |
2008 |
06月15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菲利普·科爾施賴伯 |
6-3, 6-4
|
56. |
2008 |
09月9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 |
硬地 |
安迪·穆雷 |
6-2, 7-5, 6-2
|
57. |
2008 |
10月26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大卫·纳尔班迪安 |
6-3, 6-4
|
58. |
2009 |
05月17日 |
西班牙馬德里大师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6-4, 6-4
|
59. |
2009 |
06月7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 |
紅土 |
羅賓·索德靈 |
6-1, 7-61, 6-4
|
60. |
2009 |
07月5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安迪·羅迪克 |
5-7, 7-66, 7-65, 3-6, 16-14
|
61. |
2009 |
08月23日 |
美國辛辛那堤大师賽 |
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6-1, 7-5
|
62. |
2010 |
01月31日 |
澳洲網球公開賽(澳網) |
硬地 |
安迪·穆雷 |
6-3, 6-4, 7-611
|
63. |
2010 |
08月22日 |
美國辛辛那堤大师賽 |
硬地 |
马尔迪·菲什 |
65-7, 7-61, 6-4
|
64. |
2010 |
10月24日 |
瑞典斯德哥爾摩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佛羅里恩·邁爾 |
6-4, 6-3
|
65. |
2010 |
11月7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6-4, 3-6, 6-1
|
66. |
2010 |
11月28日 |
英國ATP年終賽(世界巡迴總決賽) |
室內硬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6-3, 3-6, 6-1
|
67. |
2011 |
01月8日 |
卡達公开赛 |
硬地 |
尼古萊·達維登科 |
6-3, 6-4
|
68. |
2011 |
11月6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錦織圭 |
6-1, 6-3
|
69. |
2011 |
11月13日 |
法国巴黎大师賽 |
室內硬地 |
若-威尔弗里德·特松加 |
6-1, 7-63
|
70. |
2011 |
11月27日 |
英國ATP年終賽(世界巡迴總決賽) |
室內硬地 |
若-威尔弗里德·特松加 |
6-3, 6-76, 6-3
|
71. |
2012 |
02月19日 |
荷蘭鹿特丹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6-1, 6-4
|
72. |
2012 |
03月3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安迪·穆雷 |
7-5, 6-4
|
73. |
2012 |
03月18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师賽 |
硬地 |
約翰·伊斯內爾 |
7-67, 6-3
|
74. |
2012 |
05月13日 |
西班牙馬德里大师賽 |
藍土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3-6, 7-5, 7-5
|
75. |
2012 |
07月8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安迪·穆雷 |
4-6, 7-5, 6-3, 6-4
|
76. |
2012 |
08月19日 |
美國辛辛那堤大师賽 |
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6-0, 7-67
|
77. |
2013 |
06月16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米哈伊爾·尤日尼 |
65-7, 6-3, 6-4
|
78. |
2014 |
03月1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3-6, 6-4, 6-3
|
79. |
2014 |
06月15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亞歷杭德羅·法亞 |
7-62, 7-63
|
80. |
2014 |
08月18日 |
美國辛辛那堤大师賽 |
硬地 |
大衛·費拿 |
6-3, 1-6, 6-2
|
81. |
2014 |
10月12日 |
中國上海大师賽 |
硬地 |
吉爾·西蒙 |
7-66, 7-62
|
82. |
2014 |
10月26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大衛·高芬 |
6-2, 6-2
|
83. |
2015 |
01月11日 |
澳洲布里斯本國際賽 |
硬地 |
米洛斯·拉奧歷 |
6-4, 62-7, 6-4
|
84. |
2015 |
02月28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6-3, 7-5
|
85. |
2015 |
05月3日 |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公開賽 |
泥地 |
巴勃羅·奎瓦斯 |
6-3, 7-611
|
86. |
2015 |
06月21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安德烈亞斯·塞皮 |
7-61, 6-4
|
87. |
2015 |
08月23日 |
美國辛辛那堤大师賽 |
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7-61, 6-3
|
88. |
2015 |
11月1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6-3, 5-7, 6-3
|
89. |
2017 |
01月29日 |
澳洲網球公開賽(澳網) |
硬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6-4, 3-6, 6-1, 3-6, 6-3
|
90. |
2017 |
03月20日 |
美國印地安泉大师賽 |
硬地 |
斯坦·瓦林卡 |
6-4, 7-5
|
91. |
2017 |
4月2日 |
美国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6-3, 6-4
|
92. |
2017 |
06月25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亞歷山大·茲維列夫 |
6-1, 6-3
|
93. |
2017 |
7月16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馬林·契利奇 |
6-3, 6-1, 6-4
|
94. |
2017 |
10月15日 |
中國上海大师賽 |
硬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6-4, 6-3
|
95. |
2017 |
10月29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65-7, 6-4, 6-3
|
96. |
2018 |
01月28日 |
澳洲網球公開賽(澳網) |
硬地 |
馬林·西里奇 |
6-2, 65-7, 6-3, 3-6, 6-1
|
97. |
2018 |
02月18日 |
荷蘭鹿特丹公开赛 |
室內硬地 |
格里戈爾·季米特洛夫 |
6-2, 6-2
|
98. |
2018 |
06月11日 |
德國斯圖加特公開賽 |
草地 |
博爾納·丘里奇 |
66-7, 6-3, 2-6
|
99. |
2018 |
10月22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馬利尤斯·科皮爾 |
7-65, 6-4
|
100. |
2019 |
02月25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斯特凡諾斯·西西帕斯 |
6-4, 6-4
|
101. |
2019 |
3月18日 |
美国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約翰·伊斯內爾 |
6-1, 6-4
|
102. |
2019 |
06月17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大衛·戈芬 |
7-62, 6-1
|
103. |
2019 |
10月21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阿萊克斯·德·米瑙爾 |
6-2, 6-2
|
亞軍(54)
賽事系列
|
大滿貫賽事(11次亞軍)
|
ATP年終賽(大師盃)/ 世界巡迴總決賽(4次亞軍)
|
奧林匹克運動會 (1次亞軍)
|
ATP大師系列賽/ 世界巡迴大師賽 1000(22次亞軍)
|
ATP黃金國際巡迴賽 / 世界巡迴賽 500 (7次亞軍)
|
ATP國際巡迴賽 / 世界巡迴賽 250(9次亞軍)
|
|
依場地性質分類
|
硬地 (27)
|
草地 (8)
|
紅土 (15)
|
室內地毯 (4)
|
|
|
次數
|
年份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勝方比分
|
1. |
2000 |
02月13日 |
法國馬賽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马克·罗塞特 |
2-6, 6-3, 75-6
|
2. |
2000 |
10月29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地毯 |
托馬斯·恩奎斯特 |
6-2, 4-6, 7-64, 1-6, 6-1
|
3. |
2001 |
02月25日 |
荷蘭鹿特丹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尼古拉斯·艾斯庫德 |
7-5, 3-6, 7-65
|
4. |
2001 |
10月28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地毯 |
提姆·韓曼 |
6-3, 6-4, 6-2
|
5. |
2002 |
02月13日 |
義大利米蘭網球賽 |
室內地毯 |
戴維德·桑吉內蒂 |
7-62, 4-6, 6-1
|
6. |
2002 |
03月31日 |
美國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安德烈·阿加西 |
6-3, 6-3, 3-6, 6-4
|
7. |
2003 |
05月11日 |
義大利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費利克斯·曼蒂利亞 |
7-5, 6-2, 7-68
|
8. |
2003 |
07月13日 |
瑞士公開賽 |
紅土 |
伊里·諾瓦克 |
5-7, 6-3, 6-3, 1-6, 6-3
|
9. |
2005 |
11月20日 |
中國ATP年終賽(大師盃) |
室內地毯 |
大卫·纳尔班迪安 |
64-7, 611-7, 6-2, 6-1, 7-63
|
10. |
2006 |
03月5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2-6, 6-4, 6-4
|
11. |
2006 |
04月23日 |
摩納哥蒙地卡羅大師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6-2, 62-7, 6-3, 7-65
|
12. |
2006 |
05月14日 |
義大利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60-7, 7-65, 6-4, 2-6, 7-65
|
13. |
2006 |
06月11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1-6, 6-1, 6-4, 7-64
|
14. |
2007 |
04月22日 |
摩納哥蒙地卡羅大師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6-4, 6-4
|
15. |
2007 |
06月10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6-3, 4-6, 6-3, 6-4
|
16. |
2007 |
08月12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7-62, 2-6, 7-62
|
17. |
2007 |
10月21日 |
西班牙馬德里大師賽 |
室內硬地 |
大卫·纳尔班迪安 |
1-6, 6-3, 6-3
|
18. |
2008 |
04月22日 |
摩納哥蒙地卡羅大師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7-5, 7-5
|
19. |
2008 |
05月17日 |
德國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7-5, 63-7, 6-3
|
20. |
2008 |
06月8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6-1, 6-3, 6-0
|
21. |
2008 |
07月6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4-6, 4-6, 7-65, 7-68, 9-7
|
22. |
2009 |
02月1日 |
澳洲網球公開賽(澳網) |
硬地 |
拉斐爾·納達爾 |
7-5, 3-6, 7-63, 3-6, 6-2
|
23. |
2009 |
09月14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 |
硬地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3-6, 7-65, 4-6, 7-64, 6-2
|
24. |
2009 |
11月8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6-4, 4-6, 6-2
|
25. |
2010 |
05月16日 |
西班牙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6-4, 7-65
|
26. |
2010 |
06月13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萊頓·休伊特 |
3-6, 7-64, 6-4
|
27. |
2010 |
08月15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安迪·穆雷 |
7-5, 7-5
|
28. |
2010 |
10月17日 |
中國上海大師賽 |
硬地 |
安迪·穆雷 |
6-3, 6-2
|
29. |
2011 |
02月26日 |
阿聯杜拜網球錦標賽 |
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6-3, 6-3
|
30. |
2011 |
06月5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7-5, 7-63, 5-7, 6-1
|
31. |
2012 |
06月17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托米·哈斯 |
7-64, 6-4
|
32. |
2012 |
08月5日 |
英國倫敦奧運會 |
草地 |
安迪·穆雷 |
6-2, 6-1, 6-4
|
33. |
2012 |
10月28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6-4, 65-7, 7-63
|
34. |
2012 |
11月12日 |
英國ATP年終賽(世界巡迴總決賽) |
室內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7-66, 7-5
|
35. |
2013 |
05月19日 |
義大利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拉斐爾·納達爾 |
6-1, 6-3
|
36. |
2013 |
10月27日 |
瑞士室內網賽 |
室內硬地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7-63, 2-6, 6-4
|
37. |
2014 |
01月5日 |
澳洲布里斯班國際賽 |
硬地 |
萊頓·休伊特 |
6-1, 4-6, 6-3
|
38. |
2014 |
03月16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諾華克·祖高域 |
3-6, 6-3, 7-63
|
39. |
2014 |
04月20日 |
摩納哥蒙地卡羅大師賽 |
紅土 |
斯坦尼斯拉斯·瓦夫林卡 |
4-6, 7-65, 6-2
|
40. |
2014 |
07月6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諾華克·祖高域 |
67-7, 6-4, 7-64, 5-7, 6-4
|
41. |
2014 |
08月10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若-威尔弗里德·特松加 |
7-5, 7-63
|
42. |
2014 |
11月16日 |
英國ATP年終賽(世界巡迴總決賽) |
室內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退賽
|
43. |
2015 |
03月22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諾華克·祖高域 |
6-3, 65-7, 6-2
|
44. |
2015 |
05月17日 |
意大利羅馬大師賽 |
泥地 |
諾華克·祖高域 |
6-4, 6-3
|
45. |
2015 |
07月12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諾華克·祖高域 |
7-61, 610-7, 6-4, 6-3
|
46. |
2015 |
09月13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 |
硬地 |
諾華克·祖高域 |
6-4, 5-7, 6-4, 6-4
|
47. |
2015 |
11月22日 |
英國ATP年終賽(世界巡迴總決賽) |
室內硬地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6-3, 6-4
|
48. |
2016 |
01月20日 |
澳洲布里斯本國際賽 |
硬地 |
米奧斯·拉奧尼奇 |
6-4, 6-4
|
49. |
2017 |
08月13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亞歷山大·茲維列夫 |
6-3, 6-4
|
50. |
2018 |
03月18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胡安·马丁·德尔波特罗 |
6-4, 68-710, 7-62
|
51. |
2018 |
06月18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博爾納·丘里奇 |
66-78, 6-3, 2-6
|
52. |
2018 |
08月13日 |
美國辛辛那提大師賽 |
硬地 |
諾華克·祖高域 |
4-6, 4-6
|
53. |
2019 |
03月4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多米尼克·蒂姆 |
6-3, 3-6, 5-7
|
54. |
2019 |
07月1日 |
英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布頓) |
草地 |
諾華克·祖高域 |
65-7, 6-1, 64-7, 6-4, 123-13
|
雙打
冠軍(8)
8個男子雙打冠軍
|
大滿貫賽事(0次冠軍)
|
ATP年終賽(大師盃)/ 世界巡迴總決賽(0次冠軍)
|
ATP大師系列賽/ 世界巡迴大師賽 1000(1次冠軍)
|
奧林匹克運動會 (1次冠軍)
|
ATP黃金國際巡迴賽 / 世界巡迴賽 500(3次冠軍)
|
ATP國際巡迴賽 / 世界巡迴賽 250(3次冠軍)
|
|
依場地性質分類
|
硬地 (5)
|
草地 (1)
|
紅土 (1)
|
室內地毯 (1)
|
|
|
次數
|
年份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搭擋
|
決賽對手
|
勝方比分
|
1.
|
2001
|
02月19日
|
荷蘭鹿特丹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比约克曼
|
帕拉
維茲納爾
|
6-3, 6-0
|
2.
|
2001
|
08月9日
|
瑞士公開賽
|
紅土
|
沙芬
|
希爾
塔蘭格
|
1-0 (對手中途退賽)
|
3.
|
2002
|
02月18日
|
荷蘭鹿特丹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米爾尼
|
诺尔斯
内斯特
|
4-6, 6-3, 6-4
|
4.
|
2002
|
08月30日
|
俄羅斯克里姆林杯
|
室內地毯
|
米爾尼
|
伊格爾
施托勒
|
6-4, 7-6
|
5.
|
2003
|
03月17日
|
美國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米爾尼
|
佩斯
里奇爾
|
7-5, 6-3
|
6.
|
2003
|
10月6日
|
奧地利維也納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阿勒格羅
|
布帕蒂
米爾尼
|
7-6, 7-5
|
7.
|
2005
|
06月6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阿勒格羅
|
乔-约翰森
沙芬
|
7-5, 6-7, 6-3
|
8.
|
2008
|
08月16日
|
北京奧運會
|
硬地
|
瓦林卡
|
阿斯佩林 托-约翰森
|
6-3, 6-4, 64-7, 6-3
|
亞軍(6)
0個男子雙打亞軍
|
大滿貫賽事(0次亞軍)
|
ATP年終賽(大師盃)/ 世界巡迴總決賽(0次亞軍)
|
ATP大師系列賽/ 世界巡迴大師賽 1000(2次亞軍)
|
奧林匹克運動會 (0次亞軍)
|
ATP黃金國際巡迴賽 / 世界巡迴賽 500(1次亞軍)
|
ATP國際巡迴賽 / 世界巡迴賽 250(3次亞軍)
|
|
依場地性質分類
|
硬地 (4)
|
草地 (1)
|
紅土 (0)
|
室內地毯 (1)
|
|
|
次數
|
年份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搭擋
|
決賽對手
|
勝芳比分
|
1.
|
2000
|
10月24日
|
瑞士公開賽
|
地毯
|
赫巴蒂
|
強納森
諾瓦爾
|
611-7, 6-4, 64-7
|
2.
|
2002
|
03月6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米爾尼
|
诺尔斯
内斯特
|
4-6, 4-6
|
3.
|
2003
|
02月17日
|
鹿特丹公開賽
|
室內硬地
|
米爾尼
|
亞瑟斯
漢利
|
64-7, 2-6
|
4.
|
2004
|
09月27日
|
泰國網球公開賽
|
室內地毯
|
阿勒格羅
|
吉梅爾斯托布
奧利佛
|
7-5, 4-6, 4-6
|
5.
|
2011
|
03月7日
|
美國印第安泉大師賽
|
硬地
|
瓦林卡
|
多爾戈波洛夫
馬利斯
|
4-6, 7-65, [7-10]
|
6.
|
2014
|
06月9日
|
德國哈雷公開賽
|
草地
|
丘迪內利
|
貝格曼
克諾夫萊
|
6-1, 5-7, [10-12]
|
團體
冠軍(4)
戰績表
- 指引:
W
|
F
|
SF
|
QF
|
#R
|
RR
|
LQ (Q#)
|
A
|
P
|
Z#
|
PO
|
SF-B
|
F-S
|
G
|
NMS
|
NH
|
NQ
|
W:冠軍;F:亞軍;SF:四強;QF:八強;#R:前四輪;RR:小組賽;LQ:止步資格賽;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參與戴維斯盃/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奧運會銅牌;F-S:奧運會銀牌;G:奧運會金牌;NMS:非ATP1000大師賽系列;NH:該賽事本年度未舉行;NQ:未入圍。
單打
賽事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奪冠率
|
勝-負
|
勝率
|
大滿貫
|
澳洲網球公開賽
|
A
|
Q1
|
3R
|
3R
|
4R
|
4R
|
W
|
SF
|
W
|
W
|
SF
|
F
|
W
|
SF
|
SF
|
SF
|
SF
|
3R
|
SF
|
W
|
W
|
4R
|
SF
|
A
|
6 / 21
|
102–15
|
87%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A
|
1R
|
4R
|
QF
|
1R
|
1R
|
3R
|
SF
|
F
|
F
|
F
|
W
|
QF
|
F
|
SF
|
QF
|
4R
|
QF
|
A
|
A
|
A
|
SF
|
A
|
4R
|
1 / 19
|
73–17
|
80%
|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
A
|
1R
|
1R
|
QF
|
1R
|
W
|
W
|
W
|
W
|
W
|
F
|
W
|
QF
|
QF
|
W
|
2R
|
F
|
F
|
SF
|
W
|
QF
|
F
|
NH
|
QF
|
8 / 22
|
105–14
|
89%
|
美國網球公開賽
|
A
|
Q2
|
3R
|
4R
|
4R
|
4R
|
W
|
W
|
W
|
W
|
W
|
F
|
SF
|
SF
|
QF
|
4R
|
SF
|
F
|
A
|
QF
|
4R
|
QF
|
A
|
A
|
5 / 19
|
89–14
|
86%
|
勝-負
|
0–0
|
0–2
|
7–4
|
13–4
|
6–4
|
13–3
|
22–1
|
24–2
|
27–1
|
26–1
|
24–3
|
26–2
|
20–3
|
20–4
|
19–3
|
13–4
|
19–4
|
18–4
|
10–2
|
18–1
|
14–2
|
18–4
|
5–1
|
7–1
|
20 / 81
|
369–60
|
86%
|
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
|
ATP年終總決賽
|
NQ
|
SF
|
W
|
W
|
F
|
W
|
W
|
RR
|
SF
|
W
|
W
|
F
|
SF
|
F
|
F
|
NQ
|
SF
|
SF
|
SF
|
A
|
|
6 / 17
|
59–17
|
78%
|
國家代表
|
奧運會
|
|
4th
|
|
2R
|
|
QF
|
|
S
|
|
A
|
|
A
|
0 / 4
|
13–5
|
72%
|
台維斯盃
|
A
|
QF
|
1R
|
QF
|
1R
|
SF
|
QF
|
PO
|
PO
|
PO
|
PO
|
PO
|
A
|
PO
|
1R
|
A
|
W
|
PO
|
A
|
A
|
A
|
A
|
A
|
A
|
1 / 8
|
40–8
|
83%
|
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
|
印第安泉大師賽
|
A
|
A
|
Q1
|
1R
|
3R
|
2R
|
W
|
W
|
W
|
2R
|
SF
|
SF
|
3R
|
SF
|
W
|
QF
|
F
|
F
|
A
|
W
|
F
|
F
|
NH
|
|
5 / 18
|
66–13
|
84%
|
邁阿密大師賽
|
A
|
1R
|
2R
|
QF
|
F
|
QF
|
3R
|
W
|
W
|
4R
|
QF
|
SF
|
4R
|
SF
|
3R
|
A
|
QF
|
A
|
A
|
W
|
2R
|
W
|
NH
|
A
|
4 / 18
|
56–14
|
80%
|
蒙地卡羅大師賽
|
A
|
1R
|
1R
|
QF
|
2R
|
A
|
A
|
QF
|
F
|
F
|
F
|
3R
|
A
|
QF
|
A
|
A
|
F
|
3R
|
QF
|
A
|
A
|
A
|
NH
|
A
|
0 / 13
|
30–13
|
70%
|
羅馬大師賽
|
A
|
A
|
1R
|
3R
|
1R
|
F
|
2R
|
A
|
F
|
3R
|
QF
|
SF
|
2R
|
3R
|
SF
|
F
|
2R
|
F
|
3R
|
A
|
A
|
QF
|
A
|
A
|
0 / 17
|
34–16
|
68%
|
馬德里公開賽1
|
A
|
A
|
1R
|
1R
|
W
|
3R
|
W
|
W
|
A
|
W
|
F
|
W
|
F
|
SF
|
W
|
3R
|
A
|
2R
|
A
|
A
|
A
|
QF
|
NH
|
A
|
6 / 15
|
49–9
|
84%
|
加拿大公開賽
|
A
|
A
|
1R
|
A
|
1R
|
SF
|
W
|
A
|
W
|
F
|
2R
|
QF
|
F
|
3R
|
A
|
A
|
F
|
A
|
A
|
F
|
A
|
A
|
NH
|
A
|
2 / 12
|
35–10
|
78%
|
辛辛那提大師賽
|
A
|
A
|
1R
|
A
|
1R
|
2R
|
1R
|
W
|
2R
|
W
|
3R
|
W
|
W
|
QF
|
W
|
QF
|
W
|
W
|
A
|
A
|
F
|
3R
|
A
|
A
|
7 / 17
|
47–10
|
82%
|
上海大師賽2
|
A
|
A
|
2R
|
2R
|
QF
|
SF
|
A
|
A
|
W
|
F
|
SF
|
A
|
F
|
A
|
SF
|
3R
|
W
|
2R
|
A
|
W
|
SF
|
QF
|
NH
|
3 / 15
|
41–12
|
77%
|
巴黎大師賽
|
A
|
A
|
1R
|
2R
|
QF
|
QF
|
A
|
A
|
A
|
3R
|
QF
|
2R
|
SF
|
W
|
A
|
SF
|
QF
|
3R
|
A
|
A
|
SF
|
A
|
A
|
|
1 / 13
|
23–11
|
68%
|
勝-負
|
0–0
|
0–2
|
2–8
|
8–7
|
18–8
|
21–8
|
20–3
|
27–1
|
34–3
|
26–7
|
22–8
|
24–6
|
22–7
|
22–7
|
23–3
|
14–6
|
28–6
|
16–6
|
3–2
|
20–1
|
14–5
|
17–4
|
0–0
|
0–0
|
28 / 138
|
381–108
|
78%
|
生涯統計
|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奪冠率 |
勝-負 |
勝率
|
參賽次數
|
3
|
14
|
28
|
21
|
25
|
23
|
17
|
15
|
17
|
16
|
19
|
15
|
18
|
16
|
17
|
17
|
17
|
17
|
7
|
12
|
13
|
14
|
1
|
5
|
363
|
冠軍
|
0
|
0
|
0
|
1
|
3
|
7
|
11
|
11
|
12
|
8
|
4
|
4
|
5
|
4
|
6
|
1
|
5
|
6
|
0
|
7
|
4
|
4
|
0
|
0
|
103
|
亞軍
|
0
|
0
|
2
|
3
|
5
|
9
|
11
|
12
|
16
|
12
|
8
|
7
|
9
|
6
|
10
|
3
|
11
|
11
|
1
|
8
|
7
|
6
|
0
|
0
|
157
|
硬地 勝–負
|
2–2
|
7–6
|
24–16
|
21–9
|
30–11
|
46–11
|
46–4
|
50–1
|
59–2
|
44–6
|
34–10
|
36–10
|
47–7
|
46–7
|
41–7
|
28–11
|
56–7
|
39–6
|
8–2
|
42–4
|
38–8
|
33–7
|
5–1
|
1–1
|
71 / 221
|
783–156
|
83%
|
草地 勝–負
|
0–0
|
0–2
|
2–3
|
9–3
|
5–3
|
12–0
|
12–0
|
12–0
|
12–0
|
6–0
|
11–1
|
7–0
|
8–2
|
6–1
|
15–2
|
5–1
|
9–1
|
11–1
|
10–3
|
12–1
|
12–2
|
11–1
|
0–0
|
5–2
|
19 / 48
|
192–29
|
87%
|
紅土 勝–負
|
0–1
|
0–5
|
3–7
|
9–5
|
12–4
|
15–4
|
16–2
|
15–2
|
16–3
|
16–3
|
21–4
|
18–2
|
10–4
|
12–4
|
15–3
|
12–5
|
8–4
|
13–4
|
3–2
|
0–0
|
0–0
|
9–2
|
0–0
|
3–1
|
11 / 80
|
226–71
|
76%
|
地毯 勝–負
|
0–0
|
6–4
|
7–4
|
10–4
|
11–4
|
5–2
|
0–0
|
4–1
|
5–0
|
2–0
|
0–0
|
|
2 / 18
|
50–19
|
72%
|
室外 勝–負
|
0–1
|
1–10
|
15–20
|
28–13
|
34–15
|
55–13
|
63–5
|
66–3
|
75–5
|
52–6
|
54–12
|
55–8
|
48–12
|
48–12
|
60–8
|
34–12
|
56–10
|
51–9
|
21–7
|
44–4
|
34–7
|
45–8
|
5–1
|
9–4
|
77 / 281
|
953–205
|
82%
|
室內 勝–負
|
2–2
|
12–7
|
21–10
|
21–8
|
24–7
|
23–4
|
11–1
|
15–1
|
17–0
|
16–3
|
12–3
|
6–4
|
17–1
|
16–0
|
11–4
|
11–5
|
17–2
|
12–2
|
0–0
|
10–1
|
16–3
|
8–2
|
0–0
|
0–0
|
26 / 86
|
298–70
|
81%
|
總計 勝–負
|
2–3
|
13–17
|
36–30
|
49–21
|
58–22
|
78–17
|
74–6
|
81–4
|
92–5
|
68–9
|
66–15
|
61–12
|
65–13
|
64–12
|
71–12
|
45–17
|
73–12
|
63–11
|
21–7
|
54–5
|
50–10
|
53–10
|
5–1
|
9–4
|
103 / 367
|
1251–275
|
82%
|
勝率
|
40%
|
43%
|
55%
|
70%
|
73%
|
82%
|
93%
|
95%
|
95%
|
88%
|
81%
|
84%
|
83%
|
84%
|
86%
|
73%
|
86%
|
85%
|
75%
|
92%
|
83%
|
84%
|
83%
|
69%
|
81.98%
|
年終排名
|
301
|
64
|
29
|
13
|
6
|
2
|
1
|
1
|
1
|
1
|
2
|
1
|
2
|
3
|
2
|
6
|
2
|
3
|
16
|
2
|
3
|
3
|
5
|
|
$ 130,594,339
|
12009年起,馬德里公開賽取代漢堡大師賽
22002年起,馬德里公開賽取代斯圖加特公開賽;2009年起,上海大師賽取代馬德里公開賽
*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而取消
年度 |
賽事 |
輪 |
結果 |
對手 |
比分
|
1999
|
法網
|
1R
|
負
|
帕特里克·拉夫特
|
5–7、6–3、6–0、6–2
|
溫網
|
1R
|
負
|
伊里·諾瓦克
|
6–3、3–6、4–6、6–3、6–4
|
2000
|
澳網
|
1R
|
勝
|
張德培
|
6–4、6–4、7–65
|
2R
|
勝
|
簡·克羅薩
|
7–61、6–2、6–3
|
3R
|
負
|
阿诺·克莱芒
|
6–1、6–4、6–3
|
法網
|
1R
|
勝
|
韋恩·亞瑟斯
|
7–64、6–3、1–6、6–3
|
2R
|
勝
|
简-迈克尔·甘比尔
|
7–65、6–3、6–3
|
3R
|
勝
|
米歇爾·克拉托赫維爾
|
7–65、6–4、2–6、64–7、8–6
|
4R
|
負
|
亚历克斯·科雷查
|
7–5、7–67、6–2
|
溫網
|
1R
|
負
|
耶夫格尼·卡费尔尼科夫
|
7–5、7–5、7–66
|
美網
|
1R
|
勝
|
彼得·維塞爾斯
|
4–6、4–6、6–3、7–5、6–4
|
2R
|
勝
|
丹尼尔·内斯特
|
6–1、7–65、6–1
|
3R
|
負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
7–5、7–66、1–6、7–66
|
2001
|
澳網
|
1R
|
勝
|
阿爾諾·迪·帕斯夸萊
|
6–4、4–6、6–1、6–4
|
2R
|
勝
|
尼古拉斯·艾斯庫德
|
6–1、6–4、6–4
|
3R
|
負
|
阿诺·克莱芒
|
7–65、6–4、6–4
|
法網
|
1R
|
勝
|
加尔云尼·伽伐尼
|
6–3、6–3、6–3
|
2R
|
勝
|
薩爾吉思·薩格西恩
|
4–6、3–6、6–2、6–4、9–7
|
3R
|
勝
|
大衛·桑切斯
|
6–4、6–4、1–6、6–3
|
4R
|
勝
|
韋恩·亞瑟斯
|
3–6、6–3、6–4、6–2
|
QF
|
負
|
亚历克斯·科雷查
|
7–5、6–4、7–5
|
溫網
|
1R
|
勝
|
奧利維埃·羅庫斯
|
6–2、6–3、6–2
|
2R
|
勝
|
克薩維埃·馬利斯
|
6–3、7–5、3–6、4–6、6–3
|
3R
|
勝
|
約納斯·比約克曼
|
7–64、6–3、7–62
|
4R
|
勝
|
皮特·桑普拉斯
|
7–67、5–7、6–4、62–7、7–5
|
QF
|
負
|
蒂姆·亨曼
|
7–5、7–66、2–6、7–66
|
美網
|
1R
|
勝
|
拉爾斯·布斯穆勒
|
6–4、6–4、6–4
|
2R
|
勝
|
羅比·吉內普里
|
6–2、7–5、6–1
|
3R
|
勝
|
翔·沙爾肯
|
6–4、7–5、7–63
|
4R
|
負
|
安德烈·阿加西
|
6–1、6–2、6–4
|
2002
|
澳網
|
1R
|
勝
|
張德培
|
6–4、6–4、6–3
|
2R
|
勝
|
阿提拉·沙沃爾特
|
6–2、7–5、6–4
|
3R
|
勝
|
萊納·舒特勒
|
7–66、7–65、6–4
|
4R
|
負
|
托米·哈斯
|
7–63、4–6、3–6、6–4、8–6
|
法網
|
1R
|
負
|
希沙姆·阿拉齊
|
6–3、6–2、6–4
|
溫網
|
1R
|
負
|
马里奥·安契奇
|
6–3、7–62、6–3
|
美網
|
1R
|
勝
|
伊日·瓦涅克
|
6–1、6–3、4–6、7–5
|
2R
|
勝
|
張德培
|
6–3、6–1、6–3
|
3R
|
勝
|
克薩維埃·馬利斯
|
4–6、6–3、6–4、6–4
|
4R
|
負
|
馬克斯·米爾內
|
6–3、7–65、6–4
|
2003
|
澳網
|
1R
|
勝
|
弗拉維奧·薩雷塔
|
7–64、7–5、6–3
|
2R
|
勝
|
拉爾斯·布斯穆勒
|
6–3、6–0、6–3
|
3R
|
勝
|
安德烈斯·溫奇圭拉
|
6–3、6–4、6–2
|
4R
|
負
|
大卫·纳尔班迪安
|
6–4、3–6、6–1、1–6、6–3
|
法網
|
1R
|
負
|
路易斯·奧爾納
|
7–66、6–2、7–63
|
溫網
|
1R
|
勝
|
李亨泽
|
6–3、6–3、7–62
|
2R
|
勝
|
斯特凡·庫貝克
|
7–5、6–1、6–1
|
3R
|
勝
|
马尔迪·菲什
|
6–3、6–1、4–6、6–1
|
4R
|
勝
|
費利西亞諾·洛佩斯
|
7–65、6–4、6–4
|
QF
|
勝
|
翔·沙爾肯
|
6–3、6–4、6–4
|
SF
|
勝
|
安迪·羅迪克
|
7–66、6–3、6–3
|
F
|
勝 (1)
|
馬克·菲利普西斯
|
7–65、6–2、7–63
|
美網
|
1R
|
勝
|
何塞·阿卡蘇索
|
5–7、6–3、6–3、2–0(退賽)
|
2R
|
勝
|
讓-雷內·里斯纳德
|
6–1、6–2、6–0
|
3R
|
勝
|
詹姆斯·布雷克
|
6–3、7–64、6–3
|
4R
|
負
|
大卫·纳尔班迪安
|
3–6、7–61、6–4、6–3
|
2004
|
澳網
|
1R
|
勝
|
亞歷克斯·博格莫洛夫
|
6–3、6–4、6–0
|
2R
|
勝
|
傑夫·莫里森
|
6–2、6–3、6–4
|
3R
|
勝
|
托德·列特
|
6–3、6–0、6–1
|
4R
|
勝
|
莱顿·休伊特
|
4–6、6–3、6–0、6–4
|
QF
|
勝
|
大卫·纳尔班迪安
|
7–5、6–4、5–7、6–3
|
SF
|
勝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
6–4、6–1、6–4
|
F
|
勝 (2)
|
马拉特·萨芬
|
7–63、6–4、6–2
|
法網
|
1R
|
勝
|
克里斯托夫·弗利根
|
6–1、6–2、6–1
|
2R
|
勝
|
尼古拉斯·基弗
|
6–3、6–4、7–66
|
3R
|
負
|
古斯塔沃·库尔滕
|
6–4、6–4、6–4
|
溫網
|
1R
|
勝
|
亞歷克斯·博格達諾維奇
|
6–3、6–3、6–0
|
2R
|
勝
|
亞歷杭德羅·法亞
|
6–1、6–2、6–0
|
3R
|
勝
|
托马斯·约翰松
|
6–3、6–4、6–3
|
4R
|
勝
|
伊沃·卡洛維奇
|
6–3、7–63、7–65
|
QF
|
勝
|
莱顿·休伊特
|
6–1、61–7、6–0、6–4
|
SF
|
勝
|
塞巴斯蒂安·格罗斯让
|
6–2、6–3、7–66
|
F
|
勝 (3)
|
安迪·羅迪克
|
4–6、7–5、7–63、6–4
|
美網
|
1R
|
勝
|
阿尔韦特·科斯塔
|
7–5、6–2、6–4
|
2R
|
勝
|
马科斯·巴格达蒂斯
|
6–2、64–7、6–3、6–1
|
3R
|
勝
|
法布里斯·桑托羅
|
6–0、6–4、7–67
|
4R
|
勝
|
安德烈·帕維爾
|
不戰而勝
|
QF
|
勝
|
安德烈·阿加西
|
6–3、2–6、7–5、3–6、6–3
|
SF
|
勝
|
蒂姆·亨曼
|
6–3、6–4、6–4
|
F
|
勝 (4)
|
莱顿·休伊特
|
6–0、7–63、6–0
|
2005
|
澳網
|
1R
|
勝
|
法布里斯·桑托羅
|
6–1、6–1、6–2
|
2R
|
勝
|
鈴木貴男
|
6–3、6–4、6–4
|
3R
|
勝
|
亞爾科·涅米寧
|
6–3、5–2(退賽)
|
4R
|
勝
|
马科斯·巴格达蒂斯
|
6–2、6–2、7–54
|
QF
|
勝
|
安德烈·阿加西
|
6–3、6–4、6–4
|
SF
|
負
|
马拉特·萨芬
|
5–7、6–4、5–7、7–66、9–7
|
法網
|
1R
|
勝
|
杜迪·塞拉
|
6–1、6–4、6–0
|
2R
|
勝
|
尼古拉斯·阿爾瑪格羅
|
6–3、7–60、6–2
|
3R
|
勝
|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
7–69、7–5、6–2
|
4R
|
勝
|
卡洛斯·莫亚
|
6–1、6–4、6–3
|
QF
|
勝
|
維克托·哈內斯庫
|
6–2、7–63、6–3
|
SF
|
負
|
拉斐爾·拿度
|
6–3、4–6、6–4、6–3
|
溫網
|
1R
|
勝
|
保羅-亨利·馬蒂厄
|
6–4、6–2、6–4
|
2R
|
勝
|
伊禾·文拿
|
6–4、6–4、6–1
|
3R
|
勝
|
尼古拉斯·基弗
|
6–2、65–7、6–1、7–5
|
4R
|
勝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
6–3、6–4、7–66
|
QF
|
勝
|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
7–5、6–2、7–62
|
SF
|
勝
|
莱顿·休伊特
|
6–3、6–4、7–64
|
F
|
勝 (5)
|
安迪·羅迪克
|
6–2、7–62、6–4
|
美網
|
1R
|
勝
|
伊禾·文拿
|
6–1、6–1、6–1
|
2R
|
勝
|
伊沃·卡洛維奇
|
7–5、7–5、7–62
|
3R
|
勝
|
奧利維埃·羅庫斯
|
6–3、7–68、6–2
|
4R
|
勝
|
尼古拉斯·基弗
|
6–4、63–7、6–3、6–4
|
QF
|
勝
|
大卫·纳尔班迪安
|
6–2、6–4、6–1
|
SF
|
勝
|
莱顿·休伊特
|
6–3、7–60、4–6、6–3
|
F
|
勝 (6)
|
安德烈·阿加西
|
6–3、2–6、7–61、6–1
|
2006
|
澳網
|
1R
|
勝
|
丹尼斯·伊斯托明
|
6–2、6–3、6–2
|
2R
|
勝
|
佛羅里恩·梅爾
|
6–1、6–4、6–0
|
3R
|
勝
|
馬克斯·米爾內
|
6–1、6–4、6–3
|
4R
|
勝
|
托米·哈斯
|
6–4、6–0、3–6、4–6、6–2
|
QF
|
勝
|
尼古莱·达维登科
|
6–4、3–6、7–67、7–65
|
SF
|
勝
|
尼古拉斯·基弗
|
6–3、5–7、6–0、6–2
|
F
|
勝 (7)
|
马科斯·巴格达蒂斯
|
5–7、7–5、6–0、6–2
|
法網
|
1R
|
勝
|
迪亞哥·哈特菲爾德
|
7–5、7–62、6–2
|
2R
|
勝
|
亞歷杭德羅·法亞
|
6–1、6–4、6–3
|
3R
|
勝
|
尼古拉斯·马苏
|
6–1、6–2、64–7、7–5
|
4R
|
勝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6–3、6–2、6–3
|
QF
|
勝
|
马里奥·安契奇
|
6–4、6–3、6–4
|
SF
|
勝
|
大卫·纳尔班迪安
|
3–6、6–4、5–2(退賽)
|
F
|
負
|
拉斐爾·拿度
|
1–6、6–1、6–4、7–64
|
溫網
|
1R
|
勝
|
里夏爾·加斯凱
|
6–3、6–2、6–2
|
2R
|
勝
|
蒂姆·亨曼
|
6–4、6–0、6–2
|
3R
|
勝
|
尼古拉·馬俞
|
6–3、7–62、6–4
|
4R
|
勝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6–3、6–3、6–4
|
QF
|
勝
|
马里奥·安契奇
|
6–4、6–4、6–4
|
SF
|
勝
|
約納斯·比約克曼
|
6–2、6–0、6–2
|
F
|
勝 (8)
|
拉斐爾·拿度
|
6–0、7–65、62–7、6–3
|
美網
|
1R
|
勝
|
王宇佐
|
6–4、6–1、6–0
|
2R
|
勝
|
蒂姆·亨曼
|
6–3、6–4、7–5
|
3R
|
勝
|
文斯·斯佩迪亞
|
6–3、6–3、6–0
|
4R
|
勝
|
馬克·吉克爾
|
6–3、7–62、6–3
|
QF
|
勝
|
詹姆斯·布雷克
|
7–67、6–0、69–7、6–4
|
SF
|
勝
|
尼古莱·达维登科
|
6–1、7–5、6–4
|
F
|
勝 (9)
|
安迪·羅迪克
|
6–2、4–6、7–5、6–1
|
|
年度 |
賽事 |
輪 |
結果 |
對手 |
比分
|
2007
|
澳網
|
1R
|
勝
|
比約恩·法烏
|
7–5、6–0、6–4
|
2R
|
勝
|
約納斯·比約克曼
|
6–2、6–3、6–2
|
3R
|
勝
|
米哈伊爾·尤日尼
|
6–3、6–3、7–65
|
4R
|
勝
|
諾華克·祖高域
|
6–2、7–5、6–3
|
QF
|
勝
|
托米·羅布雷多
|
6–3、7–62、7–5
|
SF
|
勝
|
安迪·羅迪克
|
6–4、6–0、6–2
|
F
|
勝 (10)
|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
7–62、6–4、6–4
|
法網
|
1R
|
勝
|
麥可·羅素
|
6–4、6–2、6–4
|
2R
|
勝
|
蒂埃里·阿希奥尼
|
6–1、6–2、7–68
|
3R
|
勝
|
波蒂托·斯塔拉切
|
6–2、6–3、6–0
|
4R
|
勝
|
米哈伊爾·尤日尼
|
7–63、6–4、6–4
|
QF
|
勝
|
托米·羅布雷多
|
7–5、1–6、6–1、6–2
|
SF
|
勝
|
尼古莱·达维登科
|
7–5、7–65、7–67
|
F
|
負
|
拉斐爾·拿度
|
6–3、4–6、6–3、6–4
|
溫網
|
1R
|
勝
|
泰穆拉茲·加巴什維利
|
6–3、6–2、6–4
|
2R
|
勝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6–2、7–5、6–1
|
3R
|
勝
|
马拉特·萨芬
|
6–1、6–4、7–64
|
4R
|
勝
|
托米·哈斯
|
不戰而勝
|
QF
|
勝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
7–62、3–6、6–1、6–3
|
SF
|
勝
|
里夏爾·加斯凱
|
7–5、6–3、6–4
|
F
|
勝 (11)
|
拉斐爾·拿度
|
7–67、4–6、7–63、2–6、6–2
|
美網
|
1R
|
勝
|
史高維爾·赞基斯
|
6–3、6–2、6–4
|
2R
|
勝
|
保罗·卡普狄维尔
|
6–1、6–4、6–4
|
3R
|
勝
|
約翰·伊斯內爾
|
64–7、6–2、6–4、6–2
|
4R
|
勝
|
費利西亞諾·洛佩斯
|
3–6、6–4、6–1、6–4
|
QF
|
勝
|
安迪·羅迪克
|
7–65、7–64、6–2
|
SF
|
勝
|
尼古莱·达维登科
|
7–5、6–1、7–5
|
F
|
勝 (12)
|
諾華克·祖高域
|
7–64、7–62、6–4
|
2008
|
澳網
|
1R
|
勝
|
迪亞哥·哈特菲爾德
|
6–0、6–3、6–0
|
2R
|
勝
|
伊沃·卡洛維奇
|
6–1、6–2、6–0
|
3R
|
勝
|
揚科·蒂普薩雷維奇
|
65–7、7–61、5–7、6–1、10–8
|
4R
|
勝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6–4、7–67、6–3
|
QF
|
勝
|
詹姆斯·布雷克
|
7–5、7–65、6–4
|
SF
|
負
|
諾華克·祖高域
|
7–5、6–3、7–65
|
法網
|
1R
|
勝
|
薩姆·奎里
|
6–4、6–4、6–3
|
2R
|
勝
|
阿爾伯特·蒙塔涅斯
|
65–7、6–1、6–0、6–4
|
3R
|
勝
|
马里奥·安契奇
|
6–3、6–4、6–2
|
4R
|
勝
|
儒利安·貝內托
|
6–4、7–5、7–5
|
QF
|
勝
|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
2–6、6–2、6–3、6–4
|
SF
|
勝
|
加埃爾·蒙菲爾斯
|
6–2、5–7、6–3、7–5
|
F
|
負
|
拉斐爾·拿度
|
6–1、6–3、6–0
|
溫網
|
1R
|
勝
|
多米尼克·赫巴蒂
|
6–3、6–2、6–2
|
2R
|
勝
|
羅賓·索德靈
|
6–3、6–4、7–63
|
3R
|
勝
|
馬克·吉克爾
|
6–3、6–3、6–1
|
4R
|
勝
|
莱顿·休伊特
|
7–67、6–2、6–4
|
QF
|
勝
|
马里奥·安契奇
|
6–1、7–5、6–4
|
SF
|
勝
|
马拉特·萨芬
|
6–3、7–63、6–4
|
F
|
負
|
拉斐爾·拿度
|
6–4、6–4、65–7、68–7、9–7
|
美網
|
1R
|
勝
|
馬西莫·岡薩雷斯
|
6–3、6–0、6–3
|
2R
|
勝
|
泰亞高·艾華斯
|
6–3、7–5、6–4
|
3R
|
勝
|
拉德克·斯泰潘內克
|
6–3、6–3、6–2
|
4R
|
勝
|
伊戈爾·安德烈耶夫
|
66–7、7–65、6–3、3–6、6–3
|
QF
|
勝
|
吉尔·穆勒
|
7–65、6–4、7–65
|
SF
|
勝
|
諾華克·祖高域
|
6–3、5–7、7–5、6–2
|
F
|
勝 (13)
|
安迪·梅利
|
6–2、7–5、6–2
|
2009
|
澳網
|
1R
|
勝
|
安德烈亞斯·塞皮
|
6–1、7–64、7–5
|
2R
|
勝
|
葉甫根尼·科羅廖夫
|
6–2、6–3、6–1
|
3R
|
勝
|
马拉特·萨芬
|
6–3、6–2、7–65
|
4R
|
勝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4–6、66–7、6–4、6–4、6–2
|
QF
|
勝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6–3、6–0、6–0
|
SF
|
勝
|
安迪·羅迪克
|
6–2、7–5、7–5
|
F
|
負
|
拉斐爾·拿度
|
7–5、3–6、7–63、3–6、6–2
|
法網
|
1R
|
勝
|
阿爾貝托·馬丁
|
6–4、6–3、6–2
|
2R
|
勝
|
何塞·阿卡蘇索
|
7–68、5–7、7–62、6–2
|
3R
|
勝
|
保羅-亨利·馬蒂厄
|
4–6、6–1、6–4、6–4
|
4R
|
勝
|
托米·哈斯
|
64–7、5–7、6–4、6–0、6–2
|
QF
|
勝
|
加埃爾·蒙菲爾斯
|
7–66、6–2、6–4
|
SF
|
勝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3–6、7–62、2–6、6–1、6–4
|
F
|
勝 (14)
|
羅賓·索德靈
|
6–1、7–61、6–4
|
溫網
|
1R
|
勝
|
盧
|
7–5、6–3、6–2
|
2R
|
勝
|
吉列爾莫·加西亞·洛佩斯
|
6–2、6–2、6–4
|
3R
|
勝
|
菲利普·科爾施賴伯
|
6–3、6–2、65–7、6–1
|
4R
|
勝
|
羅賓·索德靈
|
6–4、7–65、7–65
|
QF
|
勝
|
伊沃·卡洛維奇
|
6–3、7–5、7–63
|
SF
|
勝
|
托米·哈斯
|
7–63、7–5、6–3
|
F
|
勝 (15)
|
安迪·羅迪克
|
5–7、7–66、7–65、3–6、16–14
|
美網
|
1R
|
勝
|
德文·布里頓
|
6–1、6–3、7–5
|
2R
|
勝
|
西蒙·格魯爾
|
6–3、7–5、7–5
|
3R
|
勝
|
莱顿·休伊特
|
4–6、6–3、7–5、6–4
|
4R
|
勝
|
托米·羅布雷多
|
7–5、6–2、6–2
|
QF
|
勝
|
羅賓·索德靈
|
6–0、6–3、66–7、7–66
|
SF
|
勝
|
諾華克·祖高域
|
7–63、7–5、7–5
|
F
|
負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3–6、7–65、4–6、7–64、6–2
|
2010
|
澳網
|
1R
|
勝
|
伊戈爾·安德烈耶夫
|
4–6、6–2、7–62、6–0
|
2R
|
勝
|
維克托·哈內斯庫
|
6–2、6–3、6–2
|
3R
|
勝
|
阿爾伯特·蒙塔涅斯
|
6–3、6–4、6–4
|
4R
|
勝
|
莱顿·休伊特
|
6–2、6–3、6–4
|
QF
|
勝
|
尼古莱·达维登科
|
2–6、6–3、6–0、7–5
|
SF
|
勝
|
若-威爾弗裡德·特松加
|
6–2、6–3、6–2
|
F
|
勝 (16)
|
安迪·梅利
|
6–3、6–4、7–611
|
法網
|
1R
|
勝
|
彼得·盧扎克
|
6–4、6–1、6–2
|
2R
|
勝
|
亞歷杭德羅·法亞
|
7–64、6–2、6–4
|
3R
|
勝
|
朱利安·雷斯特
|
6–4、6–0、6–4
|
4R
|
勝
|
斯坦尼斯拉斯·瓦夫林卡
|
6–3、7–65、6–2
|
QF
|
負
|
羅賓·索德靈
|
3–6、6–3、7–5、6–4
|
溫網
|
1R
|
勝
|
亞歷杭德羅·法亞
|
5–7、4–6、6–4、7–61、6–0
|
2R
|
勝
|
伊利亞·博佐利亞奇
|
6–3、64–7、6–4、7–65
|
3R
|
勝
|
阿诺·克莱芒
|
6–2、6–4、6–2
|
4R
|
勝
|
于爾根·梅爾策
|
6–3、6–2、6–3
|
QF
|
負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6–4、3–6、6–1、6–4
|
美網
|
1R
|
勝
|
布賴恩·達布爾
|
6–1、6–4、6–2
|
2R
|
勝
|
安德烈亞斯·貝克
|
6–3、6–4、6–3
|
3R
|
勝
|
保羅-亨利·馬蒂厄
|
6–4、6–3、6–3
|
4R
|
勝
|
于爾根·梅爾策
|
6–3、7–64、6–3
|
QF
|
勝
|
羅賓·索德靈
|
6–4、6–4、7–5
|
SF
|
負
|
諾華克·祖高域
|
5–7、6–1、5–7、6–2、7–5
|
2011
|
澳網
|
1R
|
勝
|
盧卡斯·拉科
|
6–1、6–1、6–3
|
2R
|
勝
|
吉爾·西蒙
|
6–2、6–3、4–6、4–6、6–3
|
3R
|
勝
|
克薩維埃·馬利斯
|
6–3、6–3、6–1
|
4R
|
勝
|
托米·羅布雷多
|
6–3、3–6、6–3、6–2
|
QF
|
勝
|
斯坦尼斯拉斯·瓦夫林卡
|
6–1、6–3、6–3
|
SF
|
負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63–7、5–7、4–6
|
法網
|
1R
|
勝
|
費利西亞諾·洛佩斯
|
6–3、6–4、7–63
|
2R
|
勝
|
馬克西姆·特謝拉
|
6–3、6–0、6–2
|
3R
|
勝
|
揚科·蒂普薩雷維奇
|
6–1、6–4、6–3
|
4R
|
勝
|
斯坦尼斯拉斯·瓦夫林卡
|
6–3、6–2、7–5
|
QF
|
勝
|
加埃爾·蒙菲爾斯
|
6–4、6–3、7–63
|
SF
|
勝
|
諾華克·祖高域
|
7–65、6–3、3–6、7–65
|
F
|
負
|
拉斐爾·納達爾
|
5–7、63–7、7–5、1–6
|
溫網
|
1R
|
勝
|
米哈伊爾·庫庫什金
|
7–64、6–4、6–2
|
2R
|
勝
|
阿德里安·曼納里諾
|
6–2、6–3、6–2
|
3R
|
勝
|
大衛·納爾班迪安
|
6–4、6–2、6–4
|
4R
|
勝
|
米哈伊爾·尤日尼
|
65–7、6–3、6–3、6–3
|
QF
|
負
|
若-威爾弗里德·特松加
|
6–3、7–63、6–4、6–4、6–4
|
美網
|
1R
|
勝
|
聖地亞哥·希拉爾多
|
6–4、6–3、6–2
|
2R
|
勝
|
杜迪·塞拉
|
6–3、6–2、6–2
|
3R
|
勝
|
馬林·契利奇
|
6–3、4–6、6–4、6–2
|
4R
|
勝
|
胡安·摩納哥
|
6–1、6–2、6–0
|
QF
|
勝
|
若-威爾弗里德·特松加
|
6–4、6–3、6–3
|
SF
|
負
|
諾瓦克·喬科維奇
|
7–67、6–4、3–6、2–6、5–7
|
2012
|
澳網
|
1R
|
勝
|
亞歷山大·古德雅夫謝夫
|
7-5, 6-2, 6-2
|
2R
|
勝
|
安德烈亞斯·貝克
|
不戰而勝
|
3R
|
勝
|
伊沃·卡洛維奇
|
7-66, 7-5, 6-3
|
4R
|
勝
|
伯納德·托米奇
|
6-4, 6-2, 6-2
|
QF
|
勝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6-4, 6-3, 6-2
|
SF
|
負
|
拉斐爾·拿度
|
7-65, 2-6, 65-7, 4-6
|
法網
|
1R
|
勝
|
托比亞斯·卡姆克
|
6-2, 7-5, 6-3
|
2R
|
勝
|
阿德里安·烏格
|
6-3, 6-2, 66-7, 6-3
|
3R
|
勝
|
尼古拉·馬俞
|
6-3, 4-6, 6-2, 7-5
|
4R
|
勝
|
大衛·高芬
|
5-7, 7-5, 6-2, 6-4
|
QF
|
勝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3-6, 64-7, 6-2, 6-0, 6-3
|
SF
|
負
|
諾華克·祖高域
|
4-6, 5-7, 3-6
|
溫網
|
1R
|
勝
|
阿爾伯特·拉莫斯
|
6-1, 6-1, 6-1
|
2R
|
勝
|
法比奧·福尼尼
|
6-1, 6-3, 6-2
|
3R
|
勝
|
儒利安·貝內托
|
4-6, 63-7, 6-2, 7-66, 6-1
|
4R
|
勝
|
克薩維埃·馬利斯
|
7-61, 6-1, 4-6, 6-3
|
QF
|
勝
|
米哈伊爾·尤日尼
|
6-1, 6-2, 6-2
|
SF
|
勝
|
諾華克·祖高域
|
6-3, 3-6, 6-4, 6-3
|
F
|
勝 (17)
|
安迪·梅利
|
4-6, 7-5, 6-3, 6-4
|
美網
|
1R
|
勝
|
唐納德·揚
|
6-3, 6-2, 6-4
|
2R
|
勝
|
比約恩·法烏
|
6-2, 6-3, 6-2
|
3R
|
勝
|
費爾南多·貝爾達斯科
|
6-3, 6-4, 6-4
|
4R
|
勝
|
曼迪·費殊
|
不戰而勝
|
QF
|
負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61-7, 4-6, 6-3, 3-6
|
|
雙打
賽事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奪冠率
|
勝-負
|
勝率
|
大滿貫
|
澳洲網球公開賽
|
A
|
1R
|
1R
|
A
|
3R
|
1R
|
A
|
0 / 4
|
2–4
|
33%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A
|
1R
|
A
|
0 / 1
|
0–1
|
0%
|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
A
|
3R
|
QF
|
3R
|
A
|
0 / 3
|
7–2
|
78%
|
美國網球公開賽
|
A
|
2R
|
A
|
3R
|
A
|
0 / 2
|
3–2
|
60%
|
勝-負
|
0–0
|
2–1
|
4–4
|
2–1
|
2–1
|
2–1
|
0–1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 / 10
|
12–9
|
57%
|
國家代表
|
夏季
|
|
A
|
|
2R
|
|
G
|
|
2R
|
|
A
|
|
|
1 / 3
|
7–2
|
78%
|
台維斯盃
|
A
|
QF
|
1R
|
QF
|
1R
|
SF
|
QF
|
PO
|
PO
|
PO
|
PO
|
PO
|
A
|
PO
|
1R
|
A
|
W
|
PO
|
A
|
1 / 8
|
12–10
|
57%
|
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
|
印第安泉大師賽
|
A
|
SF
|
2R
|
F
|
QF
|
2R
|
A
|
1R
|
2R
|
A
|
1R
|
A
|
F
|
A
|
SF
|
1R
|
A
|
0 / 11
|
18–11
|
62%
|
邁阿密大師賽
|
A
|
2R
|
3R
|
SF
|
W
|
A
|
1 / 4
|
10–3
|
77%
|
蒙地卡羅大師賽
|
A
|
SF
|
2R
|
1R
|
A
|
QF
|
A
|
0 / 4
|
6–4
|
60%
|
馬德里大師賽1
|
A
|
QF
|
1R
|
A
|
2R
|
A
|
1R
|
A
|
A
|
0 / 4
|
3–4
|
43%
|
羅馬大師賽
|
A
|
1R
|
2R
|
QF
|
2R
|
A
|
1R
|
A
|
QF
|
A
|
0 / 6
|
6–6
|
50%
|
加拿大公開賽
|
A
|
1R
|
A
|
QF
|
A
|
2R
|
2R
|
A
|
0 / 4
|
4–4
|
50%
|
辛辛那提大師賽
|
A
|
QF
|
A
|
2R
|
A
|
1R
|
A
|
0 / 3
|
3–2
|
60%
|
上海大師賽2
|
A
|
2R
|
A
|
A
|
A
|
2R
|
A
|
0 / 2
|
2–2
|
50%
|
巴黎大師賽
|
A
|
2R
|
A
|
0 / 1
|
0–1
|
0%
|
勝-負
|
0–0
|
0–0
|
12–8
|
3–5
|
11–5
|
8–2
|
2–2
|
1–2
|
2–2
|
2–4
|
1–1
|
0–1
|
2–1
|
4–1
|
0–0
|
1–1
|
3–1
|
0–1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1 / 39
|
52–37
|
58%
|
生涯統計
|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奪冠率 |
勝-負 |
勝率
|
參賽次數
|
1
|
6
|
20
|
12
|
12
|
7
|
6
|
3
|
3
|
5
|
2
|
2
|
2
|
1
|
1
|
2
|
3
|
2
|
0
|
0
|
0
|
0
|
0
|
0
|
90
|
冠軍
|
0
|
0
|
0
|
2
|
2
|
2
|
0
|
1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8
|
亞軍
|
0
|
0
|
1
|
2
|
3
|
3
|
1
|
1
|
0
|
0
|
1
|
0
|
0
|
1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14
|
硬地 勝–負
|
0–0
|
2–3
|
9–10
|
6–4
|
18–6
|
16–4
|
5–6
|
0–1
|
1–2
|
3–3
|
7–1
|
0–2
|
0–0
|
5–1
|
0–0
|
1–1
|
5–3
|
0–3
|
0–0
|
1–0
|
0–2
|
1–1
|
0–0
|
0–0
|
5 / 51
|
80–53
|
60%
|
草地 勝–負
|
0–0
|
2–2
|
4–3
|
2–1
|
0–0
|
1–1
|
0–1
|
3–0
|
0–0
|
0–0
|
0–0
|
0–0
|
0–1
|
0–1
|
1–1
|
0–1
|
2–1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1 / 14
|
15–13
|
54%
|
紅土 勝–負
|
0–0
|
1–1
|
6–4
|
5–3
|
2–4
|
2–1
|
1–0
|
2–1
|
2–1
|
0–2
|
0–0
|
0–0
|
2–1
|
0–0
|
0–2
|
0–0
|
1–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1 / 19
|
24–20
|
55%
|
地毯 勝–負
|
0–1
|
0–0
|
6–3
|
2–0
|
4–0
|
0–1
|
0–0
|
0–0
|
0–0
|
0–1
|
0–0
|
|
1 / 6
|
12–6
|
67%
|
室外 勝–負
|
0–0
|
5–5
|
18–15
|
9–8
|
15–8
|
11–5
|
3–5
|
4–2
|
2–3
|
3–5
|
6–1
|
0–1
|
2–2
|
4–2
|
1–2
|
1–2
|
7–3
|
0–2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4 / 73
|
91–71
|
56%
|
室內 勝–負
|
0–1
|
0–1
|
7–5
|
6–0
|
9–2
|
8–2
|
3–2
|
1–0
|
1–0
|
0–1
|
1–0
|
0–1
|
0–0
|
1–0
|
0–1
|
0–0
|
1–1
|
0–1
|
0–0
|
1–0
|
0–2
|
1–1
|
0–0
|
0–0
|
4 / 17
|
40–21
|
66%
|
總計 勝–負
|
0–1
|
5–6
|
25–20
|
15–8
|
24–10
|
19–7
|
6–7
|
5–2
|
3–3
|
3–6
|
7–1
|
0–2
|
2–2
|
5–2
|
1–3
|
1–2
|
8–4
|
0–3
|
0–0
|
1–0
|
0–2
|
1–1
|
0–0
|
0–0
|
8 / 90
|
131–92
|
59%
|
勝率
|
0%
|
45%
|
56%
|
65%
|
71%
|
73%
|
46%
|
71%
|
50%
|
33%
|
88%
|
0%
|
50%
|
71%
|
25%
|
33%
|
67%
|
0%
|
–
|
100%
|
0%
|
50%
|
–
|
–
|
58.74%
|
年終排名
|
–
|
165
|
32
|
65
|
25
|
31
|
163
|
179
|
373
|
246
|
581
|
–
|
327
|
135
|
1266
|
560
|
100
|
–
|
–
|
–
|
–
|
–
|
–
|
–
|
|
12009年起,馬德里公開賽取代漢堡大師賽
22002年起,馬德里公開賽取代斯圖加特公開賽;2009年起,上海大師賽取代馬德里公開賽
*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而取消
奧運會
對戰紀錄
球員
|
排名
|
紀錄
|
勝率%
|
硬地
|
紅土
|
草地
|
地毯
|
曾排名世界第一球員
|
|
|
|
|
|
|
|
派屈克·拉夫特
|
1
|
0–3
|
0.00%
|
0–1
|
0–1
|
0–1
|
0–0
|
耶夫格尼·卡費爾尼科夫
|
1
|
2–4
|
33.33%
|
0–2
|
1–0
|
0–1
|
1–1
|
古斯塔沃·庫爾滕
|
1
|
1–2
|
33.33%
|
0–1
|
1–1
|
0–0
|
0–0
|
拉斐爾·納達爾
|
1
|
8–14
|
36.36%
|
4–3
|
2–10
|
2–1
|
0–0
|
萊頓·休伊特
|
1
|
17–8
|
68.00%
|
12–3
|
1–0
|
3–2
|
1–3
|
安德烈·阿加西
|
1
|
8–3
|
72.73%
|
8–3
|
0–0
|
0–0
|
0–0
|
胡安·卡洛斯·費雷羅
|
1
|
9–3
|
75.00%
|
4–3
|
3–0
|
2–0
|
0–0
|
馬拉特·薩芬
|
1
|
10–2
|
83.33%
|
4–1
|
3–0
|
3–0
|
0–1
|
安迪·羅迪克
|
1
|
20–2
|
90.91%
|
13–2
|
1–0
|
4–0
|
2–0
|
皮特·桑普拉斯
|
1
|
1–0
|
100.00%
|
0–0
|
0–0
|
1–0
|
0–0
|
馬塞洛·里奧斯
|
1
|
2–0
|
100.00%
|
2–0
|
0–0
|
0–0
|
0–0
|
卡洛斯·莫亞
|
1
|
7–0
|
100.00%
|
4–0
|
3–0
|
0–0
|
0–0
|
曾排名世界第二球員
|
|
|
|
|
|
|
|
亞歷克斯·科雷查
|
2
|
2–3
|
40.00%
|
2–0
|
0–3
|
0–0
|
0–0
|
安迪·穆雷
|
2
|
8–8
|
50.00%
|
7–8
|
0–0
|
1–0
|
0–0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2
|
13–6
|
68.42%
|
11–5
|
2–1
|
0–0
|
0–0
|
張德培
|
2
|
4–1
|
80.00%
|
3–0
|
1–0
|
0–1
|
0–0
|
托米·哈斯
|
2
|
10–2
|
83.33%
|
4–2
|
1–0
|
3–0
|
2–0
|
马格努斯·诺曼
|
2
|
1–0
|
100.00%
|
1–0
|
0–0
|
0–0
|
0–0
|
戈兰·伊万尼塞维奇
|
2
|
2–0
|
100.00%
|
1–0
|
0–0
|
0–0
|
1–0
|
曾排名世界第三球員
|
|
|
|
|
|
|
|
塞尔希·布鲁格拉
|
3
|
0–1
|
0.00%
|
0–0
|
0–1
|
0–0
|
0–0
|
大衛·納爾班迪安
|
3
|
10–8
|
55.56%
|
6–5
|
3–1
|
0–0
|
1–2
|
伊萬·柳比契奇
|
3
|
13–3
|
81.25%
|
12–1
|
0–1
|
0–0
|
1–1
|
尼古萊·達維登科
|
3
|
14–2
|
87.50%
|
10–2
|
3–0
|
0–0
|
1–0
|
吉列爾莫·科里亞
|
3
|
3–0
|
100.00%
|
0–0
|
2–0
|
0–0
|
1–0
|
總計
|
–
|
160–75
|
68.09%
|
104–42 (71,23%)
|
27–19 (58,70%)
|
18–6 (75,00%)
|
11–8 (57,89%)
|
- *2010年12月6日
粗體為曾成為世界第一的球員
- *2012年7月13日
職業生涯獎金
年份 |
大滿貫 |
ATP巡迴賽 |
冠軍總數 |
獎金 |
獎金排名
|
1998
|
0
|
0
|
0
|
$27,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
1999
|
0
|
0
|
0
|
$225,139
|
97
|
2000
|
0
|
0
|
0
|
$623,782
|
27
|
2001
|
0
|
1
|
1
|
$865,425
|
14
|
2002
|
0
|
3
|
3
|
$1,995,027
|
4
|
2003
|
1
|
6
|
7
|
$4,000,680
|
1
|
2004
|
3
|
8
|
11
|
$6,357,547
|
1
|
2005
|
2
|
9
|
11
|
$6,137,018
|
1
|
2006
|
3
|
9
|
12
|
$8,343,885
|
1
|
2007
|
3
|
5
|
8
|
$10,130,620
|
1
|
2008
|
1
|
3
|
4
|
$5,886,879
|
2
|
2009
|
2
|
2
|
4
|
$8,768,110
|
1
|
2010
|
1
|
4
|
5
|
$7,698,289
|
2
|
2011
|
0
|
4
|
4
|
$6,369,576
|
3
|
2012
|
1
|
5
|
6
|
$8,584,842
|
2
|
2013
|
0
|
1
|
1
|
$3,203,637
|
6
|
2014
|
0
|
5
|
5
|
$9,343,988
|
2
|
2015
|
0
|
6
|
6
|
$8,682,892
|
2
|
2016
|
0
|
0
|
0
|
$1,527,269
|
22
|
2017
|
2
|
5
|
7
|
$13,054,85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
|
2018
|
1
|
3
|
4
|
$8,629,23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4
|
2019
|
0
|
4
|
4
|
$8,716,97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3
|
2020
|
0
|
0
|
0
|
$714,79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36
|
2021
|
0
|
0
|
0
|
$647,65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78
|
生涯
|
20
|
83
|
103
|
$130,594,33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3[3]
|
參考
外部連結
|
---|
相關人物 | |
---|
職業 | |
---|
重要比賽 | |
---|
年终世界第一 | |
---|
賽季 | |
---|
澳網冠軍 | |
---|
法網冠軍 | |
---|
溫布頓冠軍 | |
---|
美網冠軍 | |
---|
年終賽冠軍 | |
---|
ATP大师赛冠軍 | 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 | |
---|
迈阿密公开赛 | |
---|
蒙地卡罗大师赛 | |
---|
意大利公开赛 | |
---|
汉堡 → 马德里公开赛 | |
---|
加拿大公开赛 | |
---|
辛辛那提大师赛 | |
---|
马德里 → 上海大师赛 | |
---|
巴黎大师赛 | |
---|
|
---|
奧運會獎牌 | |
---|
台維斯盃冠軍 | |
---|
|
|